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说课.ppt
- 文档编号:12231109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3.14MB
金融学说课.ppt
《金融学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说课.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说课人:
郁志英课件制作:
郁志英,主要内容,一、课程定位和目标,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五、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手段,四、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六、教学条件,七、教学单元设计,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货币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子商务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应用,了解金融的工作程序和实务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股票市场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股票期货交易所,掌握行业动态,
(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层次和认识深度,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2,3,实践教学,职业证书,校企合作,三、学生的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特点,知识结构体系建立能力素质养成,引导学生适应学习方式、内容的转变注重学科的基础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四、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一)教学内容选取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一)教学内容选取,基础理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与经济均衡,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本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3类,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1)理论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2)应用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3)实践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一)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手段,
(一)教学模式,1、借助多媒体,完成课堂讲授,2、借助校园网络,进行课后指导,3、校内模拟、校外实践增强能力学生操作,
(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张惠到ATM机提取现金500元,这属于商业银行的什么业务?
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产生什么影响?
(二)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讨论法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讨论式教学法,
(二)教法及学法教法,试讲教学法,在高中的政治、历史课中,学生接触过部分本课程的知识,进行一章内容介绍时对学生进行指引,由学生课下进行预习,在老师讲授新课程前进行20-25分钟的试讲,其余的同学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可以指出试讲同学错误的地方或提出更好的讲解方式。
试讲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内容的难易定位。
(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一)师资队伍
(二)课程资源,
(一)师资队伍,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培养了一支理论和实务水平较高、梯队结构合理、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师队伍,双师特色明显。
1、职称结构:
副教授:
2人,讲师:
8人,既保证了目前教学的高水平状态,又有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2、学历结构:
本科4人,硕士6人,3、双师资格:
3人经济师,1人理财规划师,1人注册税务师。
充分满足本课程对教师职业资格的要求。
(二)课程资源,1、教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课程选用了张丽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金融保险系列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
教材通过案例进行情景模拟,突出职业性和实务性,以学生思考为主。
(二)课程资源,2、网络资源本课程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还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指导等学习参考资料共同构成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学生还可以利用开放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及财经类网站等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七、教学单元设计,复习旧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案例解析梳理知识网络,总结重点、难点布置作业,提要求,
(一)教学程序设计,导入新课: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了;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理论来达到能够理解、分析、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知识结构,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的本质第四节货币制度及改变,讨论1:
纸币是否具有储藏职能?
黄金具有储藏职能,那储藏的是什么?
纸币是不是货币?
纸币是否有条件的发挥了储藏职能,但它储藏的是什么?
关键词:
购买力、财富、财富的代表,讨论2:
如何看待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积极作用:
流通费用;资金周转;资金的集中消极影响:
1、使买卖在时间、地点上进一步脱节,钱物分离使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增加;2、形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债务链条;3、可能出现财政超分配与信用膨胀的现象。
讨论3:
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现状分析利弊分析可兑换的条件:
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体系发育相当完善;有关外汇交易的法规比较健全;国内外外汇价格关系基本理顺;对外汇交易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检验,案例与思考,案例:
一个经济社会,三个生产者,三种商品,苹果、香蕉、巧克力(电影),物物交换时如何交易,引入货币会有什么效应。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人们手中迅速传递到热土豆?
在古希腊为什么黄金比酒更能当作货币来使用?
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放弃现金采用支票簿以至于采用电子资金转帐系统?
为什么?
总结,货币的定义可以有:
本质定义、职能定义、法律定义、计量层次定义等。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
简单一般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固定的货币价值形式阶段;货币职能主要有: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金属货币所执行的价值储藏手段有着“蓄水池”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货币的形式、本质、职能2、货币制度的演变3、货币制度的内容4、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章作业,1.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职能具体有哪些?
4.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课后阅读参考,Financeol_com金融论文在线-IM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货币史金融在线论文题目中国货币网中华货币,七、教学单元设计,
(二)考核方式,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考评指标,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说课老师:
郁志英,财会金融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