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常见心律失常.pptx
临床医学概论-常见心律失常.pptx
《临床医学概论-常见心律失常.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常见心律失常.ppt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n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过早搏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心房扑动和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方法。n 二、熟悉心律失常的分类和发病机理。n 三、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常见心律失常目的要求,第一节概述,n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由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n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网,窦房结:,n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n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交界处n长1020mm,宽23mmn由起搏细胞(P细胞)移行细胞(T细胞)组成n由窦房结动脉供血,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心脏
2、传导系统神经支配,n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与传导性,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的不应期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心率减慢,传导减慢n交感神经:作用与迷走神经相反心率增快,传导加速,心律失常的分类,n心律失常定义: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n分类: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分类,n一、冲动形成异常(一)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n(二)异位心律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3、,n主动性异位心律n期前收缩(早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n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房室折返性、室性n心房扑动、颤动n心室扑动、颤动,心律失常的分类,n二、冲动传导异常n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n2、病理性:,房内传导阻滞束支或分支阻滞或室,n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内阻滞,n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n一.冲动形成异常:n1.自律性增强n2.触发活动n二.冲动传导异常n折返: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n折返发生的条件:n1.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与不应期不同,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环。n2.单向传导阻滞n3.传导缓慢n
4、4.早搏诱发,心律失常的诊断,n病史n体格检查n心电图n动态心电图及事件记录器n食道心电图n临床电生理检查,标准十二导联系统,爱因托芬”三角,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胸前导联,V1、V2导联面对右室壁 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 V3、V4介于两者之间导联 位置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V5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n窦性心动过速n一、心电图特点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2. PR间期0.120.20s;3.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n二、临床意义可见于正常人
5、,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主要处理原发病,可用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窦性心动过缓,n一、心电图特点n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n2. PR间期0.120.20s;n3.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n二、临床意义n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无症状者无需处理。,窦性停搏,n一、心电图特点n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n二、临床意义n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n一、心电图特点n一度体表心电图无法诊断;二度I型为 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小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二度
6、II型的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两倍。三度者与窦性停搏难以鉴别。n二、临床意义n参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n一、病因:纤维化、退行性改变,冠心病等n二、临床表现 与心动过缓相关的心脑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黑蒙、晕厥。,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n三、心电图特点n1.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n2. 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n3. 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n4.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n 5. 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房颤动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
7、阻滞;n 6.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律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n四、病窦综合征的诊断:n典型的心电图;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相关;n动态心电图及事件记录器有助于诊断。n五、心电生理检查n1. 固有心率n2. 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n六、治疗n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应安装起博器。,上图房性早搏下图室性早搏,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n,房性早搏,n一、心电图特点n1. 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n2.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无室内差异性传导时);n3.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n二、临床意义n多半发生于病理状态,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房性心动过
8、速,n一、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n1. 心电图特点:心房率150 200bpm;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常伴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之间等电位线仍然存在;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发作开始心率逐渐加速。,n2. 治疗n 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停用洋地黄,补钾可选利多卡因、苯妥因钠及普奈洛尔等。n 非洋地黄引起者:减慢心室率;可用IC类或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射频消融。n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较为少见,治疗同阵发性室上速。n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发生于慢阻肺或心衰患者,也可见于洋地黄中毒。,心房扑动,n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者见于多种心肺疾病。n二、临床表现n三
9、、心电图特征n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300bpm;n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衡定;n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心房扑动,n四、治疗n1. 原发病治疗;n2. 电复律或超速起搏;n3. 控制心室率: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洋地黄;n4. 药物复律:注意复律前应用药物减慢心室率。常用药物有A、C和类。n5. 射频消融:适用于顽固性者。,心房颤动,n一、病因 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孤立性。n二、临床表现n1. 症状与心室率快慢有关;n 2. 体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不规则、脉膊短绌;n 3. 房颤患者心室率变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概论 常见 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