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野外实习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9692055       资源大小:29.4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野外实习教学大纲.docx

    1、野外实习教学大纲野外实习教学大纲1. 一年级野外地质实习大纲适用学期:第四学期 实习周数:2周实习学分:2 实习地点:西安周边实习形式:野外实习 课程编号:S271084.一、实习目标 (实习的意义和实习的教学目标)地球科学概论、动力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基础等是地学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室内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教学。由于地质学研究对象(地球)和内容(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等)的复杂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46亿年至今)以及空间上的广阔性(大到宇宙,小至晶体),所以很难在室内模拟某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因此,野外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一年级学生仅

    2、学习到地质学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为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加深感性认识,对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形成、演化,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树立地质科学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另外,野外实习是学生真正接触地质工作的开始,也是他们献身地质事业的起点,此教学环节的好坏,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苦乐观,有意识的保护祖国大好河山的资源、环境,热爱地质,今后安心从事地质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实习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通过野外实习,掌握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深入学习地质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二、实习内容(围绕实习目标要完成的实习任务,注意安排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实习内容)在西安周边地区实习基地,选择了6条实习路线对学生进行为期二周的野外认识实习。这6条实习路线分别是: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口地质观测路线;蓝田县公王岭灞源地质路线;蓝田县汤峪地质路线;长安区沣峪地质路线;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双竹)地质路线;黄河壶口瀑布仕望河地质路线。这个实习基地优势是离校近,地质现象典型、全面,出露较好,且人文环境优越,基本能满足实践要求。学生能够通过6条路线的穿越实践,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野外实习主要以地质路线观测的方式为主。所选

    4、6条路线的实习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口地质路线较好,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主要岩性为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和灰岩等沉积岩,其中有些地段含有较丰富的化石。除此之外,既可观测渭北翘起带中的各种褶皱、断层和节理,又可观测奥陶系与二叠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以及河流的下蚀、侧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2、蓝田县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灞源地质路线出露上太古界太华群、下元古界铁铜沟组、中元古界熊耳群和第四系。太华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各类褶皱发育。铁铜沟组为秦岭地区下元古界标准剖面之一,以石英岩为主,出露于北川河道边,露头很好。熊耳群亦沿此河道出露,主要是一套

    5、变火山岩地层,其中可见保存较好的变余气孔、杏仁等火山岩构造。熊耳群与铁铜沟组的不整合面及铁铜沟组与太华群的角度不整合面亦可见到。公王岭的第四系出露较好,此地产有举世闻名的蓝田猿人(蓝田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并建有蓝田人遗址博物馆。秦岭北坡山前断裂和不同地层中的断层、节理较多。蓝田花岗岩体和张家坪花岗岩体及其中的金矿带在湘子岔出露。3、在东汤浴地质路线上可以观察到:秦岭北坡山前断裂的特征;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中元古界宽坪群区域变质岩以及其中的褶皱:构造蚀变带;超基性岩、基性岩和酸性侵入岩:汤峪温泉。4、在沣峪口,山前断裂的构造特征及翠华山花岗岩体和其中的长英质脉体、花岗质脉体出露良好。石羊关

    6、可见混合岩化花岗岩。秦岭分水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5、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附近的黄土剖面出露较好。根据颜色、粒度、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可以分出56层古土壤。充分反映了西安地区第四纪古气候变迁演化的历史。6、黄河壶口瀑布区仕望河地质路线。壶口瀑布区是黄河中游相对稳定山地中河流侵蚀作用的典型。为了学习中游相对稳定山地中河流的侵蚀作用,学生可到黄河壶口瀑布实地考查。这里地层近于水平,倾角26,出露的沉积岩为三叠系纸坊群软硬相间的一套岩层,这套岩层呈交互沉积关系,较硬的为砂岩岩层,较软的为钙质页岩及泥岩层,未见岩浆岩、变质岩出露。侵蚀作用的产物主要有壶口瀑布群、十里龙槽、涡穴及漏斗、侧蚀洞

    7、穴及凹槽、离堆山等。这6条路线,基本满足了地质教学内容的要求,同时,也兼顾到了素质教育。这6条地质实习路线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景观,如高冠瀑布、壶口瀑布、巍峨的秦岭风光等,也包括了诸多的人文景观,如三原的城隍庙、半坡遗址、蓝田猿人遗址、杨虎城陵墓等,还能深入当地进行社会实践,了解风土人情,调查厂矿、企业、学校等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三、实习方案(通过什么技术路线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目标)实习过程总体可安排为四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野外实习阶段;总结阶段;学生完成实习报告阶段。准备阶段在室内进行,包括实习动员,指导教师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复习理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

    8、实习区及各条路线地质概况进行介绍,实习分组以及实习用具的准备等等,力求有备无患,准备充分。野外实习阶段,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对所选6条地质路线中各典型地质现象、露头等进行认真的观测、描述和记录,灵活运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或者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首先认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特征,并对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地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描述、记录各种地质现象的动手能力并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另外,有意识安排学生参观名山大川及名胜古迹,对学生

    9、进行爱国主义、苦乐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是野外实习最重要的阶段。野外实习阶段结束之后,指导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对野外实践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讲授野外实习报告编写方法,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最后,学生根据野外实习中自己亲自动手搜集到的野外地质资料,结合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完成实习报告,鼓励学生有创新内容。四、时间和进度安排(起至时间及每个时段的内容安排)地球科学概论、动力地质学原理等课程室内教学结束后,在大学本科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或第一学

    10、年第二学期集中安排两周(10天14天)时间进行野外实习。第一天 室内准备明确本次野外实习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并对各条实习路线的地质概况有初步了解。 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要注意安全,加强纪律性。第二天 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村地质路线使学生认识沉积岩区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要素及GPS、数码相机的基本方法。要求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实际测量并学习画素描图。 第三天 蓝田县公王岭灞源地质路线 了解蓝田人动物群的组成、特点及古地理环境;观测秦岭北坡山前断裂的特征,燕山期蓝田花岗岩、武陵期张家坪花岗岩以及太古宇太华群、下元古界铁铜沟组和中元古界熊耳群特征以

    11、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本次实习与口镇花园村地质上的差别。第四天 蓝田县汤峪地质路线观测秦岭北坡山前断裂在东汤峪的出露特征及其对温泉的控制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宽坪群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主要区别和其中不同形态的褶皱,观测花岗岩、辉长岩(基性岩)和辉石岩(超基性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等。第五天 长安区沣峪地质路线观测翠华山花岗岩体、石羊关花岗岩体和韧性剪切带以及秦岭群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区分不同成因的花岗岩,认识韧性剪切带,掌握河流向源侵蚀,下蚀形成的“V”型谷,瀑布的形成,局部侵蚀基准面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第六天 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双竹)地质路线使学生学习黄土剖面的观察、

    12、描述和分层方法及取样要求等。要求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黄土沉积的影响,并能识别黄土和古土壤,对黄土剖面进行野外分层和描述分析,使学生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地理变迁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第七天 西安黄陵宜川 参观黄帝陵。第八天 黄河壶口瀑布仕望河地质路线1壶口瀑布群2十里龙槽3涡穴及漏斗4侧蚀洞穴及凹槽5离堆山(孟门山) 6仕望河小型瀑布第九天 集中讲授“如何编写野外实习报告” 并播放地球之波及探索地球奥秘的人光盘第十天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五、成绩评定要求一星期后交实习报告。教师在审阅各位同学的实习报告之后结合野外实习中的表现和观察、描述、记录等情况,按优秀、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考

    13、核。2. 二年级野外教学实习大纲适用学期:第六学期 实习周数:5周实习学分:5 实习地点:安徽巢湖实习形式:野外实习 课程编号:.S271096一、实习目标(实习的意义和实习的教学目标)野外教学实习是在一年级野外认识实习和矿物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岩石学和沉积岩岩石学的课堂学习之后,所开展的一项重要的野外实践活动。野外教学实习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资料,踏勘、控制实测地质剖面和地质填图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程序,为以后从事的地质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二、实习内容(围绕实习目标要完成的实习任务,注意安排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实习内容)野外教学实习基地位于安

    14、微省中部巢湖市境内,西北距合肥65公里,东北距南京120公里,东南距芫湖80公里。实习区交通便利,地层较为齐全,构造特征明晰,是理想的野外实习基地。1.熟悉实习区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含矿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实习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2.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及生物和化学沉积岩)和侵入岩,并能掌握岩石手标本和描述。3.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斜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的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

    15、几何等,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5.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即指“3S”技术为一体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加上计算机管理,借助数码摄相等数字化采集装备及信息处理为一体的集成化技术。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信于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7.掌握直线法,导线法实测地层剖面以及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等主要图件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本技能(包括手绘和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绘制)。8.掌握地质调查报吿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三、实习方案(通过什么技术路线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目标)巢湖野外教学实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带队老

    16、师介绍工作区基本地质概况、实习安排和注意事项。2.踏勘阶段。路线:殷家山小乌岭王乔洞(1) 观察震旦系灯影组地层。(2) 观察震旦系地层与志留系地层之间断层。(3) 观察志留系高家边组和坟头组,上泥盆统五通组地层。(4) 参观紫微洞、王乔洞。为地下暗河形成的卡斯特地下溶洞。路线二:麒麟山凤凰山(1)观察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及其彼此之间接触关系。(2)鸟瞰实习区地质构造全景,重点观察凤凰山背斜形态和背斜倾伏端。路线三:平顶山二叠系、三叠系路线(1)观察下二叠统栖霞组、弧峰组和银屏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地层岩性特征,并分析沉积环境。(2)观察三叠系地层岩性特征

    17、。(3)观察以三叠系为核部的平顶山向斜西南倾伏次级小褶皱。3.实测地质剖面阶段(1)小乌岭王乔洞志留系地层剖面。(2)麒麟山凤凰山石炭系地层剖面。(3)平顶山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剖面。4.地质填图阶段比例尺为125000,填图单位是下志留系高家边组、中志留系坟头组、上泥盆统五通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栖霞叠组、下二叠孤峰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下三叠统殷坑组和龙山组、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5.编写地质报告和地层剖面图阶段先由老师讲解地质报告和地层剖面图的内容、格式和要求,学生自行编写地质报告和绘制地层剖面图、综合柱状图和地形地质图等。四、时间和进度安排(起止时间及每个

    18、时段的内容安排)根据教学大纲,野外教学实习安排在大学本科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时间20天。(1)由院、系领导及指导教师向学生做实习动员报告,从学校出发到安微巢湖实习基地;由带队老师做实习地区地质概况介绍和注意事项2天。(2)地质路线踏勘4天。(3)小结及布置下阶段工作1天(4)实测野外地质剖面3天(5)小结及布置下阶段工作1天(6)地质填图4天(7)编写地质报告,绘制地层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4天(8)返校1天五、成绩评定:实习结束之后,每位学生须提交:(1)地质调查报告1份(2)实测地层剖面图2张(3)1/2.5万实际材料图1张(4)1/5万地形地质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5)1/5万构

    19、造地质图(或构造纲要图)1张教师在在审阅上述作业之后,并结合野外实习、按优秀、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每位同学进行考核。3. 三年级生产实习大纲适用学期:第八学期 实习周数:6周实习学分:6 实习地点:省内外实习形式:野外实习 课程编号:S271108.一、 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在基本完成了地质专业主要课堂理教学任务和地质教学实习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次实习旨在较全面地消化和领会理论教学内容;训练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提高地质观察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地质研究的素质;为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样品。二、 实习内容生产实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野外地质

    20、工作技能训练;地质或综合剖面研究和地质路线观察和专项地质研究。地质工作是野外时间性很强的,必须学会和熟练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工作技能:罗盘和地形图的熟练使用,绘制各种地质图件;采集各种样品和标本;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槽探、钻探,不同勘探工作的编录。地质剖面或综合剖面的研究,及地质路线观察是培养和提高地质观察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了解和掌握工作区的地质情况的基本方法,通过该项工作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地质观察能力和基本掌握工作区的基本地质情况的目的,并为专项地质研究做准备。在基本掌握工作区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选定研究方向,作专门地质观察,以提高综合分析和研究的素质。三、 实习方案。为有效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要

    21、大量选择地质内容较丰富,地质条件难度适中,交通及生活条件易于组织实习的地区,也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有关生产或研究项目选择实习地点。考虑到生产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连续性及每生一个论文选题的要求,每个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超过5名。生产实习的三项主要工作要作科学安排,最好先进行地质、剖面研究和地质路线工作,路线工作技能的训练可与地质观察结合在一起进行;作各种工程编录训练,可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专项研究工作宜在最后阶段进行。四、 时间及进度安排实习时间6周。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收集资料和出野外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野外工作阶段。第三阶段为室内实习报告编写阶段。指导教师应在实习正式进行前做好选

    22、点工作,并做好有关资料的准备。该阶段工作量的大小视工作区的情况有较大变化,一般为一周左右。6周实习时间安排如下:收集资料及野外准备:0.5-1周野外工作:4-4.5周实习报告编写:1周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可视工作区实际情况及经费情况适当调整,但原则上应尽量多地安排野外工作时间。五、 成绩评定实习成绩拟为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的依据是实习期间的表现,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技能的情况;野外地质观察的能力的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素质,收集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资料情况等方面。优秀者实习期间表现好,较熟练地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技能,野外地质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素质较高,收集撰写论文资料齐全,而且在资料

    23、中有相当部分自己的第一手资料。良好者大体与优秀者相近,只是在收集毕业论文资料中第一手资料较少些。中等者实习期间表现较好,基本掌握野外工作技能,野外地质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提高,收集资料基本能满足撰写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需要。及格者实习期间表现一般,但在掌握野外工作技能,野外地质观察能力等方面基本达到要求,收集了撰写论文或毕业设计的主要资料。不及格者,实习期间表现欠佳,尤其是缺席时间在一半以上。基本不具备基本野外工作技能,无地质观察的基本能力,收集资料不能满足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需要。四年级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适用学期:第八学期 设计周数:8周 学 分:8 课程编号:S271078

    24、一.实习目标1.基本性质: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是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走向新生活前各种能力的全面训练,此阶段既定目标的实现与否将对学生人生产生深远影响。怎样概括和界定毕业实习阶段的教育性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以为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过程是学生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提高开发,是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科学创新潜意识的基本构建。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实施的好与坏,其最终成果是对四年本科学习状况的基本检验和升华。因此,一些有志于教育工作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编写阶段的工作,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所制订的相关条例,切实而忠诚的履行

    25、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保障实习环境、教师力量、实验设备、实习经费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 2.能力培养在指导老师的讲授和提示下,能够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或对老师拟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提出修改意见;独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详细提纲的编写、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综合研究、设计(论文)编写、成果展示、演讲答辩等;积极参加野外勘查、样品整理、学术交流等活动。3重点难点本实习的重点为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科学创新潜意识的基本构建, 是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技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提高开发,掌握地学科学研究和野外勘查的基本工作方法。本课程的难点为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详细提纲编写

    26、、研究方法技巧、多元统计方法技术、文字报告编写、成果论证答辩等。4.选修教材学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编写相关的教材、参考书、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借阅相关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设计(论文)各一份,借阅相关科学研究报告1-2份,系统了解科研题目、章节安排、论证方法等。选修由指导教师指定的相关教材。二.实习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编写阶段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多样的,因为不同的实习任务产生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同时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老师的专业方向、研究内容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本任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了统一性特征,毕业设计(论文)编写工作基本任务,包括设计(论文) 立题、文献检索、资料收集

    27、、野外勘查、数据处理、综合研究、设计(论文)编写、成果展示等的系统训练。 三.实习方案(一)基本内容1.设计(论文)立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应由指导教师提出,或者由学生和老师商讨提出。一般立题应尽可能和相关科研题目相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应以题目短小、目标明确、内容细致、研究深入为准则,立题要尽可能小而全、小而实,避免大而空、大而虚,总之立题应能充分展现研究内容,达到文题一致、图文并茂。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一般应该在第七学期提出,第八学期初修改论定。2.文献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及其方法,国内外地学类期刊种类介绍,国际公认的“四大检索”库(EI、SCI、ISTP、ISR)及

    28、CA的收录查询。完成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查询,至少列出国内、国外文献各十篇,翻译近年来国内(汉译英)外(英译汉)相关专业论文12篇。3.资料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收集是非常艰难的,但是相关研究的资料收集必不可少。实际资料收集是对学生交际能力、口才艺术、探求精神的有效培养,每一位科学研究工作者都曾经历过资料收集的难堪与尴尬。每个学生至少到三个以上单位收集资料,还可以通过各类刊物、专著查找有用信息。除了收集所需数据、图件、文字报告外,应该重视各种思维方式、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处理技术等和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各种碎片。4.详细提纲: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后,要求编制系统研究

    29、详细提纲,详细提纲是研究工作和文字操作的关键、纲中之纲。它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详细提纲编写中要系统考虑附图附表及插图插表,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技术和所需的基本技术文献。要求章节安排合理、重点内容突出、前后搭配恰当、文字图表并茂。5.野外勘查:毕业设计(论文)野外勘查是基本任务,对地学而言二年级的教学实习、三年级的生产实习,为野外勘查的基本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论文)野外勘查除收集相应的资料外,要进行实际探测、样品采集、样品分析、图件制作等,加强野外勘查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树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怕流汗的科学研究精神。野外勘查一般在1030天,可根据立题需要由指导教师酌定。6.室

    30、内研究:室内综合研究是相对复杂的系统过程,相对复杂是因为研究立题不同,研究的方法思路、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时专业方向不同其研究技术路线、方法措施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室内综合研究仍然有相通之处,亦即存在系统过程,应尽可能做到:样品分析及质量评估: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制订与编写详细提纲相应的分析方法,例如:微量元素分析、硅酸盐全分析、X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稳定及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差热分析、包裹体分析等,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岩矿分析:岩石和矿物的系统研究是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编写必不可少的,除野外勘查外室内的岩矿鉴定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光片和薄片采集、磨片、鉴定,使学生掌握光

    31、薄片系统制作和鉴定方法,通过光薄片研究矿物、岩石、矿产的形成演化和相互关系等。岩石矿物学研究是地学类综合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计算:基本的统计计算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必不可少,要求原始数据来源可靠、准确无误,一般应尽量使用自测数据,收集或引用数据一定要注明来源和出处。各种重要统计计算所使用公式和统计方法,要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列出,尽量做到数据来源可靠、统计方法正确、结果准确无误。 (4)图表制作:图表制作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学习附图附表及插图插表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公开出版的地质图、矿产图、地球化学图等,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掌握附图制作的基本方法,如地理座标的展绘、座标换带、图面设计、图外要素、制图误差等,了解mapgis在地学制图中的应用,使用计算机制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插图插表,学会用插图插表展示、说明、论证科学问题等。(5)电算处理:计算机的应用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的使用程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相关,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计算机制图、多元统计分析、应用程序编写、毕业设计(论文)打印、多媒体制作等,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使用。总之,计算机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力度,是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深度的一个标志,也可以作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价的指标。综上所述,室内综合研究方法多样、手段各异,此处仅列出一些基本做


    注意事项

    本文(野外实习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