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防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

    • 资源ID:996478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

    1、姓名: 成绩: 消防基本知识测试题一、单选题60分(每题2分,共30题) 1、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B )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而死 C:跳搂或惊吓致死 2、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发生火灾时( A )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3、在进行建筑内部装修时,建筑内的消防栓( A ) A:不应被装饰物遮挡 B:可以移动消火栓箱的位置 C:安装铁门并上锁 4、 当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3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B ) A:躲到角落里 B:向外逃到阳台 C:钻到阁楼,大厨等处避难 5、由于行为人的果实引起的火灾,造

    2、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6、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物内( B )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A:允许 B:不得 C:可以 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C ),它超过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8、 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是否收费。 ( B ) A: 收费 B:不收费 C:只收成本费 9、公共场所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 C )。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25分钟 10

    3、、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高度超过( B )米称为超高层建筑。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11、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要尽快逃离火场,我们应该( B )。 A:乘坐电梯逃生 B:沿着楼梯逃生 12、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 D )火灾。 A:塑料 B:汽油 C:煤油 D:金属钠 13、火灾初期阶段是扑救火灾( A )的时机。 A:最有利 B:最不利 C:无所谓 14、我国的消防宣传活动日是每年的( A )。 A 、11月9日 B 、1月19日 C、9月11日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 C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

    4、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 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化学实验中,为防止( B ) 发生氧化自燃,常将其置于水中保存。 A、硝化棉 B、黄磷 C、稻草 17、( B )可能发生阴燃。A、塑料 B、煤 C、橡胶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 C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A、义务消防队员 B、个人 C、成年公民 19、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 B )。A、911 B、119 c、110 20、火灾中引起人员大量死亡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B )。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21、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5、( 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涂抹肥皂水 C。闻气味 22、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 A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23、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B ) A。纵火罪 B。失火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24、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 A )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A、必须 B、可以 C、应当 2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 B )。 A、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给予罚款或拘留 26、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C )。 A、只

    6、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27、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28、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 C )处罚。 A、劳动教养 B、撤掉其电话 C、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29、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C )。 A、迅速撤离 B、抢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30、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必须向( C )申报。A、当地政府 B、公安治安机构 C、公安消防机构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

    7、何单位、个人都有( ABCD )的义务。 A、维护消防安全 B、保护消防设施 C、预防火灾 D、报告火警 2、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B C D )。A、阴燃阶段 B、初起阶段 C、发展阶段 D、下降阶段 3、物质发生燃烧所需的必要条件:( A C D )。A、可燃物 B、湿度 C、温度(点火源) D、助燃物 4、灭火的基本原理是 ( A B C D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5、热传播的途径有( A C D )。A、热传导 B、热感应 C、热对流 D、热辐射 6、为预防火灾,宿舍内不应使用( ABC )等。A、电炉 B、电暖器 C、电热棒 D、低温照明灯具 7、在进

    8、行建筑内部装修时,建筑内的消火栓( A B )。A、其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 B、其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C、 可以移动消火栓箱的位置 D、安装铁门并上锁 8、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可能是( ABCD )。A、短路 B、过负荷 C、电热器具使用不当 D、漏电 9、如果睡觉时被火灾烟气呛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BC )。 A、迅速将门窗打开 B、在逃出门之前将着火房间的门窗关好 C、将毛巾淋湿后捂住口鼻,迅速弯腰低姿跑到安全区域 D、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队前来救援 10、电褥子是用电热线和普通棉纺织布做成的,如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应注意( C D )等几种使用事

    9、项。A、可长期通电使用 B、可折叠使用 C、不可用水洗 D、不能在弹性和伸缩性较大的床上使用 三、判断题20分(每题1分,共20分) 1、 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应该到门口或街上等候消防车到来。( ) 2、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 3、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 ) 4、电器开关时的打火、过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可能是引火源。( ) 5、电加热设备使用时必须有人员在场,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 ) 6、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 7、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 8、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 9、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无法灭火时再打119。( ) 10、扔掉烟头两小时后再着火可以不用负责任。( )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