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冀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综合教案.docx

    • 资源ID:9710112       资源大小:20.0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综合教案.docx

    1、冀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综合教案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

    2、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九 推和拉设计理念: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二、 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三、 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教学准备: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

    3、币、圆圈等)教学时间:一、本课1课时完成。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推拉伸展。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活动过程:一、 预备运动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二、推拉伸展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

    4、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四、多人推拉游戏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2、团体拔河

    5、: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指导要点:注意事项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评量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2

    6、、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单人推拉教学目标:一、 了解支撑身体的动作及方法。二、 能运用手脚支撑身体,并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三、 培养学生坚忍的精神。教学过程:一、 动物奇观: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大鳄魚:俯卧、匍匐前进。 小马:双膝跑地走。骆驼:手脚撑直、四脚走。 小鸭:双手抓住后脚跟,蹲膝走。青蛙:蹲姿、手插腰,向上或向前

    7、连续跳。螃蟹:仰卧、手脚撑地,腹部挺平,四脚走。二、 顶天立地:双(单)手支撑身体。伏地挺身、单手双脚撑地、单手单脚侧撑、单手屈腿撑地。三、 中秋月圆:俯撑或仰撑,然后以手或脚为轴心画圆圈。指导要点:、教师可让学生来讨论各种动物行走的动作。、手脚支撑身体前进时,可以变换手脚著地的顺序。、动物行走,可前后或左右行进。教学评量:一、能够了解并模仿几种动物的行走动作?二、看看能否顺利地操作手和脚来支撑身体。十 常见的力教学理念: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

    8、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科学知识: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准备: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

    9、)怎样了?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观察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过渡:力在哪里?到处都有力。(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三、发现、认识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

    10、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四、探究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2、游戏:弹棋子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学生进行游戏。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五、反馈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

    11、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十一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2 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2 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科学知识目标:1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2 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各种小球、气

    12、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重点: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难点: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一 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1 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2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3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二 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1 结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有关?2 交流,认识到:帆

    13、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三 阅读科学在线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十二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

    14、人类的影响。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STSE目标: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教学重点: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设计、掌握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2交流体验结果。三、拓展活动 摩擦力的利弊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综合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