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docx

    • 资源ID:9888489       资源大小:283.4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docx

    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1、营养素之蛋白质(1)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2)蛋白质作用: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b、提供能量。存在: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b、肉、蛋、奶、鱼、大豆及豆制品、花生等食物中。结构: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在人体内的转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

    2、供人体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血红蛋白:功能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构成: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氧合血红蛋白实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即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煤气中毒: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导致人体缺氧中毒或窒息死亡。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酶: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特征: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蛋白质变性:有

    3、些物质如甲醛等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而变质。2、营养素之糖类组成;糖类由碳、氢、氧三中元素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淀粉属于糖类。化学式:(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存在: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富含糖类食品:玉米、大米、馒头、白糖、红糖、土豆、面包等淀粉在人体内的转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CO2+6H2O功能:是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在人体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蔗糖:化学式:C12H22O11分类:白糖、冰糖和红糖用途:甜味剂3、营养素之油脂和维生素(1)油脂种类:植物油常温

    4、下呈液态;动物油常温下呈固态。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2)维生素功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存在:水果、蔬菜等食物缺乏疾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二、人体的组成元素及作用1、组成人体的元素: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2、分类:常量元素:含量超过0.01,如氧、碳、氢、氮、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锌、氟、碘、硒等。3、存在方式:C、H、O、N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4、作用:调节人体

    5、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5、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钙含量: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存在: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作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2)钠和钾含量及存在:人体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作用:钠离子和钾离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6、条件。(3)非必需元素:铝、钡、钛等。(4)有害元素:汞、铅、镉等。(5)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成年人每天的适宜摄入量元素人体内含量对人体的作用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35g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1520mg缺铁会引起贫血锌2.5g影响人体发育11.515mg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1421mg有防癌、抗癌作用50g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碘2550mg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150g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氟2.6g能防止龋齿1.5mg缺氟易产生龋齿,

    7、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三、有机化合物1、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组成中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等。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等。2、组成:除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和磷等元素。3、结构:碳原子不但可以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4、特点:在有机物中,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5、分类: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

    8、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四、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定义: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离不开合成材料。聚合物: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

    9、成 状。(2)塑料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探究:塑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现象: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时又熔化。 结论:塑料的这种性质叫热塑性。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加热酚醛塑料,只能被烧焦而不能熔化,我们把这种性质叫热固性。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应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补?因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故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封口;因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故不能进行热修补。各种塑料的用途: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由于衣服纽扣和插头、插座的脲醛塑料;电线外面的塑料层是聚氯乙烯塑料;

    10、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外壳。(3)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比较常见的天然纤维:棉、羊毛、蚕丝、麻等。常见的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的优缺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故常常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分羊毛、蚕丝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速度快,灰烬少。合成纤维,燃烧时卷曲成硬块。(5)合成橡胶常见的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等特点: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应用: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五、材料的简单分类1、金属材

    11、料:纯金属、合金2、无机材料:普通玻璃、陶瓷、水泥、石灰石、空心砖等3、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4、有机合成材料: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合成橡胶等5、复合材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六、白色污染(1)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放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等,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2)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

    12、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3)回收废弃塑料的意义及障碍:回收废弃塑料是非常重复的,因为塑料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而且节约资源。但塑料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因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4)塑料制品回收标志:(4)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发展方向: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有: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和复合材料等。(5)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发展方向: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有: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13、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2、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塑料保鲜膜 C铝合金 D玻璃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棉花、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食用的水产品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D 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4、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青菜,黄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5、“吃得健康,用得放心”是人们普

    14、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霉变的花生清洗后也不能食用B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等物质使它“染色”C少用塑料袋有利于防止“白色污染”D凉拌黄瓜加入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6、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馒头、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西江鱼饮料酸牛奶、白开水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 )A炒鸡蛋 B蒸猪排骨 C炖豆腐 D炒瓜苗7、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煤,石油,液化气属于化石燃料B应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胃酸过多的认可多喝柠檬汁C电动自行车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动车喷漆可以

    15、防止钢铁的锈蚀D用汽油洗涤油污使乳化作用,用氮气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8、下列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塑料 B羊毛 C棉花 D乙醇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B. 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C. 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氯化钠D. 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10、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 B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C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D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11、蜂蜜总含糖量达65-75,还含有丰富的酶类,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锌等。则 ( )A蜂蜜的主要成分

    16、是糖类 B酶是机体吸入氧气时的载体C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 D钙、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2、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健康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材料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来鉴别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钢、铝合金都属于复合材料13、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 ( ) 14、中考期间同学们很辛苦,要注意生活中的点滴才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鉴别纯棉与涤

    17、纶可用 方法。(2)均衡膳食。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3)严禁吸烟。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性作用最大的有 、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4)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你能闻到窗外的花香是因为 。15、生活中许多常用器具都是搪瓷器具。搪瓷是指在钢铁坯体表面涂上陶瓷,经高温烧结而成,这不仅使器具美观,且能对内部钢铁坯体起保护作用。(1)搪瓷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2)发生碰撞时,搪瓷器具表面的陶瓷易脱落,破损后露出的坯体易生锈,为延长破损搪瓷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采用的一条补救措施是

    18、。(3)酸菜鱼(汤汁显较强的酸性)是某地特色菜,出锅时通常用搪瓷器具而不用不锈钢盆具盛装,主要原因是 。16、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焦点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中含有合法或违法的食品添加剂。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我们知道,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物质组成与性能被用于食品添加剂物质名称物质组成(填化学式)主要化学性质及在

    19、体内变化类别或作用法律规定碳酸氢钠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膨松剂可用硫酸铜增色国家严禁使用铁(还原性铁粉)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抗氧化剂依据国家标准,可用甲醛CH2O防腐国家严禁使用(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 。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 。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 。(4)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即使少量碳酸氢钠食

    20、入体内,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你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胃液中的变化、以及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5)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现在有两种观点:A.可依法添加使用。B.应禁止使用,因为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害、而且违法滥用现象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从化学的视角,你的观点是(填“A”或“B”) 。 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B、D 6、D 7、C 8、A 9、C 10、C 11、A 12、D 13、D14、(1)燃烧

    21、闻气味 (2)A (3)CO(一氧化碳) (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5、(1)B(2)涂刷一层油漆 (3)酸菜鱼的汤汁显较强的酸性,易于不锈钢盆具中的铁反应16、(1)NaHCO3 CuSO4 Fe(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有毒,能使人体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3)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或:补铁;或: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4)碳酸氢钠本身无毒;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钠盐也无毒;钠、碳、氢、氧都是组成人体的常量元素。 (5)A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实验

    22、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答案】B【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2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

    23、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D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答案】B【解析】【详解】A、电器着火,为了防止漏电而造成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可用水浇灭,因为水浇下去会立即沸腾,而四处飞溅,应盖上锅盖,再熄灭火源,做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做法正确,故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大量的有毒气体,蹲下

    24、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根据灭火的原理: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电器着火容易造成漏电,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处理;在灭火或逃生时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3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答案】B【解析】【详解】A、“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

    25、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不是一种饮用水,故A错误;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相同,故C错误;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不需要蒸馏,故D错误。故选B。4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答案】B【解析】【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钡

    26、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详解】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则说明甲是氯化钡,乙和丁是碳酸钠、硫酸钠,丙是盐酸。故选B。5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Ax BxC Dx【答案】B【解析】【详解】设与mg镁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与mg锌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x ,由此可以得出相同质量的镁和锌

    27、,镁可以消耗更多质量的硫酸,所以剩余金属一定是镁,那么 要使镁有剩余而锌完全反应,则原来硫酸质量x的取值范围为:x。故选:B。6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CO2气体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粉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则减少的质量为CO2气体质量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答案】C【解析】【详解】A、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是正确的,选项A正确;B、反应也

    28、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它们也是黑色的,所以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选项B正确;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则减少的质量小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选项C不正确;D、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掌握,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7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

    29、2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和b是反应物 Bx=3.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a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0g-6.4g=3.6g,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0g-7.2g=6.8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3.6g=3.2g,该反应是:b=a+c。A. b是反应物,错误;B. x=3.2+3.2=6.4,错误;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 d可能是催化剂,错误。故选C。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8近两年广泛流传一个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食品 B在猪饮料中加入瘦肉精C制作面包时,加入少量小苏打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