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ppt

    • 资源ID:9989358       资源大小:17.26MB        全文页数:20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ppt

    1、第三章 兽医原虫学,第一节 概 述,一、寄生原虫的形态和生理(一)原虫的形态,形 状 比较固定:椭圆形、纺锤形、梨形、圆形等。多变:大 小 小的12 m,大的100 m。,(二)原虫的结构,1、表膜(pillicla)或细胞膜2、细胞质(cytoplasm)3、细胞核(nucleus)a 致密型核 b 泡囊状核,(三)原虫的运动器官,1、鞭毛(flagellum)2、纤毛(cilium)3、伪足(pseudopodium)4、波动膜(undulating ridge),(四)原虫的营养方式,1、内渗式营养2、动物式营养3、植物式营养,(五)原虫的繁殖,1、无性繁殖 1)二分裂(binary f

    2、ission)2)成对出芽生殖(budding)3)内出芽生殖(internal budding)4)裂殖生殖(schizogony)或复分裂(multiple fission)5)孢子生殖(sporogony)2、有性繁殖 1)接合生殖(conjugation)2)配子生殖(gametogony/syngamy),二、原虫的生活史和寄生部位,1、寄生原虫的生活史:1)仅需一个宿主 2)需两个宿主2、原虫在体内的寄生部位:宿主的各个部位均可被原虫寄生,但各种原虫的寄生部位不尽一致。,三、原虫的分类,原生动物界 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顶复门(Apicomplexa)纤毛

    3、虫门(Ciliphora)微孢子门(Microspora),第二节 鞭毛虫病,病 原 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锥虫科(Trypanosomatidae)锥虫属(Trypanosoma)毛滴虫目(Trichomonadida)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毛滴虫属(Trichomonas)单毛滴虫科(Monocercomonadidae)组织滴虫属(Histomonas),一、伊氏锥虫病,病 原 锥体科(Trypanosomatidae)锥虫属(Trypanosoma)伊氏锥虫(T.evansi)寄生于马属动物,以及牛和骆驼等家畜的血浆和 造血器官内。以进行性消瘦、贫

    4、血、黄疸、高热和心力衰竭等为特征。,病原形态,形状:纺锤形。大小:长1834 m,宽1.52.5 m。结构:核、动基体、鞭毛、波动膜。运动性能:压滴血液标本中,虫体原地运动相当活泼,前进运动比较缓慢。,生活史,寄生部位:造血器官和血液繁殖方式:纵二分裂法传播媒介:虻、螯蝇、虱蝇,流行病学,易感动物 马、骡、驴最强;骆驼、牛、水牛较弱。传染来源 各种带虫动物。感染途径 机械性传播、胎盘、注射。季节性 411月份。,致病作用,锥虫的致病作用为一种免疫病理反应(毒素)。毒素包括代谢产物、虫体死亡后崩解产物。不断更新的表面抗原表面可变糖蛋白(VSG)。对中枢神经;对造血器官;对血管壁;对糖大量吸收;红

    5、细胞溶解等。,症 状,间隙热,体温高达4041.8度。消瘦贫血;四肢水肿。皮肤龟裂,结痂、脱毛。耳、尾干枯,严重时部分或全部干僵脱落,俗称焦尾巴症;跗关节有同心圆坏死灶,蹄壳脱落;眼睛充血潮红流泪,严重时结膜外翻,内眼角有黄白色分泌物;引起流产、死胎、泌乳减少或 无乳。,病牛消瘦,精神沉郁,卧地。,病 变,皮下水肿和胶样浸润。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呈髓样浸润。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胸、腹腔有大量浆液性液体。脾:急性病例肿大1.53倍,髓质呈软泥样;慢性者较硬,包膜下有 出血点。肝:肿大1.52.5倍,断面呈豆蔻状。肾:肿大,混浊、有点状出血。,诊 断,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初步诊断血液常规检查病原检

    6、查血清学诊断法动物接种法诊断性治疗,防 治,治 疗 贝尼尔(血虫净)纳加诺尔(拜耳205)安锥赛 咪唑苯脲预 防 定期检查 加强检疫 消灭传播媒介 流行期可用药物预防注射(安锥赛、沙莫林),二、鸡组织滴虫病,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H.meleagridis)。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表面具有特征性的坏死灶。,病原形态,肠 道 型,组 织 型,生活史,以二分裂法繁殖。异刺线虫为本病的传染源。蚯吲及蚱蜢、土鳖虫及蟋蟀等节肢动物能充当机械性媒介。,流行病学,鸡、火鸡、孔雀、鹌鹑、野鸭、鹧鸪、鸵鸟、珍珠鸡等都有本病流行。46周龄的雏鸡、312周龄的小火鸡易感

    7、发病。无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的夏季发生较多。成年鸡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症 状,潜伏期一般1521天,最短的仅3天。病鸡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翅重、下痢,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急性严重的病例,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有些病鸡的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病程通常13周,死亡率可达50%85%。56月龄以上的鸡很少呈现临床症状。,患鸡粪便,病理变化,盲 肠,肝 脏,诊 断,饲养和管理条件差的雏鸡多发;患鸡症状;特征性病变;检查病原体。,防 治,治 疗 甲硝唑 痢特灵 二甲硝咪唑 卡巴胂预 防 采取一般饲养管理措施。定期驱除异刺线虫。雏鸡和成年鸡要分开饲养,出

    8、现病鸡隔离治疗。,三、鸽毛滴虫病,病 原 毛滴虫科(Trichomonadidae)毛滴虫属(Trichomonas)鸡毛滴虫(T.gallinae)寄生于鸽消化道上段,还可感染鸡、火鸡、驼鸟、鹧鸪和许多野生鸟类。主要危害三月龄以下的童鸽及乳鸽。,病 原,生活史与流行病学,以纵二分裂法繁殖,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成鸽通过接吻、饲料、饮水感染或嗉囊乳哺育幼鸽直接感染雏鸽。也可通过脐孔、伤口感染。多发于乳鸽,青年鸽,尤其是三月龄以下的童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高湿更为严重。,症 状,潜伏期一般为414天,病程通常为3天至3周。表现伸颈、甩头、唾液粘稠和进行性消瘦等。幼鸽则精神萎靡,羽毛松乱,腹泻和

    9、消瘦,饮水量增大,食欲降低甚至废绝,严重者或继发其他疾病则在几天内死亡。,病 变,分咽型、内脏型和脐型三种类型。咽型:从嘴角至咽喉部,甚至食道的上段粘膜有局灶性或弥温性的黄白色、疏松样或钮扣状的干酪样物被覆。,内脏型:肝脏或肺脏表面有绿豆至玉米粒大的黄色结节,有的可见肠粘膜增厚,剪开时明显外翻,绒毛疏松。脐型:鸽的口腔及内脏均无明显变化,仅在脐部及其周围初期呈现质地较实的肿胀,切开后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物。,诊 断,根据症状与病变初步诊断;取病灶的分泌物或组织直接涂片镜检,查到大量虫体后确诊。,防 治,治 疗 甲硝唑或二甲硝咪唑。预 防 环境清洁卫生;预防性驱虫;分开饲养。,牛胎儿毛滴虫病,牛胎儿

    10、毛滴虫寄生于牛的生殖系统引起的疾病通过交配传播,病的主要特征是在乳牛群中引起早期流产,不育和生殖系统的炎症。检查病料可取患畜生殖道的分泌物或冲洗液、胎液、流产胎儿的第胃内容物等镜检或者染色后镜检。治疗:药物冲洗生殖道。预防:减少自然交配。,第三节 梨形虫病,梨形虫病又称焦虫病、血孢子虫病,是一类经硬蜱传播,有梨形虫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的总称。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由蜱传播,引起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病 原,全世界记载巴贝斯虫67种,泰勒虫13种。我国共有13种。巴贝斯科: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东方巴贝斯虫 马:驽巴贝

    11、斯虫、马巴贝斯虫 羊:莫氏巴贝斯虫 犬:吉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泰勒科:牛: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 羊: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传播方式,传播方式:自然条件下,通过蜱传播,有两种方式:经卵传播期间传播,生活史,裂殖生殖:在哺乳动物体内配子生殖:在蜱肠管内进行孢子生殖:在蜱唾液腺及其他器官内进行,在哺乳动物体内,在蜱体内生殖,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农牧区:安全区、受威胁区、隐伏区、固定流行区。,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虫体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高热大量破坏红细胞贫血血红蛋白黄疸与血红蛋白尿高热稽留、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一、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马及犬的红细胞内,由蜱传播

    12、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病”。,(一)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um)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又称得克萨斯热(texas fever)或蜱热病(tick fever)、红尿热(red water)。,病原形态,虫体形态有环形、椭圆形和梨籽形等,但以双梨形多见,双梨形虫体具有以下特点:A、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 B、双梨形虫体以尖端连成锐角 C、每个虫体有两块染色质块,生活史,传播者为微小牛蜱,由次代若蜱和成蜱传播。在牛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

    13、方式进行繁殖,最后形成配子体。在次代若蜱和成蜱的唾液腺内产生子孢子。,流行病学,宿主与分布:寄生于黄牛、水牛、瘤牛和牦牛;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日本、印度、中东、北非、南非、澳大利亚等;江苏等18个省。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微小牛蜱与镰形扇头蜱,经卵传播。可继代传播3代。也可经胎盘传播。放牧牛群多发。发病季节:南方多发于79月,也有冬季发病的。牛发病特点:2岁以内的牛感染多,发病轻;成年牛感染少,发病重,死亡率高;当地牛易感性低。,致病作用,虫体寄生在红细胞内,以出芽增殖法进行繁殖,大量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经肝代谢转变为胆红素,引起黄疸。虫体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的

    14、刺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受损,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症 状,1、体温升高,可达4041.5度,稽留热。2、贫血,黄疸。3、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粪呈黄棕色,机体迅速消瘦。4、血红蛋白尿。,眼结膜贫血,黄染。,病理变化,1、皮下组织胶样水肿;2、尸僵明显,血液稀薄,凝固不全;3、脾肿大软化,剖面上脾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被膜上有少数出血点;4、肝肿大,肝包膜上也有少数出血点;5、真胃、肠粘膜炎症、出血、糜烂。,诊 断,1、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情况作出 初步诊断;2、检查虫体:体温升高后1-2天采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3、免疫学诊断。,治 疗,做到早确诊、早给药,标本兼治,即除给予特效药外,

    15、还要结合病情给予健胃、强心、补液。常用特效药有:1、贝尼尔 2、锥黄素 3、阿卡普林 4、咪唑苯脲 5、台盼蓝,预 防,1、关键是灭蜱,切断传播环节。2、不到有多蜱孳生的牧场放牧;3、牛只的调动最好选在无蜱活动的季节进行,调动前先用药物杀蜱;4、敏感牛调入疫区时,可用咪唑苯脲预防;5、基因工程苗。,(二)牛巴贝斯虫病,是由牛巴贝斯焦虫(B.bovis)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病原形态,虫体其特征:a.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b.双梨形虫体以尖端连成钝角;c.每个虫体有一块染色质块。,传播者为微小牛蜱、镰形扇头蜱,由次代幼蜱转播。,生活史,流行病学,宿主与分布:江苏等13个省。传播媒

    16、介与传播方式:微小牛蜱与镰形扇头蜱,经卵传播。黄牛与水牛均在放牧时感染。发病季节:镰形扇头蜱传播,水牛多发于36月;微小牛蜱传播,出现5月、7月、9月三个高峰(多为黄牛);牛发病特点:水牛多发于212岁的牛,黄牛多发于17月龄的牛;当地牛易感性低。,症状、病变与诊断,与双芽巴贝斯虫病相似。,治疗与预防,与双芽巴贝斯虫病相似。国外已有一些地区应用抗巴贝斯虫弱毒虫苗和分泌抗原虫苗进行免疫接种。,二、泰勒虫病,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寄生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内引起。,(一)牛环形泰勒虫病,病原:牛环形泰勒虫寄生宿主:牛科动物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呈急性经过,发

    17、病率高,死亡率高。,病原形态,寄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形态。寄生于红细胞内的虫体有环形、椭圆形、逗点形、杆形、十字形等,但以环形多见。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中的虫体为石榴体。,生活史,传播媒介为璃眼蜱,期间传播。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在红细胞内发育成配子体。蜱体内进行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产生子孢子。,流行病学,宿主与分布: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残缘璃眼蜱(主要)与小亚璃眼蜱,期间传播。发病季节: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多发于58月份。牛发病特点:本地牛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低。外地引进牛易感性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也高。,症 状,牛发病后大部分为急性经过。感染后潜伏期为192

    18、0天。潜伏期后体温升高,4042度,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并有疼痛感。当虫体进入红细胞后病情加重,呼吸心跳加快,心音亢进,有杂音。眼角糜烂、流泪、粪干而黑、有时带粘液和血,后期拉稀,迅速消瘦。贫血,但无血红蛋白尿。,病 变,尸体消瘦,尸僵明显,全身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包膜下有出血,剖面多汁。心肌松弛,心外膜出血。大网膜出血,真胃内有高粱粒大小溃疡斑。脾、肝、胆囊肿大。,大网膜出血,真胃内有高粱粒大小溃疡斑,气管黏膜上的出血性结节。,皮肤的增生性结节,诊 断,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病原检查:穿刺淋巴结,涂片染色后镜检检查石榴体,或血液涂片检查血液型虫体。,治 疗,无特效药物 1、贝

    19、尼尔 2、阿卡普林 3、磷酸伯氨喹啉,预 防,灭蜱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免疫。,第四节 孢子虫病,一、球虫病二、隐孢子虫病三、弓形体病四、肉孢子虫病五、住白细胞虫病,一、球虫病,球虫属孢子虫亚门,球虫纲,真球虫目。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肠道,胆道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球虫对宿主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寄生部位也有特异性。球虫病一般是指艾美耳科的球虫引起的疾病。,(一)概 论1、球虫卵囊的形态,2、球虫的发育,为单宿主寄生虫:裂殖生殖:在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在体内进行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进行,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大配子体小配子体小配子,3、球虫的分类,兽医上重要的属为:艾美耳属 等孢属 温扬属 泰泽属,(二)鸡

    20、球虫病,病原为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和盲肠两个月龄内的雏鸡死亡率很高。临床上主要症状为贫血、血痢、消瘦、生长受阻等。,病原种类与形态,流行病学,年龄:各种年龄鸡均易感,但主要发生于 1550日龄。发病季节:潮湿梅雨季节,气温在2230度感染途径:吃到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免疫性:带虫免疫卵囊抵抗力:卵囊对化学药品抵抗力强,高温干燥时卵囊易死亡。,致病作用,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大量增殖时,破坏肠壁粘膜,引起肠炎。肠壁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引起贫血。崩解的肠上皮细胞变为有毒物质引起中毒,出现神经症状。受损伤的肠粘膜是病菌和肠内毒素侵入机体的缺口。,症 状,慢性型:多见于46月龄鸡或成年鸡。急性型:多见于雏

    21、鸡。病程数日至两三周。,A、急性盲肠球虫病发病雏鸡 B、急性盲肠球虫病发病雏鸡血粪,病理变化,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形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形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诊 断,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查病原:1)肠道黏膜镜检 2)饱和盐水漂浮法,治 疗,暴发球虫病的鸡群,可选用:氨丙啉 磺胺氯吡嗪 磺胺喹噁啉 百球清,预 防,鸡球虫病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包括药物预防、免疫预防及饲养管理措施。药物预防 抗球虫药物有:1)化学合成类:氨丙啉、尼卡吧嗪、球痢灵、克球多、常山酮、杀球灵 2)抗生素类:莫能菌素、盐霉素、

    22、海南霉素及麦杜拉霉素等。3)中药:用药注意点:穿梭方案或轮换方案,免疫预防 强毒苗(如Cocivac,Immucox,fivecox)弱毒苗(如Paracox,Livacox,DLV)饲养管理,(三)鸭球虫病,病原:艾美耳属、泰泽属、温扬属、等孢属,共记4属18种。致病种类:毁灭泰泽球虫(Tyzzeria perniciosa)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la phililevinei)寄生于 肾和肠道。常见于北京鸭群中,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970%。,病原形态,毁灭泰泽球虫:寄生于小肠前段,致病力很强。卵囊呈短椭圆形,较小。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呈香蕉。,菲莱氏温扬球虫:寄生于小

    23、肠,致病力弱。卵囊呈卵圆形,浅蓝绿色,外层薄而透明,内层浅蓝。,症 状,喜卧,精神萎顿,拉灰黄或桃红色粘液稀便。,鸭患毁灭泰泽球虫病时所排血便,病理变化,小肠扩展,粘膜充血。肠内粥状甚至血性粘液,呈出血性、卡他性肠炎变化。,诊断与防治,相似于鸡球虫病,(四)鹅球虫病,病原有艾美耳属、泰泽属、等孢属,共记3属16种。致病种类:截形艾美耳球虫 鹅艾美耳球虫 有害艾美耳球虫等。寄生于肾和肠道。,病原形态,有害艾美耳球虫 鹅艾美耳球虫 棕黄艾美耳球虫,症状和病变,肾球虫病多发于312周龄的小鹅,常呈急性,精神不振,腹泻,粪带白色等,幼鹅死亡率可达87%。剖检可见肾脏肿大至拇指大,淡灰黑色或红色,可见出

    24、血斑和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病灶或条纹。,肠道球虫可引起出血性肠炎。,诊断与防治,相似于鸡球虫病。,(五)兔球虫病,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和等孢属,共记2属16种。致病种类有10种,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有:斯氏艾美耳球虫 盲肠艾美耳球虫 大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脏和肠道。45月龄的幼兔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70%,耐过的兔子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可减轻12%27%。,病原种类与形态,斯氏艾美耳球虫 胆管上皮细胞穿孔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黄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肠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新兔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大型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中型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无残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

    25、细胞盲肠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梨形艾美耳球虫 肠上皮细胞,兔肠艾美耳球虫裂殖体,兔肠艾美耳球虫的小配子体和小配子,生活史,流行病学,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成年兔发病轻微。通过饲料与饮水感染。温暖多雨季节多发。营养不良,兔舍卫生条件不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症 状,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可分肠型、肝型与混合型,临床上多见混合型。轻度感染时不显症状。重度感染时:食欲不振,后期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卧伏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有时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尿频或常做排尿姿势;腹围增大,贫血,黄疸。病后期幼兔有神经症状,如头后仰,四肢痉挛,尖叫。,病理变化,肝球虫病:,胆管粘膜被大量虫体(大配子体

    26、)寄生,粘膜变性、坏死。,肠球虫病:小肠扩张、充血、出血,肠内充满气体和粘液,呈卡他性肠炎。慢性病例,浆膜、粘膜上见白色小点。,诊 断,生前诊断死后诊断,防 治,药物防治氯苯胍球必清(地克珠利)磺胺类药物 聚醚类抗球虫药搞好卫生 特别注意灭鼠、杀虫。合理饲养,(六)猪球虫,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的球虫,有14种。致病种类:猪等孢球虫 蒂氏艾美耳球虫 粗糙艾美耳球虫 有刺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肠道。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多发。仔猪下痢和增重降低。,病原形态,在我国只发现9种。即:粗糙艾美耳球虫新蒂氏艾美球虫蒂氏艾美耳球虫猪艾美耳球虫有刺艾美耳球虫极细艾美耳球虫豚艾美耳球虫平滑艾美球虫猪等孢球虫

    27、,流行病学,成年猪多为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仔猪生下后即可感染,510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产房污染是仔猪感染的主要原因。以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但规模化养猪场发病无季节性。常发生于714日龄的乳猪。,症 状,猪等孢球虫病:710日龄猪。艾美耳球虫病:13月龄腹泻的仔猪。,病 变,主要见于空肠和回肠。引起急性肠炎。,诊 断,对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疑为本病。确诊需粪便检查或刮取黏膜检查。,防 治,治 疗:甲基三嗪酮(百球清),也可用氨丙啉或磺胺药进行试治。预 防:母猪产前2周和整个哺乳期用药物预防;卫生、饲养管理。,(七)牛球虫病,病原:艾美耳属球虫,国外报道有19种

    28、,但公认有15种,国内已发现13种。致病种类主要有:邱氏艾美耳球虫(E.zu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s)。寄生于是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临诊病理特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肠炎。,病原形态,流行病学,病牛和带虫牛为本病的传染源。两岁以下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多发于49月份。,症 状,多为急性经过,病期通常为1015天。进行性腹泻,粪便中带血,黏液和纤维素性伪膜,恶臭。母牛泌乳减少或停止。慢性病例可长期下痢,便血,消瘦,甚至死亡。,诊断与防治,相似于猪球虫病。治疗药物: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脒 氨丙啉 莫能霉素 盐霉素,(八)山羊球虫病,病原:艾美耳属球虫,绵羊与山羊的球虫种类不相同。国外报

    29、道绵羊的有16种,国内已发现11种。国外报道山羊的有15种,国内已发现11种。对山羊的主要致病种类:尼柯雅氏艾美尔球虫 柯氏艾美尔球虫 山羊艾美尔球虫 阿氏美尔球虫 艾氏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道和肝脏。对羔羊危害较大,成年羊多数为带虫者。临床表现为病羊下痢,消瘦,贫血,发育不良乃至死亡。,柯氏艾美尔球虫,山羊艾美尔球虫,尼柯雅氏艾美尔球虫,病原形态,艾力加艾美尔球虫,绵山羊艾美尔球虫,流行病学,各种羊均易感,13月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年羊多为带虫者。,症 状,球虫病一般的症状。死亡率在10%25%。急性经过27天,慢性数周。耐过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病理变化,空肠变化明显。,组织病理变化,诊断与防

    30、治,相似于猪球虫病。,二、隐孢子虫病,病原:隐孢子科、隐孢子虫属。寄生于家畜、家禽及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等器官的上皮细胞绒毛上。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羔羊与犊牛)的严重腹泻和禽类(特别是火鸡、鸡和鹌鹑)的呼吸道疾病,也能引起人(婴儿与免役功能低下者)的致死性肠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形态,寄生于家畜与家禽的各有2种:家畜:小鼠隐孢子虫,寄生于胃粘膜上皮细胞上。小隐孢子虫,寄生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家禽:贝氏隐孢子虫,寄生于禽类的法氏囊、泄殖 腔和呼吸道。火鸡隐孢子虫,寄生于禽类的肠道。,生活史,与艾美耳科球虫不同:1)寄生部位 2)在体内孢子化 3)形成两种类型卵囊 4)可自身感染,流行病学,

    31、流行情况:世界性分布,50个国家。我国1986年首次发现犊牛隐孢子虫病。1987年发现首例人隐孢子虫病。易感动物:170多种动物。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经水传播、食物传播、飞沫传播。传染源:人畜排出的卵囊。人的隐孢子虫感染主要是由牛传给的。,症 状,家畜:以羔羊、犊牛与仔猪发病最严重。精神沉郁、厌食、严重腹泻,粪便中带有大量纤维,有时带有血液。,家禽:以鸡、火鸡与鹌鹑发病最严重。主要是由贝氏隐孢子虫引起。主要引起呼吸道症状,偶尔引起肠道、肾脏等疾病。,诊 断,粪便漂浮法检查染色法(28种),改良抗酸染色法粘膜涂片组织切片血清学方法:国外至少有4种商业化的酶免疫检测试剂盒,间接ELISA法。分子生

    32、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治 疗,目前尚无治疗隐孢子虫的有效药物,也没有可供免疫上应用的虫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一定疗效。,预 防,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以杀灭或减少环境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来达到防制本病的目的。,三、弓形虫病,病原:弓形虫科、弓形虫属、刚第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发现于1908年。宿主范围很广,包括人及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和若干冷血动物,是人畜共患病。对宿主与组织的选择性极不严格,动物多呈隐性感染,但猪感染后可大批发病,死亡率高。孕妇感染后可导致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病原形态,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虫体形态:滋养

    33、体:,包囊:,卵囊:,中间宿主:为哺乳动物、人、鸟类;终末宿主:猫科动物;感染性阶段:包囊、孢子化卵囊、滋养体。对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均具感染性。感染方式:经口、经黏膜、经胎盘感染。两种发育相:球虫相、弓形虫相。,生活史,流行病学,动物感染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架子猪发病率高。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发病季节:没有严格的季节性。,症 状,急性期:自然感染经37天出现症状。高温稽留 呼吸困难 下痢或便秘 体表发绀 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其他症状亚急期:发病后10-14天或更长时间。慢性期:增生型虫体消失。外观正常,但发育受阻。,体表出血点:在耳、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部等处出现紫斑或密布出血点,病理变化,急性病例出现全身性病变,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肠道重度充血,肠粘膜上可见扁豆大小的坏死灶。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出物。急性病变主要


    注意事项

    本文(动物寄生虫病学许金俊-第三章原虫病.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