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706732       资源大小:266.7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A. 出生率 B. 生育率 C. 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2.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A. B. C. D. 【答案】1. D 2. C【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过程分析。【1题详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死亡率,死亡率不断下降。故选D。【2题详解】当

    2、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图中之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时期人口停止增长;之后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减少。故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选C。【点睛】自然增长率最大时,人口增长最快;自然增长率是0时,人口由增加转为减小,数量最多。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 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A. 1% B. 2% C. 3% D. 4%4. 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 原始型模式 B. “高低高”模式C. 传统型模式 D. “低低低”模式【答案】3. A 4. 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3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

    3、亡率,读图计算即可。【4题详解】乙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下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 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是()A. 甲 B. 乙C. 丙 D. 丁6. 类似于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A. 日本 B. 印度 C. 孟加拉国 D. 印度尼西亚7. 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

    4、离在1 000千米以上【答案】5. B 6. A 7. C【解析】【5题详解】甲国出生率高达28,死亡率在20,自然增长率较高,故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在,A错误;乙国出生率高达30,死亡率在20,自然增长率高,故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在,B正确;丙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接近10,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在,C错误;丁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达40,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是,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丙国人口增长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目前日本人口增长属于这种模式;印度、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

    5、然增长率与丙国不符。故选A。【7题详解】人口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才属于人口迁移,A错误;国际旅游没有改变定居地,不属于人口迁移,B错误;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改变了定居地,属于人口迁移,C正确;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空间移动距离没有明显的界定,D错误。故选C。【点睛】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读下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欧洲迁往非洲 B. 从北美迁往拉美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非洲迁往西亚9.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

    6、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北流向四川 B. 从湖南流向广东C. 从山东流向甘肃 D. 从新疆流向内地【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二战后,世界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D正确,A、B、C都错。【9题详解】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内地到沿海,由乡村到城市,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且经济发展水平比广东落后,所以人口由湖南向广东流动,B正确。【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家庭)、生态环境变化(工程建设、自然灾害)、

    7、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读下面调查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 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11. 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宗教信仰 C. 气候 D. 水源【答案】10. A 11. C【解析】【10题详解】从湖南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A。【11题详解】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关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选择C。【点睛】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

    8、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2.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3.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2. C 13. A【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

    9、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13题详解】“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考点定位】本题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4.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

    10、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15.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 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答案】14. B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地租的因素。地租的影响因素有二个,一方面是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方面是交通的通达度。等值线向外凸出,主要是交通影响造成的。选择B项。【15题详解】本题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选择A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1)

    11、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二是交通通达程度,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是因为道路沿线地租水平较高。(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较多,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非常显著。16.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读图可知,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 )A. 中心商务区 B. 钢铁工业区 C. 居民住宅区 D. 公园游览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心商务区则是所有城市功能分区中地价最高的。商业区人

    12、口白天比较密集,夜晚相对较少。中心商务区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昼夜差别很大。故选A。考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如图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和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7. 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A.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C.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18.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A. B. C. D. 19. 最有可能分布城市功能区是()A. 中心商务区 B. 行政办公区C. 旅游休憩区 D. 科教文化区【答案】17.

    13、C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地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价有市中心向四周递减;受交通通达度影响,地价等值线发生弯曲。故选C。【18题详解】大型钢铁厂污染大气,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并且位于热力环流范围之外,故厂址的最佳位置在。选C。【19题详解】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的区位条件靠近高校或科研机构,在高校技术产业区附近,故最可能是科教文化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故选D。【点睛】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企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0.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14、大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A. B. C. D. 21. 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达度差地价昂贵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 【答案】20. C 21. B【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在阶段,城市的人口分布特征为:距市中心越近,人口密度越大,逐渐向郊区递减;这是城市化初期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21题详解】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是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逆城市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2.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15、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B. 科技落后。C. 管理水平落后 D. 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无限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无限扩大,D正确;城市设施很不完善和管理水平落后会产生城市化问题,但不是根本原因A、C错误;科技落后与城市化问题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口大量移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多。23.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有()A. 尽可能发展大城市,减少中小城市的数量B. 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一起C.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D. 将城市建在山区,景观中有山、河

    16、、植被等。【答案】C【解析】【详解】建设生态城市要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是主要措施,C正确;发展大城市,减少中小城市的数量和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一起不利于减轻城市污染,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A、B错误;直接将城市建在山区不利于城市发展,不是生态城市的主要措施,D错误。故选C。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之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各

    17、题。24. 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影响是()A. 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 B. 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C. 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 D. 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25. 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A. 交通便利 B. 开发程度低 C. 基础设施完善 D. 农业发达【答案】24. C 25.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问题,学生要掌握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解决城市化的措施。【24题详解】雄安新区的成立对北京的影响,在于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对北京非首都功能起到一些分流作用。雄安新区会吸引一部分企业,搬迁过去,从而北京经济中心地位下降,从而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C正确

    18、,B、D错误;雄安新区的建设,不会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A错误。故答案选C。【2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雄安新区建设的区位因素。保定市的城市等级要高于雄县、容城、安新,交通更便利,技术设施更完善、农业技术更发达,开发程度更高。而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位于京津保腹地,土地、水利、环境、地质支撑条件优良,生态环境好,发展空间充裕,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人口密度小,拆迁成本低,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故答案选B。【点睛】设立雄安新区,有力有序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是熟悉雄安新区地理区位特征。二、综合题:(50分)26.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

    19、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2)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中部省区成为人口净迁出地区的原因(至少写二点)(3)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至少三点)【答案】(1)广东省 四川省(2)中部省区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交通便利。(至少写二点)(3)有利: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劳动力、人才,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带动了东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造成东部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引起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至少三点)【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状况

    20、及人口迁移的影响。【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四川省。(2)人口迁出的原因有中部地区劳动力丰富,经济落后,剩余劳动力充足;中部地区距离东部经济发达近并且交通便利也是中部省区成为人口净迁出地区的原因。(3)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对移入地的影响,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有提供充足劳动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大量人口的迁入,带动了东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是人口大量移入造成东部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引起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

    21、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阶段为预测段。右图为我国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1)与现阶段相比,我国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描述我国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3)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1)不会发生变化 出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

    22、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依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2)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2020年-2040年时间段上升速度较快,之后上升速度下降。(3)同意:缓解养老压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平均寿命延长;充分发挥经验等优势。不同意: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有些职业不适合等。【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分析。【详解】(1)人口增长模式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进行判断,我国阶段出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依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故人口增长模式还是三低模式

    23、,不会发生变化。(2)根据图示信息,我国2020年-2040年青少年抚养比略有增大,老年抚养比明显增大,故总抚养比上升速度较快;2040年-2060年青少年抚养比略有下降,老年抚养比有所上升,总抚养比仍在上升,上升速度有所下降。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3)同意延迟退休的理由从缓解劳动力不足,减轻养老负担等,同时现在平均寿命延长并且老年人可以充分发挥经验等优势。不同意的理由从老年人继续就业会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另外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有些职业不适合老年人工作。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24、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1)1990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特点: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

    25、,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城市化进程。由图示可以看出 1990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是快速上升的,即城市化进程是加速发展阶段。该阶

    26、段城市化特点表现可从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城市用地规模等方面描述。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格局的地理意义可结合一体化的特征,即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对乡村经济、缓解城市压力、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说明。材料二显示城郊间温度差,城市有热岛效应,城市郊间空气流动可从热岛效应原理说明;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要考虑城郊风的特征。【详解】(1)由图示可以看出 1990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是快速上升的,即城市化进程是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特点表现为: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大,出现城市密集地

    27、区和城市群。(2) 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利于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以城带乡、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材料二显示城郊间温度差,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因为城市温度高,城市形成低气压区,空气上升,郊区相对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区,近地在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即城郊气温差(或城市热岛效应)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要考虑城郊风的特征: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该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改善近地面风的质量;城郊之间设置绿化带,把污染物隔离。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