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9579680       资源大小:22.3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1、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刮痧 (sh)奖券(jun)臀部(tn) 燠热(y) B.马厩(ji) 禅让(chn) 便当(bin) 慎重(shan) C.步骤 (z)抽噎(y) 踽踽(j) 一绺(li) D.黑黢黢(q)溃烂(ku) 箢篼(yun) 眉黛(di)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树荫 竣工 筛选 锲而不舍 B.弥高 委曲 按耐 兀兀琼年 C.袖

    2、贞 宁谧 偏然 怏怏不乐 D.馥郁 悲凉 羽翼 五采缤纷 3.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每做一件工作,都应该专心一意地去干,不要 。 参加大赛的时候,即使面对的是高手,也不要 ,而应当沉着应战。 杨学军多次参加高考都落榜了,以致 ,精神萎靡。 大家对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不置可否,因此他 ,不知所措。 A.心慌意乱 心猿意马 心乱如麻 心灰意冷 B心乱如麻 心灰意冷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C.心灰意冷 心乱如麻 心慌意乱 心猿意马 D.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灰意冷 心乱如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一”假期,庐山风景区接待的有课至少在50万人以上。

    3、 B.今天班会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学习了中学生行为规范。 C.学习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鲁迅先生的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比喻)B.谁说三峡的猿声不美?(设问) C.我的生活像甜美的蜜糖,像温婉的音乐,像美妙的舞蹈,更像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籍。(排比、比喻)D.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偶) 6.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文学家。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被称为世界悲剧巅峰之作。

    4、B.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C.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运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院子前面的那棵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了。 B.报童说:“掌柜的,长辛店大战的新闻,要不要来一张?” C.可是知道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D.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势: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向是:( )月

    5、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 A.照 飘 好像 笼 B.泄 飘 好像 蒙C.照 浮 仿佛 蒙 D.泻 浮 仿佛 笼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则是“视而不见”。 B.极光的变化很快,是自然界中名副其实的魔术大师。 C.陈从周先生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D.门前的雪地上,有一群麻雀正在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10.下面作品中的人物,全部属于小说的一组是:( )香雪迎春马蒂尔德窦娥蔺相如凤娇张生罗密欧哈姆雷特A. B. C. D.

    6、11.下列字中,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桥 围 春 林 B.从 晶 品 林 C.日 花 淼 雨 D.中 羊 落 旦12.下列常识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吏三别”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六首诗,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苛政、重赋带给人民的无限的痛苦。 B.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大仲马。 C.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正月十五叫做“中元节”,是人们赏花灯、猜灯谜的娱乐节日。 D.“豆蔻年华”指的是十六七岁的男青年,比喻其生机勃勃、面貌俊俏。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家的亲戚特别多,犹如汗牛充栋,远远看着都让人头大。 B.南联盟释

    7、放了三名美军飞行员,摆出了走和平之路的架式,可美国却投桃报李,仍对南联盟狂轰乱炸。 C.放学回家的路上,毛毛高兴极了,一蹦一跳的,犹如蜻蜓点水。 D.开学的第一天,校园里充满了莘莘学子年轻的身影,给这所古老的校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意思差别的一项是:( )A.他能不否认这个事实吗? B.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C.他并不否认这个事实。 D.他承认这个事实。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B.我国古代有许多同姓、父子作家,如“三曹”指的是曹操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三苏”指的则是明朝的苏轼及其两个儿子苏洵和苏辙。

    8、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四位剧作者。 D.矛盾的子夜春蚕秋收被称为“农村三部曲”。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618题,每题2分,共6分。 登 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作者登高时的环境情况,渲染出一种悲凉哀伤的氛围。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的视线转向江水和沙洲,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深秋落叶纷纷的萧条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

    9、作者因过渡悲伤而瞬间白头的景象。 17.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万里,感怀故土。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将近百年。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状况不好。 D.“独”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寥的境况。 18.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之后对成都故土的怀念。 B.本诗用字经典,对仗工整,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 C.本诗是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D.本诗渲染了一种悲戚荒凉的氛围,又有着苍茫悠远的气势。 三、填空题。(共2分) 1.待到山花烂漫

    10、时, 2.横眉冷对千夫指, ,不焚林而猎。 4.商女不知亡国恨,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926题,共12分。 1.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共7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9.给加点字注音。(2分) 荷( ) ( ) 宿( ) 见( )20.找出下列“而”字用法不

    11、同的一项( )(2分)A.子路拱而立 B.顺风而呼 C.客喜而笑 D.欲洁其身,而乱大论 21.找出加点词古今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子路行。 D.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22.作者借子路之口,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政治态度?(用原文回答,1分。)23.答: 2.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共5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文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耶?”厚遇宾

    12、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3.给这个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1分) 24.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越王勾践反吴。 B.女忘会稽之耻邪? C.振贫吊死。 D.吾终于此乎? 25.给划线句加标点。(1分) 身 自 耕 作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人26.翻译。(1分) 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回答2730题,共10分。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

    13、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异常耐心。 ?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了“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

    14、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了7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着下电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

    15、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27.开头处“面前是以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的开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28.第三段“起

    16、风了”这一句删掉好不好?为什么?(2分)29.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30.小说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4分)六、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当生活像一首欢唱的歌那样轻快地流淌时,露出微笑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当生活像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那样寸步难行时,露出微笑则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中,或者在我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或者在其他什么地方,仔细回想一下,并不难发现,一定有一些难忘的微笑定格在我们的回忆中。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17、,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DADCB AADDB BADAC 二、DBA 三、她在丛中笑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涸泽而渔 隔江犹唱后庭花四、Ha dio s xin DA 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卧薪尝胆 D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 优待宾客、赈济穷人、吊唁死者安慰家属。 五、1、环境描写,衬托“她”的气质,烘托文章气氛。 2、不好。过渡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去掉后前后文衔接会出问题。 3、对比鲜明,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 4、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找楼梯; 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 “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人称为精神病人。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