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联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9957884       资源大小:950.7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联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1、北京市联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共 9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5 分)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史记周本纪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1976 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如右图),上刻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岁星当空),克昏夙(一夜之间)有商”。由此可知周武王军队于甲子日到达牧野武王

    2、伐纣确切的年份至今未定商纣王军队与周武王军队进行了殊死大战“武王征商簋”印证了史记相关记载A B C D 2下表是郑世家中记载的从公元前 632 年到公元前 600 年郑国的重大事件,据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时间事件公元前 632 年郑助楚击晋公元前 625 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于汪公元前 607 年楚命郑伐宋。郑败宋,囚华元公元前 604 年楚怒郑受送赂纵华元,伐郑。郑背楚,与晋亲公元前 600 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A外交上实现从郑晋结盟到郑楚结盟转变B郑国通过不断的征伐成为春秋五霸之一C诸侯间相互征伐不断,分封制趋于瓦解D郑国在这 30 多年的征伐中均取得胜利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

    3、变革时代。这一变革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能佐证“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源的史实是A铁犁牛耕出现 B鲁国税制改革 C秦国商鞅变法 D都江堰的修建4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其中“岳麓秦简”(如右图)中出现的一些律名,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律名相当, 内容相关,首次出现的律令令文,在“里耶秦简”中也能得到印证。据此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已经实现了依法治国 B出土的不同秦简可以互证C岳麓秦简的律文完全可信 D里耶秦简记载的更加权威5“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

    4、政治制度的框架。”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刺史制度 C察举制 D郡县制6魏书高祖纪记载:“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孝文帝为改变“不均”采取的经济措施是A三长制 B宗主都护制 C均田制 D官吏俸禄制7中国文化史论纲中写道“苏轼东坡题跋书吴道子画后赞曰:诗至于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唐以降,文艺又有较大变化,所谓元和以后,诗道浸晚(胡应麟诗薮),宋代承其变而对理趣的追求,也标示了艺术与时俱进的审美特征。” 作者旨在说明A唐朝文化高度繁荣 B中唐以后文艺衰落C理学影响文艺发展 D文艺是时代的产物8

    5、某同学在研究唐朝商业发展状况时,发现有不同记述,据此推断合理的是内容出处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王建夜看扬州市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当代)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A国家法典肯定比文学作品可信 B扬州商业发展突破政府时间规定C只有史学专著能还原历史真相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9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下列史实与其对应正确的是A农业革命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商业革命严格执行坊市制度

    6、D能源革命普遍使用煤做燃料10秦汉至唐朝主要依据山川地形等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称为“山川形便”。元朝一改前代做法,明确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主导原则,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 人为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下图是西汉至元朝汉中行政区划归属演变示意图,下列对组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西汉汉中 唐朝汉中 元朝汉中A西汉时汉中的区划不利于其与益州的经济、文化的联系 B唐朝对汉中的管辖照搬了其对边疆羁縻府州的管理模式C元朝对汉中行政区划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元朝以后“犬牙相入”划分原则完全取代了“山川行便”11关于瘟疫传播,在秦朝以前有人认为是鬼神作崇;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

    7、播的原因;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明末医学家吴又可参与疫病救治,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不同的气所致,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这说明A古代已经正确认识到瘟疫传播的原因 B基于观察与实践对瘟疫认识不断深入C瘟疫传播的途径只有空气和接触传播 D中国古代建立了良好的瘟疫防治体系12明夷待访录置相写到“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下列对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的祸乱始于明成祖废丞相设置内阁B宰相、六卿、谏官可以推翻皇帝的政令C宰相是政府实际的首脑,能够统领六部D宰相制度可以

    8、制约皇权,减少决策失误13观察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可以得出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有明显的地域性生产分工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商人的观念转变且地位提高A B C D14下表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材料信息说明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其他国家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 1-400 年452862%1738%公元 401-1000 年453271%1329%公元 1001-1500 年673857%2943%公元 1501-1840 年472194%45396%A16 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发明在世界上长期占领先地位B自明朝建立后中国在科技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导致中

    9、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D儒家重人伦不重实用思想致使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落后15明清时期,我国传统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政全书对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还介绍西方的技术B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被称之为“四大名著”C明清时期风俗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为一体,风靡一时D道光年间徽剧融合昆曲等剧种形成“徽汉合流”,京剧走向成熟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5 分)本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16“百家争鸣与中华文明”(12 分)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

    10、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 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 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 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1)结合所学,任选儒、墨、道、法诸家中的一家思想,对材料一所述观点进行评析(4 分),并指出该思想主张在当今的社会价值。(2 分)材料二 现代考古表明,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的存在,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像满天星斗一样。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上古的

    11、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本质,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必须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根本要义。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无论是与印度佛教文明的接触,还是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引进,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摘编自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6 分)17“中国古代钱币”(10 分)材料 下列是我国古代的钱币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要使用的钱币新石器时代晚期贝币 商朝骨贝 春秋时期晋国布币 战国时期楚

    12、国卢金秦朝半两钱 汉朝五铢钱 唐朝开元通宝北宋纸币交子 明朝永乐银锭 清朝咸丰通宝(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钱币的演变趋势。(6 分)(2)从“秦朝半两钱”、“北宋纸币交子”、“明朝永乐银锭”中任选其中之一,结合所学说明其出现的原因。(4 分)18“国家统一”(10 分)材料 从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什么地理条件殊异、民族成分众多的中国能凝结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李山在先秦文化史讲义中提出,“西周建立的政治制度,使华夏大地众多人群走上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而得以生成。”也有学者认为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是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世代传承

    13、的重要纽带;美国学者费正清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一体化现象发出感慨,他说:“中国的地理因素实际上并不利于中央集权,更多的是制度的力量。”阅读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9“治与制”(12 分)材料一 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陆贾新语(炀帝)自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怨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隋书(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秦朝、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后世王朝借鉴前朝速亡的教训,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6 分)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

    14、,莫不溃散。朱子语类材料三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苏洵嘉祐集(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北宋初年的改革措施。(6 分)20“中国古代人口迁移”(11 分)材料一 竺可桢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于 1972 年撰成名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总体上勾勒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绘出“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从其所绘温度曲线图看,中国古代主要有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一万

    15、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图(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图 A、B 两个时期人口迁移的相似点。(4 分)材料二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 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 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汉已得浑邪王,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材料三 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还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杜佑通典食货田制(2)

    16、阅读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上述文中移民类型的不同;(4 分)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历史作用。(3 分)房山区2020-202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参考答案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一部分 选择题12345678910CCABDCDBBC1112131415BDAAA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6.(12分)(1) 参考示例:以道家为例: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遵循“道”,在政治上应实行无为而治,建立“小国寡民”的局面;哲学上,道家提出相对的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相互转化。材料强调了道家思想在个人修养上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4分)道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17、道”的观念和辩证法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与豁达的精神,增强个人修养;无为而治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维护社会和谐。(2分)(另外三家内容表述完整,评析言之有理即可)(2)特点:文明发展多元性;强调和谐,顺应自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6分,任三个特点即可,如有其它合理表述亦可得分)17.(10分)(1)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由于单一质地货币向多种货币的演变。(6分,任意三点即可)(2)秦朝半两钱:秦朝建立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创制和实行了一整套的大一统政策,货币制度的统一即为其中的措施之一;秦统一六国后,

    18、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需要消除各国原有的经济和货币方面的差异;在实用上,圆形方孔钱, 使用时可以减少钱身的回转磨损, 贯穿便利,同同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颇有联系。(4分,任意两点即可)北宋纸币交子:北宋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频繁和大额的交换需要便捷的交换媒介;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最早在四川诞生;北宋政府为扩大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发行官方交子并推行至全国。(4分,任意两点即可)明朝永乐银锭: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日益需要大量的硬通货币注人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冲击旧的货币体制;海外贸易、民间贸易的兴盛、明朝的一

    19、条鞭法改革均推动了白银货币化。(4分,任意两点即可)18.(10分)答案示例 观点:制度因素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统一的原因。(2分) 评论:(7分)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制度因素固然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统一的原因。经济因素:小农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才能维系;思想文化因素:中国长期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强调统治者要行仁政,要遵守“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这在一定程度维护了社会秩序;选官制度因素:实行科举考试,既保证了官员的质量,也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避免阶层固化。 小结: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和巩固由多种因素促成,制度因素只是原因之一。我们

    20、要多角度的分析问题。(1分)19.(12分)(1)秦朝:举措太多,刑法严苛;隋朝:刚愎自用,发动战争。(2分)汉唐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都出现“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4分)(2)评析:宋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这些措施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但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逐渐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6分)20.(11分)(1)相似点:气温都处在寒冷期;都是北方政局不稳,战乱频繁;都受少数民族南侵的影响。(4分,任意2点即可)(2)不同:材料二是经济性移民,目的是开垦荒地,恢复生产;材料三是军事性移民,解决边防问题。(4分)(若答:民间自发性移民、政府主导型移民可酌情给分。)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各民族的人口素质;人口分布渐趋合理。推动了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分)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联考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