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全弟子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947617       资源大小:30.82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全弟子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指名读。5、齐读。分行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自己读一读译文。2、思考从译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把你理解的意思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四、拓展升华1、事例: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

    2、提高自己的水平。 2、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到哪些礼节呢?(孝顺、友善、爱学习等)3、师总结: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遵守礼节,尤其要尊敬长辈,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五、自由练习背诵。4、课后作业: 回家查阅弟子规中的有趣故事板书设计弟子规作业设计1、练习背诵。2、回家查阅弟子规中的有趣故事弟子规(二)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责,须顺承”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1.懂得孝顺父母。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理解意义,懂得如何孝顺父母。一、作业检查三、激趣感悟1、背诵“弟子规,圣人

    3、训”。2、说说你在家是怎么与父母相处的。二、学习内容1、听泛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4、讲故事: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

    4、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五、作 业背诵。弟子规(三)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冬则温,夏则清居有常,业无变。”1. 尊重父母的好品质。1.理解怎样从小事中做到孝顺父母。一、背诵检查三、拓展与实践四、总结1、齐声背诵“父母呼”2、说说你找到的故事二、学习选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1.自己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2.你读懂了什么?3.结合译文再次理解选文意思。四、联系实际:1、讲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2、讨论:还可以怎样做才算孝敬父

    5、母?五、教师小结。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

    6、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2、为父母做家务。弟子规(四)一课时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事虽小,勿擅为苟私藏,亲心伤。”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理,小朋友凡事要从小处做起;激发学生

    7、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会读会背本节内容。理解意义,懂得凡事从小事做起。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四、讲故事:陶母封鱼。五、巩固六、作 业背诵1、齐声背诵。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

    8、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2、理解“物虽小”。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拓展: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学生讨论。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

    9、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1、背诵“事虽小”。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2、说说你身边的律己故事。弟子规(五)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亲所好,力为具号泣随,挞无怨。明理,明白品德不只关系到自己,也关系到亲人;理解意义,懂得品德要从小事培养起来,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影响亲人。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背诵“事虽小”。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1、听泛读

    10、“入则孝”之“亲所好”。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3、“身有伤,贻亲

    11、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4、“德有伤,贻亲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你的亲人就会为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5、“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6、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2、“亲有过”,“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啊!那么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而且在劝说父母时语气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7、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号泣随”

    13、,就是觉得很伤心、很难过。“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父母让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听话;跟爷爷奶奶吵架;跟小朋友抢东西、打架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1、背诵第五课。2、回家学做家务。2、将本课所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弟子规(六)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亲有疾,药先尝事死者,如事生。明理,会照顾父母、关心亲人;生活中学会照顾父母、关心亲人。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鹿乳奉亲 齐声背诵“亲所好”。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

    14、生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

    15、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

    16、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1、背诵“亲有疾”。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弟子规(七)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1.明白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道理,并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理解意义,懂得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四、巩固背诵1、齐声背诵“亲有疾.”。2、说说你平时对待兄弟姐妹是怎么做的?二、学习“兄道友”之“忿自泯”。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弟三人形影不离。而且三个兄弟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在一起。他们三兄弟能同一条棉被,这样到成家之后,感情还这么好,就突显他们三兄弟的确是一条心。汉朝的

    17、时候,有个人姓姜名肱。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另一个叫姜季江。他们兄弟三人非常的友爱,情同手足。兄弟三人形影不离。天天在一起读书、下课又一起温习功课、玩耍、还一起帮家里做家务事。2、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哪些相处之道呢?(不斤斤计较财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包容忍让等)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遵守礼节,尤其要友爱弟妹,作为弟妹要恭敬兄姐,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4、思考讨论: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兄弟姐妹说话的?应该怎样做?怎样与人相处?5、教师小结: 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过失,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更不能抓住缺点不放,要时常怀着一颗友爱和感恩的心,真

    18、正做到包容,那我们的人生中就没有烦恼,没有一些所谓的不和谐音符,亲情也会更加浓厚。如果我们都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兄弟也不会反目。兄弟姐妹一脉同胞,血浓于水,所以手足之间要相亲相爱。2、回家为家里的兄弟姐妹说说心里话。3、说说你家里或者身边相亲相爱的故事。弟子规(八)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或饮食,或坐走。人不在,已即到。1.懂得长幼有序的精神。理解意义,谦虚礼让、长幼有序的精神。2、复习“兄道友”。3、介绍一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4、说说你是怎样与亲人相处的。二、学习“或饮食已即到”1、听泛读“或饮食”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者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无论

    19、用餐就坐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长者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1、复习“兄道友”。2、背诵“或饮食”。2、去查资料,找一找敬老爱

    20、老的故事,再分享给同学。弟子规(九)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称尊长,勿呼名。过犹待,百步余。1. 养成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质。养成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质。1、齐声背诵“或饮食”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1、讲讲自己的生活中所见到听到的尊敬长辈的事。平时你是怎么和你的长辈打招呼问好的呢? 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因此要在称呼上从小就树立孩子长幼、尊卑的态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谦虚的心态。如果孩子目无尊长、爱好表现,长辈就不愿意教他们了。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一个人即使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故意卖弄,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锋芒太露了很容易遭人嫉妒,这对将来的前途以及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真正有德有才之人,久而久之自然能获得大家的敬佩、爱戴,何必用表现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呢?2、收集更多的小故事。弟子规(十)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长者立,幼勿坐事诸兄,如事兄。一


    注意事项

    本文(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全弟子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