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docx

    • 资源ID:9486549       资源大小:28.3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docx

    1、广东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建材工业 “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是我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我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导意见。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省建材工业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我省建材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847亿元,工业增加值99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6倍和1.72倍,稳居全国建材大省之列。建筑陶瓷、玻璃深加工产品及加工机

    2、械产量全国第一,卫生陶瓷、平板玻璃、水泥混凝土桩、建筑涂料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水泥、大理石板材和花岗石板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我省既是国内建材行业拥有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拥有百强建材企业最多的省份。(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近6000万吨,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中山、珠海、肇庆、惠州等8市的落后水泥产能已全部退出,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在32个市县限制淘汰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陶瓷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也在加快退出或升级改造。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高档陶瓷抛光砖、新型墙体材料等先进产能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72%,比20

    3、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巩固和提高“佛山建筑陶瓷”、“潮州卫生陶瓷”、“云浮石材”、“南海大沥铝型材”、“开平水口水暖卫浴”、“顺德建筑涂料”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又培育和涌现出“英德水泥”、“高要建筑五金”、“深圳、东莞玻璃深加工”等国内有名的建材专业镇(区)。(3)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升。“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陶瓷行业通过推广节能窑炉、余热利用等技术,单位产品能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玻璃行业积极采用余热发电和余热制冷技术进行余热回收利用,综合能耗大大降低;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烧结砖,有效地节约

    4、能源。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生产水泥协同处理生活污泥、陶瓷抛光废渣循环利用等技术项目取得成功,全行业每年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3500万吨,约占全国建材工业利废量6%,占全省利废量80%以上。(四)(9四()()()()展集群转移展行业攻克了推动下_产业布局更趋合理。水泥产业加快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了粤北、粤东、粤西三大生产基地,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已占全省92%;建筑陶瓷行业发挥总部基地的优势,将成套技术、生产基地辐射全国。佛山不少陶瓷企业向具有丰富陶瓷资源的地区转移,形成了清远、恩平等新兴陶瓷生产基地,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已被省政府批准为以陶瓷为主导专业的省产业转移

    5、工业园。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各种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省主要建材产品分布情况见附件1。 但我省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规模扩张和投资的拉动,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建材工业总体能耗高,排放量大,如水泥落后产能规模大退出难,先进产能发展缓慢。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新增产能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三是生产集中度偏低。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企业在规模、资本、经营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先进企业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

    6、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将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等战略的实施,建材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资源、能源匮乏及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材工业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社会发展为建材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建设、重点建设项目等一揽子工程的实施,将为建材工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泛珠三角的联合开发,有利于我省建材向全国进一步辐射。我省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经济圈建设及一体化规划的

    7、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巨大潜在需求。(二)经济转型推动建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建材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腾出空间;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传统建材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从而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将推动太阳能玻璃、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快速发展,催生新的建材产业;建材工业在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危废物、城市生活垃圾等方面的不可或缺作用,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试点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经济全球化为建材工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经济全球化深入演变,跨境贸易和投资增长并逐步渗透

    8、到基础原材料工业领域,为我省建材参与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提供了有利条件,对稳定出口、开拓绿色产品的国际市场以及利用国际技术、人才资源提供了新的契机。(四)现代工业和新型工业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新挑战。随着“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的日益加重,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将严重制约着我省建材工业的发展。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迫切要求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传统建筑产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对建材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省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坚持以

    9、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与建筑业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合作,拓宽新的发展领域,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从能源资源消耗型向低碳节约型转变,从单一材料制造向完善产业链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产业。(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省内水泥和平板玻璃的落后产能全部淘汰,全省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支持和发展新材料、新兴产业和深加工制品、高档特种建材产品,培育和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较强竞争

    10、力的品牌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 “十二五”时期我省建材工业主要发展目标指 标2010年2015年经济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亿元)9971700工业销售产值(亿元)38475280结构调整目标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产能比重(%)6298玻璃深加工比率(%)5060高档建筑陶瓷比重(%)4055高档卫生陶瓷比重(%)304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5375前10名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5370以上前5名平板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8580以上前20名玻璃深加工企业生产集中度(%)2560以上前10名建筑陶瓷企业生产集中度(%)2040以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目标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千克标

    11、准煤/吨)113105可比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293普通平板玻璃熔窑热耗(千克标准煤/吨)252200普通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重量箱)17.515建筑陶瓷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300260卫生陶瓷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700560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万吨)38006000余热利用(万吨标准煤)80130技术进步目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个)23-5省级企业中心和工程中心(个)3050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家)80120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家)130200 注:集中度均指产量占比。四、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一)产业规划布局。根据我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资源分布和交

    12、通运输条件,合理规划我省建材产业布局,促进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1. 水泥行业。重点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优化结构 。以粤北(清远、韶关)、粤西(肇庆山区、云浮、阳江)、粤东(惠州山区、梅州、河源)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为发展重点,在临近省属城市的地区,可适当建设以工业废弃物作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污泥、垃圾为目的大型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2015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达11000万吨。珠三角地区(广州、佛山、江门、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700万吨/年。原则上不新建同质化的水泥熟料项目,在混合材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的区域,按照市场需求适度布局100万吨/年以上大型粉磨站;鼓励企业利用

    13、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粤北地区(清远、韶关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3600万吨/年。加快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努力打造成为我省最重要的新型干法商品熟料和水泥生产基地,原则上不再新建水泥粉磨站。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肇庆、云浮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3900万吨/年。进一步加强矿山资源地质勘探工作,集中力量发掘西江沿岸大型石灰石矿床,建设成为广东最大的熟料和水泥制造基地。粤东地区(惠州、河源、梅州、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水泥熟料产能目标2800万吨/年。进一步加强资源地质勘探工作,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以梅州、河源和惠州山区为主,潮州、揭阳、汕

    14、头、汕尾等市适度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2. 玻璃行业。严格控制新增同质化平板玻璃产能。重点扶持江门、中山、河源等地平板玻璃产业发展。整合现有资源,扶持大型浮法玻璃企业通过兼并、改造、整合等措施提高行业集中度。重点支持玻璃深加工企业在珠三角沿江和沿高速公路形成产业集群。扶持以沿海为主要基地的硅质原料基地的开发和建设,确保硅质原料稳定供给。3. 陶瓷行业。发挥现有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整合,形成以佛山为研发、物流中心和总部基地,潮州、清远、江门、肇庆等地配套发展的生产格局。在市场引导下,将部分产能设在省外靠近资源和市场的地方,扩大我省陶瓷的影响。佛山市:建设为我省先进陶瓷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打

    15、造型成为陶瓷研发、检测、营销、结算、展示、信息、文化中心;适度发展高端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陶瓷化工色釉料等;不再新建、扩建一般性建筑卫生陶瓷和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线;大力开发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技术装备,提高整线整厂成套供应能力。清远市:发挥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以源潭陶瓷工业城和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依托,打造成系统配套、产业链完善、生态完好的国内一流陶瓷产业集群和我省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江门市:以恩平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城为基础,承接陶瓷产业转移,建设新型陶瓷产品研发中心和新型陶瓷产品检测中心,配套发展陶瓷化工、包装、机械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打造国内著名新型

    16、陶瓷基地。潮州市:发挥省市共建陶瓷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卫生陶瓷模具研发中心等有利条件,建立卫生陶瓷为主的生产集散基地,配套发展色釉料,形成与其他产区互补的发展格局。肇庆、韶关、云浮等地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相对集中发展,培育我省陶瓷新兴生产基地。鼓励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走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社区化的路线,探索建筑陶瓷行业升级新模式。4. 石材行业。云浮市作为我省石材产业重地,要加快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材板材、石材工艺等;依托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石材机械加工区,发展石材机械、辅助材料、石材生产消耗品、配套服务业等;加快石材检测中心建设,为石材产业在检验检测、科研技术、新产品开发

    17、以及产品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平台。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发展深加工产品,打造珠江三角洲石材生产和贸易中心。佛山市重点扶持人造石和石材机械龙头企业发展,引导人造石和石材机械的设计、研发和市场开发。5. 新型建材行业。积极扶持墙体材料企业转型,重点在防火、隔音、隔热、轻质、防潮等方面有新突破。在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从城市走向乡镇。珠三角地区继续大力发展多功能、绿色、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高档产品,建设若干个技术水平高、具有规模效益的新型建筑材料企业。6. 卫浴行业。充分发挥我省是卫浴行业发源地的优势以及

    18、市场、技术、信息的前沿优势,重点发展功能化、智能化、艺术化、节能环保的卫浴产品,打造卫浴强省。佛山市利用技术、管理、品牌优势,打造卫浴研发、信息、技术、展示和商贸中心。中山市集聚发展淋浴房、浴缸、浴柜、浴镜和配套产品,打造中国淋浴房产业制造基地。江门市依托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水暖卫浴,打造中国水暖卫浴生产基地。潮州市依托陶瓷产业,实行卫陶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国重要生产和出口。7.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利用好我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产高附加值非金属深加工产品。重点扶持玻璃砂、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资源丰富的粤西地区开发高纯、超细、改性的非金属矿原料及制品,把粤西建设成我省非金属矿产品生产基地。 (二)发展

    19、重点。1. 水泥行业。重点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无害化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垃圾,发展环保水泥生产。鼓励水泥产业链的延伸,重点发展高标号混凝土、高性能专用混凝土,推广干混砂浆、预拌砂浆以及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水泥深加工产品。鼓励企业利用低品位原料和燃料进行水泥生产;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新建水泥项目必须是日产熟料4000吨以上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必须同步配置余热利用装置),新建粉磨站规模必须达到100万吨/年以上(单线粉磨系统规模不少于60万吨/年)。禁止建设日产熟料2500吨以下规模的水泥生产线(特种水泥除外)和新建、扩建任何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在珠三角地区水泥行业逐步推

    20、广新型干法窑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打造1-2个全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示范基地。2. 玻璃行业。鼓励发展超薄、超厚、超白及其他着色平板玻璃,用于电子、仪表、光学等特种平板玻璃和TCO导电玻璃;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生产用于晶硅电池、薄膜电池的超白玻璃。 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制品,包括高代屏显基板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及镀膜玻璃、防火基板玻璃、高强基板玻璃、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玻璃制品、低辐射玻璃及多功能复合镀膜节能玻璃与制品、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纳米及微晶基板玻璃等高性能新型玻璃产品;。新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均应同时配置窑尾余热发电系统,现有的浮法熔窑炉应进行余热发电或余热回

    21、收利用改造;所有玻璃熔窑窑尾废气采取脱硫措施和除尘设施,鼓励增加脱硝装置。3. 陶瓷行业。重点发展薄型建筑陶瓷砖(板)、轻型节水卫生结具等产品,开发创意设计新品种和耐磨、耐污、防滑、保温、抗菌、自洁等多功能型产品及整体卫浴、整体厨房等建筑部品化产品。鼓励发展仿古砖、复合材料陶瓷砖、轻质装饰板材、红外陶瓷、电热建筑陶瓷、防静电陶瓷、多功能节水型卫生陶瓷、以低质原料废渣作为坯体的陶瓷产品,以及陶瓷用耐高温喷墨打印墨水。积极发展节水型洁具、倡导小体量产品。大力发展五金配件、机械装备等配套产品。4. 墙体材料行业。 重点发展砌块、建筑板材和多功能复合一体化产品,轻质化空心化产品,利废、节能、环保等功能

    22、的新型墙体材料及其创新技术。大力发展利用废陶瓷淤泥、建筑垃圾和疏竣河道淤泥等工业、建筑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废渣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轻质陶粒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的砌块与墙板和烧结空心制品等轻质、高强、隔热、利废、防火、防水的绿色节能墙体材料;发展具有太阳能发电供热、集能、储能效果的建筑节能墙体和屋面材料;鼓励发展蜂窝纸墙板与增强纤维硅酸钙板复合材料、酚醛泡沫塑料与增强纤维硅酸钙板复合材料、混凝土有机发泡剂与轻质陶粒混合生产的轻质自保温陶粒砌块和墙板多功能复合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发展纸面石膏板、纤维增强薄板、混凝土空心条板等各种轻质建筑板材。禁止新上以农田为资源的墙体材料生产项目,禁

    23、止使用粘土实心烧结砖。5. 石材行业。重点发展部品化、深加工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利用石材边角料、碎石粉等生产的人造石产品;鼓励发展花岗石、大理石薄板、大板和复合板;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石雕制品、异型材、仿古仿欧式建筑的石制品。大力发展超薄板材、复合石材、矿石碎料与板材边角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和深加工技术与装备。鼓励发展与石材加工业相关的机械设备、金刚石工具、辅助材料、防护与保养材料。 6. 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鼓励发展玻璃纤维生物及医用过滤材料、工业过滤材料及其制品,高性能、多功能玻璃纤维制品,高附加值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7. 化学建材行业。提高化学建材产品加工设备和模具制造水平,提

    24、高国产化学建材主机设备机电仪一体化水平、制造精度、可靠性与工效比,注意配套辅机的研究开发,提高生产线整体水平。积极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化学建材。重点发展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鼓励发展装饰性好、耐污染、耐老化的外墙涂料;鼓励发展轻质、美观、多彩、高强度、高水密性的新型节能复合门窗及五金配件;塑料管材管件重点发展UPVC给水管、PE城市供水管、PE城市燃气管、大口径城市排水玻璃钢夹砂管、PE-X建筑冷热水供应管、铝塑复合管和挤出成型的钢骨架钢塑复合管,以及大口径塑料供水管、排水管配套专用管件,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专用速接管件,聚乙烯管电熔管件系列。(三)主要任务。1. 发展新材料,

    25、培育新的增长点。抓住机遇发展新兴建材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与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基础建设等领域配套的建材新材料。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质高强高韧建筑材料、自动预警建筑材料、相变调温材料等产品。完善新型建筑材料的工业体系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链。2. 开发先进适用新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发并示范应用一批高效、低成本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固体废弃物、低品质原料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大力开发新型智能化与功能化建筑材料、材料

    26、功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开发有机与无机复合、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等制造技术、装备和应用技术;突破新型建筑材料装饰和改性技术与设备、建筑材料深加工技术与装备、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技术、节能建筑材料开发与制造技术、新型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开发与制造技术以及信息化应用技术。推广应用热工设备节能技术、新型燃烧技术、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高效节能粉体制备新技术与新装备。采用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鼓励信息技术在我省建材行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3. 加强资源综合利

    27、用,提升节能减排效能。构建产业内部、相关产业之间的循环型产业链。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建材生产余热、废渣、废水全部循环利用。扩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范围,鼓励开展工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低品位天然矿物原料、尾矿等的综合利用。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降低产业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处理系统,对垃圾和污泥进行收集、分类、密封运输,实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结合我省江河综合整治工程和环境综合治理战略,加大污泥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的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以工业废弃物为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污泥、垃圾为目的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解决城市发展带

    28、来的新环境难题。4.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专业生产基地的产业区域集群优势,打造国际产业中心。努力巩固我省作为全球陶瓷制造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建筑卫生陶瓷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形成以佛山、潮州等地为核心,聚集若干大企业(集团),打造高端建筑卫生陶瓷研发设计中心。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有关规划的衔接,做好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作,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接轨,把各产业集群培育成国际采购中心和知名建材品牌集散地,将广东打造成世界建材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采购中心。5. 培育做强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陶瓷、玻璃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

    29、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适度进行境外投资,逐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以技术和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联盟为载体的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并购,加快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扶持市场竞争力强、有影响力的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努力打造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竞争力。五、保障措施(一)加强行政引导和政策执行力度。及时制定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行业发展的指导。完善建材工业淘汰落后协调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提高全行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建设

    30、工程应用建筑材料准入标准,加大节能减排、环保监督、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促进建材产业科学发展。(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行业产学研联盟建设,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定期推荐新型建材创新成果的应用,积极引导市场新需求,挖掘行业发展新空间。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和产业技术联盟,研究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材企业与高等学校深度合作,共建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依靠经营管理创新,提

    31、升行业、企业的运营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我省建材工业整体协同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三)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在品牌创建、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名品牌合法权益的行为,在工商登记、商标注册、域名注册、市场监管等环节提供支持和服务,为知名品牌的创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完善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出台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替代能源使用,进一步发挥建材产业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符合扶持条件的重点企业,对其开展项目投资、重组兼并等予以优先支持。(五)加快行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产业节能减排和高耗能行业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体系,以及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管理体系。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供销一体化联盟、清洁生产创新联盟等产业合作联盟,实现联合采购/营销,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发挥集群和协同效应,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实现整体经营、上下游联动发展,使建材产品更贴近销售和服务市场,提升市场应变能力和控制力。(六)加快人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