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届高三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 资源ID:9937290       资源大小:274.18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届高三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1、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届高三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11月份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C.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D. 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A正确;B、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B正确;C、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C正确;D、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2、【考点定位】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名师点睛】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进行杂交育种。2.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B. 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C. 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 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害的【答案】C【解析】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害有利取决于环境,另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都对生物体有害,B、 D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

    3、异,C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3. 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载体呼吸氧化酶神经递质激素胰蛋白酶纤维蛋白原抗体葡萄糖、氨基酸、O2、CO2原尿纤维素A. B. C. D. 【答案】D【解析】载体是细胞膜的结构,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错误;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错误;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正确;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进行运输,是内环境的成分,正确;胰蛋白酶分泌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其内的消化液不是体液,胰蛋白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错误;纤维蛋白原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正确;抗体由浆细胞分

    4、泌后进入内环境,是内环境的成分,正确;葡萄糖、氨基酸、O2、CO2,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是内环境的成分,正确;原尿,存在肾小囊腔内,与外界相通,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成分,不可能存在于人体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错误。综上所述中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故选:D。【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名师点睛】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植物细胞特有的物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4. 内环境必须保持

    5、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A. 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它的pH才能正常B. 内环境温度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C. 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D. 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通过中和反应使酸碱度维持正常,A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位,因此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B正确;积累的乳酸先和缓冲系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刺激神经中枢,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6、,乳酸钠等则以尿液的形成排出体外,C错误;血浆中缺失蛋白质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回流受阻,进而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5. 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 B. T淋巴细胞C. 致敏T细胞 D. 浆细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巨噬细胞有吞噬作用,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且在抗原的刺激下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抗体的仅有浆细胞即效应 B 细胞,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 浆细胞 B.

    7、 记忆细胞C. 过敏反应 D. 免疫反应【答案】C【解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给T细胞,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进行免疫反应,所以A、B、D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所引发的免疫反应,不是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D错误。【考点定位】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7.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8、B. 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 c是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改变引起的D. 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C【解析】A、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a123-476589,5和67发生了倒位,即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A正确;B、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而b123-4789,缺失了56基因,为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B正确;C、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c1654-32789,23和456发生了倒位,即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而不是着丝点改变引起的,C错误;D、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d123-45676789,增加了

    9、67一片段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D正确。【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8.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A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9. 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幼苗的正上方,并照以单侧光,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 )A. 不生长 B. 直立生长C. 向左弯曲生长 D. 向右弯曲生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现在尖端被切除,故不能弯曲,只能直立生长,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向

    10、光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答案】B【解析】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可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A错误;垂体细胞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甲状腺细

    11、胞,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也可以作用于肌细胞,促进肌糖原的合成,C错误;细胞1的分泌物,可以是蛋白质类的激素,也可以是脂质类的激素,如性激素,还可以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11.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等过程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答案】A【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1)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图中);(2)促进血糖进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

    12、(即图中);(3)促进血糖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即图中),A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抑制过程,B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的过程,C错误;在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但在肌肉细胞中只能发生过程,D错误。【考点定位】血糖平衡的调节【名师点睛】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理解不清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12.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 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 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答案】D【解析】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甲

    13、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但不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B、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够调节产热和散热,B正确;C、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控制排水是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从而调节体内水盐平衡,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13. 图所示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 。用微电极分别刺

    14、激bc 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A. 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 刺激c 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 刺激b 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刺激c 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 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刺激b点,A神经元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B神经元,B神经元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即只能AB,不能BA,因此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不变,B错误;刺激b点,兴奋先到达a处,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b处,指针再向右偏转一次,因此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刺

    15、激c点,兴奋只能到处b处,不能到达a处,因此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向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电信号传递,而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专递,速度更慢。14.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答案】C【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

    16、群密度,A正确;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B正确;生物种群的密度并非固定不变的,常常受环境、气候和食物、被捕食及生死、迁入、迁出等因素的影响,C错误;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D正确。15.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围湖造田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A正确。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17、,故B正确。次生演替由于保留原有土囊条件或植物种子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原生演替的速度快,故C正确。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故D错。考点:不同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16.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B. 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答案】C【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A错误;大量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过度紧

    18、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呼吸加快,C正确;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错误。17.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B. 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C.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D. 只需神经系统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就能维持体温恒定【答案】B【解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不仅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还能吞噬抗原抗体的复合物,A错误。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然后作用于靶细胞或靶细胞的信息分子,B正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9、共同构成内环境,C错误。体温调节需要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的,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

    20、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8.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B. 激素调控的启动较快,持续时间较长C.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D. 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答案】A【解析】解:A、激素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A正确;B、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B错误;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协调完成的,C错误;D、神经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激素调

    21、节启动较慢、作用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和激素调节的特点,考生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和神经调节的特点对比记忆,便于牢固掌握,难度不大1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人们熟悉的谚语。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说明()A. “蝉螳螂黄雀”为一条食物链B. 这几种动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C. 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D.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答案】C【解析】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A错误;这几种动物都是消费者,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所以这几种动物不能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错误;蝉、螳螂和黄雀

    22、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C正确;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会被捕食,D错误。20.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群落B. 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 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成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D. 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答案】D【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种群,A错误;竹海中的湘妃竹高低错落有致,它们属于同一种群,不属于群落,B错误;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C错误;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

    23、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D正确。21.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株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 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B. 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针、阔叶混交林C. 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D. 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多【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在原有生物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

    24、确。针、阔叶混交林比草丛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所以它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弱,B错。与针叶林相比,草丛的植物种类少,而动物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植物,因此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物种丰富度低,C正确。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所以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多,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2.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进化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 发生

    25、变异的个体总是能适应环境的C. 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D. 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结合材料,自然选择决定方向,A错。发生变异的个体诱导能适应环境,有的不能,B错。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C正确。共同结合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3.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病不一定在家族每代人中均会出现B. 三倍体西瓜的培育

    26、原理属于染色体变异C. 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通常高度不育D. 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答案】ABCD.24. 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数一般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C. 杂交育种 D. 转基因育种【答案】ACD【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单倍体幼苗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后经秋水仙素诱导加倍,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其染色体数不发生改变,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是将不同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所以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两种植物细胞中染色体之和,B错误;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染色体数目

    27、不发生改变,C正确;转基因育种只是导入外源基因,并不会改变染色体数目,D正确。25. 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C.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BD【解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即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A错误;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皮

    28、肤、血管、内分泌腺等,最终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平衡,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C错误;兴奋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D正确。二、非选择题26. 下图为几种育种方法示意图,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据图回答: (1)过程所示的育种途径,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该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所以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2)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3)、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过程所示的育种途径可以提高_,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5)若要获得基因型aaBB的

    29、个体,图中经过过程获得的后代中aa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经过过程得到F2,F2所有的个体再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答案】 (1). 基因重组 (2). 花药离体培养 (3). 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4). 突变频率 (5). 1/4 (6). 9/64【解析】(1)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2)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3)、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方向所示的途径育种方式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考点定位】生物的育种 【名师点睛】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

    30、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7.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正、负或零)电位。(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3)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答案】 (1). 负 (2). 突触 (3). 轴突末梢 (4). b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届高三月考生物精校解析 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