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精编版.docx

    • 资源ID:9942207       资源大小:37.41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精编版.docx

    1、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精编版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1HBsAg 即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包膜上的抗原成分,由 S 基因编码。可在受感染的肝细胞内大量合成,释放到血液或其它体液中。 HBsAg 阳性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 2慢性 HBsAg 携带者 血清 HBsAg 持续阳性个月以上;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乙肝主要传染源。 3戴恩颗粒 Dane 即完整 HBV 颗粒。属嗜肝 DNA 病毒科的一员。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 HBsAg ,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 DNA 、 DNA 聚合酶、核心抗原和 e 抗原。 4HBV DNA 乙肝病毒核酸,位于 HBV 核心。 有型:游离型 HBV

    2、 DNA 几乎与 HBeAg 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 HBV 感染特异、直接的指标(有复制、传染性大);整合型 HBV DNA 见于慢性 HBV 感染,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可导致乙肝复发或癌变。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标。 5窗口期 自限性 HBV 感染时,血清中抗 HBc 出现于 HBsAg 出现后 3 5 周,当时抗 HBs 尚未出现, HBsAg 已消失,只检出抗 HBc 和抗 HBe ,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二、填空题 1. 根据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分为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 重型肝炎、 瘀胆型肝炎 和 肝硬化 。 2.急性重型肝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有 黄疸 、 发热 、 腹胀 、 呕吐、

    3、 肝浊音界缩小、 出血 、 肝性脑病 等。 3. 甲肝病人在起病前 2 周和起病后 1 周,粪便中排出HAV最多,病人应按肠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4.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粪口 ,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 抗 HAV ;乙肝传播的非注射途径主要指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 预防乙肝的主动免疫措施是注射 乙肝疫苗 。 5. 甲 和 戊 型肝炎经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 乙 和 丙 型肝炎经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4个开放读框分别为 S 区、 C 区、 P 区和 X 区。 三、最隹选择题 1 哪一项 HBV 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染性强 ( A ) A.HBeAg(+) ; B.H

    4、BsAg(+) ; C. 抗 -HBe(+) ; D. 抗 -HBs(+). 2 具保护作用的乙肝病毒抗体是 ( C ) A. 抗 -HBc ; B. 抗 -HBe ; C. 抗 -HBs ; D. 抗 -S1 ; E. 抗 -S2. 3 缺陷病毒是指 ( D ) A. 戊型肝炎病毒; B. 甲型肝炎病毒; C. 乙型肝炎病毒; D. 丁型肝炎病毒 4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重症化的指标 (C) A. 血清转氨酶( ALT )明显增高; B. 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 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 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E.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 5 以下那一项不是急

    5、性重型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E) A. 极度疲乏; B. 深度黄疸; C. 有出血倾向; D. 恶心呕吐; E. 大量腹水 . 6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指标 (D) A.ALT10 倍增高; B.TBIL85.5 umol/L ; C.A/G 0.9 ; D. 凝血酶原活动度( % ) 71-79. 7 淤胆型肝炎的黄疸属于 ( B ) A. 溶血性黄疸; B. 肝内梗阻性黄疸; C. 肝外梗阻性黄疸; D. 体质性黄疸 . 8 淤胆型肝炎除血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外,临床症状特点为 ( B ) A. 黄疸重,自觉症状重; B. 黄疸重,自觉症状轻; C. 黄疸轻,自

    6、觉症状轻; D. 黄疸轻,自觉症状重 . 9 哪种药物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病原治疗? ( E ) A. 氧氟沙星; B. 利巴韦林; C. 吡喹酮; D. 氯喹; E. 干扰素 . 10 导致 HBeAg 向抗 -HBe 转换,但 HBV-DNA 在血清中维持阳性的原因是 ( B ) A.S 区变异; B. 前 C/CP 区变异; C.C 区变异; D.X 区变异; E.YMDD 变异 . 11.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炎症重度活动的指标: ( D ) A.ALT 10 倍增高 B. 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C. 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 D. 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四、多项选择题 1.乙肝病

    7、毒复制的表现为 ( BDE ) A. HBsAg(+) ; B.HBV DNA(+) ;C. 抗 -HBs(+) ; D.HBeAg(+) ; E.HBcAg(+).2.患者,男性,发现肝硬化3年,近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B超示:中量腹水。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比重1.019,蛋白25 g/L,细胞数60010E6/L,多形核细胞80。最可能并(C)A 结核B 肿瘤C 自发性腹膜炎D 肠梗阻E 内出血3.患者,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2年,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B)A肝性脑病I期B肝性脑病II期C肝性脑病III期D肝性脑病IV期E 以上都不是

    8、4.患者,肝硬化腹水,大量利尿后,出现四肢抽搐,查血气:pH 7.50,CO-CP34mmol/L,HCO 32 mmol/L,BE+5.5,尿pH 5.0,PaCO 7 kPa,血k 3.0 mmol/L,Cl 90 mmol/L,Na 145 mmol/L,诊断为(E)A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B肝硬化并呼吸性酸中毒C 肝硬化并肝肾综合症D肝硬化并代谢性性碱中毒E肝硬化并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A HBV合并HDV重叠感染B 急性重型肝炎C 甲型病毒性肝炎D 肝肾综合症E 肝硬化并出血下列病人都有肝炎的相关症状,请选择最可能的答案:5.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

    9、,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逐渐加深至浓茶色,实验室检查抗HAV阳性。近日体温降低,巩膜皮肤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C)甲型病毒性肝炎6.某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多年,近日病情加重暴发型肝炎,检查抗HDVIgM阳性,该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是(A)7.29岁,女性,发病一周,巩膜重度黄染,肝界缩小,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血清总胆红素310umol/L,ALT200单位,凝血酶原活动度为19,最可能的诊断(B)8. 男性,45岁,肝硬化伴腹水,利尿剂使用后仍少尿,血BUN18mmol/l,可能并发(D)9.患者,男性,平素健康,昨夜晚饭后腹胀,2小时后呕血300ml,柏油样便3次,血压90/

    10、60mmHg,心率112次/分。腹平软无压痛,肝未及,脾肋下2.0cm,最可能的诊断(E)10.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原理是EA 感染病毒的数量多B 感染病毒的毒力强C 机体免疫麻痹D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E 自身免疫紊乱11.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原因是BA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B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C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D X、XII因子减少E 维生素K吸收障碍12.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改变是 AA 丙氨酸转氨酶值升高B 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升高C 血清胆固醇值升高D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 血清白蛋白值减少13.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CA 增加肝脏营养B 补充

    11、能量C 减少氨吸收D 减少肝细胞坏死E 增加肝细胞再生二最隹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C) A病人 B. 蚊虫 C猪 D鸟 E. 鸡 2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B. 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3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中凶险症状为 (B) 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B.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C高热、昏迷、 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E. 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4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检查是 (D) A补体结合试验 B. 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 病毒分离 5流行

    12、性乙型脑炎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D) A外观混浊度 B. 细胞总量 C细胞分类 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E. 蛋白质定量 6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度的主要区别在 (E) A年龄大小 B. 发病季节 C意识障碍 D脑膜刺激征 E. 脑脊液变化 7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因 (E) A过高热 B. 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 中枢性呼吸衰竭 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D) A肺不张 B. 败血症 C尿路感染 D支气管肺炎 E. 褥疮 9男性20岁,患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E) A静脉滴注碳酸氢

    13、钠 B. 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 静脉滴注甘露醇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 (D) A空气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 血液传播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累及较少的部位是 ( E )A 基底核B 中脑C 桥脑D 延脑E 脊髓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原因是AA 脑水肿,高颅压B 脑实质细胞软化坏死C 高热D 痰阻后缺氧E 低血钠性脑病1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极期阶段体温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吸衰竭,恢复期有运动性失语,该病人属于乙型脑炎的哪一型?CA 轻型B 普通型C 重型D 极重型E

    14、 暴发型14.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疝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DA 降温B 肾上腺皮质激素C 呼吸兴奋剂D 脱水剂E 镇静、解痉剂15. 10岁患儿,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L色透明,细胞数0.110E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 mmo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E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D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 结核性脑膜炎C 中毒性菌痢D 流行性乙型脑炎E 脑型疟疾16. 患儿8岁,8月12日清晨

    15、来院急诊。其母代诉:于昨夜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呕吐。甚至天亮前呼之不应,并持续抽搐。检查:患儿昏迷,高热41,瞳孔左右。呼吸节律不齐,呈双吸气。血象:白细胞28.410E9/L,中性粒细胞0.94。本例的诊断最大的可能是AA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B 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脑型疟疾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E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三、多项选择题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 ABCDA 灭蚊,包括越冬蚊和早春蚊B 防蚊,使用蚊帐和驱蚊剂C 乙脑开始流行前1月预防接种乙脑疫苗D 流行季节前给猪接种疫苗E 乙脑开始流行时预防接种乙脑疫苗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是ABCA 有严格

    16、的季节性,全年病例8090发生在7、8、9月份B 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呈散发性C 年龄分布以10岁一下的儿童发病为主D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E 我国各地区均有乙脑的病例3.乙脑的临床类型 ABCDA 轻型B 普通型C 重型D 极重型E 逍遥型4.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最危险的症状之一就是脑疝,其表现为 ABCDA 呼吸节律不齐B 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C 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D 瞳孔左右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E 血压降低5.重型乙脑的特点是 ABCDEA 高热达40度以上,常有神经症状和体征B 出项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C 大多留有后遗症D 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异常,瘫痪、失语等症状

    17、E 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后消失6. 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有 ABEA 高热B 抽搐C 病理反射阳性D 意识障碍的程度E 呼吸衰竭7.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处理包括 ABCE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供给氧气C 给予中枢呼吸兴奋剂D 尽量避免气管切开E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8.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ABDEA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B 脑实质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C 神经细胞可见尼氏小体D神经细胞变性坏死E 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9.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现在使用的疫苗有BCDA 鼠肾细胞灭活疫苗B 鼠脑灭活疫苗C 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D 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

    18、E 地鼠脑细胞减毒活疫苗10. 乙脑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ABCDEA 以6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B 初种两次,每次0.5 毫升,两次间隔2周以上C 接种后2年和610周岁时分别加强注射一次D 对于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可按初种方法,接种2次E 疫苗接种应在乙脑流行前1个月完成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即艾滋病。指由 HIV 所引起的致病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 CD4+ 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2.HAART 1996 年温哥华的第

    19、10 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了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HAART ),又称 HAART 治疗 ,即用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大部分早期 HIV 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检测不到 HIV ,晚期 HIV 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 HIV 负荷降低, T 细胞数上升,部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3.病毒载量 HIV 病毒水平定量检测又称病毒载量检测( viral load )。是一种较为敏感、准确测定血浆中病毒 RNA 的定量检测法,它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每毫升

    20、血浆中 HIV RNA 的含量。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中文回答并举例)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1cm以上。以颈部核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如HIV感染后无症状感染期可出现。三、最隹选择题 1. 钩端螺旋体是( B ) A 厌氧菌 B 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需氧菌 E 以上都不是 2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A 鼠、猪 B 鼠、牛 C 猪、牛 D 猪、羊 E 以上都不是 3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变化基础是 (E) A 肺毛细血管出血 B 急性肝功能不全 C 急性肾功能不全 D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E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 4 钩端螺旋

    21、体病的临床表现是 (C) A 长期持续高热 B 发热、咳嗽、吐白色粘痰 C 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痛 D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E 发热、咳嗽 5 钩端螺旋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大出血型 C 黄疸出血型 D 脑膜脑炎型 E 混合型 6 不属于钩端螺旋体病后并发症的是 (D) A 后发热 B 虹膜睫状体炎 C 反应性脑膜炎 D 肾损害 E 闭塞性脑动脉炎 7 钩端螺旋体病在病程缓解的第 3-4 天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E) A 再燃 B 复发 C 先后两批病原体侵入 D 青霉素治疗后反应 F 迟发型变态反应 8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钩端螺旋

    22、体病哪一型常见的死亡原因 (D)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大出血型出血期 C 肺大出血型垂危期 D 黄疸出血型 E 脑膜脑炎型 9 钩端螺旋体病病死率最高的型别是 (D)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大出血型 C 黄疸出血型 D 重症黄疸出血型 E 脑膜脑炎型 10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何时可在外周血中找到钩端螺旋体 (A) A 发病 1 周内 B 发病 2 周内 C 发病 3 周内 D 发病 4 周内 E 发病 5 周内 11 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血清学试验下列检查中以哪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A) A 凝集溶解试验 B 炭凝集试验 C 红细胞凝集试验 D 红细胞溶解试验 E 补体结合试验 12 钩端

    23、螺旋体病凝集溶解试验阳性效价是 (D) A1 : 100 B1 : 200 C1 : 300 D1 : 400 E1 : 800 13 男性 36 岁,发热 3 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用青霉素 80 万 U 肌肉注射, 3 小时后寒战,热度更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应首先考虑 (D) A 过敏性休克 B 并发肺炎 C 合并败血症 D 赫氏反应 E 并发肺炎和心肌炎 14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C) A 复方新诺明 B 庆大酶素 C 青霉素 D 盐酸甲唑醇 E 氨苄青霉素 15 钩端螺旋体病选用青霉素对病原治疗时,成人首剂为 (A) A 40 万 U 肌肉注射 B 80 万 U 肌肉

    24、注射 C 120 万 U 肌肉注射 D 120 万 U 静脉注射 E 160 万 U 静脉注射 16. A. 氧氟沙星 B. 利巴韦林( Ribavirin ) C 吡喹酮 D 氯喹 E 青霉素 上述五项选择分别是下列哪种传染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 ( B ) 伤寒 ( A ) 钩端螺旋体病 ( E ) 血吸虫病 ( C ) 四、多项选择题1. 钩端螺旋体的流行特征是:ABCA 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发病率最高B 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C 流行时多数患者为感染中毒型D 儿童得病少见2. 有关钩端螺旋体病,下列哪些论点是对的?ABCDA 肺大出血型比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感染多见B 眼并发症

    25、及闭塞性脑动脉炎基本为波摩那型引起C夏季收稻谷而感染,临床上多数为感染中毒型D 人群感染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常以洪水型为多见,猪为主要传染源3. 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的产生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BDA 可见肺内的大血管受算且发生破裂B 肺内毛细血管高度充血淤血,以致溢血C 肺泡壁出现明显的血管破裂现象D 可见支气管腔和肺泡内充塞血液4. 钩端螺旋体病病情轻重取决于ABCDA 病型B 治疗的早晚C 人体免疫状态D 病原体的毒力和数量5. 下列哪些体征见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 ABCA 结合膜出血B 腓肠肌压痛C淋巴结肿大D 黄疸6. 钩端螺旋体病的眼结合膜充血的特点是 ABCDA 无分泌物B 无疼

    26、痛C 无畏光感D 充血持续7.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功能不全 ACA 常与黄疸出血型同时存在B 常与肺大出血型同时存在C 常与感染中毒型同时存在D 常与脑膜脑炎型同时存在8. 下列哪些适于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的治疗?ABCA 镇静药物B 肾上腺皮质激素C 强心甙D 抗菌治疗宜选用四环素口服三、最隹选择题 1.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D) A 伤寒患者 B伤寒暂时带菌者 C伤寒恢复期患者 D伤寒慢性带菌者 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2.伤寒病人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的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侵润而导致死亡, 溃疡形成的机理是由于 (A) A.伤寒杆菌菌体裂解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 B.伤寒杆菌菌体所释放

    27、的强烈的外毒素 C.伤寒杆菌的侵袭力 D.伤寒杆菌的肠毒素 E.以上都不是 3.伤寒最显著的病理改变部位在 (C) A.肠系膜淋巴结 B.结肠起始段 C.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D.乙状结肠 E.肝、脾 4.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A) 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大单核细胞的增生性反应 B.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灶性坏死 C.肾脏、心肌的营养不良性改变 D.肾小球基底膜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着 E.肝、脾、骨髓有巨噬细胞增生 5.伤寒的原发菌血症期在临床上表现为 (A) A. 潜伏期 B.发病初期 C. 剧增期 D.极期 E.缓解期 6.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C) A. 潜伏期 B.起病1

    28、周内 C. 起病后第2-4周 D.潜伏末期到病程第1周内 E.起病后1-2周 7.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 A.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数减少 B.持续发热、脾脏肿大、淤点、重脉、血白细胞数减少 C.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数减少 D.驰张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血白细胞数减少 E.以上都不是 8.持续发热6天的病人,疑为伤寒,最简便而阳性诊断率又高的检查是送 (B) A.大便培养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肥达反应 E.尿、粪培养 9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是 (A) A.O效价1:80, H效价1:160 B.O效价

    29、1:160, H效价1:80 C.O效价1:160, H效价1:160 D.O效价1:80, H效价1:80 E.以上都不是 10.肥达反应假阳性的原因,一下哪点是错误的 (C) A.感染性 B.早期应用抗生素 C.伤寒杆菌的变异 D.老、弱、婴幼儿 E.免疫缺陷者 11.对伤寒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的检查是 (E) A.血白细胞计数 B.血培养 C.尿培养 D.粪培养 E.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12.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C) A.发热及中毒症状,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B.粪便培养阳性 C.血培养阳性 D.肥达反应 H、O效价增高 E.胆汁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13.有一伤寒病人,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体温已基本正常,但检查中发现IgA、IgG含量仍高,迟迟不降。你认为此情况提示病人可能是 (C) A.再燃 B.复发 C.带菌 D.进入恢复期 E.没有临床意义 14.伤寒患者在对氯霉素耐药的情况下,应首选哪种药物治疗 (C) A.甲砜霉素 B.强力霉素 C.复方新诺明 D.呋喃唑酮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