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9905757       资源大小:113.2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

    1、浙江省杭州外国语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浙江省杭州外国语高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少(sho)安毋躁 蒙(mn)古 关卡(qi) 字帖(ti) B.开花结(ji)果 劈(p)叉 朴(p)刀 窨(yn)井 C.长吁(x)短叹 舌苔(ti) 漂(pio)染 亲(qn)家 D.供(n)不应求 应(yn)届 横(hn)祸 闷(mn)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辗成粉末,过“罗”(即筛子)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往里加盐、葱、姜等各种调料,茶汤

    2、类似于一种可怕的“糊辣汤”。 B.十八岁的萧红因逃婚永远离开了呼兰河畔的家园,从此开始飘零江湖的日子。饱尝人生苦难之际,她遇到了因热衷抗日活动而被南开中学开除的端木蕻良。 C.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工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 D.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要继续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突出针对性、系统性和谐调性,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9月19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时表示,希望美方谨言慎行

    3、,不要介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要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和令时局更加复杂的事情。 B.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司马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不一而足。 C.杭州大进巷有五眼古井,素有“钱塘第一井”之称,老杭州几乎无人不晓。在杭州人口口相传的故事里,著名的张小泉剪刀、朱养心膏药都因这几口井而相得益彰。 D.有限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使他常常饱汉不知饿汉饥,无法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维,其思维将是混乱的、错误的、荒谬的,乃

    4、至漏洞百出的、彼此矛盾的。 B.唐代诗人魏万为了一睹诗仙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出发,一路追赶偶像的足迹,历经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广陵遇上大诗人。 C.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地区发展,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建设性力量。 D.神话和童话向来是儿童百看不厌的,而“魔幻化”是神话与童话的完美结全,自然对儿童更具吸引力。这是由于儿童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灵注满神奇幻想所决定的。 5选出下列语句排序最适当的一项是( )清代只有皇帝、皇后穿的是龙袍,连皇太子穿的都只是蟒袍。清代袍上的龙和蟒非常接近。蟒的头部也有角,和龙头几乎完全一样。 。但是皇太子、皇子、亲王、

    5、世子、郡王穿的虽然是“蟒袍”,长袍上绣的却是“五爪蟒”这时用来区分是“龙袍”还是“蟒袍”的标志是衣袍的颜色亲王、世子、郡王则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通常龙和蟒的区别在于龙是“五爪”,蟒是“四爪”只有皇帝皇后的龙袍是明黄色“五爪蟒”和“五爪龙”在形状上几乎无法区分皇太子蟒袍只能用杏黄色,皇子蟒袍只能用金黄色,贝子、贝勒等的蟒袍上的蟒都是四爪A B C D 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根据要求答题(6分)。(1)为图片配上相应的公益广告语。(3分) (2)结合图文和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100字)(3分) 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个字)(3分)据朝日新闻报道,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

    6、大会的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25日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举行会晤,就日本首相12月份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相关事宜进行商讨。据悉,这将是自2003年以来,日本首相首次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报道称,日俄两国将在10月进行次官级会谈,11月下旬玄叶光一郎将与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进行协商,就日本首相访俄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玄叶光一郎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表示,围绕北方四岛问题,日俄两国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瑜伽的科学今年初,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名为瑜伽如何伤害你的身体的文章,在美国的瑜伽界掀起一场腥

    7、风血雨的恶战。在这篇长文中,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威廉布拉德(William J. Broad)现身说法,披露了他耳闻目睹的众多负面案例。他指出,瑜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全,练习特定姿势存在潜在受伤风险,可能导致中风。他甚至引用一位采访对象的话做出结论:“绝大多数人都不该练习瑜伽,因为太容易受伤。”这篇引发激烈争论的文章,节选自布拉德历时5年写成的新书瑜伽的科学(The Science of Yoga: The Risksand Rewards)。但事实上,在这本336页的书中,在媒体上吸引了大量眼球的关于瑜伽有害的内容,只占其中一章,不足全书1/10。而在其他章节中,布拉德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对瑜

    8、伽从印度流传至美国的历史加以详细阐述。他引用了大量科学研究结果,指出修习瑜伽的种种此前很少被宣传的健康益处降低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增强大脑神经传导物质的活力,消除抑郁,提升创造力。有趣的是,如果略去争议最大的第四章不看,文字中呈现的布拉德俨然一个急于用科学主义为瑜伽正本清源,从而保持瑜伽的正统性和纯粹性的护法使者。于是,此前所有的批判与揭露,原来都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意结。从2001年开始,美国的瑜伽产业经历了黄金十年,修习者人数从400万激增到2000万,由此催生了一个年产值高达6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毫无疑问,如此汹涌大潮,难免泥沙俱下。瑜伽师群体良莠不齐,瑜伽馆里谣言蛊惑,对

    9、这些乱象猛加抨击,其实并不自布拉德始。在这一背景下,他的激烈发言,更像是一种出自良好意愿的以毒攻毒的霹雳手段。然而,好的初衷并不能赋予有瑕疵的传播手段以正义。正如瑜伽解剖学作者莱斯利卡米诺夫(Leslie Kamin off)所批评的,在列出这些严重负面案例的同时,布拉德并没能令人信服地对照给出非瑜伽练习者人群中类似伤害和疾病的发生率,也没能深入分析,它们与修习瑜伽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洛杉矶时报书评作家康妮斯图尔特(Connie Stewart)为此调侃道,在她修习瑜伽的6年中,也曾受过重伤:回家路上摔到坑里,牙掉了,嘴唇也破了。布拉德引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与练习瑜伽有关的

    10、急诊室就诊案例从2000年的13例上升到2001年的20例,然后又增加到2002年的46例。他一方面自己承认,同当时400万瑜伽练习者的基数相比,这些只不过是“极其罕见的例子”,另一方面又自圆其说,认为也存在受伤较轻的人不去医院看病的可能。但他似乎全然忘了,就在这之前,他刚刚提到,2001年前后,瑜伽修习者的人数几乎每年成倍增长。如果考虑到分母增长的因素,这个本来就没什么统计学意义的数字,是否会显得更加不靠谱?是什么让一个专业的科学记者犯下如此明显的逻辑错误?布拉德希望瑜伽成为一种科学,被主流医学界接受,纳入政府监管之下,清除那些靠忽悠蒙事的瑜伽师。这当然是一个科学主义瑜伽练习者的良好意愿,但

    11、这并不成为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基于科学事实而修习瑜伽的理由。1989年,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进行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志愿者被分成三组,一组什么运动都不做,一组骑动感单车,另一组练习瑜伽。坚持4个月后,骑动感单车的一组各项健康指标有了显著改善,而练习瑜伽的一组没有变化。但耐人寻味的是,那些瑜伽练习者比骑动感单车的人更相信,自己变健康了。(选自三联生活周刊)8第4段作者引用康妮斯图尔特的话是为了( )A强调布拉德对瑜伽的抨击虽然揭露了瑜伽产业的乱象,但他以毒攻毒的做法是不对的。 B证实修习瑜伽虽然让自己收到了伤害,但这些伤害并没有布拉德所说的那么严重。C讽刺布拉德把修习瑜伽受到的伤害夸大了。D揶揄布拉德没有

    12、认清修习瑜伽的伤害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9作者在篇末引用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实验最有可能是为了( )A证明修习瑜伽对于身体健康毫无益处。B指出把瑜伽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缺少事实依据。C证明布拉德作为专业的科学记者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D指出修习瑜伽虽然对于身体没有直接益处,但它有心理促进作用。10下面说法和推断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作为专业的科学记者布拉德之所以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是因为他急于用科学主义维护瑜伽的正统。B布拉德列举修习瑜伽而导致伤害的负面案例,但却没有深入分析,所以他的结论并不令人信服。C布拉德在书中提到的修习瑜伽的就诊案例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说明因为修习瑜伽而受伤的人数成倍增

    13、加。D瑜伽在美国尚未被主流医学界作为一种科学来接受,也没有被纳入政府监管之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嫁妆 契诃夫有生以来我见过很多房子,大的、小的、砖砌的、木头造的、旧的、新的,可是有一所房子特别生动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过这不是一幢大房子,而是一所小房子。这是很小的平房,有三个窗子,活像一个老太婆,矮小,伛偻,头上戴着包发帽。小房子以及它的白灰墙、瓦房顶和灰泥脱落的烟囱,全都隐藏在苍翠的树林里,夹在目前房主人的祖父和曾祖父所栽种的桑树、槐树、杨树当中。那所小房子在苍翠的树林外边是看不见的。然而这一大片绿树林却没有妨碍它成为城里的小房子。它那辽阔的院子跟其他同样辽阔

    14、苍翠的院子连成一排,形成莫斯科街的一部分。这条街上从来也没有什么人坐着马车路过,行人也稀少。小房子的百叶窗经常关着:房子里的人不需要亮光。亮光对他们没有用处。窗子从没敞开过,因为住在房子里的人不喜欢新鲜空气。小房子四周是人间天堂,树木葱茏,栖息着快乐的鸟雀,可是小房子里面,唉!夏天又热又闷,冬天像澡堂里那样热气腾腾,有煤气味,而且乏味,乏味得很我头一次访问小房子是很久以前为办一件事而去的:房主人是契卡玛索夫上校,他托我到那儿去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那第一次访问,我记得很清楚。而且,要忘记是不可能的。请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您从前堂走进大厅的时候,一个矮小虚胖、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恐慌和惊愕的神情

    15、瞧着您。“请问,您贵姓?”上了年纪的女人用颤抖的声音问您说,而您认出她就是女主人契卡玛索娃。您说出您的姓名,讲明您的来意。惊愕和恐惧就换成尖细而快活的“啊”的一声喊,她的眼珠不住往上翻。这“啊”的一声喊,像回声一样,从前堂传到大厅,从大厅传到客厅,从客厅传到厨房连续不断,一直传到地窖里。不久,整所房子都充满各种声调的、快活的“啊”。过了五分钟光景,您坐在客厅里一张又软又热的大长沙发上,听见“啊”声已经走出大门,顺着莫斯科街响下去了。房间里弥漫着除虫粉和新羊皮鞋的气味,皮鞋就放在我身旁的椅子上。窗台上放着天竺葵和薄纱的女人衣服。衣服上停着吃饱的苍蝇。地板上放着一件黑色女上衣,潦草地缝在一块纸样上

    16、。隔壁房间里有两个惊恐慌张的老太婆,正从地板上拾起纸样和一块块裁衣用的画粉。“我们这儿,请您原谅,凌乱得很!”契卡玛索娃说。契卡玛索娃一边跟我谈话,一边困窘地斜起眼睛看房门,房门里的人们还在忙着收拾纸样。房门也似乎在发窘,时而微微启开,时而又关上了。“喂,你有什么事?”契卡玛索娃对着房门说。“我父亲从库尔斯克寄给我的那个领结在哪儿?”房门里面有个女人的声音问。“啊,难道,玛丽雅,难道唉,难道可以现在我们这儿有一个我们不大熟识的人。你问露凯丽雅吧。”“瞧,我们的法国话说得多么好!”我在契卡玛索娃的眼睛里读到这样的话。她高兴得满脸通红。不久房门开了,我看见一个又高又瘦的姑娘,年纪十九岁左右,身穿薄

    17、纱的长连衣裙,腰间系着金黄色皮带,我还记得腰带上挂着一把珍珠母扇子。她走进来,行个屈膝礼,脸红了。先是她那点缀着几颗碎麻子的长鼻子红起来,然后从鼻子红到眼睛那儿,再从眼睛红到鬓角那儿。“这是我的女儿!”契卡玛索娃用唱歌般的声者说。“这个年轻人,玛涅琪卡(玛丽雅的爱称);就是”我介绍我自己,然后我对这里纸样之多表示惊讶。母女俩都低下眼睛。“耶稣升天节,我们此地有一个大市集,”母亲说。“在市集上我们总是买些衣料,然后做整整一年的针线活,直到下个市集为止。我们的衣服从不交给外人去做。”“可是谁要穿这么多的衣服呢?这儿只有你们两个人埃。”“嗨,难道这是现在穿的?这不是现在穿的!这是嫁妆!”“哎呀,妈妈

    18、,您在说些什么呀?!”女儿说,脸上泛起红晕。“这位先生真会这样想了。我绝不出嫁!绝不!”她说着这些话,可是说到“出嫁”两个字,她的眼睛亮了。她们端来茶、糖、果酱、黄油,然后她们又请我吃加鲜奶油的马林果。傍晚七点钟开晚饭,有六道菜之多。吃晚饭的时候,我听见很响的呵欠声,有人在隔壁房间里大声打呵欠。我惊讶地瞧着房门:只有男人才那样打呵欠呢。“这是彼得谢敏内奇的弟弟叶果尔谢敏内奇,”契卡玛索娃发现我吃惊,就解释说。“他从去年起就住在我们这儿。您要原谅他,他不能出来见您。他简直是个野人,见着生人就难为情。他打算进修道院去。他原来做官,后来受人家的气。所以他挺伤心。”晚饭后,母亲邀我跟她一块儿到堆房里走

    19、一趟。在堆房里,我看见五口大箱子和许多小箱子、小盒子。“这就是嫁妆!”母亲对我小声说。“这些衣服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看了看那些阴沉的箱子,就开始向两个殷勤好客的女主人告辞。她们要我答应日后有空再到她们家里来。这个诺言,一直到我初次访问过了七年以后,我才有机会履行。我走进客厅里,看见母亲长得越发胖了,头发已经花白,正在地板上爬来爬去,裁一块蓝色衣料。女儿坐在长沙发上刺绣。这里仍旧有纸样,仍旧有除虫粉气味,仍旧有那幅画像和残破一角的镜框。不过变化还是有的。主教像旁边挂着彼得谢敏内奇的肖像,两个女人都穿着丧服。彼得谢敏内奇是在提升为将军后过一个星期去世的。回忆开始。将军夫人哭了。“我们遭到很大的不

    20、幸!”她说。“彼得谢敏内奇,您知道吗?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和她成了孤儿寡母,只得自己照料自己了。叶果尔谢敏内奇还活着,不过关于他,我们没有什么好话可说。修道院不肯收他,因为因为他好喝酒。现在他由于伤心而喝得越发厉害了。我打算到首席贵族那儿去一趟,想告他的状。说来您也不信,他有好几次打开箱子,拿走玛涅琪卡的嫁妆,送给他那些朝圣的香客。有两口箱子已经全拿空了!要是这种情形继续下去,那我的玛涅琪卡的嫁妆就会一点也不剩了。”“您在说什么呀,妈妈!”玛涅琪卡说,发窘了。“这位先生真不知道会想到哪儿去呢。我绝不出嫁,绝不出嫁!”玛涅琪卡抬起眼睛来,兴奋而又带着希望,瞧着天花板,看来她不相信她说的话。一个矮小

    21、的男人身影往前堂那边溜过去,他头顶秃一大块,穿着棕色上衣,脚上穿的是套鞋而不是皮靴。他象耗子那样窸窸窣窣地溜过去,不见了。“这人大概就是叶果尔谢敏内奇吧,”我暗想。我瞧着她们母女俩:两个人都苍老消瘦得厉害。母亲满头闪着银白的光辉。女儿憔悴,萎靡不振,看样子,母亲似乎比女儿至多大五岁光景。“我打算到首席贵族那儿去一趟,”老太婆对我说,却忘记这话她已经说过了。“我想告状!叶果尔谢敏内奇把我们缝的衣服统统拿走,为拯救他的灵魂而不知送给什么人了。我的玛涅琪卡就要没有嫁妆了!”玛涅琪卡涨红脸,可是这一回却什么话也没说。“衣服我们只好重新再做,可是话说回来,上帝知道,我们不是阔人!我和她是孤儿寡母啊!”“

    22、我们是孤儿寡母!”玛涅琪卡也说一遍。去年,命运又驱使我到我熟悉的那所小房子去。我走进客厅,看见老太婆契卡玛索娃。她穿一身黑衣服,戴着丧章,坐在长沙发上做针线活。跟她并排坐着的,是个小老头,穿着棕色上衣,脚上登着套鞋而不是皮靴。小老头看见我,就跳起来,从客厅里一溜烟跑出去了。为了回答我的问候,老太婆微微一笑,说:“我现在又见到您,很高兴,先生。”“您在缝什么?”过一忽儿,我问。“这是女衬衫。我做好,就送到神甫那儿去,托他代我保管,要不然,叶果尔谢敏内奇就会把它拿走。我现在把所有的东西都交托神甫保管了,”她小声说。她面前桌子上放着女儿的照片,她看一眼照片,叹口气说:“要知道我成了孤魂!”那么她女儿

    23、在哪儿呢?玛涅琪卡在哪儿呢?我没问穿着重丧服的老太婆,我不想问。不论是我在这所小房子里坐着,还是后来我站起来告辞的时候,玛涅琪卡都没走出来见我,我既没听见她的说话声,也没听见她那轻微胆怯的脚步声。一切都明明白白,于是我的心头感到沉重极了。自契诃夫小说选,有改动11请赏析小说第一段中划线处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12契诃夫主张“应当努力使人物的心情在他们的行动中清晰可见”,同时在对人物的行为举止的描写中又善于抓住细节来刻画。请选择下面两段选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加以鉴赏。(4分)惊愕和恐惧就换成尖细而快活的“啊”的一声喊,她的眼珠不住往上翻。这“啊”的一声喊,像回声一样,从前堂传到大厅,从大厅传到客

    24、厅,从客厅传到厨房连续不断,一直传到地窖里。不久,整所房子都充满各种声调的、快活的“啊”。过了五分钟光景,您坐在客厅里一张又软又热的大长沙发上,听见“啊”声已经走出大门,顺着莫斯科街响下去了。“哎呀,妈妈,您在说些什么呀?!”女儿说,脸上泛起红晕。“这位先生真会这样想了。我绝不出嫁!绝不!”她说着这些话,可是说到“出嫁”两个字,她的眼睛亮了。13小说中“我”总共几次走访契卡玛索娃家?每次间隔的时间很长,一次比一次简略,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4分)14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母亲契卡玛索娃”的形象。(4分)15小说最后并没有直接揭示女儿玛涅琪卡的命运,请联系上文作出合理推断,并说说作者这样收尾

    25、的妙处。(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看竹图记(清)朱彝尊宁都魏叔子与予定交江都,时岁在辛亥。明年,予将返秀水,钱塘戴苍为画烟雨归耕图。叔子适至,题其卷。于是叔子亦返金精之山,苍为传写作看竹图,俾予作记。予性癖好竹。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其后客游大同,边障苦寒,乃艺苇以代竹。既而留山东,见冶源修竹数百万,狂喜不忍去。归,买宅长水上,曰“竹垞”。叔子过予,言金精之峰十有二,其一曰翠微,易堂在其上。梧桐、桃李、橘柚皆植,独竹不生,种之,自叔子始。近乃连冈下上,无非竹者。盖予两人嗜好适同也。珍木之

    26、产,由两叶至寻尺,岁久而林始成。又或萎于霜,或厄于闰。若夫竹,苟护其本,则末乃直上,匪特有君子之守而已。其勃然兴起,突怒无畏,类夫豪杰之士,拔泥涂而立加万夫之上。叔子居易堂读书且二十年,天下无知叔子者。一旦乘扁舟,下吴越,海内论文者,交推其能,若竹之解于箨而骤干夫烟霄也。文章之为道亦犹种竹然务去其陈根疏而壅之其生也柯叶必异然则叔子毋恃其已学者而可矣!注释:魏叔子:魏禧,字叔子,江西宁都人。名模清初著名散文家。戴苍:清代画家。善写照,亦工山水人物。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明亡。易堂:魏禧的书斋名。16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俾予作记 俾 :使,让。 B乃艺苇以代竹

    27、 艺:种植C盖予两人嗜好适同也 适:恰好 D若竹之解于箨而骤干夫烟霄也 干:竹竿17下列加点词语,选出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则末乃直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乃艺苇以代竹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C其后客游大同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匪特有君子之守而已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画的题记。作者酷爱竹子,文章选取了几件事,写对竹的喜爱,也写了与魏叔子的友情和共同爱好。B作者他讲学念书的地方,本来没有什么竹子,自他种上了竹子后,规模不断壮大,以至于满山遍野都是竹子。C作者从竹图联想到种竹,又从种竹联想到文章和做人之道。可谓意味

    28、深远。D文章最后一句是作者直言不讳地向魏叔子提出忠告:“叔子你这样有才学的人也要不断学习,不要只依靠已有的学识。”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甲申后,避兵田舍,凡十余徙,必择有竹之地以居。(3分) (2)其勃然兴起,突怒无畏,类夫豪杰之士,拔泥涂而立加万夫之上。(4分) 20用“/”号给划虚线的句子句读。(3分)文 章 之 为 道 亦 犹 种 竹 然 务 去 其 陈 根 疏 而 壅 之 其 生 也 柯 叶 必 异 然 则 叔子 毋 恃 其 已 学 者 而 可 矣!(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春日 唐韦庄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

    29、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21“红尘遮断长安陌”中“遮断”一作“望断”,你觉得哪一种版本好,简要陈述理由。(3分)_ _ 22清代陈廷焯云:“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其实非词如此,诗亦如此。请简要分析本诗中“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情感表达方式。(4分)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教人者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人之悟。故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必待其有求通之志,而诚不能及之,自怀愤憾以不宁,乃一示以方,而欣然请事

    30、也。(王夫之四书训义)231王夫子所说“有所不教”其目的是 (摘词作答),这种提法与孔子提倡的 教育原则不谋而合。(2分)24综合这两段文字,说说上述教育原则的实施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 , 。” (论语)(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荀子劝学)(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除非你力战过悲伤与恐惧,承受过让你梦想破灭的年岁,因剧烈的欲望而受伤,因冲突倾轧而疲惫不堪,孩子啊,(否则)你不算真正活过:这就是人生。印度女诗人Sarojini Naidu(二)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约翰克里斯朵夫(三)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杭州外国语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