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选修41.docx

    • 资源ID:9586572       资源大小:119.1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选修41.docx

    1、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选修4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 (唐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咨

    2、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指出其主张的结局并分析原因。(2)依据材料二,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客观上有何作用?2(2012年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新唐书材料三遣侍郎苏拜

    3、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清史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3(2012年南京

    4、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贞观政要材料二(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谦比魏微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旧唐书太宗本纪材料三贞观十一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材料四贞观二十二年,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且曰:“吾居位以

    5、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汝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资治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写作帝范的目的。(4)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提到康熙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年在位),现行历史教材及有关传记、评论乃至武学作品几乎交口称誉,直将他等同于唐太宗、汉武帝。然而,从康乾(注:乾隆,17361796年在位)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

    6、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后人在总结时大都将其归咎于嘉庆、道光两朝。可是,落后要有个过程,只从嘉庆、道光两朝很难找到滑坡的真正原因。通过对照近三四百年中外历史,笔者发现,误区就出在后世对康熙的评价太高,忽略了康熙时代的世界大背景,孤立与静止地看待当时的中国,无意中沿袭了旧史家对康熙的颂扬。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中所说的康乾盛世主要表

    7、现在哪些方面?(2)康熙帝的哪些功绩可以“等同于唐太宗”?(3)康熙统治时期,哪些“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4)你认为材料中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解析: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注意多角度来回答,主要从经济、政治和民族关系等方面来考虑。第(2)问中,主要是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有着共同点。第(3)问中,关键抓住康熙的统治措施阻碍了中国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这些措施无外乎政治上阻碍民主化进程,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的文化专制等。第(4)问,首先要明了材料的观点,其次要有理有据地加以说明。答案:(1)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

    8、强;经济繁荣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平定准噶尔部和三藩叛乱;设置台湾府;册封宗教首领;抵御沙皇俄国侵略,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3)调整统治政策;设立南书房,使皇权得以加强;大兴文字狱,加强文化专制;重农抑商,实行闭关政策。 (4)正确。康熙统治时期,一方面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以皇权的高度集中和重农抑商、闭关政策、文化专制来挽救日趋衰落的封建社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对外交流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最终落后于世界。5阅读下

    9、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

    10、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为了实现材料四所

    11、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思想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孙中山先生一生几次重要的思想转变的理解和认识。透过这些转变,深入体会孙中山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主的不懈追求,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努力实现振兴中华的愿望。第(1)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改良与革命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综合归纳概括。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4)问,从革命事业的发展和孙中山思想认识的转变来回答。

    12、答案:(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方式:从改良到革命。(2)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3)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4)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百折不挠的崇高的革命精神。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13、。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1)材料一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解析:本题以毛泽东、邓小平的伟大贡献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

    14、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路回答;第(2)题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答案:(1)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阅读以下材料: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

    15、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请回答:(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2)你怎样看待晋朝之人和明朝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3)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解析:回答第(1)问,既要从秦人对秦始皇的评价中得出表面的信息,又要对其评价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得出深层次的历史信息。回答第(2)问和第(3)问,要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即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衡量、去评价。答案:(1)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

    16、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失进行丝毫的评价。(2)他们的评价都有偏颇之处。前者主要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后者则主要强调秦始皇的功绩。(如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3)评价秦始皇,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回答本问,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也可。)8(201

    17、2年徐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量所增亦如之。唐茎查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型堂又增一百二十种,至茎勇监、壁堕丛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张廷玉明史方技传请回答:(1)概括说明明朝以前“医家本草”的发展情况。(2)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对医药学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贡献?(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取得重大医学成就的因素。解析:本题考查李时珍的主要医学成就。第(1)问根据材料来概括。从种类、内容、品类和名称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随着种类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品类繁芜(错误、重复或遗漏),名称多杂。(2)系统总结16世纪以前中国药物学经验与成就,增加了药物品种,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3)良好家庭熏陶;虚心求教、注重实践;勇于付出、富有毅力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选修4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