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节能设计指南住宅01.docx

    • 资源ID:9695801       资源大小:744.1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节能设计指南住宅01.docx

    1、节能设计指南住宅01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说明指南(住宅建筑)1. 建筑节能设文件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要有节能设计内容(例如设计说明中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章、节),内容包括:11 建筑小区、单体节能设计基本情况及气候条件介绍12 设计依据性文件、规范、标准:13 典型单体(栋号)节能设计规定性指标 :(1) 建筑体形系数的计算值;(2) 窗墙面积比计算值及设计选用窗的传热系数值;(3) 屋面典型构造层次(或构造设计节点图)及平均传热系数设计值;(4) 外墙典型构造层次(或构造设计节点图)及平均传热系数设计值;2技术内容21 建筑小区、单体节能设计基本情况及气候条件介绍成都地处川西盆地, 属于亚热带

    2、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风速小、潮湿闷热;冬季气温低、湿度大、日照率低,阴冷潮湿。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温度16.1;最冷月平均温度5.4 ;极端最低温度-5.9最热月平均温度25.5极端最高温度 37.3冬季平均相对湿度85%夏季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率28%冬季日照率14%冬、夏季主导风向NNE主导风向频率33%夏季平均风速1.4米/秒22 设计依据性文件、规范、标准:(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2)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0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 . 室内环境设计2.1 热工

    3、与建筑节能部分;(4) 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文件、规定;(5)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技术软件。23 节能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计算)出建筑体形系数的值,.建筑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40。若超过此规定值时,屋顶,外墙等热工指标应按2.4,2.5条中表2、表3注中的要求执行。说明 建筑体形系数(S):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空调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条式建筑(二个单元以上) 体形系数在一般0.35以内,对于建筑平面复杂、凹凸较多的条式建筑体形系数可能超过0.35;点式建筑通常一个单元在五层(包

    4、括五层)以上,以及高层建筑体形系数也能控制在0.4以内。对于建筑平面复杂、凹凸较多的点式和高层建筑体形系数可能超过0.4. 为了方便, 判断2.2条可参考附图中建筑体形系数参考图进行。2.4 外窗2.4.1 节能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计算)建筑各朝向(或有卧室、客厅立面)窗墙面积比。2.4.2 各朝向(或有卧室、客厅立面)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技术措施)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说明 1.由于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太差,因此,必须控制窗墙面积比。本条窗墙面积比的定义为:建筑外墙某一朝向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或有卧室、客厅立面)的总面积(以窗和阳台门透明部分的洞口尺寸计算)与建筑的外墙这一朝向面的总

    5、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面积)之比。2. 关于建筑朝向的确定:考虑到具体建筑朝向并非是正南或正东等方向,因此,从工程设计具体情况和简单性、可操作性考虑,建筑朝向通常按某一范围内确定较为简单.如表1表1 确定建筑朝向的范围南(偏东30至偏西30)北(偏东60至偏西60)东(偏南60至偏北30)西(偏南60至偏北30)表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表4.0.4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朝 向窗外环境条件外窗的传热系数KW/(m2K)窗墙面积比0.25窗墙面积比0.25且0.30窗墙面积比0.30且0.35窗墙面积比0.35且0.45窗墙面积

    6、比0.45且0.50北(偏东600到偏西600范围)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4.74.73.22.5-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4.73.23.22.5-东、西(东或西偏北300到偏南600范围)无外遮阳措施4.73.2-有外遮阳(遮阳系数0.3)4.73.23.22.52.5南(偏东300到偏西600范围)4.74.73.22.52.5 25 屋面、外墙必须有隔热保温层,屋面、外墙的热工指标(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表4.0.8所规定的要求。祥见表3:26 表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表4.0.8 围

    7、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KW/(m2K)和热惰性指标(D)屋 顶* 外 墙*外 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分户墙和楼板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户 门K1.0D3.0K1.5D3.0按表4.0.4表K2.0K1.5K3.0K0.8D2.5K1.0D2.5例1:对某住宅进行节能设计:1建筑面积: 3400m2;2结构类型:异型框架结构;3建筑高度层数:建筑总高度24.4m,房间层高3.0m,层数6层, 部分跃7层;4建筑总长48.7m, 建筑宽11.4m。(一)计算例1住宅建筑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 = 3079.38 m2建筑物的体积 = 10984.6 m3=0.2

    8、8(二)计算例1住宅的窗墙面积比:根据某住宅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窗墙面积比:朝向(或建筑不同立面)外窗面积(m2)外墙(包括外窗)面积(m2)窗墙面积比东10.523.90.038南493.61022.40.48西10.523.90.038北2901090.40.29注: 窗墙面积比按以下公式计算:根据所计算的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表4.0.4 所规定的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确定外窗朝向(或建筑不同立面)传热系数K W/(m2K)外窗的技术要求东4.7断热桥的铝合金框单玻窗南2.5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Low-E玻璃窗西4.7断热

    9、桥的铝合金框单玻窗北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附表1 Low-E玻璃 和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 材料名称构造、厚度(mm)传热系数(W/m2K) Low-E玻璃44.0 Low-E玻璃63.9中空玻璃5+6+53.5中空玻璃5+12+5 3.2中空Low-E玻璃5+6+5 2.1中空Low-E玻璃6+12+6 1.7双层中空玻璃6+12+63.0三层中空玻璃5+6+5+6+52.3三层中空玻璃5+12+5+12+52.1附表2 窗户的传热系数 窗框材料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玻璃厚度(mm)传热系数(W/m2.k)钢、铝单框单玻-56.4单框Low-E单玻55.1单框中空654.11253.9

    10、1663.7单框Low-E中空1253.0双层窗10014053.1单框中空断热桥653.491253.2单框Low-E中空断热桥91252.6塑料、木单框单玻-54.7单框Low-E单玻54.2单框中空653.41253.21662.720-3062.5单框Low-E中空652.71252.2双层窗10014052.3注: 1、表中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阳台门上部带玻璃部分。(三)屋面的保温隔热设计屋面构造措施与热工参数如表所示序号材 料名 称导热系数(W/mK)材料厚度d(m)(m2K/W)1水泥砂浆抹灰0.930.020.021钢筋砼屋面板1,741500.0862炉渣找坡0.80.0

    11、6(平均厚度)0.0753水泥砂浆找平0.930.030.0324防水材料0.170.0030.0185聚苯乙烯挤塑板0.0280.031.0716混凝土保护层1.510.040.026屋面构造的总传热阻1.378屋面的总传热阻= 0.02屋面构造的总传热阻0.10= 1.5 (m2K) /W= 0.67 W/(m2K)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及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平均传热系数Km为:Km= 屋面传热系数修正系数(am)0.67 1.15 = 0.77 W/ (m2K)注: 表中构造作法已考虑了屋面的热惰性指标因素(四) 外墙外保温隔热设计外墙构造措施与热工参数如表所示序号材 料名 称导热系数(W

    12、/mK)厚度d(m)(m2K/W)1水泥砂浆内抹灰0.930.020.0212多孔砖0.581900.332水泥砂浆找平0.930.020.0213聚苯乙烯保温材料0.0470.030.634聚合物砂浆保护层0.860.020.0235外墙面砖1.510.0120.0086外墙构造的总传热阻1.03外墙的总传热阻= 0.02 + 外墙构造的总传热阻 + 0.11= 1.162 (m2K) /W=0.86 W/ (m2K)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及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平均传热系数Km为:Km = 外墙构造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am)0.861.2= 1.032 W/(m2K)注:表中构造作法已考虑了外

    13、墙的热惰性指标因素例2:对某高层住宅进行节能设计:1建筑面积: 23800m2;2结构类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建筑高度、层数:建筑高度99.4m,房间层高3.0m,层数地上30层, 地下二层;(一)计算住宅建筑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 = 15785 m2建筑物的体积 = 63294 m3 =0.25图 某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及不同朝向的划分(二)计算住宅的窗墙面积比:根据例2某高层住宅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窗墙面积比:朝向(或建筑不同立面)外窗面积(m2)外墙(包括外窗)面积(m2)窗墙面积比第1面64819100.33第2面61216550.37第3面662.414400.46

    14、第4面646.423400.27第5面646.423400.27第6面662.414400.46第7面61216550.37第8面64819100.33注: 窗墙面积比按以下公式计算:根据所计算的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表4.0.4 所规定的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确定外窗朝向(或建筑不同立面)传热系数K W/(m2K)外窗的技术要求第1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第2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第3面2.5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Low-E玻璃窗第4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第5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

    15、第6面2.5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Low-E玻璃窗第7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第8面3.2断热桥的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 注:一般成都地区住宅厨房、卫生间可采用单玻窗,但客厅、卧室等有空调的房间外窗要求为断热桥铝合金框中空玻璃窗或塑钢中空玻璃窗,窗的面积较大时还应采用断热桥铝合金框Low-E中空玻璃窗或塑钢Low-E中空玻璃窗。(三)屋面的保温隔热设计屋面构造措施与热工参数如表所示序号材 料名 称导热系数(W/mK)材料厚度d(m)(m2K/W)1水泥砂浆抹灰0.930.020.021钢筋砼屋面板1.740.150.0862炉渣找坡0.800.06(平均厚度)0.0753水泥砂浆找平0.9

    16、30.030.0324憎水膨胀珍珠岩0.0580.050.8624防水材料0.170.0030.0186混凝土保护层1.510.040.026屋面构造的总传热阻1.12屋面的总传热阻= 0.02屋面构造的总传热阻0.10= 1.24 (m2K) /W= 0.806 W/ (m2K)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及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平均传热系数Km为:Km= 屋面传热系数修正系数(am)0.806 1.2 = 0.97 W/ (m2K)注: 表中构造作法已考虑了屋面的热惰性指标因素(四) 外墙外保温隔热设计外墙构造措施与热工参数如表所示序号材 料名 称导热系数(W/mK)厚度d(m)(m2K/W)1水泥

    17、砂浆内抹灰0.930.020.0212多孔砖0.581900.332水泥砂浆找平0.930.020.0213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0.060.030.54聚合物砂浆保护层0.860.020.0235外墙面砖1.510.0120.008外墙构造的总传热阻0.892外墙的总传热阻= 0.02 + 外墙构造的总传热阻 + 0.11= 1.012 (m2K) /W=0.99 W/ (m2K)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及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平均传热系数Km为:Km = 外墙构造的传热系数修正系数(am)0.991.2= 1.19 W/(m2K)注:表中构造作法已考虑了外墙的热惰性指标因素附表3 保温隔热技术体系

    18、及建筑构造冷热桥的修正系数am值 序 号材料、构造、施工条件及使用情况am1作为夹芯层浇筑在混凝土墙体及屋面构件中的块状多孔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及憎水膨胀珍珠岩等),因干燥缓慢及灰缝影响1.42铺设在密闭屋面中的多孔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石灰炉渣等),因干燥缓慢1.43铺设在密备完善的屋面及作为夹芯层浇筑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半硬质矿棉、岩棉、玻璃棉板及憎水膨胀珍珠岩等1.24作为夹芯层浇筑在混凝土构件中的泡沫塑料等,因压缩1.25聚苯乙烯挤塑板倒置屋面及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1.156EPS(聚苯乙烯泡沫)、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1.27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砌块墙

    19、体及加气混凝土条板墙体、屋面、因灰缝影响1.258填充在空心墙体及屋面构件中的松散保温材料(如稻壳、木屑、矿棉、岩棉等),因下沉1.29矿渣混凝土、炉渣混凝土、浮石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实心墙体及屋面构件,在严寒地区,且在室内平均相对湿度超过65%的供暖房间内使用,因干燥缓慢1.152.7外墙、屋面的隔热保温措施(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附表4 、5 的规定。注:1. 其中外墙、屋面的传热系数已考虑了结构性冷桥的影响,为平均传热系数;2附表4,5中构造作法已考虑了外墙和屋面的热惰性指标因素附表4 节能屋面的技术措施钢筋混凝土屋面(传热系数K1.0 W/(m2K),D3.0

    20、)轻型结构屋面(彩钢板、木结构、3D板等)(传热系数K0.8 W/(m2K),D2.5)1 憎水膨胀珍珠岩、蛭石制品等平均厚度50mm(保温材料兼找坡时,最薄处35mm)2 聚苯乙烯泡沫材料50mm;3 聚苯乙烯泡沫挤塑板30mm;4 聚氨脂硬泡沫材料30mm;5 矿棉、岩棉、玻璃棉板(坡屋面内贴)40mm;6 FHP-VC复合硅酸盐保温板平均厚度50mm;(保温材料兼找坡时,最薄处35mm)7 加气混凝土等硅酸盐材料平均厚度150mm。(加气混凝土兼找坡时,最薄处100mm)1 聚苯乙烯泡沫材料100mm;2 聚苯乙烯泡沫挤塑板50mm;3 聚氨脂硬泡沫材料50mm;4 矿棉、岩棉、玻璃棉板

    21、(坡屋面)60mm注:当建筑体形系数不满足2.2条要求时,屋面隔热保温材料厚度应增加20mm附表5 节能墙体的技术措施外墙构造形式及节能热工要求(传热系数K1.5 W/(m2K),D3.0)外隔热保温技术1. 钢筋混凝土框架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200mm 导热系数0.18)2. 钢筋混凝土框架泡沫混凝土填充墙(泡沫混凝土砌块厚度200mm 导热系数0.20)3. 钢筋混凝土框架气加砂砌块填充墙(气加砂砌块厚度200mm 导热系数0.18)a) 框架、梁、柱等热桥部位所占外墙面积小于25%的墙体可不作隔热保温;2. 框架、梁、柱等热桥部位所占外墙面积大于25% 的墙体,应对热桥部

    22、位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主体部位墙体可不作保温隔热;4 钢筋混凝土框架空心砖填充墙(墙厚370mm)5. 砖混结构(墙厚370mm)1 EPS(聚苯乙烯泡沫板)外隔热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25mm2 聚苯乙烯泡沫挤塑板外隔热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20mm;3 FHP-VC复合硅酸盐保温板隔热保温技术保温板厚25mm;4 TS20、ZL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25mm;5 其它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达到节能技术要求(导热系数0.07)的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25mm;6. 钢筋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厚370mm) 7. 钢筋混凝土剪刀墙(墙厚370mm)1

    23、EPS(聚苯乙烯泡沫板)外隔热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30mm2 聚苯乙烯泡沫挤塑板外隔热保温技术隔热保 温材料25mm;3 FHP-VC复合硅酸盐保温板隔热保温技术保温板厚35mm;4 TS20、ZL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35mm;5 EPS(聚苯乙烯泡沫)现浇混凝土外墙外隔热保温复合浇注体系,隔热保温材料40mm;6 其它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达到节能技术要求(导热系数0.075)的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30mm;轻型结构外墙:彩钢板、3D板、木复合墙体等(传热系数K1.0 W/(m2K),D2.5)1EPS(聚苯乙烯泡沫)隔热保温材料100mm2聚苯乙烯泡沫挤塑板材

    24、料60mm;3. 聚氨脂隔热保温材料60mm;5 矿棉、岩棉、玻纤棉等(导热系数0.05)隔热保温材料100mm;外墙构造形式及节能热工要求(传热系数K1.5 W/(m2K),D3.0)内隔热保温技术1. 钢筋混凝土框架空心砖填充墙(墙厚370mm)2. 砖混结构(墙厚370mm) 3. 钢筋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厚370mm) 4. 钢筋混凝土剪刀墙(墙厚480mm)1.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内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35mm;2. 矿棉、岩棉、玻璃棉板(导热系数0.05)龙骨石膏板内隔热保温技术保温板厚25mm3. FHP-VC复合硅酸盐保温板隔热保温技术保温板厚35mm;4. 其它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达到节能技术要求(导热系数0.06)其它外墙内保温技术隔热保温材料35mm;注:当建筑体形系数不满足2.2条要求时,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厚度应增加15mm。


    注意事项

    本文(节能设计指南住宅0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