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咖啡基础知识汇编.docx

    • 资源ID:9875983       资源大小:113.71K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咖啡基础知识汇编.docx

    1、咖啡基础知识汇编咖啡基础知识1.咖啡的历史咖啡(Coffee)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咖法(Kaffa)省,咖啡(Coffee)一词显然和它的发源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最早种植咖啡(Coffee)并把它作为饮料的是埃塞俄比亚的阿拉伯人,他们把它叫做“Qahwah”,这本来是阿拉伯人对咖法(Kaffa)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为“植物饮料”的总称。不久,“Qahwah”一词随着咖啡传入了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在土耳其语中这个发音变成了“Quhve”。随后,咖啡(Coffee)通过土耳其传入欧洲。欧洲人按照自己的读音标准,改变了土耳其拉丁语的发音,在十八世纪时,将咖啡定名为“Coffee

    2、”,流传至今。2. 咖啡的发现与传播咖啡是怎样被发现的呢?人们在品味香醇的咖啡时,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据罗马一位语言学家罗士德?奈洛伊(1613-1707)记载:大约公元六世纪时,一个阿拉伯牧羊人名叫卡尔代,有一天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时,看到每只山羊都显得无比兴奋,雀跃不已。这让他很奇怪,经过细心观察,他发现这些羊是吃了一种红色果实之后才如此兴奋。处于好奇,卡尔代尝了一些,发觉这些果实香甜无比,让人精神爽快。从此,他便时常去那里,和羊群一同分享这种美味果实所带来的快乐。后来,一位回教徒经过这里,便将这种奇异的红色果实带回家,并分给其他的教友们吃,其神奇效果从此广为流传。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阿拉

    3、伯半岛上(即指北也门)的守护圣徒雪克?卡尔第之弟子雪克?欧玛的。雪克?欧玛在摩卡是很受人民尊敬及爱戴的酋长,但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流放到俄萨姆。1258年的一天,欧玛饥肠辘辘的走在山林中,看见枝头上停着羽毛奇特的小鸟在啄食树上的果实,并发出极为婉转悦耳的啼叫声。处于好奇,他将这种果实带回住处并加水熬煮,果然散发出浓郁诱人的香味,饮用后原本疲惫的感觉也随之消除,元气十足。于是欧玛采集了许多这种神奇的果实,当遇到有人生病时,就将果实熬成汤汁给他们喝,那些生病的人很快便恢复了精神。由于他四处行善,受到广大信徒的喜爱,不久他的罪被赦免了。回到摩卡后,他因发现这种果实而受到礼赞,并被人们推崇为圣者。而这

    4、种神奇的治病良药,据说就是咖啡。 还有一个关于咖啡且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是发生在马提尼克岛的一名法国海军军官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的故事。由于某些原因,他即将离开巴黎前往马提尼克岛,然而他舍不得自己的恋人咖啡,他便设法弄到了一些咖啡树,并决心把它们带到马提尼克岛。大约在l720年或I723年间,他往返两地两次,终于挑选出一棵最茁壮的树苗,从南特(Nantes)启航,并且一路精心呵护,他将树苗保管在甲板上的一个玻璃箱里,这样能防止海水的冲溅并有保温作用。途中,他的船受到突尼斯海盗的攻击,同时又受到暴风雨的威胁,经过多重的艰难险阻,他最终到达了马提尼克岛,这颗树苗似乎也像德?克利一样,有着顽

    5、强的生命力,从此扎根并生生不息的繁衍在那里。 除了上面这些传说,还有很多关于咖啡的故事,尽管它们的真实性已无从考究,但是人们还是乐意相信这些传说曾经是发生过的。 一、咖啡的传播 人们都认为非洲是咖啡的故乡。但实际上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并且被传到世界各地是通过也门的摩卡(Mocha)港。 埃塞俄比亚人种植咖啡的历史始于公元575年,对那些阿拉伯人来说,咖啡就像当时中国的丝绸,属于国宝级的珍品。如果谁能够有幸品尝到这种芳香提神的饮品,那将是无尚的荣耀,当时能够享有这种权利的人只有少数宗教人士。 阿拉伯人为了避免咖啡被其它国家种植,所以所有的咖啡豆只有经过去壳手续之后才会出口。但是百密终有一疏,1

    6、7世纪时,去麦加城朝圣的巴巴?布丹(BaBa Budan)将一些能发芽的咖啡豆带回到了印度西南部的家中,从此,开始了咖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最初,咖啡一直被当作一种神奇的药物,仅限于医生处方使用。然而,其令人兴奋的作用最终被人们广泛使用,许多人把它看成一种刺激大脑的兴奋剂,也有人认为它有促使人产生宗教幻觉的功效。于是,在伊斯兰圣城“麦加”的市中心,咖啡屋便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出来。 随后,咖啡经由通商航线,渐渐风靡意大利、印度、英国等地。1650年左右,英国牛津出现了西欧第一家终日弥漫着咖啡香味的咖啡店。 咖啡传播历史年纪: 17世纪早期,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以及荷兰人都竞相把咖啡推销

    7、到他们各自的海外殖民地。 1616年,一株咖啡树经摩卡港转到荷兰,使荷兰人在咖啡种植的竞争中取得上风。 1658年,荷兰人开始在锡兰培植咖啡。 1699年,荷兰人使爪哇出现了第一批欧式种植园。 1715年,法国人将咖啡树种带到了波旁岛。 1718年,荷兰人把咖啡带到了南美洲的苏里南,拉开了世界咖啡中心地区(南美洲)种植业飞速发展的序幕。 1723年,一个法国人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Gabrie Mathieu De clieu)将咖啡树苗带到马提尼克岛。 1727年,南美洲的第一个种植园巴西帕拉建立。随后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栽培。 1730年,英国人把咖啡引入牙买加,这之后富有传奇色彩的牙

    8、买加蓝山咖啡开始在蓝山地区生长。 1750年至1760年,危地马拉出现咖啡种植。 1779年,咖啡从古巴传入了哥斯达黎加。 1790年,咖啡第一次在墨西哥种植。 1825年,来自于里约热内卢的咖啡种子被带到了夏威夷岛屿,成为之后享有盛名的夏威夷可娜咖啡。 1878年,英国人使咖啡登陆非洲,在肯尼亚建立咖啡种植园区。 1887年,法国人带着咖啡树苗在越南建立了种植园。 1896年,咖啡开始登陆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 从此以后咖啡种植的秘密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世界咖啡市场 目前,全球有七十多个国家生产咖啡,年产量达一百万袋,每年咖啡原豆的交易额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交易额。国际咖啡组

    9、织出口成员国的咖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7%以上。而在年零售额超过700亿美元的世界咖啡消费市场上,国际咖啡组织成员国的咖啡消费量占65%。除了传统的高产量地区巴西、哥伦比亚以外,近几年,越南也正逐渐成为咖啡产量大国。相信未来的咖啡市场将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其中,哥伦比亚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2%,其咖啡豆品质优良。咖啡树适合栽植于高地,小面积耕作。小心仔细的采收,且经水洗式的加工处理,所生产的咖啡质美、香味丰富独特,无论是单饮或混合都非常适宜。尤其以哥伦比亚的Lucca咖啡最为著名,其香味丰富独特,且具有酸中带甘、苦味中平的良质风味。 0506年度全球咖啡产量已达到1

    10、0870万袋(每袋60公斤);0607年度将会增长12%至12200万袋。然而,0607年度全球咖啡需求量将在11700万11800万袋之间,因此会产生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我国咖啡业的发展 1、国内咖啡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时尚、品味紧紧联系在一起,或是交友谈心,或是商务会谈,或是休闲怡情,尽在一杯音乐弥漫的咖啡中。 (1)从国内整体市场上看 统计显示,拥有500万人口的芬兰,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为100万包,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如今咖啡年消费量仅为2040万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

    11、看出,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同时中国潜在的咖啡消费者约为22.5亿人,这已与目前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费国美国的市场不相上下。 (2)从增长速度上看 目前中国人的咖啡消费仍然不大,但增长势头非常可观,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为15%,而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仅为2%。同样有数据表明,1998年起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正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未来几年中国有望成为全世界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 (3)从人均消费上看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欧美的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为500杯以上,有些甚至超过1000杯,如芬兰、瑞典。近邻的日本人年均消费200杯、韩国人年均消费140杯。而目前平均每个中国人

    12、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有4杯,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相比之下,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上升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将形成巨大的潜在咖啡消费市场。 2、连锁加盟咖啡店的优势强大 据国际咖啡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咖啡的种植和消费在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另外,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现在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咖啡陪伴自己度过许多惬意时光,咖啡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而中国的咖啡文化也日渐浓厚。在巨大的中国咖啡市场面前,咖啡店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世界的最

    13、强劲创业渠道。今天连锁经营应用到了商业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而感染顾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1)连锁加盟风险低、成功率高 根据行业统计,对于咖啡店而言,个人独立开店成功的概率只有25%55%, 而加盟知名品牌连锁体系则可高达85%。加盟品牌店无疑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2)连锁加盟成本低、效益高 对于仅仅有开咖啡店的愿望和资金,而对如何开店一无所知的投资者来说,加盟品牌咖啡店是很好的选择。例如:星巴克、百怡、LUCCA等等,连锁加盟都会提供从选址、评估、装修、设备、物料、人员培训、营销宣传、系统式管

    14、理等一条龙全程服务。省去了加盟者很多麻烦,而且增强了信心,提高效益。意大利商务部2004年统计:加盟连锁经营所完成的商业交易额已超过其零售市场总额的2.5倍。2004年,中国连锁店营业收入已超过8000亿人民币。 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咖啡文化充溢着生活的每个时刻。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时尚、品味、个性、自我、商务、休闲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高品质的现代生活,我们可以预见它将来的前景是多么诱人!3.世界各国的咖啡文化一、英国的文艺咖啡馆 英国人嗜茶,这是举世皆知的。但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整个伦敦都泡在咖啡里而不是茶里。英国的男人由

    15、酗酒改成酗咖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酒馆里喝醉了就跑去咖啡馆用咖啡因清醒一下,再跑去酒馆继续喝。 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1650年的牛津大学,是一个黎巴嫩犹太人开设的。两年后,希腊人罗塞在伦敦开设的咖啡馆。而到了1700年,伦敦的咖啡馆已高达2000多家。咖啡馆遍布伦敦的大街小巷。咖啡馆作为最早为大众提供平等交流对话的场所,深受欢迎。但咖啡馆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圈子”特征,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清教徒、新教徒、天主教徒、犹太人、文人墨客、商贾、律师、医生等,几乎每个咖啡馆都有自己固定的一批客人。开放的咖啡馆打破了以前等级和身份分明的社交结构,同时也在另一层面上作了新的划分。 英国的咖啡馆

    16、为最早的现代出版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莱顿主持的威尔咖啡馆的咖啡聚会,确立了从威尔咖啡馆一直传播到文学界的文学鉴赏标准。而咖啡馆内的自由辩论,则是早期的中产阶级媒体如清淡、旁观、卫报的基地。这些报纸杂志的编辑,根据在咖啡馆观察到的情景和在那里参与的谈话听到和讨论各种消息的留言蜚语,了解到众人的意向,并形成一致的观点,最终形成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 此外,由咖啡馆群体集结成富有英国传统的俱乐部,也是英国咖啡馆的一大特质英国最早的、开设在牛津大学的咖啡馆,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咖啡同道。1665年,他们成立了牛津咖啡俱乐部,加入者全是学术精英,该俱乐部于1662年升级为著名的“皇家学院”。在咖啡馆兴盛时

    17、代,人们习惯于在这里倾听来自各方的新闻、评论和知识,并自由地把自己的意见参与到当中去。但当咖啡馆的领军人物逐渐形成自己的俱乐部,而把面向公众之门关闭时,人们只好转向媒体寻求类似的资讯。 英国的咖啡馆是男人独享的去处,女子(除了老板娘外)不得入内。这种情形惹火了英国妇女。1674年,咖啡馆在英国境内如火如荼时,英国妇女发表了妇女抵制咖啡申请书,他们抱怨说“英国男子昔日威仪如今荡然无存,这是因为过度饮用最新流行的、异教徒的饮料咖啡所致”英王查理二世于1675年颁布禁开咖啡馆的声明。至于英王此法令是出于对妇女的尊重,还是对咖啡馆内民众批评时政的言论感到恼火和不安,不得而知。但实际的情况是,此法令遭到

    18、全英国的反对,甚至妇女也站出来反对关闭咖啡馆他们害怕丈夫又回到从前酗酒的状态里。声明发表一周以来英国境内动乱频繁,几乎危及查理二世的王位,于是,查理二世在禁令执行的前两天便取消了禁令。 然而,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的咖啡馆繁荣的盛况并未维持多久,很快就被茶叶和茶馆所取代。就在欧洲各国在其殖民地大肆种植咖啡时,英国人却在占领印度后,把原来的咖啡农场改成茶场。这一方面因为印度的咖啡遭受咖啡树锈蚀病的侵袭,大面积死去;另一方面与英国人的喜好的转移有关。优雅的茶馆原本是知识妇女和小孩偏好的地方,但没多久,大男人们也开始迷恋这种场所,而咖啡馆则很快沦为街边的快餐店,或转做其它行业。 直到20世纪5

    19、0年代,咖啡的热潮才逐渐抬头。然而此次咖啡的回潮,英国人一贯秉承的对纯正事物爱好的传统却遭受到挑战人们在欢迎来自意大利的浓缩咖啡的同时,更多的咖啡热情给了美国的速溶咖啡。最开始,意大利的浓缩咖啡风靡了喝茶的英国人。1955年以后,伦敦装潢精美的意式咖啡馆随处可见,顾客盈门,人们在里面喝摩卡壶冲泡的浓缩咖啡。而且,这次咖啡馆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也对女人敞开了大门,于是一时间咖啡馆成了红男绿女云集的时髦场所。但这并未彻底改变英国人的饮茶习惯,直至美国的速溶咖啡与电视广告一起,进入还沉浸茶叶配给制饥荒的英国人的生活。1956年,英国茶叶配给制取消,但英国人喝茶的传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恢复得那么乐观时髦的

    20、人去咖啡馆喝意大利浓缩咖啡,而更多的时候,大家选择即冲即喝的速溶咖啡。当速溶咖啡占据了英国人90%的咖啡市场并影响到茶叶时,恼怒的英国茶叶商人最终也不得不向速溶咖啡学习,放弃风味较佳的茶叶而改为把茶叶切碎装入茶包。虽然英国人喝茶的传统并未被咖啡彻底取代,但咖啡重入英国,确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至少英国人的茶叶传统因此而改变。 二、咖啡登陆法国 法国的咖啡馆早在十八世纪就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布巴黎的大街小巷。自由而热烈的气氛,使得咖啡馆逐渐成为当时法国知识分子批评朝政的场所,对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法国人的咖啡其实远没有他们的咖啡馆那么讲究。和欧洲其它民族比较,法国人的咖啡口味偏淡

    21、,而且,由于法国的咖啡基本上来自于法国的殖民地,而他们的殖民地又大多在非洲。于是,非洲盛产的罗布斯塔豆就成了法国人的粮食。罗布斯塔豆属于咖啡豆中的粗壮豆,果酸味不浓烈,倒是苦涩味和土腥味强烈,为了掩盖这种不好的味道,法国人就发明了重度烘焙的法式碳烧咖啡,用烘焙至黑的碳的焦苦味掩盖它。 法国人钟爱咖啡馆是世界闻名的,法国咖啡馆里的浪漫气息吸引的无数观光客前去朝拜。而明明在咖啡馆喝一杯咖啡的价钱要远远超过在家喝上一壶,但法国人就是要去咖啡馆,而且一成不变的只去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那家,做自己习惯的位子,喝每次一样的咖啡,甚至搭配同样的茶点。而咖啡馆里的侍应生,也有着法国式的默契。他们彼此不需交流、只

    22、言片语,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那种服务。无论是座位、音乐、咖啡,还是点心、报纸。 巴黎最早的、也最著名的普罗克普咖啡馆,开设于1689年,老板普罗可普是意大利移民。这家位于拉丁区法兰西喜剧院的咖啡馆一开张,就顾客盈门,演员、小说家、剧作家和音乐家不约而同在此聚会。据说,法国大革命前,拿破仑在此喝咖啡却没带钱,只好留下军帽抵账。 当法国大革命的风潮过去,一向文风鼎盛的法国的文艺精神,在和平年代得到空前的繁荣,小说家、剧作家、出版家、画家、音乐家巴黎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而咖啡馆就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 如今,成为大师的、当年的穷苦文人、不得志的艺术家们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他们通常

    23、都有自己固定的咖啡馆,甚至固定的座位。很难说是巴黎人的这种风气感染了他们,还是他们感染了巴黎人几乎每个巴黎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咖啡馆,他们每天来咖啡馆的时间,所坐的座位,所喝的咖啡都是固定不变的。 三、维也纳空气中飘荡着拿铁与音乐 维也纳于1683年遭到土耳其大军第二次进攻,当时的维也纳皇帝奥博德一世与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订有攻守同盟,波兰人只要得知这一消息,波兰大军就会迅速赶到,但问题是,谁来突破土耳其人的重围去给波兰人送信呢?曾经在土耳其游历的维也纳人柯奇斯基自告奋勇,以流利的土耳其话骗过围城的土耳其军队,跨越多瑙河,搬来了波兰大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在波兰大军和维也纳大军的夹

    24、击下,还是仓皇退却了,走时在城外丢下了大批军需物资,其中就有500袋咖啡豆穆斯林世界控制了几个世纪不肯外流的咖啡豆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到了维也纳人手上。 但是维也纳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只有柯奇斯基知道,这是一种神奇的饮料。于是他请求把这500袋咖啡豆作为他突围求救的奖赏。得到了咖啡豆的柯奇斯基就利用这些战利品开设了维也纳首家咖啡馆蓝瓶子。但开始的时候咖啡馆的生意并不好。原因是基督教世界的人不像穆斯林那样,喜欢连咖啡渣一起喝下去,另外,他们也不太适应把浓黑焦苦的咖啡当作饮料。于是聪明的柯奇斯基改变了配方,过滤掉咖啡渣并加入大量牛奶这就是如今咖啡馆MENU上常见的“拿铁”咖啡的原创版

    25、本。 在咖啡馆之前,维也纳和欧洲其它国家一样,有很多酒馆。他们和德国人一样喝啤酒,喝啤酒也会醉人,所以维也纳人很快就成为咖啡馆的忠实拥护者。 位于市中心的“中央咖啡馆”是维也纳最著名的咖啡馆之一,这里曾是诗人、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和外交官们聚会的场所。招待过许多当年的大师,诸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和施特劳斯父子。这样的咖啡馆在维也纳还有很多,几乎每个老咖啡馆都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于是维也纳的咖啡馆就成了继巴黎之后,又一个可供观光客瞻仰和朝拜的地方。 不过,维也纳咖啡馆里的咖啡不像法国人那么简单。维也纳人真的很喜欢咖啡,关于咖啡的花色特别多,几乎每家咖啡馆的MENU上,都能列出四五十种咖啡。

    26、 四、德国第二大咖啡消费国 1721年,德国最早的咖啡馆诞生于柏林。咖啡馆在德国刚刚开始盛行就受到了当地政府当局的诸多限制。所以跟其它国家相比,德国咖啡的发展比较单一。 直到19世纪初期,咖啡才成为德国人掌握的最佳赚钱工具之一。19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大力发展的咖啡种植业受到废奴运动的影响,于是咖啡园业主把进口奴隶改为向欧洲招募咖啡农,许多德国移民就此踏上了巴西、危地马拉的土地。危地马拉政府为了吸引移民,1877年通过协助德国移民区的土地法律,并给予十年所得税减免、六年生产设备关税减免的优惠。在此种一边倒的政策扶植下,到19世纪末,德国人在危地马拉拥有19%的咖啡田,总产量占该国的40%

    27、。靠种植业发财致富的德国人还招来了他们的同乡,投资咖啡产地,铺设运送咖啡豆的铁路。同一时期,德国的咖啡商人也趁机做大,垄断经销拉丁美洲的顶级咖啡豆。至少有80%的危地马拉咖啡豆经德国商人之手运往欧洲各地。 只是两次世界大战,让他们经历了和欧洲人一样的咖啡梦魇由于离产地遥远,所以一旦开战,海上运输被封锁,欧洲人就闹咖啡饥荒。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正式宣布对德作战,巴西政府因美国同意采购100万袋咖啡豆作为军粮,也对德国宣战,逮捕一批定居巴西的德国人。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法案,没收德国人在美的财产。1918年,危地马拉也通过类似的法案。德国在拉丁美洲的咖啡也遭到重创,而美国人趁机介入。德

    28、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咖啡上的失利,全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找补回来。1939年希特勒闪电袭击波兰,欧洲每年1000万袋的咖啡生意停顿。1940年希特勒军队横扫全欧洲,纳粹关闭所有港口,整个欧洲(除了德国)都处于咖啡饥荒中。但二战后期巴西、危地马拉相继对德宣战,同时美国人也不断采取手段将在拉丁美洲的德国人的财产充公。战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同时也迅速恢复其在咖啡贸易中的地位。 如今,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费国,消费数量仅次于美国。而从人均消耗量上看,则远远高于美国。 五、风景在外面的意大利 1615年,威尼斯商人第一次把咖啡运到了欧洲大陆。随后,罗马教皇克雷蒙八世为咖啡加冕为“基督世界的饮

    29、品”,在此之前,咖啡是伊斯兰教徒的圣品;在此之后,咖啡被世界两大宗教共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同时获得两个宗教冠冕的东西。意大利人在把咖啡当作药水高价出售和被小商贩贩卖多年后,1645年意大利人在威尼斯开了第一家咖啡馆如果把伊斯坦布尔除外的话,这应该是欧洲最早的一家咖啡馆。1720年威尼斯圣马克广场上的“弗罗瑞安咖啡屋”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咖啡屋。 1903年,意大利人在米兰制造了第一台商用咖啡蒸馏器;1930年,伊利发明了用压缩空气的方法来蒸馏咖啡;而1945年,另一个意大利人加贾发明了以弹簧为动力的活塞杠杆蒸馏器,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咖啡的味道且耗时极短,短到咖啡来不及变苦或者变质。这种方法

    30、使Espresso很快风靡整个欧洲,并传播北美,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精品咖啡浪潮的发端。而“加贾”如今也成为世界著名的咖啡器具生产品牌。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咖啡和真正经典的咖啡馆是分不开的。平均每人每年要喝下600杯咖啡的意大利人每天去几次咖啡馆,上班下班路上在咖啡馆站着喝一杯Espresso,聊上几句天,是再随意不过的事了。但他们在咖啡馆待的时间不长,他们去那里似乎仅仅是为了过一下咖啡的瘾,重要的是喝下的那杯东西,而不是其它的什么。 人们喜欢坐在露天咖啡座上,触目所及的是周围的环境,对于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他们去那里只是享受一杯咖啡。 意大利的咖啡馆,风景在外面。 六、巴西曾经的咖啡王国

    31、 16世纪60年代,南美大陆还在一片天然的沉寂中,土著居民在这片富饶而肥沃的土地上过着安乐如天堂般的生活。占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巴西占据了南美洲的主要部分。 1727年,葡萄牙籍军官帕赫塔以美男计诱惑法属圭亚那总督夫人以咖啡种子相赠,把咖啡传入巴西,但他在巴西北部的帕拉地区试种并不理想。直到1774年,比利时传教士在巴西南部气候较温和的里约山区试种,才获得成功。而19世纪后,由于国际市场糖价走低,南部的矿藏开采殆尽,咖啡才成为巴西最重要的物产,并在不到100年时间内,跃居为世界第一的咖啡生产大国。 到了20世纪初,咖啡作为巴西的主要物产,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际咖啡市场行情持续走高的刺激下,

    32、巴西人大量种植咖啡,甚至连小麦等粮食也依靠进口。大面积的种植使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周期性的霜冻、旱灾和锈蚀病都在威胁着巴西生产。(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75年首先降临在巴西帕拉纳产区的霜冻,造成了大约15亿株咖啡树冻死,巴西咖啡生产大幅受损。此外,1994年的两次霜冻,也让巴西咖啡损失惨重。) 但这与咖啡生产过量相比,造成的灾害又算得了什么。20世纪初的几年,包括巴西和中南美洲许多国家的咖啡连年丰收,年产豆量突破2000万袋大关,而当时,全球的咖啡年消费量不过1500万袋。一时间,咖啡豆成为巴西人最大的灾难。但咖啡生产过剩显然不是咖啡灾难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咖啡商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翻云覆雨才是罪魁祸首,以至于巴西政府在几次政府行为的“稳价政策”失败后,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举焚毁700万袋咖啡。到


    注意事项

    本文(咖啡基础知识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