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docx

    • 资源ID:9782204       资源大小:20.5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docx

    1、课程体系设计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二一四年四月五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一、课程体系建构(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表1 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表实施阶段实施途径阶段成果1.行业企业岗位调研与需求分析确定调研企业;实施访谈、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岗位任职要求2.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汇总;企业专

    2、家访谈;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实践专家论证评审。工作任务描述3.职业能力归纳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分析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实践专家论证评审。岗位职业能力描述4.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提炼;企业专家访谈;企业生产线实地调研;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实践专家论证评审。典型工作任务描述5.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参观企业生产线,研究企业真实产品;开发设计学习项目;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实践专家论证评审。开发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所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及项目化课程体系(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过程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

    3、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

    4、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

    5、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序号项目学时1项目一:制作炫彩灯182项目二:数码管显示系统63项目三:制作报警器84项目四:制作099计数器85项目五:制作电子秒表106项目六:制作数字钟47项目七:双机通信10合计64(二)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PCB设计与制作员、电子产品在线生产工艺员和电子设计工程师

    6、等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设计整个课程。“理实结合”贯穿专业专项能力形成全过程。通过真实的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调研PCB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系统助理设计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遵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合电子CAD实训、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训、常用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重构了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层递进项目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企业真

    7、实电子产品作为学习载体,这些产品必须包含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所需的全部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产品的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电子产品开发流程构件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就是真实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本课程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程任务、项目为导向,是工学结合、双证融通、情境教学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课程开发过程经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再设计具体学习情境。 以智能电子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为依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层面的训练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通过对智能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调查与分析

    8、,归纳出从事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和装接工程技术人员的几个基本任务,按照产品开发的工作流程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学习情境学习项目要求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学习情境一电源类产品项目1:稳压电源的制作提供电路原理图,学生完成产品的制作1电子产品或元器件的测试能力。2绘制产品原理图绘制能力。3产品样机(板)的调试能力。4为以后的产品改进、改造夯实基础。项目2:万能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根据功能要求自选元器件,完成产品的电路设计1产品整体方案设计能力。2电子元器件选型能力。3符合企业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要求。学习情境二功放类产品项目3: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提供产品样品,学生对样品进行分析,完成产

    9、品的设计与制作1产品整体方案分析能力。2培养实际产品的原理图分析能力。3 培养面向产品的印刷板设计能力。4产品样机(板)的制作能力。5对产品进行改进、改造和重新设计能力。学习情境三智能电子产品项目4:LED节能灯的制作根据功能要求自选元器件,完成产品的电路设计1产品整体方案设计能力。2电子元器件选型能力。3单片机硬件应用能力。4软件编程技能。4符合企业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要求。5对产品进行改进、改造和重新设计能力。项目5:简易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制作根据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1产品整体方案设计能力。2电子元器件选型能力。3提高硬件实践能力和软件编程能力。(三)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

    10、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求,以形成掌握电路板制造工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调研,密切结合现代电子企业的产品设计、装配调试、质量检验及维修等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多家企业合作,将实际研发项目、典型产品案例及学生创新项目作为载体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取和组织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渐上升式的学习情境构建工作任务,由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共发

    11、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图与PCB设计,LED闪烁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感应小夜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超声波测距报警系统的原理图与PCB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层次原理图与PCB四层板设计” 等六个项目,将知识内容体系融入到工作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设立了多个工作任务,结合每一个任务的所需知识逐步解决任务中相应的问题,通过六个项目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10的应用,电路板的焊接调试,行业与工艺规范及布局布线技巧,理解行业标准,从而养成现代电子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计算机

    12、辅助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10 将已经设计好电路图转换为印制电路板图(PCB图),所以每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电路原理图设计第二步、原理图的ERC检查、产生网络表第三步、制作印制电路板图PCB(布局、布线)因此说每个项目中所设置的多个任务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展开了主要教学内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涉及重点知识点,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教师对学生要完成的每个子任务进行点评, 包括所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正确性

    13、、元件放置的合理性、绘图的规范性以及在绘图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上机实训,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一具体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以六个项目为载体:项目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项目2、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图与PCB设计 ,项目3、LED闪烁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项目4、感应小夜灯的原理图与PCB设计,项目5、超声波测距报警系统的原理图与PCB设计,项目6、单片机最小系统层次原理图与PCB四层板设计。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以教师为主,用演示教学法通过对任务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过程讲解,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14、,理实一体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带动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四)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检查与维修课程设计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维修案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产品测试、分析和维修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典型通信产品-手机主板为载体,对基于MTK平台的手机主板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排查,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产品测试的流程及标准、手机主板上逻辑电路、电源电路、射频电路的原理及功能、故障分析与定位方法、返修工艺和技能;同时养成适应

    15、电子通信企业的5S规范和ESD防护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通信不良品维修、检测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企业相关岗位设置来设立实训工位,软硬件配置尽量与企业匹配。引进企业真实的工业案例,专兼结合,共同实施教学与实训活动。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考核标准,联合开发课程。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通过强化训练和职业资格鉴定,获得职业资格标准。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手机维修培训课程以手机主板为载体,通过引入企业标准、流程、设备和培训内容,使学生熟悉移动通信制造企业生产线测试维修岗位所使用的系统、设备、方法、流程,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技能培训与生产实践一致,同时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

    16、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能力和做成事的能力。 以企业手机测试维修岗位工作工程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内容,并按任务的递进和流程关系确定各个任务模块之间的关系,以项目任务模块为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以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三、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选择实际生产的产品作为项目或任务载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实际产品为项目载体,将学习内容与

    17、工作过程相结合,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设计、指导、评价作用。通过项目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达到职业能力的要求。步骤教师任务与角色学生任务与角色资讯为整个项目的实施做准备,将所有信息交给学生。主动地位接受工作任务,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针对存在的疑惑提问计划回答学生的问题,当学生的计划不可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新的可行性计划。起决定作用学生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计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主动地位决策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自主决定采用什么材料、加工方法等。主动地位实施对学生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观察和监控,指出操作中存到的问题学生进行练习操作,以个体完成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主动地位检查指出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与任务要求的差距,帮助学生纠错学生对已做的操作,按照工作任务的要求逐项检查。主动地位评估对学生操作全过程的质量、能力的掌握进行外部评估对自己的操作质量、能力的掌握进行内部评估,对同学进行外部评估。主动地位


    注意事项

    本文(课程体系设计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