生命教育的思考.ppt
- 文档编号:18698980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格式:PPT
- 页数:79
- 大小:143.50KB
生命教育的思考.ppt
《生命教育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教育的思考.ppt(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教育的思考,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晓全,引言,什么是人?
哺乳动物高级灵长类动物社会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一、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生理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安全需求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交需求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爱情性亲密,尊重需求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自我实现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二、生命特性及教育,1、生命是唯一的存在,每个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
每个生命都只有一个,不可重复。
对生命的这个认识给予教育的启示是首先我们要重视生命的珍贵性,珍爱每一个生命,有教无类。
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不容我们忽视、浪费和摧残;重视生命的差异性,欣赏每一个生命,因材施教。
每个生命都是神奇的,我们要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生命是完整的存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的是人的自然生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说的是人的社会生命;“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你的思想就是你”,说的是人的精神生命。
人因自然生命而生存,因社会生命而共存,因精神生命而永存。
人的不同不仅是自然生命的不同,更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不同,人的成长不仅是自然生命的成长,更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
启示:
培养完整的人,培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全面发展的人。
平常讲“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德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是人的社会生命,智育更多的发展了人的精神生命,而体育则更多的发展了人的自然生命。
平常提到“学生”,它的真正涵义,从自然生命角度,就是要学会生存;从社会生命的角度,就是要学会生活;从精神生命的角度,就是要学会生长。
每个人都要重视生命的完整成长,如果某个方面长期被忽视、冷落甚至是剥夺,那么,人的成长就是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
3、生命是过程的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一段旅程,从出生到死亡,这是一段不可逆的过程。
生命不能快进、不能倒退,不能暂停,不能回放,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价值和乐趣,没有哪个阶段拥有牺牲另一个阶段的权利和借口,每个阶段的空白都是终生的空白,每个阶段的遗憾都是终生的遗憾。
有个词语叫“错过”,可以解读为“错误的过程”,由于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人和事,因而人生的过程是错误的。
启示:
首先我们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
正如有人说“教育是农业,是慢的艺术”,我们对孩子要由足够的耐心,避免“拔苗助长,涸泽而渔,斫树取果”,避免“幼儿园变小学,小学变中学,中学变大学,大学变不学”。
其次是我们不能错过教育的最佳发展期,不能因为任何借口而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因为时光不会倒流,错过了就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4、生命是关系的存在。
每个生命无时无刻不需要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
生命的和谐很大程度是关系的和谐,生命的成长很大程度是关系的成长。
一个人的关系越丰富越和谐,生命也就越精彩越快乐。
案例:
陈继儒小窗幽记:
提到人生三乐为:
闭门阅佛书,开门迎佳客,出门寻山水。
内涵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启示:
要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和敬畏自然。
我们平常的关系教育非常欠缺,而且往往只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和他人好好相处”,其实,我们也要关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己与自然好好相处。
5、生命是无常的存在。
生命总是处在变化中,人生在世,有很多未知、偶然和不确定。
你永远不清楚,以后会发生什么。
说得悲观一点,“明天和死亡哪个先到,人是不知道的。
”正如小品中所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生就过去了。
”这是调侃和玩笑,也是生命的无常和无奈。
“生命”这个词可以理解为生活和命运,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在命运中,看的见的是生活、看不见的是命运。
可控的是生活,不可控的是命运。
启示:
既要重视教育的作用,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教育的局限性,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把生命的所有问题都推向教育。
6、生命是追求幸福的存在。
人生来就具有谋求快乐和幸福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他一切行为的基本原因。
人们追求权力、金钱、名望和成功,其实都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他们真正想获取的,其实不是幸福的象征物,而是幸福本身。
但是,很多时候,当追求象征物过于急切时,人们往往会忘却而丢失幸福本身。
每个生命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个生命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启示:
既要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要使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幸福感。
总结:
当然,生命的本性远远不止这些,对生命的认识也会因人而异。
正如纪伯伦所说:
每一个人都独自站在上帝的知识世界,每个人对上帝和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也彼此独立。
对于生命本性的追问和反思,会让我们觉察到生命的问题和障碍,进而借助教育的力量,使生命达到更为理想的境界。
三、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一)几个有趣的计算如果令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百分之1、2、3、424、25、26这26个数值。
那么我们就能得出如下有趣的结论:
Hardwork:
H+A+R+D+W+O+R+K=8+1+18+4+23+15+18+11=98%,努力工作是重要的,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占到98%。
Knowledge:
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知识是重要的,它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占到96%。
Love:
L+O+V+E=12+5+22+5=54%,爱情也是重要的,它对女性来说可能更重要一点,它的平均值是54%。
Luck:
L+U+C+K=12+21+3+44=47%,好运气也很重要,但人生却不能建立在侥幸的基础上,好运总是带有偶然性,所以它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只占到47%。
这些我们通常非常看重的东西都不是最完美的,虽然它们非常重要,那么,究竟什么能使得生活变得圆满?
是金钱吗?
Money:
M+O+N+EY=13+15+14+5+25=72%,金钱的重要性只占到72%。
是领导力吗?
Leadership:
L+E+A+D+E+R+S+H+I+P=12+5+1+4+5+18+19+9+16=89%,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者的领导力,所谓领导力就是影响别人,鼓舞别人,推动别人的能力,领导力由四个要素构成,这就是判断力、洞察力、鉴赏力、亲和力。
是性吗?
Sex:
S+E+X=19+24+5=48%,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性当然也是重要的,但是,把性当作个人兴趣的中心的人士并不多,所以它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只占到48%。
这七个要素都不能使我们的生活100%的圆满,那么,是什么能使生活变成100%的圆满呢?
是心态,是态度。
Attitude:
A+T+T+I+T+U+D+E=1+20+20+9+20+21+4+5=100%。
正是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
所以生命教育非常强调积极的、乐观的、阳光的心态,,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生命的苦与乐,沉重与轻松,宽裕与窘迫其实全在于我们怎么看,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
在这个积极的心态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感恩的心。
案例:
一首诗在西方感恩节期间广为流传,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
感恩的心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
有只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连在外。
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
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得很好。
有阴影陪伴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
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
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且还有幸能有辆车。
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得爽。
教堂礼拜时我身后有五音不全的女士,因为那表示我还听得到。
有一堆衣服要洗烫,因为那表示我有衣服穿。
一天结束时感到疲劳和肌肉酸疼,因为那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
一大早被闹钟吵醒,那表示我还活着。
最后,感恩过量的电子邮件,因为那表示有许多朋友会想到我。
当你觉得人生很糟,就再看一遍吧!
肖川:
一篇文章叫心存感激,其中有这样话: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二)ILOVEYOU之另解:
ILOVEYOU就是我爱你,这里不仅仅包括两性之爱,也包括爱学习,爱工作等所有的爱。
I:
Inject意思为“投入”,投入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共同拥有的品质,爱就意味着专注,并不是三心二意,左顾右盼,心不在焉;L:
Loyalty意味着“忠诚”;O:
Obligation意思为“责任”,圣经上对爱有一个经典的解释:
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上面看到自己的责任;,V:
Valiant意思为“勇敢”,勇敢意味着不逃避,不退缩,能够直面人生。
E:
Enjoyment意思为“喜悦”,快乐是一种美德,也就是说,不快乐是一种缺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感染的,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
我们使学校生活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穷凶极恶的罪犯大多有阴暗的内心,有不幸的早年生活。
Y:
Yes意思为“愿意”,爱意味着愿意,是主动的,是心甘情愿的,不是强迫的;O:
Observent意思为“用心”,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心会看得见;U:
Unison意思为“和谐”,和谐就是多样化的统一,没有统一的多样就是杂乱,没有多样的统一就是死寂和单调;和谐就意味着对个性的尊重,对独特的人的尊重。
所以,ILOVEYOU就是投入、忠诚、责任、勇敢、喜悦、愿意、用心、和谐。
案例:
欣赏美文1:
每天都是恩赐曾经有个女孩说过,妈妈死后,她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辛苦,妈妈活着的日子,她连衣服都不愿意洗。
当你发现人生无常的时候,你是否为你所拥有的一切而感谢上天?
我们有所爱的人,有爱我的人,有父母的爱,有兄弟姐妹、朋友和情人的爱,这时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这是多么的幸福。
我们有睡觉的地方,有一个可以休息的怀抱。
每天早晨醒来,可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朝露、晚霞和月光,这一切原来不是应得的。
我们有一颗乐观的心灵,有自己喜欢的性格和外表,有自己的梦想,可以听自己喜欢的歌,这一切都是恩赐。
当我们拥有时,我们总是埋怨自己没有些什么,当我们失去时,我们却忘记自己曾经拥有些什么。
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我们活着是多么的可喜。
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在生死之间挣扎。
什么时候,我们才会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案例:
欣赏美文2:
成为湖泊一位年老的印度大使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大师问:
“味道如何?
”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
“苦!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放进附近的湖里。
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
“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
“什么味道?
”弟子答道:
“很新鲜。
”,大师问:
“你尝到咸味了吗?
”年轻人答道:
“没有。
”这是大师对弟子说到:
“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
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所以,当你遇到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以上讲的,其实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二)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1、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怀教育是一种关怀。
这种关怀,需要舍弃教师私我,抛却功利的羁绊,从各种评价我们具有一定局限的标准中解放出来,寻找到那个迷失的真正自我,获得自由。
教育关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状态的尊重,改变自己生命的状态,提升自己生命的状态,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
教育关怀,是关注学生的命运,关心学生幸福,关心学生当下的幸福。
教育关怀,欣赏学生的每一种个性,倾听和尊重他们的需要和向往,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不再标准化、模式化的造就学生。
教育关怀,是只有教师自己先从被工具化的链条中走出,获得了自由的身心之后,才能对学生实施关怀,才能不再工具化的教育学生,才能去实施“互惠式的平等的交往和真理的共享”的教育关怀。
教育是一种关怀,是一种至真的大爱慈悲。
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
教育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有灵的生命都能过一种健康智慧自觉自在自由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和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
教育的关怀,是一种终极关怀。
它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关注的是人的生命。
2、课堂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课堂是一种生活,意味着课堂中的生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中张扬生命的激情,活出生命的尊严和内涵,获得生命的成长,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真正的生活是相遇。
”这意味着课堂是课堂生命的交往和对话。
这意味着我们能认识到课堂时间背后的生命内涵和意义。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中,寻到共同的家园。
当课堂被还原为生活,生命出席了,人出席了。
神圣的外衣脱落了。
课堂中随时都有生命的“灵性”闪光,师生个性的荟萃,生命的交响,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流淌、那是一种跃动的感觉,灵动不拘,飘逸洒俊。
如果,课堂生活被教师固化了程序化了规模化了,那是课堂的悲哀,如果课堂中没有了思维的碰撞,真理的创生,思考的蹊径,机智的生成,不可预期因素的产生,那么课堂就脱离了生活的轨道,被抽取了生命的色彩,而枯燥枯萎了。
“深陷现象世界之中,深陷繁杂的教育事务之中,也不失内心教育本真的引领,去接近理想的、本真的教育。
”这就是以后我所奋斗的教育目标。
案例:
刘德华先生在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就要让他们理解做人的价值;要使学生长大合理地做人,就要让他们懂得做人的尊严;要建构一个富有人性的社会,就要让人类走出动物家族。
要摆脱生命的不幸,就要让生命之光点亮人类的村落;这是书中发出的倡议与呐喊,它拷问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字字句句震撼着我的心灵,令我深省。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年轻自由的生命,因此教育的过程应当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应当始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学生生命价值的过程。
这应当成为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失去了这个前提,作为“双刃剑”,教育随时都有可能导致扼杀心灵、践踏人格的悲剧发生。
一个学生因为听写错了一个生字,被老师罚抄写300遍。
学生因为上课迟到了几分钟,老师就拒绝其进教室,剥夺了学生整节听课的权利。
因为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允许其上音体美课,被迫呆在办公室里补写作业。
为了配合老师上好公开课,把“差生”赶到教室外,站在走廊里。
这样的现象太多太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且是司空见惯的。
鲁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警言:
“小时候不把他当做人看待,长大了也成不了人。
”在强权面前他会卑躬屈膝奴颜十足,在弱者面前他会飞扬跋扈大耍威风;缺乏同情心,漠视他人生命的存在;报复意识强烈,随意践踏他人的生命尊严这类人格缺陷在青少年时期经常遭受侮辱的人群中十分普遍地存在着。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这类人占了一定的比例,那将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悲哀和不幸!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中漠视学生的生命尊严其后果是多么地严重!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知识的传授被当成唯一的目标,“学而优则仕”被当成教育的终极追求,于是活生生的“人”迷失在对知识和仕途的追求当中,人的心灵、人的个性、人作为珍贵的生命应当享有的尊严统统抛诸一边了。
令人深感不安的是,这种倾向在新课程改革中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老师依旧屈从于“分”“率”的强大威力。
我们身边的“差生”看到的是老师鄙夷的目光,听到的是老师的呵斥声,甚至被迫坐在连同桌也没有的角落里,眼睛里本该是一片晴空的他们,却变得忧郁呆滞如果教育沿着这条死胡同走下去,我们民族的精神活力、民族的创造力很可能会日渐萎缩,当然我们也就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各位老师,各位教育同仁,让我们牢记刘德华先生的话,将新的理念根植内心:
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人看待,实行充满人性的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我们需要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重塑教师的新形象。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人格,关注孩子的心灵。
让我们的教育真正焕发生命的价值!
2、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型态整个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充满关注生命气息的,是能够让生命的合力充分的引流的,是对生命充满了尊重与呵护的。
生命化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个层次,教育过程应该是非常温情的、温暖的、温馨的,应该是非常宽容的、宽厚的、宽松的。
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关注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因为只有当我们的老师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的时候,他才更有可能去营造一个温情、温暖的,洋溢着幸福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情景。
所以我有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优质的教育源于善好生活。
影响教师校园生活质量的几个方面是:
1、待遇,待遇不仅仅是薪水,它在这里是一个多元的观念;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不是和谐,是不是纯洁,是不是充满了公平与正义,特别是校长怎样认可老师所作出的探索与努力;,3、劳动强度与心理压力,现在老师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都普遍偏大,所以有一个解放教师的问题;4、教师生活的物质环境,是不是比较整洁、舒适、宁静。
这九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
5、生命质量;6、职业的社会声望;7、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8、教师的教学自主权;9、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这九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
影响到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有:
1、师生关系;2、同伴关系;3、校园环境;4、课业负担;5、课堂教学的质量;6、学校评价的指标系统,等等。
3、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关于生命质量:
讲一点享受,善待自我。
这个享受不仅仅是物质、感官享受,享受也是有层次的,我们可以享受生命的激情、生命中美好的奇遇,享受美好的人生境界;讲一点奉献,无愧于亲人。
我是反对社会要求人们奉献的,因为有人奉献就必然有人不劳而获,就说明这个社会是不公正的,一个社会应该在制度建设上努力做到责权利的统一,而不是要求别人奉献,如果你乐于奉献,那是你的造化。
讲一点真情,无愧于朋友。
要赢得朋友,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
朋友是我们另一个生命世界最可能的途径。
讲一点责任,无愧于社群。
讲一点博爱,无愧于人类。
中国人比较讲亲情,不太讲博爱,没有以博爱为底蕴的亲情往往带有功利的色彩。
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不好,与我们缺乏博爱精神有关。
讲一点信仰,无愧于人类。
这六个讲一点,从自我到亲人,到朋友,到社群,到人类,到天地最终使我们成为立于天地间的大写的人。
总结:
生命教育的最后概念是成全生命所谓成全生命就是要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与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畸形的人,片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
完整的人就是与天、人、物、我这四个方面有着丰富关系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教育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