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9.docx

    • 资源ID:9658188       资源大小:22.0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9.docx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9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狭义的文化又称_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答案为B。2.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_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可见产品 D.日常用品(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2、答案为B。3.吐蕃在_时开始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A.唐朝 B.汉朝 C.宋朝 D.南北朝(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西藏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对其已有记载。答案为D。4.中国文化的重心向南迁移最早出现在_ A.南北朝时期 B.魏晋时期 C.秦代 D.汉代(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最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就已经向南方迁移。答案为A。5.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_ A.敦煌文化 B.张掖文

    3、化 C.酒泉文化 D.凉州文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西晋时期,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答案为D。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禹都所在地_ A.平阳 B.阳城 C.帝丘 D.龙山(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禹都所在地阳城。答案为B。7.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_ A.般若经 B.四十二章经 C.道行经 D.密迹安般经(分数:1.00)A.B.C.D.解析:

    4、解析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答案为B。8.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今阿富汗喀布尔考察的道教领袖是_ A.王重阳 B.邱处机 C.李志常 D.刘德仁(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道教领袖邱处机道长曾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今天的阿富汗喀布尔进行考察。答案为B。9.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时间是_ A.新石器时代 B.黄帝时期 C.尧舜时期 D.夏商时期(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答案为D。10.到_,中国青铜器生产的生机和气势都不复存在了。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汉代

    5、(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到了汉代,我国青铜器生产的生机和气势都变得不复存在。答案为D。11.我国广大地区和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艺,有八大菜系之说,其中在中国地位较高,遍及全国的菜系是_ A.豫菜 B.粤菜 C.湘菜 D.川菜(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多少年来,川菜在中国菜中的地位一直很高,其中不乏高超的烹饪技术的原因。答案为D。12.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_ A.公元2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2世纪(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它的发明者是

    6、东汉时期(公元2世纪初)的蔡伦。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答案为C。13.西周宗法制是以亲亲为基础,但这种亲亲原则主要强调的是慎终追远、自下而上的孝悌之道。孝悌的最高层次就是孔子所说的_ A.无为 B.无违 C.天道 D.人道(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西周宗法制是以亲亲为基础,亲亲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孝悌之道。孝悌的最高层次就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说的“无违”。答案为B。14.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_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汉朝开创了考选官

    7、员的制度,实行察举制。答案为B。15.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_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礼的根本职能就在于依照等差原则调整社会关系,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为C。1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这几句话的思维模式属于_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发散思维 D.辩证思维(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论语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中的“风”类比君子之德。答

    8、案为B。17.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人是_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孔子(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答案为D。18.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_ A.西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B.西汉元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 C.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 D.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的。答案为D。19.提出古代大学教育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著作是

    9、_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大学开篇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答案为C。20.唐代最著名的大型舞蹈是_ A.胡旋 B.凉州 C.绿腰 D.霓裳羽衣舞(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唐代出现过几部大型的舞蹈,其中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答案为D。2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是_ A.粟特文 B.突厥文 C.佉卢字 D.哥巴文(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佉卢字在公元前传入我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答案为C。22.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

    10、”理论的是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先秦学者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春秋时代的孔子最早提出的是“名实”问题。答案为C。23.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_ A.净土宗 B.禅宗 C.律宗 D.天台宗(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答案为B。24.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_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答案为D

    11、。25.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_ A.四五十年代 B.五六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1949年以后,现代新儒学的中心由大陆转移到港台和海外。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学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为港台的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等。答案为B。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有彼此类似的性质,同时又有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变异,两者分别称作文化事象的_ A.类型性 B.差异性 C.变异性 D.传统性 E.特殊性(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 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有彼此

    12、类似的性质,这称作文化事象的类型性;同时文化事象又有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变异,这称作文化事象的变异性。答案为AC。27.永嘉之乱后,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内侵,内侵的民族主要有_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E.羌(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 永嘉之乱后,北方内侵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此外内迁的民族还有卢水胡、山胡、稽胡等。答案为ABCDE。28.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传统美德包括_等。 A.祖宗观念 B.乡土观念 C.耕读观念 D.家庭观念 E.孝养观念(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 血缘社会形成的传统美德包括: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

    13、观念。答案为ABDE。29.古代国家礼仪制度中所谓“五礼”包括_ A.吉 B.凶 C.军 D.宾 E.嘉(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 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分别是吉、凶、宾、军、嘉五种。答案为ABCDE。30.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_ A.北方话 B.南方话 C.客家话 D.吴语 E.湘语(分数:2.00)A.B.C.D.E.解析:解析 现代汉语主要包括以下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答案为A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文化政策(分数:3.00)_正确答案:(文化政策指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14、,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解析:32.租庸调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租庸调制是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解析:33.血缘九族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演四代为九族。二是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解析:34.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分数:3.00)

    15、_正确答案:(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解析:35.“仓颉造字说”(分数:3.00)_正确答案:(“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仓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圣人,他被赋予和教人们种植的后稷同样崇高的地位,被夸张成长着四只眼睛。在古人心目中,只有长了那么多的眼睛的人才可能对世界万物细致观察,才能够创造出反映大大小小事物的文字。)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分数:6.00)_正确答案:(到了元明时期,南北文化

    16、对峙的新变化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该阶段,并形成了农工商贸全面兴旺的局回。)解析:37.简述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解析:38.简述我国传统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分数:6.00)_正确答案:(我国的传统科学技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它可以被界定为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天文、算学

    17、是它的一个门类。从传统天文学的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看,天象观测的目的是以天象变化来预卜人间之祸福。把天象与人事相联的思维是虚妄的,带有很浓的信仰色彩。历法和传统算学运用则产生于农耕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受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宋明理学等的影响。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这些科技方面的成就有着有价值的一面,也有尚待解答之谜。总之是在当时传统民族文化所能达到的水平上产生的。)解析:39.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有什么特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有:(

    18、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2)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3)“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解析:40.谈谈对联常用的手法。(分数:6.00)_正确答案:(1)双关。汉语用汉字记录,一个汉字往往能够记录多个义项,这样就可以利用语义的多义性构成双关。 (2)对联中也常常用谐音手法。 (3)有些对联是利用拆字构成联语。)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两税法的作用。(分数:10.00)_正确答

    19、案:(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所以,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全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尽管它并没有表现出保护工商业及大地主利益的积极性,因而存在着重大局限,但政府现在已经初步懂得以经济的手法管理国家经济的道理,因此无意间也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赢利活动是合

    20、法的,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这放开了一条缺口,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即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社会矛盾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唐朝中期以前,人民起义的矛头多指向朝廷,中唐以后则更多地指向地主,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以后造反甚至是要“替天(“天”指皇帝)行道”。凡此种种都表明着社会的变化,重要的特点是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地松了绑(富人受惠当然更大)。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解析:42.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较大。以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加以论证。其次是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9.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