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docx

    • 资源ID:9680713       资源大小:20.0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docx

    1、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纵观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劳务输出历经,农村劳动力外出寻求稳定的易地就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轨时期不可阻档也阻档不住的现实问题,这是适者生存,实现人口合理流动的大趋势。对各级人民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么样稳定这支浩浩荡荡的劳务外出大军,稳定社会,为他们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和谐社会建设营迁良好的氛围,同时加快我县“三个三分之一”发展目标的建设进程,顺利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这是社会的必然

    2、,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这一问题就能很好解决,若不管不问,势必会引起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管理工作,在县委、政府“三个三分之一”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行政推动、政策驱动、宣传发动、服务促动、培训拉动、能人带动、中介助动、部门联动的“八动”方法,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步入了“政府引导、职能部门指导、市场化运作

    3、的轨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工作也相应地顺利开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工作及措施正逐步完善,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为农村合家外出就业或夫妇双方一同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输得出、稳得住,逐步实现稳定的易地就业,致富增收。一、基本情况贫困地区的农民生存条件、环境十分恶劣。特别是在“老、少、边、穷”的乡镇或村,农民如果不外出寻求易地就业,靠土地已经无法生存。截止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135.58万,其中,农业人口128.8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42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6.7%以上。多年来的工作和实践,我

    4、们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安置就业、积累资金、造就人才、实施扶贫攻坚,与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对于镇雄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极差,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全县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办法只有一个,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切实地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来开发,实施“搬人工程”,认真搞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输出工作,大幅度提升劳务经济收入,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寻求稳定易地就业。(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

    5、发情况一是要树立“大开发、大转移、大发展”的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确定“三个三分之一”发展战略,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截止2007年7月,全县外出务工达3个月以上的务工人数近32万人以上。其中,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4.12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37%。1至6月,创劳务总收入14亿元,到年底,全县农村外出劳动力所创劳务总收入将再次突破20亿元大关,劳务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以上。全县2007年1至7月,共组织培训91期,培训涉及家政服务、土木工程、电子、计算机运用、驾驶与维修、电焊、厨师等15个专业,培训农村劳动力6871人,培训后转移农村劳动力5978人,培训转移输出率达到

    6、87%。(二)外出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地区: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每个县市都有镇雄农民工就业。据统计,在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和省内各条高等级公路线上务工的农村要占全县外出务工总劳动力的60%左右,尤其是在浙江省、福建省务工者居多。(三)农村劳动力外出人员构成情况在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中,夫妇双方外出的占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的41%,年龄结构为20至40岁之间;夫妇双方外出就业中,夫妇各在一方就业的人员比例数逐年增加,目前占夫妇双方外出人员总数的10%左右;年龄结构为20岁至35岁之间。这些,对于如何构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和谐家庭

    7、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导致了全县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四)留守老人情况在夫妇双方外出中,其子女有90%是留给老人的。在全县的留守老人中,根据我们的调查表明,有1500个左右家庭的留守老人,一种是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媳妇全部外出打工;另一种情况是只有女儿,女儿、女媳一同出门打工;再一种情况是,虽有子女在其身边,但是,在家的子女不承担其老人的一切生产生活费用,家庭开支主要靠外出打工的子女承担。在这些留守老人中,他们一要承担着看护孙子、外孙子的责任,又要承担着为外出打工子女承包土地的种植问题,还要承担着上交社会抚养费、追回外出子

    8、女回乡办理计划生育手续的一切责任,生产生活过得十分的艰难,承担着他们本应不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留守儿童相依为命。最常见的是,只要我们到县各大医院住院部走一走就会有切身的感受,有些留守儿童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只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要父母的现象在夫妇双方外出打工家庭中已经司空见惯,时常发生。(五)留守妇女情况在我县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中,在家的留守妇女苦于没有办法外出,要在家里承担着农村妇女应尽的责任:抚、培养子女,照顾老人。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家留守妇女发出了“我也要外出打工”的呼喊。在这些留守妇女家庭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产、生活相对稳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家庭稳定的问题。

    9、在我县24万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留守妇女所占比例为50%左右,近8万名妇女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其中还有8%的留守人员是留守男人。在这群留守男人中,家庭情况就不太看好,子女上学等问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儿童成绩一度下降者居多。(六)留守儿童情况1、留守儿童数:全县外出实现稳定就业的24万农村劳动力中,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占18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子女数的37%,近22万人。夫妇单方外出就业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为12.98万人以上;夫妇双方共同外出就业的留守在家18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子女数近9.02万人。在全县34万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数接近13万(注:除城市人口

    10、的学生数近1万)。2、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在夫妇双方全部外出就业留守在家的18岁以下的9.02万农村劳动力子女中,由爷爷、奶奶负责监护的近7万余人,由外公、外婆负责监护的近2万人。3、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情况:在全县22万留守儿童中,95%以上的留守儿童生活有着落,基本能够享受到亲人的爱,环境的教育正常。5%左右的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特别是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更加困难。4、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明显跟不上,学习成绩成下降趋势,且缀学率高。5、留守儿童的娱乐情况:由于管理上失控,教育上的隔代,心灵上的不沟通,娱乐环境差,心理障碍大,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早婚早

    11、恋现象,流浪社会,群体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在全县的留守老人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生产任务重,思想压力重,所承担的家庭压力重,生活少部分没有着落;二是由于受环境、年代、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生活习惯的影响,教育孙辈的方法简单。比如说:“不给你饭吃,你爸爸没有邮钱回来,你妈妈跟人跑了”、“把你买掉,送给人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要你了”等等言语,较严重地刺伤着留守儿童的心。三是不能享受到子女在身边的天伦之乐,心理压抑感强。四是对孙辈的上学学习不重视,只期望帮助做农活,做家务,缺乏正确的引导,管理不严格,易造成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

    12、甚至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早婚早恋,离开家庭的诸多问题。(二)留守妇女存在的问题在全县众多的留守妇女中,在家共同的心声是:我也要外出打工,体验一下外面的生活。她们始终认为外面的世界多美好,不安心在家务工,承担应尽的责任,主要是不甘寂寞,外出心理迫切。一是少部分出现婚外恋的现象;二是大量参与赌钱;三是不严格管理子女,放纵自流。四是依附思想强,懒惰。(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是心理不够;二是身心发展不平衡;三是性格怪;四是由于管理失控,导致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五是早婚早恋现象较为突出;六是易发生强爆事件,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七是会出现一定的性骚扰。八是留守儿童在家承担着较重的家庭负担和劳动负担,从而在

    13、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正常健康发展;八是外出打工也成了留守儿童不上学读书的正当理由。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上升趋势较为突出。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方面,主要做了的工作:(一)留守老人方面:一是将农村劳动力全家外出,家庭负担较重的在家留守老人作为农村低保对象予以补助;二是各乡镇、村组组织在家劳动力组成助耕队,帮助其种地,减轻家庭劳动负担;三是鼓励夫妇双方外出的农村力将子女一起带到务工点就学,减轻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二)留守妇女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外出打工的回乡经济,创办企业实体,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在家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14、;二是帮助在家留守妇女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其家庭收入,实现内外双收;三是鼓励夫妇双方全家外出就业,实现家庭的稳定和谐;四是鼓励在家留守妇女家庭不分家,与老人同吃同驻同劳动,与留守老人相互依赖,有一个精神支柱。五是发展产业,寻求就业门路,使在家留守妇女从过去“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干闲”的生活模式转变为“一个月过年,三个月共同种田,八个月能够就近就地挣钱”上来。(三)留守儿童方面:一是正确引导外出农村劳动力合家外出。对合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外出确有困难的家庭帮助解决一定的外出路费;二是鼓励企业招聘合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由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领导组办公室帮助协调、

    15、解决住房问题。三是各乡镇组织有偿、无偿助耕队,帮助外出农村劳动力耕作,从而减轻留守儿童的家庭负担和生活负担;四是各学校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在书学杂费上给予一定的补助;五是对留守儿童的入学率、缀学率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实施奖惩,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圆满完成学历。四、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的思路及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三留”工作领导机构,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这一机构可以纳入全县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系列,也利于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二是帮助立项,解决全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中心大楼建设,以县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带动各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其外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技能和素

    16、质;三是把“三留”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活动经费即管理经费由外出务工劳动力家庭自行承担;四是取消户籍管理,让农村劳动力合家外出就业的儿童能够享受到务工当地儿童上学等的一切优惠条件;五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对合家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项目必须单独立项解决,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协调安置企业;六是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实施封闭式管理,把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学校管理之中,从而解决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七是全部减免留儿童的书学杂费,对生活困难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八是留守老人中

    17、,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纳入低保保障,民政救济范围,确保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九是鼓励留守妇女发展第三产业,在小额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十是鼓励和扶持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留守妇女开办学前班,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解决目前我县办学难、适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十一是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土地退耕还林力度,这一工作一但引导开展得好,发展潜力大,宣传面广,农民易于接受,开展起工作来较容易,在大部分农村也是大抛所趋,人心所向的问题了,只要各级政府能够正确引导,并加以扶持和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退耕还林工作就能象星星之火照亮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每一个角落。


    注意事项

    本文(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