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docx

    • 资源ID:9676770       资源大小:29.4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docx

    1、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第一部分 英文翻译(1)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3)(一)工区的地质认识总结.(3) (二)地震资料的解释流程.(3)(三)对地震构造图的分析.(4)(四) 勘探建议(5)第三部分 体会和建议.(5)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6)第五部分 16井地震记录的合成及图形(6)第六部分 附图(10) 第一部分 英文翻译 SALNOR工区时间片解释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展示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解释复杂勘探的优点。实习中使用三维偏移数据建立复杂的物理模型来代表一个典型的北海地区的地层层序。利用时间切片来进行解释的技术将会得到强调。本次实习表明垂直剖面和合成井间记录也需要建立一个精确的解释。问

    2、题 租赁工区10被你的公司所拥有,并且在1983年的预算中允许有两口井被钻,井位在8个可能的井位中选取。为了在这些可能的井位中决定出最佳钻井位置,运用现有的地震和测井数据来解释BRENT和STATJFORD沙层的构造特征和区域展布。此次实习的目的是在整个租赁工区中找出最好的钻井位置。垂直剖面与水平切片是如何相互作用来辅助解释复杂的地质构造将是本次实习的重点。当实习结束后,把运用此方法而确定出最优的钻井位置的时间与利用一般的方法而得到相似的决定所需时间进行对比。实习资料 1展示测线几何分布和可能的钻井位置的测网图。 27条南北向穿过此工区的垂直三维偏移剖面。 37条东西向穿过此工区的垂直三维偏移

    3、剖面。 4从1060ms到1520ms每隔20ms一张的24张水平时间切片(三维偏移的)。5一条来自工区内第一口生产井(16井)的合成地震数据,包括重要的深度和速度信息。在实习的最后你将会得到: 6J不整合面,BRENT和STATFJORD地层的构造图。 7展示砂层与J不整合接触的关系图。 8展示油藏的分布范围图。9过关键生产井的理想化垂直剖面。实习结束后,展现在你的面前的是:10.通过制图程序得到的展示相互作用的数据体解释剖面的电影或者录像带。实习过程I(45分钟) 1)在垂直剖面上标出9口井的位置。 2)在复制的测井网图上标出井的位置,CDP和线号(用透明纸)。3) 结合16井的合成地震记

    4、录,在垂直地震剖面之一(比如:线60E)中标定出STATFJORD组的底。4)把线60E和T=1520ms的水平时间切片相连接,标定出STATFJORD组在水平剖面上。 5) 运用步骤2)注释的图,从水平地震剖面图绘制STATFJORD砂层的底面等时图。像上图那样,从T=1520开始一直到T=1200描绘左下断块内的情况。从一系列时间切片中找出同一地层等值线便可直接确定反射接口等时线图。该反射面的走向和倾角也很快会被确定。断层面则终止在反射面终止的地方。 垂直剖面与时间切面的相互关联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的方法来解释微妙的地质特征。垂直剖面能使穿过断层的地层相互关联起来并确定地震子波的特征。II(3

    5、0分钟) 在透明纸上画出不整合面的等时图。III(30分钟)利用I ,II 所得到的等时图,在一张新的透明纸上画出储油层的分布图。利用16井的测井数据来标定BRENT层的油水接口(1130ms)。延长油水接口直到遇到BRENT层的顶、底或者不整合面。VI(45分钟) 解释通过租赁工区10测线60E,90E和120E,在各个剖面透明纸上标出STATFJORD层顶底接口,BRENT层顶底接口,不整合面,BRENT层的油水界面,石油分布。利用以上的所有信息,估计8个可能的钻井井位, 如果井位可以放在任何地点,选出最佳钻井位置。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一)工区的地质认识总结1.工区内的主要地层该工区(北海

    6、地区)的主要地层有:J-不整合,Brent 组,Dunlin组以及Statfjord组。从南到北依次是二叠统砂岩,第三系砂岩和白垩层,其中侏罗系砂岩为主要的油层。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之间发育有J-不整合,其上的致密岩层是油气良好的盖层。2.工区内的断层情况该工区内的断层比较多,主要是Statfjord组和Brent 组发生了断裂。、3工区石油地质综述该工区既有砂岩也有致密的岩石,是良好的储层和盖层,因此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以及保存。断层的发育也有可能导致油气的运移,在该地区寻找石油时,一定要把握这一大的地质背景,从而做到统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二)地震资料解释流程针对该次实习,解释流程主要步骤包括:

    7、连井解释,剖面解释,平面及空间的解释。1.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资料的初步整理,将井标在相应的垂直剖面上, 在垂直剖面作出J不整合面,BRENT层的顶底,STSTFJORD层的顶底的层位,并进行垂直剖面的对比解释。根据已有的9口井的资料进行层位的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含义,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延伸。运用不同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在时间剖面上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定出J-不整合面(浅黄色),TOP BRENT(深黄色),BASE BRENT(蓝色),TOP STAFJORD(绿色),STAFJOD(浅绿色)等层位。选择反射波同相

    8、轴的原则: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易于连续追踪,构造简单,断层少等。最后,应该保证剖面的不合,如果不闭合,则应该重新进行整理。2水平切片的解释在时间切片上作出J不整合面,BRENT层的顶底,STSTFJORD层的顶底的层位。将资料中的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进行对比,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定出相应的层位(层位同上),此外还要对断层进行标定。3.由垂直剖面绘制t0构造图运用所给资料,将南北向和东西向测线对应坐标的时间量出,绘制出t0构造图。4.时间切片绘制t0构造图运用已经标定的水平切片,用透明纸依次覆盖水平切片,并将同一地层画在同一张透明纸上,并注意标上断层。经过整理后,可以在透明纸上得到不同地层的t0构造图

    9、。5.绘制Brent组等厚图由Brent组底和Brent组顶的等t0构造图所对应的数据信息,由公式h=0.5*v*t可得h,将所得结果可以画的等厚图。6.制作16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利用16井的合成地震记录的速度,深度,波阻抗等信息,运用Matlab编写程序,可得地震记录。(二)地震构造图的分析本次实习结果得四张等t0构造图和一张BRENT组等厚图。对相关图件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认识:1)工区断层发育多(主要的有5条),走向大致平行,并且有些断层对油气有封闭作用。有些断层可以作为油气的运移通道。可以导致油气的二次聚集成藏。2)由于上覆地层岩性的致密性,因此有利于油气的保存。并且还有沙层,因

    10、此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比如,BRENT组,STARJORD就是良好的储集层;J-不整合就是良好的覆盖层。3)存在岩性的尖灭现象。例如,BRENT组在抬升的过程中遭受剥蚀,然后沉降接受沉积,出现尖灭。4)从工区J-不整合t0构造图上可以看到,构造高点基本上都分布在井控区域,特别是11井和16井尤为突出。此外,该不整合面还存在着岩性的尖灭。在J-不整合面上沉积了一套致密的白垩系地层,是良好的盖层。5)BRENT组的顶层由于断层的作用导致某些等时线的不闭合。由BRENT组顶和底的等t0构造图经过时深转换可以得到BRENT组的等厚图。BRENT组整体上看在整个工区的中心位置层厚度较厚,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储

    11、集。 6)综上所述:该工区断层发育多,在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发育的角度不整合,时间上晚于断层的发育,由此可知,在侏罗纪后期,地壳整体抬升遭受侵蚀,再整体沉降,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该区生储盖条件发育完全,DUNLIN泥岩层作为此区的生油层厚度大,有机质丰富,在16井已经发现石油,D层的上下各位两套砂层,即BRENT和STATFJORD层,在BRENT砂层之上,发育一不整合面,为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区域性运移,对油气的储集有着良好的封堵作用。除了J不整合面有封闭作用外,有些封闭型断层面也对油气有封堵作用,从而形成断层油气藏。 从该区的构造史讲,自地壳整体沉降后便趋于稳定状态,对油气的保存有重要作用

    12、。11号井和16号井是较佳钻井位置。(三) 勘探相关的建议综上所述,该工区具有良好的生油层,储集层与盖层的条件。由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可以看出,DUNLIN组作为该去良好的生油层;BRENT组与STATFJORD组是良好的储集层,J-不整合面是良好的盖层,因此,在以后的地震勘探中一定要把握这一总的地质背景,而不能盲目的行动。勘探重点是寻找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封闭油气藏。把握这个整体的地质背景,对于提高勘探的准确率,节约经费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部分 体会和建议(一)地震资料解释综合训练课程设计体会在学习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时,对于“构造解释”这一章,我只是在字面层上理解了构造解释的相关内容,没

    13、有领悟到其内在的实质。但是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之后,我进一步熟练的掌握了解释的流程,真正明白了“层位标定”等相关概念,可以说是一次知识的升华。在实习的时间里,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弄明白了在学习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时没有弄明白的知识。在进行层位的标定时 ,考验了我的耐心与细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尽管实际工作中已经不再使用这一套方法进行解释,但是工作中的解释是与该方法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 总之,本次实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地震资料解释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巧,它不仅有一套理论和具体的操作规范,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实践经验和操作技术。通过该次实习,我熟练的掌握了解

    14、释的流程,虽然该次设计做得不是很完美,但是在设计中,我独立,认真的按照步骤完成了解释的流程,提升了我对地震勘探解释的能力。(二) 建议 首先,感谢宋建国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解与指导。通过本次实习,全体同学基本上掌握了地震资料的解释流程。但是由于个别资料的不清晰,影响了同学们对层位标定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建议把垂直剖面图及水平时间切片图印制成彩色图。鉴于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具有电脑,因此可以加强运用电脑对资料解释的运用。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1】陆基孟,王永刚. 地震勘探原理.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2】杨国权,孙成禹.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课程设计指导书及附图.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5、2003第五部分 16井地震记录的合成及图形(一)16井地震记录的合成MATLAB程序: % Creator: Zhoujian Ke% Description: % This program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 clc;clear;close;impa=zeros(171,1); %wave impedanceref=zeros(171,1); %reflection coefficient syn=zeros(171,1);%synthetic seismogramwavelet=zeros(17,0);%wavele

    16、tt_axis=0:0.001:1.7;%two-way time5 %first,produce wavelet.fm=30;t=-0.03:0.001:0.03;wavelet=(1-2*(pi*fm*t).2).*exp(-(pi*fm*t).2);subplot(2,1,1)plot(t,wavelet,b);hold on %calculate impedancet=load(time.data);t=int32(t/0.01);imp=load(impedance.data); begin=1;for i=1:7 ending=t(i); for j=begin:1:ending

    17、impa(j)=imp(i); end begin=t(i);endending=171;for i=begin:ending impa(i)=imp(8);end %different impedance standing for different layersfigure;subplot(1,3,1);plot(impa,t_axis,k,linewidth,2);axis(400000,800000,0,1.7);title(wave impedance); grid onset(gca,YDir,reverse) %calculate reflectionfor i=1:7 ref(

    18、t(i)=(imp(i+1)-imp(i)/(imp(i+1)+imp(i);end %figure reflection coefficientsubplot(1,3,2);sfcloseplot(ref,t_axis,r,linewidth,2);axis(-0.1,0.1,0,1.7);title(reflection coefficient); grid onset(gca,YDir,reverse) %figure synthetic seismogramsyn=conv(wavelet,ref);syn=syn(9:179);subplot(1,3,3);plot(syn,t_axis,b,linewidth,2);axis(-0.25,0.25,0,1.7);title(synthetic seismogram); grid onset(gca,YDir,reverse)%文件time .data0.780.891.041.091.181.291.48文件 impedance.data 725889.2646920556512584240646920597892646920597892(二)合成波形以及地震子波 雷克子波 合成地震记录 该合成地震记录与16井的地震记录较为吻合。


    注意事项

    本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