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科常见穿刺技术》课程标准.docx

    • 资源ID:9492557       资源大小:29.2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科常见穿刺技术》课程标准.docx

    1、内科常见穿刺技术课程标准内科常见穿刺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内科常见穿刺技术培训对象:低年资住院医师、实习学员、进修生模块一 胸腔穿刺术一、培训目标1. 熟悉胸腔穿刺的相关基础知识2. 掌握胸腔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及物品准备3. 掌握胸腔穿刺的操作方法和步骤4. 掌握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二、培训内容.基础知识:正常胸膜腔结构和功能,几种异常胸膜腔病变(气胸、液胸、血胸)的表现及判断,气胸、液胸、血胸胸片的阅读,胸腔穿刺术概念,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2.胸腔穿刺操作技术:物品准备,操作程序,操作要点,无菌观念。3.术后观察处理:术后处理要点,术后观察,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4.扩展内容

    2、(选学或自学):胸水性质的判断,胸水检验报告的判读,后续诊疗措施等。三、培训学时:2学时(100分钟)1、基础知识回顾 10分钟2、操作要点讲解及示范 20分钟3、学员操作练习 60分钟4、教员总结学员操作情况 10分钟四、培训实施(一)培训组织1、学员分组:3-5人/组;2、集中讲解基础知识,观看视频;3、教员运用穿刺模拟人进行操作示范;4、学员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练习,教员逐一进行指导;5、教员总结学员受训情况。(二)培训条件要求1.培训所需器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1台(含音响),投影仪1台,穿刺模拟人1套,气胸胸片2张,胸腔积液胸片1张,B超胸水定位报告2份,胸穿视频1段(8分钟),操作

    3、过程详细说明5份(学员人手1份,培训结束收回)。2.所需基本物品(耗材)及数量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含75%消毒酒精(1瓶)、碘伏(1瓶)、无菌镊子(2个)、棉签(1包)。无菌胸腔穿刺包1套:含5ml注射器(1副),7号针头(1个),50ml注射器(1副)、胸腔穿刺针(2根,针座接10cm长胶管),血管钳(1把),洞巾(1块),纱布(3块)其他物品:无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5ml*1支),胶布(1卷),500ml量筒(1个),清洁痰盂(1个)。3.场地要求:光线充足,安静、清洁、能够满足操作物品及人员展开的相对独立空间。(三)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4、,p110129 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566578 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110122相关网站:(XX视频,搜索“胸腔穿刺术”)五、考核测评1.考核方式:以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2.考核标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员边操作边进行简要说明。具体标准:步骤名称具体内容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酌情扣分)1物品准备皮肤消毒用物品、胸穿包、手套、麻醉药、胶布、量筒、痰盂。102核对患者身份,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有无禁忌症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及胸片、B超、血常规等辅助检查资料,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气胸或胸腔积液及可能的诊断);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胸部视诊、叩诊

    5、、听诊再次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103医患沟通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诊疗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104指导患者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指导患者摆好适当的体位(气胸:坐位或半坐位于床上,面向操作者;胸腔积液:坐位,背向操作者,骑跨样坐于椅子上,双手抱前)。穿刺点选择(口述:根据气胸及胸腔积液的常规穿刺部位及辅助检查报告选择穿刺点)。确定穿刺点。标记穿刺点(记号笔或皮肤压痕法标记)。155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由内向外消毒56局部麻醉带无菌手套,注意无菌观念;铺洞巾,由助手固定洞巾;用5ml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3ml,按皮肤、皮下、胸壁肌肉及胸膜逐层麻醉,每次注射麻药

    6、0.5ml,注射前先回抽。157穿刺步骤用血管钳夹闭胸穿针后接的胶管,正确握持胸穿针,首先刺入皮肤,然后逐渐进入胸腔,直到出现落空感停止进针;然后用50ml空针开始抽液(抽气),空针内抽满后,请助手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操作者把胸水注入量筒(或把空针内气体排出)。根据胸腔积液的性质及可能的诊断留取胸水标本。操作中注意无菌观念。158操作中注意事项气胸抽气操作注意事项:当抽气感到有负压后,停止抽气;胸腔积液操作注意事项:第一次抽液量600-8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操作结束,拔针,针眼消毒,纱布包盖,胶布固定;患者如述以下不适(心慌、大汗,甚至一过性晕厥;出现频繁咳嗽),停止操作

    7、,拔出胸穿针,将患者扶上病床,平卧休息,测血压。必要时立即床旁拍片。109术后注意事项听诊患者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嘱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3日内避免洗澡;胸穿后第二天复查胸片(或床旁拍片)。10总 分100 六、附录知识(一)基础知识正常胸膜腔为密闭,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紧密接触,其间有少量润滑液。胸膜腔正常处于负压,对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有重要作用。气胸及胸腔积液时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分离,表现为积气或积液,将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等临床表现。可通过胸片确定气胸及胸腔积液的位置及量。胸腔积液还能通过B超准确判断胸腔积液的位置与量。胸腔穿刺术是指医务人员使用普通注射

    8、器或专用穿刺针进行经皮穿刺进入胸膜腔,以抽取其中积存的气体或液体的操作。气胸的穿刺,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面向操作者;胸腔积液穿刺患者取坐位,背向术者。(二)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为中到大量的气胸或胸腔积液。禁忌症为病情垂危者、有严重出血倾血、正在大咯血、气胸或积液量不多而患者呼吸动度过大,穿刺部位皮肤严重感染等。气胸量过少或胸水B超定位少于2cm时常规不进行穿刺操作。(三)操作要点1.复习操作流程,备齐操作所需物品(皮肤消毒用物品、胸穿包、手套、麻醉药、胶布、量筒)。2.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胸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同时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

    9、。强调胸片必须是近1天或当天检查的,如时间较长必须重新摄片。3.自我介绍;向患者说明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4.通过体格检查,再次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5.指导患者摆好体位(气胸:坐位或半坐位于床上,面向操作者;胸腔积液:坐位,背向操作者,骑跨样坐于椅子上,双手抱前);确定穿刺点(气胸的常规穿刺部位为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根据胸片确定气胸的穿刺部位;胸腔积液的常规穿刺部位为肩胛线第7-8肋间,或根据B超定位报告确定胸腔积液穿刺点);标记穿刺点(记号笔或皮肤压痕法标记);6.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由内向外消毒);局部麻醉(带无菌手套,铺洞巾,用5m

    10、l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3ml,按皮肤、皮下、胸壁肌肉及胸膜逐层麻醉,每次注射麻药0.5ml,注射前先回抽);7.按步骤进行穿刺操作:用血管钳夹闭胸穿针后接的胶管,胸穿针首先刺入皮肤,然后逐渐进入胸腔,直到出现落空感停止进针;然后用50ml空针开始抽液/抽气,空针内抽满后,请助手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操作者把胸水注入量筒或把空针内气体排出。8.熟悉操作中注意事项和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气胸抽气注意事项:当抽气感到有负压后,停止抽气,拔针,针眼消毒,纱布包盖,胶布固定。胸腔积液操作注意事项:第一次抽液量600-8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操作结束,拔针,针眼消毒,纱布包盖,胶布固

    11、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操作过程中,患者如述心慌、大汗,甚至一过性晕厥,或出现频繁咳嗽,立即停止操作,拔出胸穿针,将患者扶上病床,平卧休息,测血压。必要时立即床旁拍片,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气胸有无改善,有无增加;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有无减少,有无出现液气胸;肺内有无出现新的渗出性病变。(四)术后观察处理听诊患者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嘱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3日内避免洗澡;胸穿后第二天复查胸片。胸腔积液患者还可复查胸部B超,确定积液有无减少。气胸患者复查胸片的目的:确定气胸有无吸收、有无增加。如患者为张力性气胸或交通性气胸,抽气后气胸可能再次加重;如果穿刺损伤胸壁或肋间血管导致出血,气

    12、胸患者可能出现液气胸。胸腔积液患者如操作中不慎刺破肺组织,将出现液气胸。复查胸片还可判断有无抽液/抽气过快导致复张性肺水肿,表现为肺内出现新的渗出性病变。(五)扩展知识(自学)胸水性质的判断,胸水检验报告的判读,后续诊疗措施等见(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一章 胸膜疾病,p110122)模块二 腹腔穿刺术一、培训目标1. 熟悉腹腔穿刺术的相关基础知识2. 掌握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物品准备3. 掌握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和步骤4. 掌握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二、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腹膜腔的概念,腹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和判断方法,腹腔穿刺术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 腹腔穿刺

    13、术操作技术:物品准备,操作程序,操作要点,无菌观念。3. 术观察后处理:术后常规处理和观察要点,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4. 扩展内容:(腹水性质的判断,腹水检验报告的判读,后续诊疗措施等,自学)三、培训学时:2学时(100分钟)1、基础知识回顾 10分钟2、操作要点讲解及示范 20分钟3、学员操作练习 60分钟4、教员总结学员操作情况 10分钟四、培训实施 (一)培训组织1、学员分组:3-5人/组;2、集中讲解基础知识;3、教员运用穿刺模拟人,结合视频进行讲解,并进行操作示范;4、学员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练习,教员逐一进行指导;5、教员总结学员受训情况。(二)培训条件要求1.培训所需器材(设备):

    14、多媒体计算机1台(含音响),投影仪1台,穿刺模拟人1套, B超腹水定位报告1份,腹穿视频1段,操作过程详细说明5份(学员人手1份,培训结束收回)。2.所需基本物品(耗材)及数量: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含75%消毒酒精(1瓶)、碘伏(1瓶)、无菌镊子(2个)、棉签(1包)无菌腹腔穿刺包1套:含5ml注射器(1副),7号针头(1个),50ml注射器(1副)、腹腔穿刺针(2根)长胶管(1根),血管钳(1把),洞巾(1块),纱布(3块)其他物品:无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5ml*1支),胶布(1卷),500ml量筒(1个),清洁痰盂(1个)。3.场地要求:光线充足,安静、清洁、能够满足操作物品及人

    15、员展开的相对独立空间。(三)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10129 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566578 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110122相关网站:(XX视频,搜索“腹腔穿刺术”)五、考核测评1.考核方式:以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2.考核标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员边操作边进行简要说明。具体标准:步骤名称具体内容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酌情扣分)1物品准备皮肤消毒用物品、腹穿包、手套、麻醉药、胶布、量筒、痰盂102核对患者身份,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有无禁忌症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及腹部平片、B超、血常规等辅助检查资料,确

    16、定病变性质、部位、腹腔积液量的多少;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用腹部视诊、叩诊、听诊再次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103医患沟通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诊疗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104指导患者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指导患者摆好适当的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口述(腹腔积液的3个常规穿刺部位),本患者是(大量/小量腹腔积液,根据穿刺目的和患者身体状况确定部位和穿刺点);标记穿刺点(记号笔或皮肤压痕法标记)155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由内向外消毒56局部麻醉带无菌手套,注意无菌观念;铺洞巾;用5ml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3ml,

    17、按皮肤、皮下、腹壁肌肉及腹膜逐层麻醉,每次注射麻药0.5ml,注射前先回抽107穿刺步骤用血管钳夹闭腹穿针后接的胶管,腹穿针首先刺入皮肤,根据腹水量大小确定进针方向,然后逐渐进入腹腔,直到出现落空感停止进针;诊断性穿刺用50ml空针开始抽液,空针内抽满后,请助手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操作者把腹水注入试管中供检查。大量腹水放液时腹穿针后接长胶管,后端接到空痰盂上方,松开血管钳让腹水自行流出,输液夹子调节放液速度,胶管的高度应低于穿刺针的位置;根据检查需要留取腹水标本;操作中注意无菌观念。158操作中注意事项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肠管,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每次抽液量小于300

    18、0ml,注意放液的速度;腹部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操作结束,拔针,针眼消毒,纱布包盖,胶布固定;患者如述以下不适(心慌、大汗,甚至一过性晕厥),停止操作,拔出腹穿针,束紧多头腹带,让患者平卧休息,测血压、心率。必要时立即静脉补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159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3日内避免洗澡。10总 分100六、附录知识(一)基础知识正常腹膜腔脏层腹膜与壁层腹膜紧密接触,其间有少量润滑液。腹腔积液时脏层腹膜与壁层腹膜分离,表现为腹部膨隆或积液表现。可通过移动性浊音检查及B超确定腹腔积液的位置及量。腹腔穿刺目的是为了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协

    19、助诊断;适量抽出腹水,减轻病人腹腔内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还可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或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人工气腹)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促进肺空洞的愈合。(二)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为中到大量的腹腔积液,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大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禁忌症为广泛腹膜粘连者;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三)操作要点1.复习操作过程和准备好所需物品(皮肤消毒用物品、腹穿包、手套、麻醉药、

    20、胶布、量筒)。2.熟悉患者资料: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3.医患沟通: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医生),向患者简要说明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消除病人顾虑;指导患者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应马上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4. 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再次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5.指导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和选择适宜穿刺点:根据病人情况指导患者摆好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

    21、穿刺点。穿刺部位选择: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标记穿刺点(记号笔或皮肤压痕法标记)。6.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由内向外消毒)。7.局部麻醉(带无菌手套,铺洞巾,用5ml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3ml,按皮肤、皮下、腹壁肌肉及腹膜逐层麻醉,每次注射麻药0.5ml,注射前先回抽);8.按步骤进行穿刺操作:用血管钳夹闭

    22、腹穿针后接的胶管,腹穿针首先刺入皮肤,然后逐渐进入腹腔,直到出现落空感停止进针;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45度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溢出。然后用50ml空针开始抽液,空针内抽满后,请助手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操作者把胶管接到空痰盂上方,松开血管钳让腹水自行流出,注意胶管的高度应低于穿刺针的位置。9.操作中注意事项和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肠管,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

    23、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操作结束,拔针,针眼消毒,纱布包盖,胶布固定。根据检查需要留取腹水标本。(四)术后观察处理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术后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病情变化;嘱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3日内避免洗澡。(五)扩展内容:(自学)腹水性质的判断,腹水检验报告的判读

    24、,后续诊疗措施等自学(见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四章 肝硬化,p452456;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569)。模块三 腰椎穿刺术一、培训目标1. 熟悉腰椎穿刺术的相关基础知识2. 掌握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物品准备3. 掌握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4. 掌握腰椎穿刺术的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二、培训内容1.相关基础知识:腰椎穿刺术的概念、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技术:物品准备,操作程序,操作要点,无菌观念。3.术后观察处理:术后常规处理和观察要点,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4. 扩展内容:(脑积液性质的判断,检验报告的判读,后续诊疗措施等,自学)三、培训学时:2

    25、学时(100分钟)1、基础知识回顾 10分钟2、操作要点讲解及示范 20分钟3、学员操作练习 60分钟4、教员总结学员操作情况 10分钟四、培训实施(一)培训组织1.分组 学员3-5人/组;2.通过视频,学习腰椎穿刺术的基本过程;3.教员运用穿刺模拟人进行操作示范;4.学员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练习,教员逐一进行指导;5. 教员总结学员受训情况(二)培训条件要求1.培训所需器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1台(含音响),投影仪1台,穿刺模拟人1套,病历2份,腰穿视频1段,操作过程详细说明5份(学员人手1份,培训结束收回)。2.所需基本物品(耗材)及数量: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含75%消毒酒精(1瓶)、碘伏

    26、(1瓶)、无菌镊子(2个)、棉签(1包)。无菌腰椎穿刺包1套:含5ml注射器(1副),7号针头(1个),10ml注射器(1副)、腰椎穿刺针(2根,针座接10cm长胶管),血管钳(1把),洞巾(1块),纱布(3块)其他物品:无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5ml*1支),胶布(1卷)。3.场地要求:光线充足,安静、清洁、能够满足操作物品及人员展开的相对独立空间。(三)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10129 诊断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566578 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110122相关网站:(XX视频,搜索“腰椎穿刺术”)五、考核测评1.考核

    27、方式:以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2.考核标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员边操作边进行简要说明。具体标准:步骤名称具体内容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酌情扣分)1物品准备皮肤消毒用物品、腰穿包、手套、麻醉药、胶布102核对患者身份,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有无禁忌症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确定病变性质、部位;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103医患沟通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诊疗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104指导患者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指导患者摆好体位(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8、;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标记穿刺点(记号笔或皮肤压痕法标记)155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厘米,由内向外消毒56局部麻醉带无菌手套,注意无菌观念;铺洞巾;用5ml空针抽取2%利多卡因2-3ml,按皮肤、皮下、椎间韧带逐层麻醉,每次注射麻药0.5ml,注射前先回抽107穿刺步骤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进针深度约为4-6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口述: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

    29、180mmH2O);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操作中注意无菌观念。208操作中注意事项防止脑脊液迅速流出引发脑疝;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拔出腰穿针,平卧休息,测血压,并作相应处理;腰椎穿刺术常见并发症有低颅压综合症、脑疝形成、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等。109术后注意事项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3日内避免洗澡。10总 分100六、附录知识(一)基础知识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

    30、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二)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分为诊断性穿刺和治疗性穿刺。诊断性穿刺目的是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并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治疗性穿刺的目的是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禁忌症: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感染、后颅窝有占位性病变、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均禁忌穿刺。(三)操作要点1.熟悉操作过程和准备好所需物品(皮肤消毒用物品、腰穿包、手套、麻醉药、胶布)2. 熟悉患者资料: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查阅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确定检查的适应症和有无禁忌症。3.医患沟通: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医生);向患者说明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操作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我们怀疑你脑


    注意事项

    本文(《内科常见穿刺技术》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