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 资源ID:9708123       资源大小:38.7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1、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统一六国1商鞅变法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一【解读】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和游士论辩、权谋的资料汇编,以国别区分,共三十三篇,计东周、西周各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中山一篇。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常书、修书诸名,后经西汉刘向编次整理,因其内容多为

    2、战国游士策谋,故命为今名。秦策共分五篇,秦策一居全书第三卷。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此段材料说明: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公平无私。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使国内治安清明,国外诸侯畏惧。其缺陷是国内严刑峻法,苛刻少德治,国外以势压人,未能以德服之。【注释】卫鞅:公孙氏,名鞅。战国时卫国人,故亦称卫鞅。后来由于封地为商,又称商鞅、商君。亡:逃亡。黥(qng):也叫“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面额,再涂上墨。劓(y):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傅:指太子的师傅。期(j)年:一周年。材料二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战国商鞅商君书农

    3、战材料三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用兵之道,务在壹赏。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材料四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故圣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两者偏用,则境内之民壹;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解读】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撰,是先秦法家的重要著作。今本目录二十六篇,实存二十四篇,主要阐发法家重农战、明刑赏的政治主张。“农战”政策是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农战”亦称耕战,即农耕与作战,而农耕又是作战的后盾,为作战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以上材料说明商鞅治秦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重农可以使民风淳朴,奸诈不生,因此“

    4、安居而恶出”,人民畏惧法令,便于管理。入耕出战,为后来秦国的兼并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注释】偷:怠惰,轻视。淫:过度,无节制,放任。壹:专一,一致,统一。数(sh):即道,方法。草:杂草丛生处,草野,荒地。私利塞于外:堵住民众在农战之外获得私利的途径。偏(bin):通“徧”,古“遍”字,周遍,全面。材料五秦用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天下谓之“上首功之国”。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裴骃史记集解引谯周古史考【解读】古史考,三国蜀谯周撰。此书根据古时典籍,纠正史记的错误。由于古史考原书早已亡佚,此条辑自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这条材料说明商鞅

    5、的“二十等爵”制度调动了秦国民众参加战争的积极性,使秦国成为“上首功之国”,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注释】上:通“尚”,崇尚。首功:斩敌首级的军功。秦制以斩敌首多少论功晋级,后来就将斩下的人头称作首级。2吸纳人才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

    6、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秦李斯谏逐客书,转引自史记李斯列传【解读】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初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太史公,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是研究汉武帝中期以前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公元前237年,由于郑国渠事件,秦王嬴政下“逐客令”,李斯上书谏止,秦王收回成命。此谏逐客书记载于史记李斯列传。这条材料就选自谏逐客书,说明了吸纳人才对秦国兴起的重要作用。【注释】来:即“徕”,招致,招揽。举:攻克,占领。六国之从(z

    7、ng):合从,从通“纵”,即合纵政策。战国之时,秦处西,六国地处南北,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故称合从(纵)。杜:堵塞,封闭。向使:假使。内(n):亲近。3秦地形胜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尝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解读】新书,亦称贾子新书、贾子,西汉贾谊撰。据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其中过秦分上、下两篇,总结秦亡教训,为西汉著名政论文。后世收入昭明文选时,称做过秦

    8、论。以上材料说明关中地理形势是秦国兴起的有利因素,进可攻,退可守,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客观条件。【注释】被:通“背”。带:环绕。四塞之国:秦地四面皆有山关之固,所以称作四塞之国。缪(m):通“穆”。其势居然:谓所处之势位使然。居,谓所处之位。4秦世风貌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执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

    9、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甚有其也。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耶!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战国荀况荀子强国【解读】荀子,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是荀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汇集。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学术大师,出身儒家,而又广泛吸取各家精华,说理透彻,论辩谨严。其思想多有近于法家者,韩非、李斯皆出其门下。这条材料是荀子应聘入秦时,对秦国的印象与观感。材料说明:秦地山川形胜,易守难攻,物产丰美,资源

    10、充足。秦民风俗淳朴,奸诈不生,朴实无华,遵纪守法。秦国吏治整肃,谦恭敦厚,廉洁奉公,政治清明。这是秦国之所以能够长期称霸诸侯的原因。但荀子又提出秦国的不足之处,“粹而王,驳而霸”,完全实行儒者治国之道的才能称王,而驳杂他法的可以称霸,在秦国没有大儒,即荀子认为秦国推行法治有余,而儒家德治不足,这是秦国的缺陷与弱点。【注释】应侯:即范雎(j),秦昭王时曾任秦相,受封于应,称应侯。孙卿子:即荀卿,后世因避汉宣帝讳而改称。执:通“势”。挑(tio):通“佻”,轻佻。楛(k):恶劣,不正当。比周:结党营私。倜(t)然:作状语,高远的样子。数(sh):必然的道理。虽然:即使如此。(x):惧,担心害怕。县

    11、(xun):即悬,称量,衡量。王(wng):称王,实现王道。王道是由儒家提出的以仁义平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霸:称霸,成就霸道。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与“王道”相对。5盛中有弊材料一令行于民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行之四年

    12、,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解读】汉书,东汉班固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保存了丰富的西汉史料。这两条材料都是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很值得比较。材料一是商鞅自己的评价,材料二是西汉贾谊的评价。两者论述矛盾,

    13、南辕北辙,但是各有道理,并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商鞅是从法家的角度,认为变法使秦国秩序井然,走向文明;而贾谊是从儒家的视角,认为变法缺乏德治,人情冷漠,使秦国道德沦丧。实际上,两者都说出了商鞅变法的一个方面。法令严明,使秦国迅速强大,而缺乏德治,又使统治不能长久。在秦国走向兴盛的同时,也埋下了秦朝灭亡的祸根。【注释】朞(j)年:即期年,一周年。之:往,至。冀阙:古时宫庭外的门阙。致胙:古代天子在祭祀仪式后,将祭肉赏赐给诸侯,以示礼遇。营:建设,经营。鲁、卫:诸侯国名,此处代指礼义之邦。耰(yu)(ch):泛指农具。,同“锄”。虑有德色:虑,心思,意念。德色,恩赐的脸色。谇(su)语:责骂。倨(j

    14、):通“踞”,即箕踞,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故名。古人认为,倨是一种无礼的坐姿。稽:通“计”,计较,争论。慈子:父母爱子女。耆(sh)利:耆,爱好,后作“嗜”。耆利,即贪利。材料三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战国荀况荀子议兵【解读】材料说明秦国没有建立起仁义的根本国策。虽然“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

    15、但是由于缺乏德化,不是以德服人,诸侯只是慑于威势,表面屈服,所以“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称其为“末世之兵”,而非“仁义之兵”。【注释】便:便利。女:通“汝”。上:君主。将率:即将帅。(x):惧,担心害怕。轧:压倒,胜过。材料四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一

    16、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上【解读】材料说明德治的重要性,缺乏德治是秦皇立国的巨大弊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正是此段材料的点睛之笔。【注释】崤函:崤山、函谷关。(ch)耰(yu)棘(j)矜(qn):耰,即锄与耰,锄田去草和碎土平地的农具。棘,通“戟”,棘矜,即戟柄。又服虔认为,耰乃锄柄;王念孙认为,棘矜乃伐棘以为杖,与斩木为兵相类。铦(xin):锋利。铩(sh):长刃刀矛之属。絜(xi):衡量。六合:天地四方为六合,代指天下。堕:通“隳”,毁灭。施:施行,给予。建立集权统一国家6郡县制度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

    17、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

    18、,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

    19、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解读】材料一反映了秦统一后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王绾等赞成分封制,李斯赞成郡县制,秦始皇认可李斯的主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实际上是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统治的问题。郡县制将原有方国的权力收归中央,取消独立王国,使其成为统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从而为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开始也是对分封与郡县的议论。与材料一不同的是,李斯从阐明分封、郡县两种制度孰优孰劣,转向论述统一思想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并进而提出焚书建议,推行愚民政策。淳于越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认为“古者天下散乱,

    20、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可以说,材料一着重于统一制度,材料二强调钳制思想,都是为统一集权服务。郡县制度,功在千秋,但焚书愚民,造成了文化浩劫,两者都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注释】填(zhn):通“镇”,威服,压服。以:因为,由于。王:称王。支辅:即枝辅,辅佐,辅弼。田常、六卿之患:指代田氏代齐、六卿分晋的史事。六卿,即晋国的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丞相:此指李斯,时任丞相。相与:共同,一道。非:非议。党与:同党之人。蠲(jun)除:清除。7议定帝号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

    21、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

    22、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殷、周称王。秦

    23、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尧曰“朕在位七十载”,皋陶与帝舜言曰“朕言惠,可底行”,屈原曰“朕皇考”,此其义也。至秦,天子独以为称。东汉蔡邕独断卷上【解读】独断,东汉蔡邕撰,今传本分上、下两卷。此书对研究周秦、汉代的名物制度有参考价值。材料一说明秦始皇议帝号的原因(“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其间陈述虽有美化之嫌,但基本上展示了秦灭六国的过程;材料二阐述群臣的意见(“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与秦始皇的决

    24、议(“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始皇帝”的由来(“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尤可见嬴政的君权意识,至为浓烈。材料三是后世学者蔡邕对始皇帝号的读解(“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至秦,天子独以为称”),论述显明。【注释】异日:往日,从前。效:进献。倍:通“背”,背弃,背叛。畔:通“叛”,背叛,叛变。辜:罪,罪过。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分

    25、别指王绾、冯劫、李斯。侯服、夷服:皆属于古代九服。王畿(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等,称九服。此处泛指王城周围方千里以外的地方。毋:无。谥:谥号。行:生平事迹。庖牺氏:即伏羲氏。嫌:避忌。底(zh)行:施行。8统一文字材料一书同文字。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同文书。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材料四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

    26、为七国,田畴异,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解读】汉书艺文志,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班固据刘歆七略增删修补而成,堪称上古学术成果的总纲。可参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其书首创部首编排法,运用“六书”理论说解文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本书叙目所载叙言,论列文字源流,颇得体要。可参张舜徽说

    27、文解字约注。材料一、材料二是史记的记载,非常简略。材料三、材料四叙述了秦统一文字的具体情况,可以作为史记的补充。秦将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统一为小篆,有利于不同地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统一。隶书也起源于秦代,为后世汉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释】畮(m):通“亩”。涂:通“途”,道路。趣(q):通“趋”,趋向,归向。古文: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六国所用的文字。9其他举措材料一始皇三十五年销锋镝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门,坐高三丈。铭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见临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铭,李斯篆,蒙恬书。三辅黄图卷

    28、一材料二始皇权铭,其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薛氏款识,秦会要卷十一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曁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寓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

    29、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21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上【解读】三辅黄图,又称西京黄图,撰人失传。原书有图有记,成于汉末或去汉未远之时,图早佚,文字部分经后人辑理成书。该书记载了汉代长安周围三辅地区的具体状况,也涉及周秦古迹,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秦会要,清孙楷纂,搜集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古籍中有关秦典章制度的记载,以类相从,汇集成编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