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综合检测题六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

    • 资源ID:9872074       资源大小:491.8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检测题六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

    1、综合检测题六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综合检测题(六)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威海中考)右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C )A近代化的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南充中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B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B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广东中考)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B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

    3、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5(滨州中考)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D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6(东营中考)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与之相关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中国同盟会成立二次革命中华民国建立黄埔军校创办A B. C. D.7(烟台中考)右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4、A )A旧思想根深蒂固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革命果实被窃取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8(广东中考)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D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9(盐城中考)给如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C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0(百色中考)对下列四副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A全民族抗战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正面战场的抗

    5、战 D第一次国共合作11(自贡中考)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A B C D12(株洲中考)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在XX搜索引擎中输入“近代重庆”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A)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日军占领上海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A B C D13(潍坊中考)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D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6、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14(泰安中考)下列选项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参与的重大事件有( C )南昌起义 武汉会战 千里跃进大别山 淮海战役A B C D15(梧州中考)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D )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16(10分)上海这颗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7、(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1分)战争:鸦片战争。(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如何评价这一运动?(3分)运动: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2分)运动:新文化运动。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4)图四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意义: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纵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

    8、变,你有什么感受?(2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二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三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

    9、贡献。”(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3分)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材料二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4分)战役:百团大战。中华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3)依据以上分析,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3分)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合作壮大力量;中国的发展、统一需要(国共)合作等。18(10分)李老师让同学们

    10、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栏目一:举步维艰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4分)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以下四项任意一项即可):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三:创办新式学堂;

    11、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图四: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栏目二:柳暗花明(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3分)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栏目三:旭日东升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蔡元培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3分)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检测题六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