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华为FDDLTEeNodeBMML数据配置.docx

    • 资源ID:9540447       资源大小:37.4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华为FDDLTEeNodeBMML数据配置.docx

    1、华为FDDLTEeNodeBMML数据配置华为FDD-LTE-eNodeB-MML数据配置华为LTE_eNodeB MML数据配置指导宿迁分公司网络公司运维部耿涛2014年11月 一、 数据配置的基本步骤华为LTE基站设备与爱立信W网类似,也是用管理对象MO来描述的。在各网元中,MO代表某种资源,该资源可以是物理实体如“电调天线”,也可以是逻辑实体或协议对象如“UTRAN邻区关系”。无论是物理实体资源还是逻辑实体资源,都是通过参数相关联。用户可通过设置MO参数来配置MO,MO状态可通过MO参数呈现出来。MOM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视图,面向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增加、删除和修改MO来管理基站。NE是基站

    2、管理对象模型中的根节点,是系统管理功能的入口。NE对象将各无线接入制式管理功能和与无线接入制式无关的公共资源管理功能聚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维护。对于eNodeB来说,NE由NodeB MO和eNodeBFunction MO组成。Node是制式功能对象之外的公共资源及管理功能的根节点。eNodeBFunction对象是LTE无线接入制式管理功能对应的根节点。NodeB MO包含传输和设备MO。对于eNodeB数据配置,在结构上和爱立信W网本调也很类似,分为三个部分:1、基站的基本数据,包含eNodeB设备数据、运营商信息 时间 时钟等等。2、传输数据,包含端口属性及IP地址 路由信息

    3、S1/X2链路信息及OM通道 QoS设置 VLAN等。3、无线数据,包含扇区/小区信息 邻区信息等。下面就用贺工发过来的MML近端调整脚本解释下各个步骤和配置参数含义。该MML脚本为DBS3900 FDD 2T4R S111配置,与宿迁绝大多数基站配置相同。注释部分用红字标出。在eNodeB近端WEBLMT调测时需要先关闭DHCP开关,离开站点时打开DHCP开关SET DHCPSW: SWITCH=DISABLE; 设置远端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开关,如果未设置为禁用,则调整时远端维护通道中断,会用现有的传输配置尝试修改。一、 基本数据配置应用配置ADD ENODEBFUNCTION: eNode

    4、BFunctionName=eNodeBTest-1000, ApplicationRef=1, eNodeBId=1000; 该命令为增加eNodeB,eNodeBFunctionName为eNodeB名称,ApplicationRef为引用的应用标识,对于eNodeB,引用的应用必须存在,且应用类型必须为eNodeB。LTE单模基站中,系统默认配置了应用ID为1的eNodeB类型的应用,eNodeB功能引用的应用标识需配置为1;在多模基站中增加eNodeB功能前请确保eNodeB功能引用的应用已添加。eNodeBId为业务协议接口中定义的eNodeB标识,在一个PLMN内编号唯一。SET

    5、EQUIPMENT: PROTOCOL=CPRI; 设置网元设备配置,选择接口协议为CPRIRST APP: AID=1;重启应用,需要重新登陆一次WEBLMT物理设备配置ADD CABINET: CN=0, TYPE=VIRTUAL;增加机柜,CN表示柜号,一般都为0,TYPE表示机柜类型,DBS3900用VIRTUAL,BTS3900选BTS3900ADD SUBRACK: CN=0, SRN=0, TYPE=BBU3900; 用于增加BBU框或RFU框,其他类型的机框在用户增加设备时自动生成,不需要通过该命令添加。如果对BTS3900还需要4号射频框ADD SUBRACK,CN为柜号,S

    6、RN为框号,TYPE为机框类型ADD BRD: CN=0, SRN=0, SN=7, BT=UMPT;增加UMPT单板,SN为槽号,BT为单板类型ADD BRD: CN=0, SRN=0, SN=3, BT=LBBP, WM=FDD, HCE=FULL;增加LBBP单板,WM为工作模式,HCE表示基带处理板对系统提供的硬件能力,设置为FULL时表示提供全部能力。ADD BRD: CN=0, SRN=0, SN=16, BT=FAN;增加风扇ADD BRD: CN=0, SRN=0, SN=19, BT=UPEU;增加电源模块增加RRU链ADD RRUCHAIN: RCN=0, TT=CHAIN

    7、, BM=COLD, HCN=0, HSRN=0, HSN=3, HPN=0;ADD RRUCHAIN: RCN=2, TT=CHAIN, BM=COLD, HCN=0, HSRN=0, HSN=3, HPN=2;ADD RRUCHAIN: RCN=4, TT=CHAIN, BM=COLD, HCN=0, HSRN=0, HSN=3, HPN=4;该命令用于增加RRU链环,目的是为了在链或者环上增加RRU,包括主链环和分支链环,主链环即从基带控制板光口连接出去的链环,分支链环即从RHUB端口连接出去的链环。详见RRU产品描述。RCN为RRU链环编号,在基站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链环。TT为组网方式

    8、,该参数表示拓扑类型,CHAIN为链形。BM为备份模式,有冷备份和热备份两种模式,冷备份是指链路出现异常后,短时间中断业务再用另一侧的光纤重新建立通信。热备份是指在链路出现异常后,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立刻切换到另一侧的光纤保持通信。当RRU链环的参数TT取值为CHAIN时,BM只能是COLD;当RRU链环的参数TT取值为RING时,BM可以是COLD或HOT。HCN/HSRN/HSN在本例中同CN/SRN/SN,HPN为链/环头光口号。增加RRUADD RRU: CN=0, SRN=60, SN=0, TP=TRUNK, RCN=0, PS=0, RT=MRRU, RS=LO, RN=0-60-

    9、0, RXNUM=4, TXNUM=2, ALMPROCSW=OFF;ADD RRU: CN=0, SRN=62, SN=0, TP=TRUNK, RCN=2, PS=0, RT=MRRU, RS=LO, RN=0-62-0, RXNUM=4, TXNUM=2, ALMPROCSW=OFF;ADD RRU: CN=0, SRN=64, SN=0, TP=TRUNK, RCN=4, PS=0, RT=MRRU, RS=LO, RN=0-64-0, RXNUM=4, TXNUM=2, ALMPROCSW=OFF;增加RRU, TP为拓扑位置,表示RRU/RFU的安装拓扑位置。有主链环和分支两种,分

    10、支是指RRU安装在RHUB上,其他就是在主链环上,即从基带控制板光口连接出去的链环,TRUNK表示主链环。PS为RRU在链中的插入位置,RT为RRU类型,单模RRU为LRRU,多模为MRRU。RS为射频单元工作制式,LO表示LTE-FDD,RN为RRU名称,RXNUM为接收通道个数,TXNUM为发射通道个数,ALMPROCSW为驻波比告警后处理开关,设为关闭时如有严重驻波,射频模块降低发射通道的总发射功率3db,如打开直接关闭通道。二、传输数据配置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数据配置SET ETHPORT: SN=7, SBT=BASE_BOARD, PN=1, PA=FIBER, SPEE

    11、D=AUTO, DUPLEX=AUTO;设置以太网端口,该命令用于设置以太网端口的参数,包括以太网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端口属性等。SBT为子板类型,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所属单板的子板类型。当以太网端口中的SN为05时,该参数可选ETH_COVERBOARD。当以太网端口中的SN为67时,该参数可选BASE_BOARD、ETH_COVERBOARD。PN为以太网端口号,当以太网端口中的SBT为BASE_BOARD时,该参数可选01。PA为端口属性,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的光电属性,系统启动时,如果端口属性默认为自动检测,则系统首先将以太网端口与电口绑定,不支持基站级联时使用端口属性设置为自检测模式

    12、。该参数配置错误会导致基站复位后业务中断,一般都选FIBER光纤。SPEED为速率,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的速率模式,需要和对接接口保持一致。基板的GE电口速率仅支持AUTO自协商模式设置1000M,不支持用户设置为1000M。当GE光口速率选择为AUTO时,表示1000M自协商模式;当GE光口速率选择为1000M时,表示1000M强制模式。DUPLEX为双工模式,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的双工模式。当以太网端口中的SPEED为AUTO时,该参数可选AUTO。当以太网端口中的SPEED为10M、100M、1000M时,该参数可选FULL。ADD DEVIP: SN=7, SBT=BASE_BOARD

    13、, PT=ETH, PN=1, VRFIDX=0, IP=192.182.0.94, MASK=255.255.255.252;增加设备IP地址,该命令用于为端口增加设备IP地址。PT为端口类型,该参数表示物理端口的类型,ETH为以太网端口。VRFIDX为VRF索引,该参数表示虚拟路由实例号,备IP地址的PT不为SUBIF或LOOPINT时,VRFIDX只能为0。IP和MASK为配置端口的本端IP地址和子网掩码。ADD IPRT: RTIDX=0, SN=7, SBT=BASE_BOARD, VRFIDX=0, DSTIP=0.0.0.0, DSTMASK=0.0.0.0, RTTYPE=NE

    14、XTHOP, NEXTHOP=172.130.127.93, DESCRI= Traffic Default;该命令用于增加一条静态IP路由。RTIDX为路由索引。DSTIP DSTMASK为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该参数表示该路由的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全0表示为缺省路由。RTTYPE表示路由的类型。当取值为NEXTHOP时,表示符合该路由的IP包将转发到指定的下一跳IP地址;当取值为IF时,表示符合该路由的IP包将转发到指定的出接口。NEXTHOP表示下一跳的IP地址,IP路由的NEXTHOP必须是合法IP地址,也即必须为A类、B类或C类地址,不能为127.x.x.x,0.x.x.x或2

    15、55.255.255.255。DESCRI表示路由的具体指向的描述信息。ADD VLANMAP: VRFIDX=0, NEXTHOPIP=192.182.0.93, MASK=255.255.255.252, VLANMODE=SINGLEVLAN, VLANID=100, SETPRIO=DISABLE;该命令用于增加一条下一跳VLAN映射。NEXTHOPIP为用于映射VLAN的下一跳IP地址。VLANMODE表示增加VLAN采用的方式。如果选择SINGLEVLAN,表示可以直接利用配置的VLAN ID和VLAN优先级打VLAN标志。VLANID为VLAN标识,该参数表示增加的标签字段中VL

    16、AN ID的值。SETPRIO表示是否设置单VLAN的优先级。在启用的条件下,VLAN的优先级由当前命令配置;在禁用的条件下,VLAN优先级由DSCP到VLAN优先级的映射表决定,该映射表可由SET DSCPMAP配置。QOS,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使用系统默认配置全局数据、时间、时钟配置和维护通道配置运营商配置ADD CNOPERATOR: CnOperatorId=0, CnOperatorName=CUCC, CnOperatorType=CNOPERATOR_PRIMARY, Mcc=460, Mnc=01;该命令用于添加运营商, CnOperatorId表示运营商索引值。CnOperat

    17、orName该参数表示运营商名称。CnOperatorType表示运营商类型,分为主运营商、从运营商两种类型。一个eNodeB只能配置一个主运营商,可以配置多个从运营商。Mcc移动国家码Mnc移动网络码。ADD CNOPERATORTA: TrackingAreaId=0, CnOperatorId=0, Tac=1;该命令用于添加eNodeB支持的跟踪区域配置信息。TrackingAreaId为本地跟踪区域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条跟踪区域信息记录。该参数仅在eNodeB内部使用,与核心网的信息交互中并不使用,与核心网TAL中配置的TAI不同。Tac表示跟踪区域码TAC(Tracking Are

    18、a Code),用于核心网界定寻呼消息的发送范围,一个跟踪区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由于TAC值0x0000(0)和0xFFFE(65534)协议中规定作为预留使用,这两个值将在未来的版本内禁止配置。应在规划和配置时,避免使用0或65534作为TAC值。时间数据配置SET TZ: ZONET=GMT+0800, DST=NO;设置时区SET TIMESRC: TIMESRC=NTP; 设置时间源ADD NTPC: MODE=IPV4, IP=192.88.141.66, PORT=123, SYNCCYCLE=60, AUTHMODE=PLAIN; 增加NTP客户端SET MASTERNTPS

    19、: MODE=IPV4, IP=192.88.141.66;设置主NTP服务器SET TIME: DATE=2012&09&28, TIME=15&16&15;使用GPS时钟ADD GPS: SRN=0, SN=7, CABLETYPE=COAXIAL, CABLE_LEN=60; 增加一条GPS时钟链路SET CLKSYNCMODE: CLKSYNCMODE=TIME; 设置基站时钟同步模式SET CLKMODE: MODE=MANUAL, CLKSRC=GPS, SRCNO=4; 设置参考时钟源工作模式OM通道ADD OMCH: FLAG=MASTER, IP=192.182.0.94,

    20、MASK=255.255.255.252, PEERIP=192.88.141.66, PEERMASK=255.255.255.240, BEAR=IPV4, BRT= NO;该命令用于配置一条远端维护通道。FLAG表示远端维护通道的主备标识。IP MASK表示远端维护通道的本端IP地址和本端子网掩码地址。PEERIP PEERMASK表示远端维护通道的对端IP地址,在IP组网下表示为网管的IP地址,在ATM组网下表示为RNC的设备IP地址。BEAR表示远端维护通道的承载类型。可以选择ATM或者IPV4。BRT表示是否为该远端维护通道绑定路由。当远端维护通道的对端IP地址和设备IP地址不在同

    21、一网段且设备IP所在网段不能覆盖远端维护通道的对端IP地址所在的网段时,需要通过ADD IPRT为远端维护通道添加路由。如果该参数选择为YES,则表示该远端维护通道绑定路由,并且该远端维护通道不生效的情况下,该路由不生效。 如果该参数选择为NO,则表示该远端维护通道不绑定路由,远端维护通道的切换不会触发路由状态倒换。S1和X2接口配置有两种配置S1和X2接口的方法,一种为link模式一种为endpoint模式,本次采用endpoint模式来配置。流程如下: 开始(可选是否配置自定义资源组) 增加端节点组 配置控制面数据 配置用户面数据 增加SCTP参数模版 增加用户面本端对象 增加SCTP本端

    22、对象 将用户面本端对象加入端节点组 将SCTP本端加入端节点组 增加用户面对端对象 增加SCTP对端(MME)对象 将用户面对端加入端节点组 将SCTP对端对象加入端节点组 增加S1配置ADD EPGROUP: EPGROUPID=0, VRFIDX=0, USERLABEL=S1;该命令用于增加端节点组。EPGROUPID为端节点对象归属组标识。添加SCTP参数模板ADD SCTPTEMPLATE: SCTPTEMPLATEID=0, RTOMIN=1000, RTOMAX=3000, RTOINIT=1000, SWITCHBACKFLAG=ENABLE, TSACK=200, CHKSU

    23、MTYPE=CRC32;该命令用于增加SCTP参数模板。SCTPTEMPLATEID表示SCTP参数模板标识。RTOMIN该参数表示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的最小值。在SCTP协议中计算RTO的时候如果RTO小于RTOMIN,则将双向时延置为RTOMIN,避免由于RTO过低而带来不必要的超时。RTOMAX该参数表示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的最大值。在SCTP协议中RTOMAX提供了超时重传定时器加倍操作的上界。RTOINIT该参数表示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的初始值。在SCTP协议中该值作为计算超时重传时

    24、间的初始值。SWITCHBACKFLAG为倒回主路径标志,该参数表示自建立的SCTP主路径故障后恢复可用时是否切回主路径。当主路径不可用时,SCTP链路会切换到从路径。本参数用于设置当主路径恢复可用时,SCTP是否切回主路径。该参数选择“允许”时,SCTP链路主路径恢复可达时,SCTP链路会切换到主路径;该参数选择“禁止”时,SCTP链路主路径恢复可达时,SCTP链路不会切换到主路径。TSACK为SACK超时时间,表示在自动建立的SCTP链路上收到DATA后多长时间回复SACK。取值越大,回复SACK需要等待的时间越长。CHKSUMTYPE该参数表示使用的校验和算法的类型。在两端进行通讯时,S

    25、CTP链路的校验和算法需要设置为同一种校验和方式。增加S1自配置建立信令面SCTP本端信息ADD SCTPHOST: SCTPHOSTID=0, IPVERSION=IPv4, SIGIP1V4=172.130.127.94, SIGIP1SECSWITCH=DISABLE, SIGIP2SECSWITCH=DISABLE, PN=2901, SCTPTEMPLATEID=0;该命令用于增加SCTP本端对象。SCTPHOSTID表示SCTP本端对象标识。IPVERSION表示SCTP本端IP协议版本。SIGIP1V4表示基站用于建立信令通道的SCTP本端第一个IPv4地址,该地址将作为自动建立

    26、SCTP链路的本端第一个IPv4地址。SIGIP1SECSWITCH为本端第一个IP的IPSec开关,该参数表示对于使用SCTP本端第一个IP地址建立的SCTP链路(或者使用SCTP本端第一个IPv6地址建立的IPv6 SCTP链路),是否根据SECURITYHOST和SECURITYPEER对象参数值在本端基站和对端之间自动建立IPSec通道对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SIGIP2SECSWITCH本端第二个IP的IPSec开关。PN为本端SCTP端口号,SCTPTEMPLATEID表示自建立SCTP链路引用的SCTP参数模板标识。增加S1自配置建立信令面SCTP对端信息ADD

    27、 SCTPPEER: SCTPPEERID=0, IPVERSION=IPv4, SIGIP1V4=172.130.125.1, SIGIP1SECSWITCH=DISABLE, SIGIP2SECSWITCH=DISABLE, PN=36412;该命令用于增加SCTP对端对象。SCTPPEERID为SCTP对端标识,SIGIP1V4表示基站用于建立信令通道的SCTP对端第一个IPv4地址,该地址将作为自动建立SCTP链路的对端第一个IPv4地址。SIGIP1SECSWITCH表示对于使用SCTP对端第一个IP地址建立的SCTP链路(或者使用SCTP对端第一个IPv6地址建立的IPv6 SCT

    28、P链路),是否根据SECURITYHOST和SECURITYPEER对象参数值在本端基站和对端之间自动建立IPSec通道对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SIGIP2SECSWITCH对端第二个IP的IPSec开关。PN表示自动建立SCTP链路使用的对端端口号。添加S1自配置建立用户面本端信息ADD USERPLANEHOST: UPHOSTID=0, IPVERSION=IPv4, LOCIPV4=172.130.127.94, IPSECSWITCH=DISABLE;该命令用于增加用户面本端对象。UPHOSTID表示用户面本端对象标识。LOCIPV4表示用户面本端IPv4地址。IP

    29、SECSWITCH表示是否开启用户面安全自建立功能。当该参数为ENABLE时,在本端基站和对端之间根据SECURITYHOST和SECURITYPEER对象参数值自动建立IPSec通道对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将S1 SCTP本端添加到端节点组ADD SCTPHOST2EPGRP: EPGROUPID=0, SCTPHOSTID=0;该命令用于将SCTP本端加入端节点组。EPGROUPID为上面配置的端节点对象归属组标识。SCTPHOSTID为上面配置的SCTP本端对象标识。将S1 SCTP对端添加到端节点组ADD SCTPPEER2EPGRP: EPGROUPID=0, SC

    30、TPPEERID=0;将用户面本端添加到端节点组ADD UPHOST2EPGRP: EPGROUPID=0, UPHOSTID=0;添加S1对象,关联运营商信息,控制面节点资源组和用户面节点资源组ADD S1: S1Id=0, CnOperatorId=0, EpGroupCfgFlag=CP_UP_CFG, CpEpGroupId=0, UpEpGroupId=0;该命令用于添加S1对象。S1Id表示S1对象标识。CnOperatorId为上面配置的运营商索引。EpGroupCfgFlag表示端节点组配置标识,用于标识是否配置控制面、用户面端节点资源组。CP_CFG(控制面节点配置), UP

    31、_CFG(用户面节点配置), CP_UP_CFG(控制面用户面节点配置)。CpEpGroupId该参数表示S1对象使用的控制面端节点资源组ID。不允许存在CpEpGroupId相同的S1对象。UpEpGroupId表示S1对象使用的用户面端节点资源组ID。MOD GTPU: STATICCHK=ENABLE;该命令修改GTPU的配置信息,STATICCHK为静态检测开关。X2推荐自动建立X2 Over S1(未配置X2eNodeB信息方式),本端端口号需要填为默认值36422MOD GLOBALPROCSWITCH: X2SonSetupSwitch=ON, X2SonLinkSetupTyp

    32、e=X2_OVER_S1;该命令用于修改全局流程开关的数据记录。X2SonSetupSwitch用于开启/关闭X2自建链功能。X2SonLinkSetupType该参数表示X2自建链方式。X2_OVER_OSS方式仅适用于华为基站,X2_OVER_S1方式没有限制。添加X2自建立配置建立端节点组,建议X2的EPGROUPID从16开始编号ADD EPGROUP: EPGROUPID=16, VRFIDX=0, USERLABEL=X2;增加X2自配置建立信令面SCTP本端信息ADD SCTPHOST: SCTPHOSTID=1, IPVERSION=IPv4, SIGIP1V4=172.130.127.94, SIGIP1SECSWITCH=DISABLE, SIGIP2SECSWITCH=DISABLE, PN=36422, SCTPTEMPLATEID=0;添加X2自配置建立用户


    注意事项

    本文(华为FDDLTEeNodeBMML数据配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