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

    • 资源ID:9632625       资源大小:56.31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

    1、社会心理学理论第四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一节 基本理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1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

    2、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2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3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宏观的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具体而言包括:(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认知、态度、需要与动机、自我等。(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等。(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影响。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人格化等。(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国民性等。(6)其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教育、临床、工业、消费、法律、管理、健康、组织、人事等。二、社会角色理论1社会角色的概念 “角

    4、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2主要观点 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

    5、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织,从而形成“自我概念”。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每个人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人格、家庭背景等不断地提出一定的“角色期望”,而每个人都会通过“角色采择”塑造自己的自我形像。并不断向这个方向靠近。如果“角色采择”的自我形象和“角

    6、色期望”中的一样,这个人就能和谐的发展;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3.角色失调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1)角色冲突 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2)角色不清 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 指由于各种

    7、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4)角色失败 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由于每个个体往往都处于社会中的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这些角色之间可能互不相容,这就会出现“角色间冲突”。这种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依据个人当时所在的境况明确自己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做“角色内冲突”。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先后兼顾或舍末求本的角色和行为。当人

    8、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角色期待,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角色冲突时,这个人就能够很好地适应与发展;反之,就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心理,阻碍个人的发展。三、符号互动理论1主要代表人物 符号互动论是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巾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理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2.基本假设(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

    9、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3.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三者形成、维持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2)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合并通过符合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10、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3)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4)社会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发展,而个人又通过符合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5)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11、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6)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四、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1模仿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现象。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左右,米勒Miller)、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出版社会学习和模仿,提出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12、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ABandura)和沃尔特斯等人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这种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五、社会交换理论1主要代表人物 这是一种主张从经济

    13、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他代表人物有布劳、埃莫森等。社会交换论是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始于1958年。2主要观点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4)剥夺与满足

    14、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5)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上述五个命题成为一个系列。之所以为普遍性命题,是因为在霍曼斯看来,它们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对照。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

    15、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两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后来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他还引人权力、规范、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论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六、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1场论 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在研究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l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和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

    16、llifespace,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一个公式:B=(P,E)=(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

    17、活空间的函数。E解释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

    18、c)。2群体动力学 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有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被研究。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群体动力学研究亦即群体动态运转过程

    19、研究,包括群体内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勒温与其领导的小组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直到他1947年去世,一直致力于研究群体动力问题。勒温所做的最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就是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的实验。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和方向。该研究证明了不同的领导方式会诱发群体不同的心理气氛,并进而引起人们不同模式的行为,民主的领导方式不仅有利于群体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能给成员带来最大满足。而专制型、放任型都不是理想的领导方式。第二节 社 会 化一、社会化的目标(一)社会化概念1定义 社

    20、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教化指广义的教育,通过社会化机构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的过程;个体内化指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3.社会化的目标 社会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

    21、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二)社会化的内容1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继而在学校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水平,社会成员素质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因而,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2选定具体生活目标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个体是有理想的,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其成员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达到社会整合之目的。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

    22、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4培养获得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社会化内容之一是使其成员按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三)社会化的条件1生活依赖期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2语言及学习能力 这是由于人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各种神经网络,是自然界最完备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及经验,而且使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人类遗传

    23、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二、社会化的过程(一)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化过程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步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期)、继续社会化(成年期)。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社会化将贯穿人的生命始终。(二)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初步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三)社会化类别1政治社会化 个体学习现有政治制度所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信念形成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

    24、发展,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2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包括: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即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3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

    25、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社会对其的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4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涵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三、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一)社会文化

    26、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而这种文化模式是上几代人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化是在一定文化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对人必然会产生影响。如中国人的含蓄、勤俭、关注群体与美国人的开放、进取、关注自我等,无不与社会文化有关。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1935年曾对生活在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文化和人格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米德采用观察法,对三个相邻但互不干涉,没有任何交往的原始部落中的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他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在同一个文化圈里的人都有同样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二)家庭父母 童年期是社

    27、会化的关键时期。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而父母就是社会化的最初媒介。对于一个人来讲,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1946年,拉特克专门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和气氛与孩子人格(或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受到心理学界较高的评价。研究结论是:家庭较自由、限制少的孩子和家庭束缚多的孩子相比,竞争心小,在朋友中受欢迎,人缘好;家庭中受宽恕的孩子和

    28、惩罚严厉的孩子相比,有同情心,能体贴人,对他人的批评敏感;父母共同承担教育子女责任、平等家庭的孩子比较适合做领导工作;兄弟姐妹关系融洽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民主家庭的孩子与专制家庭的孩子相比,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三)学校教育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是:教授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各种普通与专门的知识、技能;指导与训练各种正当的行为标准及各种生活习惯;形成个人的思想、信仰、态度,熟悉社会风俗,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

    29、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四)同辈群体 所谓同辈群体是指年龄、特点、爱好、兴趣、地位相近,时常在一起的一群人。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它对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影响相对小。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同辈群体对人发展的作用。为什么到了青春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增大呢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但另一方面又缺乏对社会人生

    30、的实际了解,缺乏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2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他们不再像幼年那样向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发展了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内心封锁,同时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怕遭别人拒绝而人际交往反而少了,时常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孤独。3性意识萌发,却又缺乏理智上的准备。近些年来,世界范围的“成长心身异步现象”突出,生理成熟大大提前,但是获得独立经济地位的时间延长,受教育时间增加,心理成熟变晚。这个矛盾也是青年期的重要特点。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同辈群体之间的共同体验、共同语言、共同情感体验、共同的需要使他们相互认同、相互模仿、相互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供了一个适合他

    31、们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同辈群体对人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比如,好学生的小群体内,话题多是学习、成绩、升学等,这种价值上的认同可以是学习上相互竞争,相互启发,坚定信念,获得支持。相反,一些染上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一些错误的人生信念,甚至会滑向深渊。我国犯罪学家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或伙伴影响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影响很大。(五)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以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

    32、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会事件、社会变革的消息,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随着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对人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利用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抑制和减少消极影响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上述多种因素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交织在一起的。除此之外,遗传因素也起一定作用。遗传决定人的性别、身高、体型、肤色、血型等。个体的智力、知觉、动作等行为心理特征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有的国家建立诺贝尔获奖者的精于库,正是想把最优秀的头脑遗传给下一代。但是遗传因素只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前提,人格的成长主要是獭祭因系的作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一、社会知觉与类别(一)基本概念1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心理学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