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docx

    • 资源ID:9770140       资源大小:32.3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docx

    1、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第1课(22)燕子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活泼 机灵 聚拢增添 掠过 稻田 尾尖 偶尔 沾水 一圈 荡漾 疲倦音符 演奏 赞歌 俊俏 吹拂 曲谱 微风 赶集 生机 五线谱 一转眼 光彩夺目第2课歌咏 碧玉 妆扮 裁剪 剪刀 海滨 紫色 丝绦 涕泗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第3课荷花 挨着 莲蓬 饱胀 仿佛 衣裳 翩翩 舞蹈 蜻蜓 清香 碧绿 破裂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园地一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第5课翠鸟 苇秆 腹部

    2、赤褐色 衬衫 透亮 广泛 泡泡 饲养 渔翁 陡峭 石壁 绣花 赤子 褐色 锐利 清脆 疾飞 逃脱 打消 念头 一眨眼 又尖又长 第6课欧洲 瑞士 舒适 启程 特殊 骤降 涉及 疲劳 政府 踏步 救护 运载 跋涉 濒临 覆盖 车厢 专列 空调 列车 站台 长途 麻烦 气温 风雪 温暖 纷纷 开动 友情 致谢 长途跋涉 成千上万 饥寒交迫 皑皑白雪 第7课森林 忧郁 葱绿 湛蓝 盖房 木犁 砍树 裸露 扩大 栋梁 火柴 喘气儿 黎明 清澈 咆哮 山谷 甜润 工具 家具 锋利 洪水 一栋栋 郁郁葱葱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园地二挺立 混浊 廉政 贪心 罪过 偏心 惩罚 劣等 万壑 鸟啭 蛱蝶 款式 碧

    3、苔第9课寓言 法则 窟窿 狼狗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盘缠 硬要 羊圈 把式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第10课弓箭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悲惨 愈合 痛苦 裂开 本事 惊弓之鸟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第11课叮嘱 前排 靠边 一幅画 审视 严肃 半晌 喜悦 熟悉 教诲 准确 讲台 神情 轮流 角度 相似 和颜悦色 园地三楚国 骆驼 石板 泼洒 珍珠 深浅 甜酸 江面 水底 苍松 雄鹰 装饰 宝珠 盒子 想方设法 买椟还珠第13课赛跑 疼爱 忧伤 安慰 梭子 虽然 狂奔 赢得 暑假 利益 穷人 将来 假若 哀痛 持续 欺骗 实话 度过 路线 形容 用途 庭院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第14

    4、课俱乐部 博士 乌鸦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木棒 羡慕 禁止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拄拐 洪亮 检阅 挑选 商定 方便 盛大 隆重 街道 淹没 议论 贵宾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人山人海第15课石匠 代替 抄写 墨水 骂人 缩回 承认 肩膀 扛柴 缘故 愤怒 毕竟 戒尺 既然 嫉妒 胳膊肘 哼叫 服侍 原谅 瞟眼 防御 高尚 故意 报复 独自 不料 诚心诚意园地四普通 曲谱 采摘 色彩 入迷 谜语 文章 波纹 如何 荷花 样式 考试 互相 车厢 分数 纠纷 至于 细致 皮球 疲劳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

    5、地 开门见山 大材小用 一举两得 三心两意 小题大做 百发百中第17课祝贺 照顾 迅速 重复 恰恰 犯法 缓和 外婆 建议 表达 稚拙 烦恼 享受 蕴藏 霎时 寂静 安静 沉静 惊喜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寂然无声第18课炸弹 医院 输血 眉毛 血型 是否 草垫 酒精 掩盖 咬牙 拳头 制止 轻柔 睫毛 恒心 擦拭 捂住 竭力 医生 护士 消息 确认 周围 迫在眉睫 持续不断 第19课焦渴 水罐 劳累 竟然 匆忙 悲哀 舔食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合 咽气 唾沫 涌出 绊倒 一瞬间 钻石 新鲜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园地五榆树 槐树 梧桐树 石榴 桂树 桑树 松树 棕树 橡树 吟诗 慈母 春晖第2

    6、1课差不多 抵得上 摄氏 庄稼 野兽 生存 繁殖 蔬菜 麻布 比较 杀菌 预防 治疗 传说 温度 钢铁 热量 世界 寸草不生第22课夜幕 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种 水藻 一旦 项目 估计 年龄 遐想 细菌 夜空 神秘 探索 皎洁 夜幕降临 第23课网络 信箱 紧迫 醒悟 盯着 老鼠 唐朝 警察 笑眯眯 博览 敞开 寄信 分秒 留恋 网络 家庭 信息 遍布 信箱 赞叹 新奇 功能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园地六大蒜 辣椒 生姜 食盐 咸菜 米醋 辣酱 佳肴 胭脂 第25课红彤彤 晚霞 陪伴 趁机 浪花 睡觉 睡梦 好事 拔草 金光 戏水 另外 第26课狭窄 脖子 文段

    7、漆黑 壮胆 失踪 小镇 摊位 鼻子 犹豫 交换 摔倒 竖起 无奈 凝视 拇指 假日 背包 防止 处境 交易 反应 费用 心爱 无影无踪 荒芜人烟 第27课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 端正 掏钱 宾馆 晚饭 辨别 草堆 模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尼姑 解释 犹豫 诚恳 遗憾 游览 壮观 摊点 陈列 观赏 即将 流露 工艺品 沉甸甸 栩栩如生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五官端正 清晰可辨 一模一样 琳琅满目 语无伦次 园地七企业 配置 贷款 岔路 画廊 客厅 俘虏 首届 生存 天涯 干旱 患难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

    8、绝第29课乞求 巧妙 云霄 渡口 屏风 蜡烛 晓得 小偷 今宵 牛郎织女 嫦娥奔月第30课淹没 官绅 逼真 老百姓 睁开 眼睁睁 旱灾 徒弟 扑腾 催促 吊车 跪下 渠道 灌溉 娶媳妇 绸褂 淌血 管理 田地 迎接 收成 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第31课兴隆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猫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纯洁 冶炼 大盆 围困 液体 云霞 熊熊大火 金光四射 女娲补天 园地八引导 差异 继续 断开 旅游 旋转 凶狠 恶狼 科学 照料 归来 破旧 运载 截断 端正 瑞士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画

    9、龙点睛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咏柳贺知章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 一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春风似 剪刀。 注释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

    10、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

    11、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

    12、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

    13、,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

    14、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词 春日 (宋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 东风:春风。 8 光景:风光。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

    15、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

    16、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赏析: 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

    17、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唐

    18、 - 林杰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题目】: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9、”“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绍

    20、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全部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

    21、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

    22、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

    23、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评论(7)|51779wnk2008|五级采纳率2

    24、6%擅长:高考其他类似问题2009-07-01小学课本三年级下册古诗202011-07-19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古诗有哪些482009-06-01我要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所有古诗10992008-06-21小学语文书(上下册)的古诗542011-04-16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都有什么啊512013-11-05浅谈古诗里数量词的表达功能及其教学XX文库40更多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古诗的问题网友都在找:三年级上下册古诗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三年级上册古诗四年级上册古诗古诗的相关知识2011-02-10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3012011-05-01爱情古诗词名句集锦39272010-07-07

    25、古诗咏鹅意思和诗句23052011-05-02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20832010-12-27小学古诗大全4878更多关于古诗的问题其他10条回答2009-06-13 22:55cirke|九级1妆成:装饰,打扮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

    26、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3“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

    27、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4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评论(1)|12222009-06-13 23:03sinny1000|八级1.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2.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3.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仰望天空,牵牛和织女渡过喜鹊桥4.室内摆设着用云母石支撑的屏风,烛光之影在室内深映夜空中银河渐渐消逝,报晓的星星也已经下沉月宫中的嫦娥应该悔恨偷食了灵药而奔月,夜夜对着碧海云天,心中无限寂寞悲凉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