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利用内资发展基本情况.docx

    • 资源ID:9686038       资源大小:30.4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利用内资发展基本情况.docx

    1、重庆利用内资发展基本情况2013年重庆利用内资发展基本情况2013年,重庆提升局域经济合作水平,关注引进内资项目质量,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利用内资在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结构优化迹象逐步显现。一、引进内资进入常态化稳健发展阶段自2001年以来,重庆13年间累计引进外省资金22967.07亿元,加强了重庆与各省的经济联系,促进了重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累计解决了上百万人就业。经过前10年高速发展,重庆引进内资从2001年46.38亿元迅速扩大到2011年4919.84亿元,增长上百倍,年均增速59.4%,完成了“打基础”的积累过程。从2012年起,重庆引进内资转向“调结构”

    2、的稳定发展阶段, 2013年引进内资平稳发展态势更加明显(见图1)。2013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项目17920个,增长7.4%;实际利用内资金额6007.20亿元,增长1.6%(见图2)。其中,两江新区实际利用内资1010.32亿元,占全市16.8%。图1:2001-2013年重庆实际利用内资情况图2:20112013年各季度重庆实际利用内资情况二、内资结构优化的表现特征2013年,重庆利用内资在规模结构、行业结构、资金来源地结构和资金投向地结构等方面出现积极变化。(一)从规模结构看,中小项目拉动力上升,超大项目带动效应显著中小项目发展迅速,增速保持高位。合同资金千万元以下项目实际引资401.

    3、18亿元,增长32.4%,比上年提高28.8个百分点。中小项目对全市内资增长的拉动力从上年0.2个百分点快速上升到1.7个百分点。大型项目仍是全市内资主力军,但增速明显放慢。合同资金千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引资5606.0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3.3%,增长2.1%,比上年降低16.5个百分点。在重点引资工作的推动下,超大型项目强劲增长,对内资整体规模的支撑作用明显。2013年,到位资金上5亿元项目共计311个,约占千万元以上项目数的1成;引进资金3475.08亿元,增长23.0%,占千万元以上项目总额的比重逾6成;上10亿元项目110个,项目数占比4.0%,引进资金2065.61亿元,增长37.4

    4、%,资金额占比超过1/3。(二)从行业结构看,新兴行业多头并进,吸金热门行业增速放缓新兴行业竞相发展,动摇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垄断地位。2013年,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5行业亮点频现,到位资金均超过200亿元(见表1),共引资1292.4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比重超过2成。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科创医药产业物流园,全年引资38.71亿元;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航站楼,全年引资23亿元。两大传统聚资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引资额依然领先,增速不同程度持续回落。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引资1742.94亿元和1960.58亿元,下降14.7%和增长12.

    5、0%,占比29.0%和32.6%。与上年相比,制造业增速下降39.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速下降7.0个百分点。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610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及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项目,全年引资45.53亿元;黎香湖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全年引资43.47亿元。表1:2013年重庆主要行业实际利用内资情况行业金额(亿元)同比增长(%)总计6007.201.6 第一产业240.965.5 第二产业2381.43-12.3 制造业1742.94-14.7 建筑业363.823.0 第三产业3384.8113.9 批发和零售业202.3314.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81.477.6 房地产业1

    6、960.5812.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3.8329.6 (三)从资金来源地结构看,多极化格局逐渐形成,北京、广东和四川仍居前三位30个省区市均有资金到位,呈现出百花争放景象。不仅传统投资大省北京、广东和四川的资金雄厚,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市也表现优异,到位资金均逾百亿元;此外,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资金迅猛增长,增速均超过65%(见表2)。东部、中部地区资金稳定发展,西部地区资金略有下降。东部地区资金是推动我市内资增长的首要力量,实际引资4134.73亿元,占比超过2/3,增长3.4%。其中,居来源地排位第一的北京资金与上年持平,到位1016.72亿元;居来源地排位

    7、第二的广东资金987.09亿元,增长10.5%。中部地区资金实际引资588.61亿元,占全市总量约1成,增长3.4%。其中,湖北资金226.15亿元,增长14.7%。西部地区资金略有下降,实际引1283.8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1.4%,下降4.7%。其中四川、贵州、云南、陕西4省与重庆经济合作紧密,四川资金939.27亿元居来源地排位第三,贵州、云南、陕西资金均超过80亿元。表2: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资金到位情况地区金额(亿元)同比增长(%)总计6007.201.6 东部地区4134.73 3.4 北京市1016.72 0.3 河北省82.48 81.8 上海市495.13 -6.1 江苏

    8、省322.92 -4.5 浙江省589.29 10.8 福建省336.72 -0.3 山东省174.51 10.8 广东省987.09 10.5 中部地区588.61 3.4 山西省41.55 66.0 河南省75.87 71.1 湖北省226.15 14.7 西部地区1283.86-4.7 四川省939.27 -3.2 贵州省89.59 48.1 云南省87.56 -21.9 陕西省84.51 -17.9 内蒙古自治区10.19 86.2 (四)从资金投向地结构看,区域发展更趋均衡,渝东北板块加速2013年,各大区域积极打造引资平台,筑巢引凤,引进内资表现出多点开花、均衡分布的特点(见表3)

    9、。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以总部经济见长,着力发展金融业、商业、旅游业、信息业及物流业。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仍是聚资高地,引资超300亿的5个区均在本区域。实际引资2632.10亿元,占比超过4成,增速有所回落,下降5.4%。江北区、南岸区和渝北区下降较多;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和巴南区在房地产开发、微电园建设和新型金融业推动下,引资增长迅速。都市发展新区依托近城地理位置,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引资成效显著,保持稳定增长。都市发展新区实现引资1840.92亿元,占比3成,增长2.8%。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区、潼南县和铜梁县引资取得良好进展,增速均超过20%。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引资特点分明,抓

    10、住移民新城建设、城乡统筹建设机遇,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力快速增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引资1142.58亿元,占比2成,增长10.2%,为各区域中最高增速。梁平县、垫江县、忠县、巫山县表现出色,引资增速突破20%。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农林牧渔业、电力开发、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但受地理位置偏远的制约,引资发展较慢,实现引资391.60亿元,下降8.1%。值得一提的是秀山县立足特色旅游、彭水县借助丰富资源,在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表3:2013年重庆各区域实际利用内资情况地区金额(亿元)同比增长(%)总 计6007.201.6 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26

    11、32.10-5.4 大渡口区130.1528.2 江北区216.14-48.6 沙坪坝区345.6228.4 九龙坡区327.35-6.9 南岸区202.83-19.1 北碚区335.962.9 渝北区347.89-21.7 巴南区370.9220.3 都市发展新区1840.922.8 江津区298.9455.8 永川区246.7720.1 綦江区40.1524.4 潼南县86.5564.2 铜梁县192.1820.3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1142.5810.2 梁平县84.5469.9 垫江县125.5844.9 忠 县148.2431.8 巫山县40.3922.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39

    12、1.60-8.1 秀山县72.4730.0 彭水县26.9931.7 三、优化内资发展建议未来数年,重庆引进内资应加快升级转型,朝着规模适度扩大、速度稳定增长、结构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一)注重环境构建,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从注重优惠政策转向关注完善、稳定的投资环境建设,营造新引资优势。硬环境改善是吸引投资的基础条件。必须加快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生态投入,提高产业配套程度。软环境优化是吸引投资的最终要素。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软环境,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的法治环境,提供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构建高效廉洁的体制政策环境。(二)引资、选资、优资并举,积极

    13、引导行业投向农业是重庆基础产业,要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积极鼓励投资第一产业;注重引进技术水平变革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项目,注意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制造业项目,杜绝高污染、高消耗、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重视提升城市功能的服务业项目,努力引导交通、信息技术、金融、科研、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注入。(三)强化中西部地区合作,避免引资恶性竞争随着内资西进步奏的加快,重庆应高度重视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中西部地区与重庆互补互通性强,引资竞争激烈,容易出现同质引资矛盾。应坚决摒弃“杀鸡取卵”的竞争方式,不以单纯降低成本为引资点,加大西南一片、长江一线、毗邻一圈等横向经济协作,着

    14、力拓展省际、城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共生”。(四)加强区域引资规划,避免项目重复引进要克服短视行为,不能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必须制定中长期产业和技术发展战略,制定片区发展规划,实现产业板块与地域板块的紧密结合,避免造成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各区县联动新路子,善用多极资源,实现引进项目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北碚区和巫山县合作共建的重庆北碚(广东)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就是优势互补的成功典范。(五)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充分利用开发区、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功能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成为承接外省资金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更积极主动地提供投资信息,创造和扩大潜在引资机会。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利用内资发展基本情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