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防工作概述.ppt

    • 资源ID:9749509       资源大小:424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工作概述.ppt

    1、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 历史沿革 火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它给人类带来温暖、文明和动力。也给人类带来恐惧和灾难。人类在200多万年以前就能利用和保存天然火火种的能力。在1万7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到新石器时代广泛运用摩擦取火。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对火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消防工作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中形成的一项专门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消防、近代消防、现代消防。火灾:凡是在时间空间上失去控制,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的燃烧现象。,古代消防:经历了先秦(初始)汉代至 隋唐五代(发展)、宋代至明代(高度发展)至清代鸦片战争止,有3000多年

    2、历史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立律法以规范。早在商代,我国就有消防法律法规的萌芽。“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是我国最早的消防法规。战国时秦国:“商鞅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唐律的杂律、元朝的刑法、大明律大清律都对同火灾作斗争的条款作了规定。2设立组织机构:周朝设“司爟”、“司烜”,汉朝设“执金吾”等,都是我国古代的火官。北宋的潜火队、是专门救火的军队。在民间南宋时期开始出现救火会、水会、水局等民间消防组织。明清时期了救火兵役担负火灾扑救。康熙年间组建了火班等。,3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防范于未然”的传统。严格火禁、小

    3、心火烛是历代防火的重要内容。在唐代,广州等地开始出现砖瓦代替茅草屋,疏通巷里以防燃烧的建筑防火措施。南宋时期,针对用竹、木、茅草建的房屋易失火成灾的现象,在杭州等地区有计划的开辟火巷。明清时期在建筑防火中推行修建防火墙和火巷。并开始采用无梁殿,全部采用砖石结构,不采用竹、木等可燃构件和材料,这些措施对防止火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及时组织扑救 消防器材:唐宋时期出现专门用于灭火的水(油)囊、水袋和竹唧筒。特别是北宋时人们掌握柱塞式泵浦的原理,虽然其射程和流量都很有限,但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消防 泵浦具有重大的意义。消防剂:“救火全资水力”。古代灭火除主要采用江河、湖泊、池塘等天然源外,还利用水

    4、井、水桶、水缸贮水。战术原则:“救火贵速”是深入人心的救火原则,力将 火灾扑灭于初起阶段。春秋时期,人们就懂得事先准备器具,用水用土灭火采用拆小屋和给大屋涂泥的办法来阻止 火势蔓延。南宋时期在总结“火之发也必有因,而救其必 有道”时指出:“遗漏之始,不过一炬之微,其于扑灭为力 极易;火势即发,亦不过一处,若尽力救应,亦未为难。至于火力四出,延蔓不已,救于东而发于西,扑于左而兴 于右,于是始艰乎其为力矣。故后之无所用其力,皆起于 始之不尽力扑灭,不救至于燎原。此古今不易之论也。”,成功经验:乾隆年间我省制定的救火事宜总结了灭火经验:“救火之要,拆去火路为先,盖火路一断,火势即不燃烧,以下房屋均可

    5、保全,免致同为灰烬。”这一观点符合火势发展规律和灭火的基本要求。二 近代消防(1840年-1949年)随着对篜汽机、内燃机、电器的应用、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厂矿企业不断增多,煤油、炸药等在生产、贮运和使用越来越多,对电和电器的使用也增多。从而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加、火灾的危险性增强。1、一些地方的机器厂、织布厂、火柴厂、军火库等相继发生火灾。2、电器设备不良和违规用点引起的火灾分别达百12.7和13.2,3、群死群伤、重大火灾增多。如1945年4月广州一家戏院发生大火。死亡1670人。因此消防工作出现了三个变化。,1、出现了消防警察。20世纪初,清政府创办了巡警,消防警察作为巡警的一个警种先后在

    6、天津、北京、广州、长沙、西安等10个省会城市建立起来。民国初,武昌、济南、桂林等地组建消防警察队。此外,近代工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消防队,以便及时扑灭本单位的火灾。2、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清朝末年,颁布了违警律,其中第三章“公众危害之违警罪”规定了有关消防的条款。如对违章搬运、贮藏火药及其它爆炸物者,未经许可生产贩卖烟火者,在人多的地方点放烟火者,处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或10元以上15元以下罚款。民国时期也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中华民国刑法的“公共安全罪”中规定了对放火、失火的刑罚。,3、加强防火管理,总结推广救火经验。在防火管理上,开始从西方引近代防火技术。在高层建筑中采取

    7、一些近代消防技术。如1927年的天津中原公司大楼,该建筑不但耐火极限高、而且配备有消防栓和灭器,楼顶还装了避雷针。从火灾扑灭情况看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如:1935年出版的中国消防警察中指出:“消防官之指挥救护,应首重人命。次及财产”;对于任何火灾“应以迅速扑灭,不使火势蔓延为第一要义”;方法有冷却法、窒息法、破坏法、遮法。视情况灵活运用。并逐步有了消防车、消防水源和电话报警。,三、当代消防(1949年-现在):分为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7年)1)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接管了国民党警察机关的消防队伍,经过留用、改造和接受社会进步青年成新组建一支新型的

    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消防民警队。并对各地救火会组织改造,逐步建立成一支名副其实的群众义务消防队。同时着手改善防火安全条件。2)加强消防工作法制建设:1957、9、11日,周总理签署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指示,这是我国消防工作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同年11、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消防监督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消防法律,确定了消防工作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指导思想。,2、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1965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火灾事故也跟着增加。1959年火灾突破10万起、死伤人数达1万、损失突破1亿。1960、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防火的指示。

    9、在其推动下,消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消防监督、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地消防监督机构逐步建立健全,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和群众性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加强公安消防队军事化管理和正规化建设,1965年开始班长以下消防民警实行兵役制。2)、加强消防科研,提高消防器材生产能力。在上海、天津、沈阳、四川成立了消防科研所。3、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消防监督机构普遍受到冲击,消防监督管理被废除,消防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群众组织基本瘫痪,公安消防队伍的建设被减弱,火灾频频发生,火灾损失大幅度上升。4、改革开放后(1976年至今)1)、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2)、走依法治火的法制发展轨道

    10、。1984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87年公安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总结推广“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经验;1998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全国人大审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83年起公安消防部队编入武警部队序列。,3)加强消防教育训练。除武警学院设立消防管理系和消防工程系外,还组建了天津、南京、昆明消防学校。4)、赋予新的职能: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救援救助等工作。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列为消防部门法定职能。第二节 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新时期消防工作的现状1、火灾的危害得到

    11、有效控制。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火灾的危险性增大的情况下,火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率、火灾的死亡率和火灾的损失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很小。2、消防力量显著增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消防工作已经形成一个从中央到省、市、县、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网络。铁路、民航、林业等系统也设置了消防监督机构。一些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设有消防管理部门和专职消防员。形成了以公安消防为龙头,,以专职消防队为骨干,以自愿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为基础的全方位覆盖的消防安全网络。3、消防法律逐步健全。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公安部制定了一批全国性消防法律、规章及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形

    12、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基本法,包括消防行政管理法规和消防技术管理规范两大类的消防法规体系。使消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见10页)4、全民消防意识显著提高。多年来,坚持消防宣传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提高了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预防火灾、自觉同火灾作斗争的意识显著提高。,5、消防科技水平显著提高。1)、拥有四个分工各有侧重、科研骨干和设备比较完善的消防科研所,且以其为主体的消防科研体系。2)消防产品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消防器材的生产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3)、消防教育走上正规化道路,形成包括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在内的消防教育体系。二、新时期消防工作的基本经

    13、验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1)、消防工作同经济建设十分密切,直接涉及各单位和千家万户安危。2)、消防工作是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消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它决定了消防工作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以有利于保卫和促进经济建设作为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方针,就能赢得同火灾作斗争的时间,减少火灾危害。1)在消防工作中,要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积极贯彻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2)要切实做好各项灭火准备,当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扑灭最大限度地

    14、减少损失。3、贯彻专群结合的路线、是我国消防工作的特色。,1)、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单靠公安消防机关的力量是不够的。公安消防机关在加强自身工作的同时,宣传、组织引导群众参加消防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2)依靠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改革和加强消防工作。执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4、建设公安消防、专职消防与群众消相防结合的消防力量的合理体系网络1)、公安消防队伍是各地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力军也是参加社会救援和社会治安重要力量。2)、企业事业单位组建的专职消防队、自愿消防队,既是本单位本地区的消防力量,也是我国消防力量的一个重

    15、要组成部分。,3)分布在广大城乡基层单位的群众义务消防队也是我国消防力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消防、专职消防、群众义务消防。三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形成能及时扑灭火灾的消防网络。5、依靠法制和科学技术开展消防工作。1)在消防工作中。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消防法规真正成为治理火灾的有力武器。2)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证防火、灭火任务的完成,消防管理、消防技术必须逐步实现现代化。因此必须要树立依靠科技振兴消防的思想大力加强我国消防现代化建设。,三、新时期消防工作的趋势。1、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安全维系千家万户,关乎

    16、国计民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做好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2、消防工作法制化。消防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形势,有待加强和完善。在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器材生产、消防科技管理、灭火救援、法律责任等方面,继续加强法制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3、消防工作现代化。要增强现代消费意识,加速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引进国外先进的消防技术,加强消防科研和消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坚持依靠科技振兴消防。4、消防工作多元化。,第二章 常见火灾的处置与逃生,第一节 火灾的处置 初起火灾扑救的三个原则:1、救人第

    17、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则 2、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 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一、初起火灾现场处置程序(分五个步骤)(一)、报警 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扑救、同时因地制宜采取种办法报警。1、电话报警“119”。2、采用其他方式报警。报警的基本内容: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引导消防车等。,(二)、组织疏散 1、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人员 当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而且人员多、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还较缓慢的情况下,先通知失火单位工作人员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通知其他人员疏散。防止不分先后、一拥而上,影响疏散秩序。在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较好时,公开通报让人员同时疏散。火

    18、场通报,要迅速简便,疏散通道充分利用,防止发生混乱。2、现场疏散引导 工作人员要用镇定语气呼喊,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为人们指明疏散通道、使大家按指定的路线有条不紊安全疏散。注意:消除恐慌心理,稳定情绪,防止一起涌向有明显标志的出口,造成拥堵、踩踏事故。,3、广播引导疏散 火灾发生后,要用广播将疏散明令,火灾情况发出,引导火场人员疏散。4、强行疏导疏散 火势较大,威胁人员安全疏散时,要用各种灭火器及水枪等消防设施掩护被困人员疏散,在拐弯和岔道处设立人员指明方向,防止误入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要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出来。注意:一定要维持好秩序,防止拥挤。,(三)、火场警戒 火场安全警戒是火灾初起

    19、阶段处置又一重要任务,安全警戒在火灾发生时就要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避免灾害进一步扩大和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减少灾害对人生安全的威胁和混乱对救灾带来的影响。要实施警戒的现场:有毒气、可燃气体扩散,大量人员疏散物质,大量人员围观,火灾有扩大趋势等。(四)、初起火灾的扑救 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利用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有手动灭火系统的要立即启动。灭火的基本方法:是根据起火物质的燃烧状态,为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具体方法有四种:1、向火源喷水或其他灭火剂直接灭火。,2、窒息灭火 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放下设备自身的盖、用沙、土覆盖燃烧物等。3、排除爆炸危险 A、

    20、将易燃易爆、压力容器、槽车移到安全地方 B、停止对压力容器、设备加温加料,立即泄压、然后导料、降温。4、断绝可燃物 断绝可燃物,燃烧自然停止,可将火灾消灭在初起状态。移走可能被火势曼延的可燃物,关阀断料,切断流向火源的可燃物使燃烧终止。但要注意关阀断料、断电后是否影响前道工序及本工序设备的温度、压力,以免产生新的事故。,(五)、协助消防队灭火 消防法第33条规定,公安消防机构统一组织指挥火灾的扑救,火灾指挥权属于消防指挥员。1、积极与消防队配合,尽快扑灭火灾,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2、保护好现场、以便有关人员调查或者产生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特别提醒:火灾处置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灭火剂 应根据

    21、燃烧物质的性质、状态、燃烧范围、压力、风向等因素选择灭火剂,并保证供给强度。,火灾的分类及可用的灭火剂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可用水、泡沫、干粉灭火。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火灾易随燃烧液体流动燃烧猛烈,易发生爆炸或喷溅,不易扑灭。如汽油、石蜡。可用喷雾水、泡沫、干粉灭火。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这类火灾常引起爆燃或爆炸,破坏性大,不易扑灭。采用冷却灭火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4、D类火灾,如钾、钠、镁等火灾。不能用水、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一般用干沙掩盖的办法灭火。,2、充分发挥灭火剂的作用(1)水枪手应把水流喷射

    22、到火焰根部。通常采用先室外后室内,先上方后下方、先暴露后隐藏、先贵重后一般的射水原则。(2)、喷射泡沫 应根据不同的扑救对象采取不同的喷射方法,扑救油罐 火灾时要向其内侧壁喷射泡沫,不要直接喷射液面。地面流散液体火灾,从近处开始,左右两侧同时喷射,逐步向远处推进。(3)、喷射干粉 对准燃烧物火焰根部平行喷射,使干粉完全覆盖燃烧区。,(4)、冷却。通常采用水流对燃烧物体进行冷却。应将水流喷射到受热辐射最强的物体上,水流要均匀的分布,避免需要冷却的物体出现空白。(5)、掩护。火场热辐射强烈,可用雾状水流掩护灭火人员进攻,掩护群众疏散。3、选择好灭火阵地。选择好灭火阵地,对于充分发挥灭火剂的效能和灭

    23、火战术,以及保护灭火人员自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五个阵地可以选择。(1)、依托门(窗)口。出入方便、有利进攻、便于观察、还能取到较好的掩护作用。,(2)、依靠承重墙。在宽大的建筑物内灭火,为防止屋顶塌落和其它物体坠落伤人,消防人员应将水枪重地设在承重墙边射水。(3)、吊顶内、外。在这位置设置水枪重地,不需要破拆,可赢得灭火时间。便于灭火人员进退。(4)、利用消防梯。消防员不能进入室(吊顶)内灭火时,可将消防梯架设在燃烧着的门(窗)口边,设置水枪重地,向燃烧区射水灭火。(5)、利用有利地形、地物。为防止压力容器、爆炸物品、建筑构件和热辐射造成危险,可利用土、坑树、干等作掩体。,4、安全疏

    24、散人员注意事项。(1)、制止脱险者重返火场。(2)、制定区间疏散计划。(3)、利用照明器具疏散。(4)、保持安全疏散中秩序。(5)、应遵循的疏散顺序。按先着火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先安排最危险地方的人员疏散,注意疏散顺序,救助人员最后疏散。(6)、疏散、控火、排烟同时进行。应注意的是疏散中原则上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7)低姿行进。找到安全疏散标志和安全门闪光标志。,5、火场搜寻人员注意事项。(1)、寻问知情人。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如人数、年龄龄、被困位置等。确定抢救被困人员的途径和方法。(2)、主动呼喊。唤起被困人员的反应。(3)、查看。查看被困人员所能藏生的地方。(4)、细听

    25、。注意倾听被困人员发出的声响,辨别他们所处的位置。(5)、触摸。手持探棒在可能有被困人员的地点、部位触摸、搜寻。(6)、火场重点搜寻部位。分场所分别对待。,二、特殊火灾处置(一)扑灭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压缩或液化气体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运输,发生火灾时采取以下基本对策:(有10个对策)1、扑灭气体火灾时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如不小心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将火点燃。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2、扑灭外围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3、压力容器要在水枪掩护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要用水枪进行冷却以防爆炸。冷

    26、却人员要选好掩体低姿进行,4、如果是管道着火,找到阀门将其关闭后,火势自动熄灭。5、贮罐或管道泄露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判断气体的压力、泄露口大小、形状,准备堵漏材料。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灭火。继续用水冷却,火扑灭后立即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的气体。7、如果第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以防爆炸。8、对于无法堵漏,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9、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如有,现场指挥人员必须及时下达撤退明令,看到听到撤退信号时应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10、气体贮罐、管道阀门

    27、处泄漏着火,阀门未坏的情况下,可以先灭火再关阀门。(二)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对策。(6个对策)1、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抢救受伤被困人员、拦截导流易燃液体。2、了解着火液体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3、对较大的贮罐、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选用正确的灭火剂灭火。分二种情况:1、小面积(50平方)可用雾状水扑灭,但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效果更好。2、,要根据其密度、水溶性、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分三种情况:A、比水轻又不溶于水。B、比水重又不溶于水。C、具有水溶性。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采取保护措施。5、扑救原油、重

    28、油等具有沸溢、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时,如发现有沸溢、喷溅征兆,扑救人员看到、听到撤退信号时,应立即撤退。6、贮罐或管道泄露着火。切断火势蔓延控制火灾范围、关闭管道进出阀门,如阀门坏、应准备堵漏。,(三)扑救爆炸物品火灾的基本对策1、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全力制止爆炸的再次发生。2、切忌用沙土压盖,以免增强爆炸威力。3、如果有疏散可能,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疏散爆炸物品,形成隔离带。4、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采用吊射,以防倒塌发生再次爆炸。5、找好掩体、做好自我保护消防车尽量远离爆炸物。6、发出有再次爆炸危险,指挥员应立即下达撤退明令。看到、听到命令后必须马上撤离。,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基本对策。需特别注意:禁止用水、泡沫、酸碱湿性灭火剂扑救,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1、了解燃烧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及火势蔓延途径。2、少量(50g)遇湿易燃物品,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灭。3、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且与其他物品混存,可用开花水枪向着火点吊射试探是哪类物质着火如果不是遇湿易燃物品着火,应立即用大量水或泡沫扑灭:否则,禁止用水、泡沫、酸碱湿性灭火剂扑救。应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4、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遇湿易燃物品,应将其遮盖好,或筑一道防水堤。,(五)扑救氧化剂和过氧化剂火灾的基本对策1、,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工作概述.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