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钢筋安装+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操作资料.docx

    • 资源ID:9532806       资源大小:853.05K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筋安装+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操作资料.docx

    1、钢筋安装+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 技术操作资料9-7 钢筋安装9-7-1 钢筋现场绑扎9-7-1-1 准备工作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2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扳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铁丝长度可参考表9-80的数值采用;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一来切断。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mm) 表9-80钢筋直径(mm)356810121416182022252832356810121416182022120

    2、130150150170190170190220250190220250270290250270290310330270290310330350290310330350370320340360380400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塑料卡的形状有两种: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见图9-115。塑料垫块用于水平构件(如梁、板),在两个方向均有凹槽,以便适应两种保护层厚度。塑料环圈用于垂直构件(如柱

    3、、墙),使用时钢筋从卡嘴进入卡腔;由于塑料环圈有弹性,可使卡腔的大小能适应钢筋直径的变化。图9-115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卡(a)塑料垫块;(b)塑料环圈4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结合9-2-1-3条对有关接头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错开,在模板上划线。5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9-7-1-2 钢筋绑扎接头1钢筋绑扎接头宜设置在受力

    4、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配置要求,可参照9-2-1-3条的有关规定。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3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9-81的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表9-81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HPB235级光圆钢筋45d35d30d25dHRB335级带肋钢筋55d45d35d3

    5、0dHRB400级带肋钢筋-55d40d35d注:1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为表中数值的0.7倍;2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3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直径计算。4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时,表9-81中数值应增大,详见9-2-1-3条的规定。5当出现下列情况,如钢筋直径大于25mm,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涂环氧的钢筋、带肋钢筋末端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抗震结构构件等,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按9-2-1-2条与9-2-7-1条的规定修正。6在绑扎

    6、接头的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铁丝绑扎三点。9-7-1-3 基础钢筋绑扎1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图9-116所示,每隔1m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h30cm时为810mm;当板厚h3050c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cm时为1618mm。图9-116 钢筋撑脚(a)钢筋撑脚;(b)撑脚位置1-上

    7、层钢筋网;2-下层钢筋网;3-撑脚;4-水泥垫块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6对厚片筏上部钢筋网片,可采用钢管临时支撑体系。图9-117(a)示出绑扎上部钢筋网片用的钢管支撑。在上部钢筋网片绑扎完毕后,需置换出水平钢管;为此另取一些垂直钢管通过直角扣件与上部钢筋网片的下层钢筋连接起来(该处需另用短钢筋段加强),替换了原支撑体系,见图9-117(b)。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抽出

    8、垂直钢管,见图9-117(c)。此时,上部荷载可由附近的钢管及上、下端均与钢筋网焊接的多个拉结筋来承受。由于混凝土不断浇筑与凝固,拉结筋细长比减少,提高了承载力。图9-117 厚片筏上部钢筋网片的钢管临时支撑(a)绑扎上部钢筋网片时;(b)浇筑混凝土前;(c)浇筑混凝土时1-垂直钢管;2-水平钢管;3-直角扣件;4-下层水平钢筋;5-待拔钢管;6-混凝土浇筑方向9-7-1-4 柱钢筋绑扎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2箍筋

    9、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5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9-7-1-5 墙钢筋绑扎1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2墙的钢筋网绑

    10、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610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图9-118),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图9-118 墙钢筋的撑铁1-钢筋网;2-撑铁4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基础内。5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9-7-1-6 梁板钢筋绑扎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

    11、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图9-119);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图9-120)。图9-119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1-板的钢筋;2-次梁钢筋;3-主筋钢筋图9-120 主梁与垫梁交叉处钢筋1-主梁钢筋;2-垫梁钢筋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6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7梁板钢筋绑扎时

    12、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9-7-2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9-7-2-1 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1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分段(块),应根据结构配筋特点及起重运输能力而定。一般钢筋网的分块面积以620m2为宜,钢筋骨架的分段长度宜为612m。2钢筋网与钢筋骨架,为防止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变形,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图9-121是绑扎钢筋网的临时加固情况。3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吊点,应根据其尺寸、重量及刚度而定。宽度大于1m的水平钢筋网宜采用四点起吊;跨度小于6m的钢筋骨架宜采用二点起吊(图9-122a),跨度大、刚度差的钢筋骨架宜采用横吊梁(铁扁担)四点起吊(图9-122b)。为了防止吊点

    13、处钢筋受力变形,可采取兜底吊或加短钢筋。图9-121 绑扎钢筋网的临时加固1-钢筋网;2-加固筋图9-122 钢筋骨架的绑扎起吊(a)二点绑扎;(b)采用铁扁担四点绑扎1-钢筋骨架;2-吊索;3-兜底索;4-铁扁担;5-短钢筋4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交接处做法,与钢筋的现场绑扎同。9-7-2-2 钢筋焊接网安装1钢筋焊接网运输时应捆扎整齐、牢固,每捆重量不应超过2t,必要时应加刚性支撑或支架。2进场的钢筋焊接网宜按施工要求堆放,并应有明显的标志。3对两端须插入梁内锚固的焊接网,当网片纵向钢筋较细时,可利用网片的弯曲变形性能,先将焊接网中部向上弯曲,使两端能先后插入梁内,然后铺平网片;当钢筋较粗

    14、焊接网不能弯曲时,可将焊接网的一端少焊12根横向钢筋,先插入该端,然后退插另一端,必要时可采用绑扎方法补回所减少的横向钢筋。4钢筋焊接网的搭接、构造,应符合9-2-8-2条的规定。两张网片搭接时,在搭接区中心及两端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在附加钢筋与焊接网连接的每个节点处均应采用铁丝绑扎。5钢筋焊接网安装时,下部网片应设置与保护层厚度相当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板的上部网片应在短向钢筋两端,沿长向钢筋方向每隔600900mm设一钢筋支墩(图9-123)。图9-123 上部钢筋焊接网的支墩1-梁;2-支墩;3-短向钢筋;4-长向钢筋9-7-3 植筋施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

    15、,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施工。用此法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为工程结构加固及解决所旧混凝土连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处理技术。9-7-3-1 钢筋胶粘剂喜利得Hit-Hy150胶粘剂为软塑状的两个不同化学组分,分别装入两个管状箔包中,在两个箔包的端部设有特殊的连接器,然后再放入手动注射器中,扳动注射器将两个箔包中的不同组分挤出,在连接器中相遇后,再通过混合器将两个不同组分充分混合后,最终注入到所需植筋的孔洞中。该胶粘剂的两个不同化学组分在未混合前,不会固化;一旦混合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16、,出现凝胶现象,并很快固化。胶粘剂凝固愈合时间随基础材料的温度而变化,参见表9-82。胶粘剂凝固愈合时间 表9-82基础材料温度()凝固时间(min)愈合时间(min)-52536001818051390205453042540215该胶粘剂的施工温度范围为-5+40。9-7-3-2 植筋用孔径与孔深喜利得Hit-Hy150植筋孔的直径与深度,参见表9-83。表9-83注:最大荷载Rm1.75Rk(kN)。9-7-3-3 植筋施工方法植筋施工过程:钻孔清孔填胶粘剂植筋凝胶。1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钻孔时,孔洞间距与孔洞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孔洞内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

    17、经多次吹刷完成。同时,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中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3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4按顺时针方向把钢筋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胶粘剂溢出。5将钢筋外露端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保护。凝胶的化学反应时间一般为15min,固化时间一般为1h。9-7-4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

    18、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前,应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1主控项目(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2一般项目(1)钢筋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率、绑扎搭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或构造要求。(2)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9-84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

    19、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数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9-84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壳3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查预埋件中

    20、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主要参考文献1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4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199

    21、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5 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92)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6 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9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7 行业标准冷轧扭钢筋(JG 3046-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8 洪乃丰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防护技术工业建筑,1999 (8-12)9 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焊接钢筋网(YB/T 076-1995)北京: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10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1 顾万黎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的发展施工技术

    22、,1999(12)12 张学军GWC钢筋焊接网成型机建筑技术,1998 (2)1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OOG 101)北京:200114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5 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6 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7 行业标准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8 行业标准激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23、JG/T 3057-19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 企业标准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留jY 16-200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120 赵宏学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施工技术,2000(12)21 朱国梁等钢筋徽粗式等强直螺纹连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建筑技术1999 (10)22 李明顺等新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HRB400级钢筋简介施工技术,2001(10)23 吴成材HRB400级钢筋焊接技术施工技术,2001(10)24 刘永颐HRB400级钢筋徽粗直螺纹接头及钢筋机械连接若干问题施工技术,2001 (10)25 刘子金等HRB400级

    24、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施工技术,2001(10)26 曾喜平等论HRB400级钢筋使用锥螺纹钢筋连接技术的可靠性施工技术,2001(10)27 王命平等厚片筏板上部钢筋网片的支撑方法建筑技术,1998 (2)28 邵振中一种新型钢筋锚固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技术开发,2001(11)29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G/T 27-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9-5 钢筋焊接9-5-1 一般规定钢筋焊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9-37。钢筋焊接质量检验,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96)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的规定。

    25、钢筋焊接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表9-37注:1表中的帮条或搭接长度值,不带括弧的数值用于HPB235级钢筋,括号中的数值用于HRB335级、HRB400级及RRB400级钢筋;2电阻电焊时,适用范围内的钢筋直径系指较小钢筋的直径。钢筋焊接的一般规定如下:1电渣压力焊应用于柱、墙、烟囱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的连接。2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象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4进行电阻点焊、闪光对

    26、焊、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时,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对于电阻点焊或闪光对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当大于或等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对于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时,不宜进行焊接。5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应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6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9-5-2 钢筋闪光对焊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

    27、,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9-5-2-1 对焊设备常用对焊机的技术性能,见表9-38。图9-78示出建筑工地常用的UN1-75型手动对焊机。常用对焊机技术性能 表9-38项次项目单位焊机型号UN1-75UN1-100UN2-150UN17-150-11额定容量kVA751001501502初级电压V220/3803803803803次级电压调节范围V3.527.944.57.64.058.13.87.64次级电压调节级数8815155额定持续率%202020506钳口夹紧力kN20401001607最大顶锻力kN304065808钳口最大距离mm8080100909动钳口最

    28、大行程mm3050278010动钳口最大烧化行程mm2011焊件最大预热压缩量mm1012连续闪光焊时钢筋最大直径mm121616202025202513预热闪光焊时钢筋最大直径mm323640404014生产率次/h7520308012015冷却水消耗量L/h20020020050016压缩空气:压力N/mm25.56消耗量m3/h15517焊机重量kg4454652500190018外形尺寸:长mm1520180021402300宽mm55055013601100高mm1080115013801820图9-78 UN1-75型手动对焊机9-5-2-2 对焊工艺钢筋闪光对焊的焊接工艺可分为连

    29、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根据钢筋品种、直径、焊机功率、施焊部位等因素选用。1连续闪光焊连续闪光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图9-79a)。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根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2预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其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图9-79b)。施焊时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钢筋端面的间隙中即发出断续的闪光,而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


    注意事项

    本文(钢筋安装+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操作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