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988961       资源大小:194.5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Word下载.docx

    1、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A B C D9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0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11关于下列四个物理实验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音调越高D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

    2、音的音调不同1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3把一个高1.2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高40cm的镜架上,一个身高1.6m的人从距离平面镜6m远处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进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高度为1.6m,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高度为1.6m,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高度为1.2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高度为1.2m,以2m/s的速度近离平面镜14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

    3、,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15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1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17在“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6cm C7cm D12cm19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纯水1.0103冰0.9煤油0.8干松木0.5酒精铜8.9水银

    5、13.6铅11.3A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20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水A BBA水 CA水B D水AB2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会随着向

    6、上移动22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t=0s时,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从第3s开始,物体A的速度大于物体B的速度,5s末A、B相遇;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23科学家根据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深度,声呐是利用声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有人用声呐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7、,那么此处的海水约深m24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了反射的缘故25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选填“近”或“远”)视眼,应该戴一副(选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来矫正三、作图题26如图,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画出此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7请你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28(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9一学习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首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置于水平桌

    8、面上的上,点燃蜡烛冰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2)利用下图的方法测凸透镜的焦距,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按长度测量的要求来读数)(3)利用(2)中的凸透镜继续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4)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

    9、距次数物距u/cm焦距/cm像距/cm11557.52817.531029.030如下图所示,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选填下列字母代号)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质量是g,

    10、密度是kg/m3五、计算题31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听到回声,求:(v空=340m/s)(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2)汽车从按了喇叭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3)汽车鸣笛时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多少?32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

    11、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手指甲的宽度约1cm,故A错误;B、体温约为36,符合实际,故B正确;C、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15s左右,故C错误;D、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故D错误故选B【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色;防治噪声的

    12、途径【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C【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

    13、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行驶着的公共汽车里的乘客,之所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渐渐向后退,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汽车或车内其他乘客或自己为参照物,如果选择大地为参照物,树木和大地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树是静止的,故不可能选大地为参照物A平面镜使房间感觉更宽敞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D铅笔好像“断”了【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斜射入另一种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A、平面镜使房间感觉更宽敞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

    14、于光的折射现象;C、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也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D、铅笔好像“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综上所述,与其他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A故选A【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同时兼顾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排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A、被带入太空中的植物种子,只是位置变了,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A正

    15、确;B、放入冰箱的矿泉水冻成冰,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会改变,但密度却变小了,故B错误;C、一杯牛奶被小红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D、密闭气球内的气体遇热膨胀,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错误【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选D【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由v=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s2=v2t2=

    16、6m/s4s=24m,s=s1+s2=6m+24m=30m,物体的平均速度: =5m/s【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A、图中物质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

    17、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相符,符合题意;【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

    18、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即反射角也增大5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正确【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A、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B、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

    19、蒸发【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A、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真空不能传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C、音叉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故C错误;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敲击时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正确;【考点】水的三态变化;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20、【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的缘故,故D正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1、,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1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所以选项B正确,ACD错误【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求能够装500g水的瓶子,还能装下500g什么物质;由m=V可知,可以装下密度比水大的其它物质因为B、C、D选项中的物质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而A选项中的物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考点】望远镜【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者作用不同,故A错误;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B错误;C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C错误、D正确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