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高考历史考纲.docx

    • 资源ID:9714621       资源大小:20.3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高考历史考纲.docx

    1、重庆高考历史考纲2013重庆高考历史考纲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

    2、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第一部分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1)本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宗法

    3、制(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秦始皇(3)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的逐步强化与宰相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唐太宗(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康熙帝2.古代中国的经济(1)古代中国的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陶瓷和纺织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3)古代中国的商业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4)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韩非子与法家思想墨子与墨家思想(2)汉代儒

    4、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学技术四大发明(2)书画与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戏曲(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3)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第二部分 近代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3)辛亥革命(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5)新民主

    5、主义革命(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近代中国的经济(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思想解放的潮流(1)中国人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戊戌变法(3)新文化运动(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孙中山与三民主义(6)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3)两次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6、(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克伦威尔(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华盛顿(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拿破仑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1)马克思与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6.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牛顿与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4)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7.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国际联盟第三部分 现代现代中国1.现代中

    7、国的政治与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6)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重要外交活动2.现代中国的经济(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2)邓小平与邓小

    8、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科技文教(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4)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2)俄国十月革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4)“斯大林模式”(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亚洲觉醒”的先驱(1)甘地(2)凯末尔3.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4.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9、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6.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海湾战争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世界多极化趋势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和

    10、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现代科学技术(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2)量子论(3)现代信息技术说明:带部分为选修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2014级重庆市高考历史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一、二、三内容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模块的内容。 历史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综合题共2题,共52分。其中高中历史必修占80%,选修占20%。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11、郡县制秦始皇(3)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的逐步强化与宰相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监察制度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唐太宗王安石变法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康熙帝2古代中国的经济(1)古代中国的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陶瓷和纺织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3)古代中国的商业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4)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韩非子与法家思想(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时期的

    12、儒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学技术农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四大发明(2)书画与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戏曲(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3)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3)两次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13、成和发展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克伦威尔(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华盛顿(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拿破仑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1)马克思与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6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牛顿与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4)近代世界文学艺术7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国际联盟近代中国1

    14、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3)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5)新民主主义革命(6)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华民族的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2近代中国的经济(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思想解放的潮流(1)中国人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戊戌变法(3)新文化运动(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孙中山与三民主义(6)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近代

    15、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报刊、电影的发展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2)俄国十月革命(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4)“斯大林模式”(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亚洲觉醒”的先驱(1)甘地(2)凯末尔3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4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5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16、(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4)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6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世界多极化趋势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2)现代信息技术(3)现代世界文学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

    17、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6)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重要外交活动2现代中国的经济(1)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2)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科技文教(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4)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说明:带部分为选修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蓝色为新增加或变动了的。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高考历史考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