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docx

    • 资源ID:9486720       资源大小:20.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docx

    1、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今年49岁,在*河务局大车闸做涵闸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作为黄河职工,她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二十年如一日担负着四个乡镇的灌溉用水重任;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人子,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可喜的是在今年九月份*县首届孝亲敬老模范评比中,*同志用她侍奉四位卧病在床老人的感人事迹竟在80万人口众多的*县,取得了孝亲敬老模范称号,连日来,*同志可谓是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的知名人士,当我们和电视台的同志来到大车闸采访她时,她却说:“尊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之不过是为了以后,当我步入老年时能够自豪的说一

    2、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多么质朴的语言啊!那么,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河务局得以弘扬,让孝亲敬老之花在我们黄河系统开的更鲜、更艳。*1982年同本单位滑卫学同志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不久有了一双儿女,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噩运就向他们袭来。愉悦的日子在*她公爹的瘫痪中嘎然而止。在1990年她年仅60岁的公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从此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侯,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由于她刚结婚没几年,平日里和公爹一天到晚说不上一两句话,如今公爹病了,脾气也变了,自己能把老人侍侯好吗?咋能让老人安心养病呢?其初她也

    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说别的就说让老人吃饭这件事就费了不少周折。侍候老人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是让公爹吃饭。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于是她就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他老人家听,哄得老人高兴,公爹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不注意,公爹不是背过去脸不搭理她,或者干脆把饭菜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故意用胳膊一抡将饭菜溅她一脸一身。每当这时,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烂碗碎盘,然后重新给公爹做饭。如此多次,当她再次把重新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吃饭的问题算是解决了。给老人洗脸端盆也是她难迈的一道砍,为此,背地里她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当她回娘家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时,母亲总是对她说:“清素

    4、,你把公爹当成你的亲爹就不显别扭了。”母亲一席话,点亮心头灯,心里豁亮了,委屈也没有了,她把给公爹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自己多干点,侍候好一点,才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安心工作。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七年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病卧在床七年的公爹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七年,短暂而漫长的七年,*做到了为人媳能做的一切。1997年9月,病重的公爹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老人临走时对自己的儿子说:“孩子,你以后要善待清素,七年来她一面上班,一面侍奉俺,从来没有让我受一点委屈。”她公爹走了。剩下形影孤单的婆母整日愁眉不展,暗自垂泪,这时,*

    5、又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就和婆母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方便的时候就带婆母到处转一转,宽宽老人的心。饮食方面,隔三差五来点花样,让婆母吃的高兴,吃个顺心。婆母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有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亲。”花开花落,春去冬来,庭院里刚刚有了笑语,不幸却又笼罩住了这个家庭。1999年冬天,她的父亲突发脑梗塞被送进了人民医院,当时,她的姐姐正在洛阳做脑瘤手术,哥哥也在外地忙生意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家,所有的重担又落在了*的身上。父亲瘫痪

    6、在床,她这个做女儿的理所应当地担负起侍候父亲的重任。给父亲擦身她的力气小翻不动,她就用棉垫垫着,一点一点的擦,然后再全身按摩,一天几遍,从未间断。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锻炼,父亲的病渐渐有了起色,饭量增加了,双腿双手明显有力了,看到这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高兴得她在梦里也笑醒过几回。可老天没等她笑出声,20XX年,她的母亲也因脑梗塞病倒了,当她看到一个床上躺了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双亲,她的心在滴血,在颤抖,精神到了极度崩溃的边缘。她诅咒上天如此不公,一个接一个的灾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伤心归伤心,她多次劝慰自己决不能倒下,要用自己的努力让二老重新站起来。三年后,她的父亲、母亲都能靠拐

    7、杖,扶着轮椅走路了,她这时似乎看到了一丝迟来的曙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她的眼前呈现出曙光时,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20XX年3月27日晚7时,这个让她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她正在大车闸上值班,为了便于照顾父母,她把父母接到了大 车闸上。傍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刚刚吃完饭坐在轮椅上的母亲突然口水直流,瘫坐在轮椅上不省人事,“不好”。她急忙把母亲抱在床上,随后冲出房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找人叫车。当时自己心急如焚,出门忘带雨具,路上几次摔倒,又几次爬起,泪水夹带着雨水,雨水夹着血水流淌着,多年的积虑也在这一刻暴发,她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郁闷,不顾一切地向村中跑去,在村民的帮助下,母亲

    8、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再一次得救了。她的这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定定神,看看医院墙上的挂钟,已是晚上10点多了,身上的摔伤隐隐作痛。这时,她无意间向走廊的远端望去,看到儿子慌慌张张向这边跑来:“怎么,孩子撇下奶奶来这干啥?”她不敢往下想,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怕啥来啥,她的婆母睡前洗脚时不慎摔倒在地,腰部受伤,右手腕骨折,她当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以后的日子,她上班就把三位老人接到大车闸上,一边上班,一边照看老人,她在节假日就把三位老人接到家中。在那三室两厅不足一百二十平米的房中侍奉三位老人,每天都要为他们味药,端屎端尿。帮这个洗洗脸,又给那个端端盆,给父母按摩按摩,为婆母擦洗擦洗。如复

    9、一日,周而复始,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流程。除了照看三位老人,老人穿的衣服脏马上洗,到了换季及时添置新衣。生活中尽量让老人高高兴兴,平日里也让老人喜喜欢欢。只要老人高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什么事她都愿意干。当她用轮椅推着老人在广场上散心的时候,同事们见了好说:“清素,我们都不敢去你家,到您家看了就难受,你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呀,三位老人全指望你呢。”可她总是笑笑说:“没事,我能挺得住,已经习惯了。”一份付出,一份回报。通过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婆母的病好了,又能拄着拐杖行走了,父母亲得的病也好了不少。当弟兄姐妹准备让老人去他们家住一段日子时,老人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那里都不去,我们就住在这不走!”

    10、这时,她笑着说:“只要您老不显我们这里地方小,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何时都不会让你们走。”侍奉老人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日头仍旧从东方升起,每天还是这样忙碌,她的心却开朗了许多。多年的辛苦操劳,茫茫碌碌,缺少正常生活规律,她的身体也不如从前,还患上了高血脂,心脏病,双腿关节骨质增生。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感觉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媳,侍奉二老;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这是天经地义,作为女人,作为人媳,人妻,人母,她流过泪,有过委屈,也埋怨过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父母给了她生命,公婆给了她关爱

    11、,丈夫给了她支持,儿女给了她力量。她说:“我能亲手侍奉四位老人,我要感谢上苍给了我丰富的阅历,感谢上苍给了我日久靡坚的磨砺。”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让我们共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双值得骄傲的儿女大学即将毕业。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让我们都能够自豪的说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吧!”(郑喜莲*河务局)-干海村委会崔跃兰孝亲敬老先进事迹崔跃兰:女,现年32岁,汉族,初中文化,晋宁县晋城镇关岭村委会人,1995年嫁到六街乡干海村委会师平荣家,现居住在六街乡干海村委会一组。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的家乡,自觉

    12、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昆明市公民守则,对群众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诚实守信,讲文明、董礼貌,乐于帮助别人,多年以来,在孝敬婆婆、奶奶,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事迹感人,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崔跃兰和丈夫师平荣是1995年初结婚,至今已有11个年头,一直和姥姥、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对丈夫的奶奶更不用说。而在崔跃兰的眼里,奶奶、公公、婆婆岁数都大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我们的亲人,丈夫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现在,他

    13、们的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不可遇测的,这时候,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关怀,精心赡养他们是我们子女最基本的义务。20XX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婆婆师谷花因患半边疯病住进了医院,十多天后按婆婆的要求出院回家,当时,婆婆因病已全身瘫痪不能下床,丈夫师平荣虽有兄妹四人,多半在外工作或忙于农活不能长时间服侍自己的母亲,丈夫当时正在六街磷矿打工,为了婆婆的早一日康复,崔跃兰没想什么就独自站了出来,放弃了自己家中的3亩多地,一心一意的服侍着婆婆。在服侍婆婆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婆婆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期间:还要给家中的丈夫、女儿煮

    14、饭、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婆婆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崔跃兰从不跟婆婆计较。就这样,一下来就是五个年头,功夫不付有心人,20XX年的春天,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已能下床走路,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好心就会有好报,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崔跃兰和丈夫、儿孙的疼爱之情,每当她们有事很忙的时候,婆婆总能想尽办法给她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上学的女儿,同时,崔跃兰也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家庭中。可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再一次跟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同年8月,80的奶奶期桂英老人因患有子宫肌瘤疾病又再一次住进了医院,自利能力全无,崔跃兰又再一次投入到服侍奶奶的生活当中,邻居朋友劝她说:“你只是儿媳妇,这样做值得吗?”崔跃兰说:“作为儿女,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久病床前无孝子”,崔跃兰的婆婆师谷花老人瘫痪已4年,在她的全力服侍下已基本康复,自20XX年8月奶奶又患子宫肌瘤至今,她所付出的巨大辛苦我们不难想象,她对老人如些孝顺,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注意事项

    本文(孝亲敬老先进事迹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