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docx

    • 资源ID:9751498       资源大小:198.1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docx

    1、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第 8 章典型习题解析1.试画出下图所示简支梁 A 点处的原始单元体。图 8.1解:(1)原始单元体要求其六个截面上的应力应已知或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因此应选取如下三对平面:A 点左右侧的横截面,此对截面上的应力可直接计算得到;与梁xy平面平行的一对平面,其中靠前的平面是自由表面,所以该对平面应力均为零。再取A 点偏上和偏下的一对与xz平行的平面。截取出的单元体如图(d) 所示。(2) 分析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A 点偏右横截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如图 (b) 、(c) 所示,将 A 点的坐标 x、y 代入正应力和切应力公式得 A 点单元体左右侧面的应力为:MyQSz*I zI

    2、 z b由切应力互等定律知 , 单元体的上下面有切应力 ;前后边面为自由表面,应力为零。在单元体各面上画上应力,得到 A 点单元体如图 (d) 。2.图 (a) 所示的单元体 , 试求( 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 ; ( 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 ( 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解:( 1)求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30 和切应力 30由公式305010050 100 cos(60 ) ( 60 ) sin(60 )64.5MPa223050100 sin( 60 )( 60) cos( 60 )34.95MPa2( 2)求主方向及主应力tan 22x120

    3、0.850100238.66xy119.33270.67最大主应力在第一象限中,对应的角度为070.67,主应力的大小为150100 50100 cos(270.67 ) (60)sin(270.67 ) 121.0MPa22由12xy可解出2xy(50)100(121.0)71.0MPa1因有一个为零的主应力,因此3 71.0MPa (第三主方向 3 19.33 )画出主单元体如图 8.2(b) 。( 3)主切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tan 2501001.25120251.34125.672115.67主切应力为150 100 sin(51.34 ) ( 60) cos(51.34 )96.0

    4、4MPa22此两截面上的正应力为125010050100 cos(51.34 )(60) sin(51.34 ) 25.0MPa225010050100 cos(231.34 )(60) sin(231.34 ) 25.0MPa22主切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由25.0 25.0 50MPaxy12,可以验证上述结果的正确性。3.试用图形解析法,重解例 2。解:( 1)画应力圆建立比例尺,画坐标轴、 。对图 (a) 所示单元体,在平面上画出代表x、 x 的点 A(-50,-60) 和代表y、 y 的点 B(100,60) 。连接 A、B,与水平轴交于 C点,以 C 点为圆心, CB(或 CA )为

    5、半径,作应力圆如图所示 .(2)斜截面上的应力在应力圆上自 A 点顺时针转过 60 ,到达 G点。G点在 、 坐标系内的坐标即为该斜截面上的应力,从应力圆上可直接用比例尺测量或计算得到 G点的水平和垂直坐标值:64.5 MPa=34.95 MPa(3)主方向、主应力及主单元体图所示应力圆图上 H 点横坐标 OH 为第一主应力,即1 OH 121.04MPaK 点的横坐标 OK 为第三主应力,即3 OK 71.04MPa由应力圆图上可以看出,由 B 点顺时针转过 2 0 为第一主方向,在单元体上则为由 y轴顺时针转 0 ,且2 0 38.66 , 0 19.33应力圆图上由 A 顺时针转到 K

    6、点 ( ACK 38.66 ) ,则在单元体上由 x 轴顺时针转过 19.33 为第三主方向 , 画出主单元体仍如图 (b) 所示。(4)主切应力作用面的位置及其上的应力图所示应力圆上 N、 P 点分别表示主切应力作用面的相对方位及其上的应力。在应力圆上由 B 到 N,逆时针转过 51.34 ,单元体上 max 作用面的外法线方向为由 y轴逆时针转过 25.67 ,且maxminCB 96.04MPamax 和 min 作用面上的正应力均为25MPa,主切应力作用面的单元体仍如图(c) 所示。4. 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薄壁筒同时承受内压强p 和外力矩 m的作用。在圆筒表面 a 点用应变仪测出与

    7、x 轴分别成正负 45 方向两个微小线段ab 和 ac 的的应变 45 629.4 106,45 66.9 10 6,试求压强 P 和外力矩 m。已知薄壁筒的平均直径d 200mm,厚度 t 10mm,E 200GPa,泊松比0.25 。解:( 1) a 点为平面应力状态 , 在 a 点取出如图 (c) 所示的原始单元体,其上应力:xpd ,ypd ,x2m4t2td 2t(2)求图 8.4(c)斜单元体 efgh 各面上的正应力:xy452xxy452x3 pd2m8td 2t3pd2m8td 2t(3)利用胡克定律,列出应变 45 、 45 表达式145E45451454545E将给定数据

    8、代入上式13 pd12m1E8td 2t13pd1- 2m1E8td2 t629.4 1066.9 10613p2002m1061.2520010380.7520021010611033p200 0.752m1061.25200810200210得内压强和外力矩p 10MPa, m 35kNm5. 直径 d=20mm 、L=2m 的 圆截面杆 , 受力如图。试绘杆件中 A 点和 B 点的单元体受力图 ,算出单元体上的应力的数值 , 并确定这些点是否为危险点。( d)(a) ( b) ( c)解: 以下图为图各单元体受力图:A 点A点(b )( a )A点 B点( c)A点B 点( d )应力计

    9、算 :图( a)的 A 点 :N63.69MPaA8050.96MP a图( b)的 A 点 :d 316图( c)的 A 点 :N127.38MPaAB点 :N8050.96MP a127.38MPAad3,16图( d)中 A 点 ( 压应力 ):M120 10325.48MPaWz3)33.14 (20 1032B 点 :QS*z4Q0.17MP aI z b3A(b )中的 A 为危险点,( c)中的 A、 B 为危险点,( d)中的 A ,B 点均为危险点 , 相比之下 A 点的应力较大。6.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 应力单位 :MPa) 。试用图解法求 :(1)(a) 、 (b)

    10、中指定斜截面上的应力 ; 并用解析法校核之 ;(2) (c) 、 (d) 、 (e) 上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 , 在单元体上画出主平面的位置 , 求最大切应力。(a)30 0 斜截面单元本 ;(b)45 0 斜截面单元体 ;(c) 纯切应力单元体 ;(d) 压拉切单元体(e)拉压切单元体。解:(a) 按比例画出应力圆如下图 , 可得 =300 的斜截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为 E 点的坐标为30 45MP a 30 8.5MP a解析法校核:xyxy cos2x sin2305050 30 cos60 45MPa2222xysin 2x cos250 3035 38.5MPa222(b)用比例画出应力

    11、圆 ,E 点的坐标为45 5MP a 45 25MP aE2 XO CY解析法校核:yxyxy cos 2x sin 25050 cos 90 20sin 90 5MPa2222xysin 2x cos 250 sin 9025MP a22(c )应力圆如下图 , 与 轴的交点即为主应力的对应点, 从应力圆上可按比例直接量得两个主应力之值分别为:1 OA 1 50MPa , 2 0, 3 OA 2 50MPa主平面的方位可由应力圆上量得 , 因2 D1OA1 90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与 x 平面之夹角为 ( 从 D1 到 A1 是顺时针转的 ):45最大切力;1350MPamax2(d )应力圆与 轴的交点即为主应力得应点,从应力图上可按比例直接量得两个主应力之值分别为:12OAOA170MP a2 30MP a , 3 0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与 x 平面之夹角为 ( 可由应力圆上得 ):2 FCA 1 90 45最大切力 max CF 20MPa(e )应力圆与 轴的交点即为主应力的对应点, 从应力圆上可按比例直接量得两个主应力之值分别为1 OA1 44.7MPa 3 OA 2 44.7MPa主平面的方位,可由应力圆上量得:2 26.5 13.2(对应于主应力 1 所在主平面)最大切力 max 40MPa


    注意事项

    本文(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