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精品推荐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3讲 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docx

    • 资源ID:9888648       资源大小:104.1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精品推荐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3讲 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docx

    1、江苏精品推荐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3讲 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第23讲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框架即时巩固的入场劵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T13(一五计划)复习建议:1.这个时期的探索为新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腾飞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尤其三大改造近几年都没有考过,复习中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奠基作用,需要引起重视2.重点关注探索中的失误以及给我们以后的社会主义建

    2、设带来的启示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目的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基本任务(1)优先发展_(2)有步骤地对_、_和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为社会主义工业化_【点题训练1】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考点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内容(1)农业:参加农业_,走集体化道路(2)手工业:

    3、加入手工业_,走集体化的道路,初级和高级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_高潮,实行赎买政策实质_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点题训练2】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6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三中共八大成功探索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

    4、制度基本建立时间1956年主要内容(1)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_的矛盾(实质)(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意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_,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探索【点题训练3】“毫无疑问,我国人民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还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还必须为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材料内容相对应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B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四“大跃进

    5、”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失误“大跃进”(1958年)(1)表现:片面要求大办_,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办_,“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_的愿望,但忽视了_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危害“大跃进”违背了_,人民公社化超越了_,_年,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点题训练4】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

    6、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 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考点五国民经济的调整纠正失误措施“_、_、_、_”的八字方针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点题训练5】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把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大队下放到生产队。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样生产队既有生产自主权,又有分配决定权。这项政策在当时() A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D清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巧学识记

    7、要点一“一五”计划1显著特点: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典例训练1】“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以下关于上述材料中工业建设总体布局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8、) A大力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B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C充分利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D布局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点二三大改造1实质: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私有变为国家公有。因此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1)从革命任务看,新中国成立后,需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然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是到1956年底才基本完成这种过渡的。(2)从社

    9、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看,三大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从经济基础看,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得以实现。【典例训练2】结合下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56年公有制经济较1952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三大改造的推动 B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改革的进行被彻底打破 C新时期公有制经济大幅度缩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私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冲击 D各年份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史料研读通向成功的试金石史料一现

    10、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选集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史料一说明建国初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也表明“一五”计划的任务主要是改变工业落后,巩固国防安全。史料二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

    11、重工业,这一指导方针的确立,有苏联建设经验的启示,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1)根据史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2)根据史料二,分析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随堂验收学以致用的训练营考点一“一五”计划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向。推动了“两个转变”初步实现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2有位学者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历史事件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12、”这场“历史性变革”是() 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3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 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考点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

    13、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社会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三大改造的教训 B人民公社的教训 C计划经济的教训 D文化大革命的教训5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 A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失衡趋势 B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形成 C“一五计

    14、划”重工业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考点三国民经济的调整6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第6题图 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 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7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历程,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深刻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

    15、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二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民歌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提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精品推荐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3讲 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