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4语下教案自主学习.docx

    • 资源ID:9980043       资源大小:153.50KB        全文页数:2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语下教案自主学习.docx

    1、4语下教案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 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挂图、书柜及图书、多媒体课件、生每人自备一本破书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总第1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看一看(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第1一3页图)想一想1写日记有什么好处?2如何写

    2、日记?日记的书写及格式是怎样的?3记日记要注意哪些要点? 通过预习:我知道:_ 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一、学习汇报。1指名回答自己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东西。2师小结评价。(一)讲明写日记的意义1.观看文中插图,说说这是一些什么书。2.讨论: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交流。小结:(1)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2)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3.朗读鲁迅、茅盾、老舍谈写作的话。(二)教给写日记的方法1.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说明

    3、:写日记也有一定的要求,开头要写上某年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下面就是日记的主题部分。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2.讨论:如何写好日记?(1) 要持之以恒。(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3.日记的书写及格式(1)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姿势怎样,态度怎样,文具是怎样摆放的。(2)在家中写日记该注意什么?(看图说明)(3)说说自己以前写日记时是怎样做的。(4)欣赏一位同学的日记,说说日记内容怎样,字写得怎样,格式怎样?(5)把自己的日记、作文拿出来与这位同学的日记对照。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后打算怎么做?该注意什么?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

    4、师点难拨疑)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按照所学得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意义坚持写日记 要求 方法第2课时(总第2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看一看(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45页图)想一想1. 如何爱护图书?2. 爱护图书有何意义? 通过预习:我知道:_ 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学习汇报1指名回答预习问题。2师小结评价。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1.为什么要爱护图

    5、书呢?(先指名回答,师小结:书籍是知识的结晶,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阅读健康的书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2师举例说说读书受益的事例。3结合画面谈谈怎样爱护图书? 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师引导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图书要分类整理和摆放,以便查找或借阅;要保持书架的整洁,营造良好的藏书环境;翻看图书动作要轻,看到某处不能随便打个折,而应使用书签或者书中丝线;不要把书卷起来看。)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图书是怎么摆放、怎么翻看的,是不是使用书签,今后该注意什么?4课件播放图书的哭诉 同

    6、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样去爱护图书。5.如何修补图书呢?看图说说修补图书要准备哪些工具?(胶水、剪刀、透明胶带、白纸等)示范如何修补图书。实践操作修补一本图书。谈谈修补心得。6.选择图书时,怎样做到爱护图书(1)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她们是怎样翻书、拿书的?(2)小结:借阅图书时,要遵守图书室的制度,轻拿轻放轻翻,摆放整齐,爱护图书。(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平时的做法。7师小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

    7、1.给新课本包上封皮。3.把班级图书分类整理好,并把破损书籍修补好。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1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生通过“自问自探”,学习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植树的好处,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方法,体会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运用比喻表现出植树造林的好处。4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掌握诗歌运用长短结合的句式表现丰富多彩的

    8、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总第3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情景导入:1.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植树节呢?同学们,春天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让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认读:出示: 沟渠 工厂 栽树 版图 乖乖 欢声笑语 绿色工厂3.看拼音写汉字:(可以听写)gu q gng chng zi sh bn t gui gui( ) ( ) ( ) ( ) ( )在生字表或课后相应练习的题号旁记录写词或听写结果。二、

    9、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一)提出问题: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都关注了课文写的内容,那么围绕课题,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 2.我们分节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概括总结:课文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好处,表达了他们的决心。(二)探究问题:1.课文是一首诗歌,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先讲少先队员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植树,接着讲植树的好处,最后说明森林与我们关系密切,并表明植树的决心。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法。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师板书:招呼 情景 好处 决心2

    10、. 对于这个故事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描绘出植树造林的好处?)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一)学习第1自然段1.出示第一节,指名读,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2.交流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少先队员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植树。3. 从“和煦”一词你读懂了什么?从“轻快”一词你又读懂了什么?“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4.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5明确作用:这一节在全

    11、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明题意,总起下文)6.指导朗读: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二)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第2节,指名读,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2.交流小结:主要写了植树场景。(1)先交代在哪些地方植树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表示植树的处所多)还可能到哪些地方植树呢?(2)接着写少先队员的心情。(突出“欢声笑语”)(3)理解最后一句:“金色童年”是什么意思?“一棵棵青翠的小树”是哪里来的?这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小树青翠,充满活力,茁壮成长;这些小树受到少先队员精心呵护,而少先队员也在培植小树中天天成长。因此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成长的)3.指导

    12、朗读、背诵。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回顾课文,贯穿学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总结,课后延伸:1.自学课文36节,思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2.搜集阅读树木与环境、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植树造林的好处。板书设计:1 走,我们去植树 招呼 和煦、轻快 情景 欢声笑语“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好处决心第2课时(总第4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走,我们一起去植树。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3、(二)学习第3、4、5自然段1.自由读读这三小节,思考: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2.交流小结:这几小节主要写了植树的好处。板书:绿色工厂 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 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 沙退鸟舞(1)交流“绿色工厂”:运用比喻手法。 为什么把树比作“绿色工厂”?(结合光合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树木为什么能给人“健康、幸福”?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2)交流“增添新绿” “染绿”怎么理解?“版图”怎么理解? 连起来理解“染绿版图”。(亿万棵绿色树木,覆盖祖国大地,到处一派郁郁葱葱。) 指导朗读。(3)交流“绿色希望”“绿色希望”指什么?这“希望”里包含了

    14、什么内容?(叫风沙低头,让百鸟起舞)“叫”“让”又体现了什么?(人能植树造林,能量无穷)指导朗读。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4、5节。(三)学习第6自然段1.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那文中少先队员们植树的决心大吗?从哪里能看出来?2.交流“绿色宝库”“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作用? 3.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指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4.交流作用: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总结上文。)5. 指导背诵。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回顾课文,贯穿学法。1.这节课

    15、,你有什么收获?(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2.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总结提升: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作者选用比喻说明了植树造林的好处,写作时做到首尾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还注意句式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自然美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说话和写作中应做到 。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1)搜集阅读有关树木方面的文章。(2)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一种树木,从形状、作用等方面来介绍一下。(3)植树节前后可参加一次植树活动,并把植树过程写下来

    16、。板书设计: 1 走,我们去植树 招呼 和煦、轻快 情景 欢声笑语“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绿色工厂 健康、幸福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好处 增添新绿 染绿版图(首尾呼应) 绿色希望 沙退鸟舞决心 朋友、宝库2 第一朵杏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生“自问自探”,学习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竺可桢取得第一朵杏花准确开放时间的过程,学习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方法,并能讲出这个故事。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通过对话传情,表现人物品质。4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学习竺可桢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对话传情,映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17、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总第5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展示学习: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交流有关竺可桢的相关资料。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认读生字:明媚 程度 郑重 掌握 一株 泛起 兴冲冲绽开 仰起 大概 规律 曾经 精确 顷刻间 (2)看拼音写汉字:(可以听写)chu zhu zhng zhng zhn ki mng mi qng k jin ( ) ( )( )( ) ( )zhng w gu l g j chng d hn bo di fng( ) ( )( ) ( ) ( )在生字表或课后相应练习的题号旁记录写词

    18、或听写结果。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一)提出问题: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都关注了课文写的内容,那么围绕课题,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 2.我们分节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概括总结: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小孩查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并且郑重记下的事情。(二)探究问题:1.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先写竺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接着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最后写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

    19、、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2.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整件事情的?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板书:询问 嘱托 记下3. 对于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出竺爷爷获取第一朵杏花具体开放时间的过程?)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一)学习第15自然段(询问)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 指导朗读。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1)

    20、看到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是怎么做的?拿笔圈画出相关的词语,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出示:“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促问: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竺爷爷为什么会“习惯地问”出这样的问题?)交流小结:由此可见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指导朗读。5.出示第5节,指名读。 促问: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想问的?(竺爷爷问什么查询“第一朵”开放的时间?为什么要嘱咐孩子明年留心?)交流小结:说明竺爷爷对杏花开放时间很关注,观察很精确、细致,并怀有一位科学

    21、家强烈的责任心和探究心。6. 周围分角色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7. 指名展示朗读。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回顾课文,贯穿学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总结,课后延伸:1.自学课文616节,思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2.模仿课文“对话传情、映现人物”的写法,写一个片段。板设计书: 2 第一朵杏花询问 嘱托 记下第2课时(总第6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第一朵杏花。2. 说

    22、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 (一年前,一年后) 指名说说自己对竺可桢的了解。(二)学习6至15自然段(嘱托)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第六小节,课文是怎样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的?突出“绿、青、皱、鼓”等关键词。这儿可以把“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调换一下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想象说话。3齐读第6节。4分析理解对话朗读。(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

    23、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

    24、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竺可桢爷爷高兴地心情?(神情、行为)(1)出示: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从“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中,你读懂了什么?(2)“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三)学习第16自然段(记下)1出示

    25、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怎样理解竺爷爷的话?有什么想问的?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比较辨析:精确、大概、也许、估计、推断。4.竺爷爷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关键在哪里?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5指导朗读。6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7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8师补充介绍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

    26、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9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四)集体讨论,总结全文1.这篇课文的中心事物是什么?关键是什么?2.这篇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主要表现他的什么精神?3.围绕“第一朵杏花”分两年写:(1)第一年怎样?心情如何?怎样做?(2)第二年怎样?心情如何?怎样做?4.最后一段是不是与故事无关?有什么重要作用?(与故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意在强调精确观察)5你还知道哪些竺爷爷的故事,介绍给大家。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回顾课文,贯穿学法。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5)问问题的方法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

    27、花”为题。三、助学(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1.总结提升:本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 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说话和写作中应做到 。四、再学(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1)分角色表演课文。(2)课外收集有关竺爷爷的故事讲给朋友听(3)写一写我们身边有钻研精神的人的事例,注意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和品质。设计板书: 2. 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询问 嘱托 记下 (一丝不苟)3燕 子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8、2通过学生“自问自探”,学习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动、休息时的情景,学习本文动静结合展现燕子特点的写作方法。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精选动词,表现燕子的特点。4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及用字、用词的准确、精当,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美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总第7课时)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自学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展示学习: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见过燕子吗?能说说你对燕子的了解吗?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认读

    29、生字:微风 掠过 稻田 翼尖 沾水 几痕 圆晕 电线杆 荡漾 唧(2)看拼音写汉字:(可以听写)wi fng l gu do tin y jin ( ) ( )( )( ) zhn shu yun yn j hn din xin gn( ) ( )( )( ) 在生字表或课后相应练习的题号旁记录写词或听写结果。二、互学(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一)提出问题: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都关注了课文写的内容,那么围绕课题,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 2.我们分节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概括总结: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二)探究问题:1.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小燕子的?学生讨论:先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再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接着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最后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学生讨论,


    注意事项

    本文(4语下教案自主学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