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docx

    • 资源ID:9432608       资源大小:40.57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docx

    1、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9、词二首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学习词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师生互动环节: 师生赛读古诗。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1、江南春景之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所吟唱歌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江南春景的词,题目是忆江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简介词及词牌名。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我们

    2、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这首词,词牌名原是“谢秋娘”,自从白居易用“忆江南”为题填了三首词之后,词牌名就由“谢秋娘”变成“忆江南”了。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自学指导1、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2、“能不忆江南?”这是个什么句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理解词的意思。背诵课文。四、朗读感悟,理解词意。1、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江花、江水。运用了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的方法。师: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从哪句话中看出来?(风景旧曾谙。

    3、)谙是什么意思?(熟悉。)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再读这句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眷恋之情。把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忆江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指导背诵。 再读体会。 根据诗意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4、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师生赛读古诗。五、阅读拓展,深入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为后人吟咏赞颂,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三首忆江南。投影出示: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学生反复读,老师作简要介绍。六、当堂训练1、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2、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板书设计:忆 江 南(唐)白居易江花 红胜火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江水 绿如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

    5、。2、学习词清平乐村居,理解词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师生互动环节:古诗配画。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词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我们今天

    6、学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一个题目就是“村居”,即乡村农家居住的地方。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自学指导(一)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通读课文。2、认识6个生字。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2、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茅 檐 锄 赖 剥 蓬五、自学指导(二)1、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六、细读,理解词意。1、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檐:茅屋的屋檐。“茅檐”“溪上”“青青草”为我们展示了江南

    7、农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醉:作者被这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所陶醉。吴音:吴地的方言即南方乡音。相媚好:听到用吴地方言对话的声音,倍感亲切悦耳。翁媪:分别指老年男子、老年妇女。描绘的画面:正当我陶醉于这幽美的自然环境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用南方乡音交谈的声音,多么柔和而亲切啊。循声看去,原来是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这么温馨惬意,亲密无间,到底是谁家的老人呢?猜想:老人生活怎样?他们与下片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描绘的画面:大

    8、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躺着剥莲蓬。)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大儿子和二儿子在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儿子年龄最小,这里特别写到的是他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样子,生动传神,一个“卧”字,表现出了小儿“无赖”的神态。)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走入作者的内心同作者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这首词。3、出示画好的古诗配画图,学生评价。课下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画画。指导

    9、朗读。试着背诵。七、赏读,拓展延伸。清平乐(辛弃疾)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kng),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八、当堂训练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想象下面诗句描绘的景象,编一个小故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 溪上 青青草 醉翁媪 吴音 相媚好 安适、悠闲锄豆 编笼 卧剥莲蓬 热爱、向往教学反思:10、麦子黄了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

    10、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会写字。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3、学习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几处句子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师生互动环节:师生比赛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麦子黄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请XX同学(后进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

    11、字并纠正。2、指名一人读一小节,读后生纠正读错的字音,随时板书读错的字及字音。(板书)3、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生拼读字词两遍)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2、读一读,议一议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每人读一个词语,读错的其他同学订正)豆荚 洋溢 田埂 镰刀 挎着 赤脚 脚趾 咧开 解馋 困乏开火车读一遍。全班齐读。过渡语:带有音节的词语,你们读得这么准确了,那去掉音节还能读吗? 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男女生赛读(每组一个词语),齐读词语。过渡语:去掉音节也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让他们单独出来看谁还

    12、能认识?3、出示会认生字。荚 溢 埂 镰 挎 赤 趾 咧 馋 乏4、过渡语:读得真准确,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五、比流利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的课文读的最流利。2、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分段读课文。六、比会写生字(第四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同学们的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进行第四场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旷 趾 削 翻 扯 禁 锅 乏2、学生自学先观察生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8个会写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并在田字格本临摹两遍。3、指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口头组词板演

    13、生字。(“翻”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注意要写得紧凑些;“禁”是上下结构,上面写紧凑,下面的“示”字要写宽;“锅”字里面的“人”字不要写到“口”字里面了。)七、当堂训练1、听写词语。 空旷 脚趾 削竹管 翻开 扯一把 禁不住 铁锅 困乏同桌互判,出错的及时纠正。2、自主积累词语,写在“我的词语库”中。3、填空。 ( )的田野 ( )的泥土 ( )的青草韧韧的( ) 直直的( ) 黄黄的( )娴静地( ) 蹒跚地( ) 小心翼翼地(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运用拟人、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以“难忘的野炊”为题,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

    14、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师生互动环节:师生比赛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麦子黄了。齐读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齐读目标。二、自学指导1、读第一小节,用笔画出这一段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默读全文,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三、学习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这一段具体描写了麦子、豆荚,(黄黄的、青青的从颜色上写出了五月麦子和豆荚的特点。些田野的空旷,衬托了麦子

    15、和豆荚的清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麦子和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快乐成长,也代表丰收的喜悦,实际是人们心情愉快。)体会孩子们的快乐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蚱蜢,不停地蹦着跳着。为什么说我们像青蚱蜢?(顽皮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写出了丰收的喜悦、高兴的心情。)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脚走在软绵绵、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丁会有泥土从脚趾缝儿里冒出来,真舒服。竹笛一吹,鞭子一挥,鸭子蹒跚地迈开步子,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跑去。如果你是小伙伴之一,看到蹒跚开步的鸭子,撒着欢儿的羊儿,你会怎样?把高兴的心情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齐读)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哇走,竹篮晃啊晃,我们看了真欢

    16、喜!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顽皮的孩子,引导读出顽皮的语气)第五段。“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小心翼翼?用小心翼翼造句。禁不住:忍不住。说明什么?(想到兔子有了鲜嫩的青草吃,想到剪兔毛的快乐情景,发自内心的高兴)体会丰收的喜悦读一读。师生比赛,小评委点评。 第六段。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读一读,想象劳动的情景,体会劳动的快乐。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随意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乏:累。从“随意、躺、闭上、伸开”体会孩子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怎么画?画出了什么图案?四、当堂训练1、

    17、用“小心翼翼”“禁不住”造句。2、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以“难忘的野炊”为题,把课文的有关内容改写成一篇小作文。板书设计:10麦子黄了 赶鸭 放羊 诱惑 喂兔 忙碌 喜悦 野炊 教学反思:11、一碗水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会写字。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师生互动环节:科学实验揭开“一碗水”的神秘面纱。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实验材料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一碗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

    18、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请XX同学(后进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2、指名一人读一小节,读后生纠正读错的字音,随时板书读错的字及字音。(板书)3、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生拼读字词两遍)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2、读一读,议一议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每人读一个词语,读错的其他同学订正)过山藤 苔藓 浸出 石墩 粑粑 芋头 吱吱 乳汁 开火车读一遍。全班齐读。过渡语:带有音节的词语,你们读得这么准确了,那去掉音节还能读吗

    19、? 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男女生赛读(每组一个词语),齐读词语。过渡语:去掉音节也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让他们单独出来看谁还能认识?3、出示会认生字。藤 藓 浸 墩 粑 芋 吱 乳4、过渡语:读得真准确,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五、比流利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看谁的课文读的最流利。2、读一读,议一议指名分段读课文。六、比会写生字(第四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同学们的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进行第四场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透 壁 潮 浸 既 歇 蝴 蝶 2、学生自学先观察生字,

    20、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8个会写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并在田字格本临摹两遍。3、指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口头组词板演生字。(“透、蝴”分别是“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注意“壁、既”字的写法,要与“臂、即”区别开。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七、当堂训练1、听写词语。 透过 石壁 潮湿 浸出 既然 歇息 蝴蝶同桌互判,出错的及时纠正。2、自主积累词语,写在“我的词语库”中。3、比一比,再组词。透( )锈( ) 浸( )侵( )蝴( )湖( ) 歇( )喝( )蝶( )碟( ) 既( )即( )八、科学实验

    21、揭开“一碗水”的神秘面纱。板书设计: 一碗水小、不干、不浅不漫灵小松鼠、山喜鹊神奇美妙泉动听、机灵、聪明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师生互动设计: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这碗水给动物们带来的乐趣,启发学生想象文中两处省略号留下的空白。教具学具准备:实验用品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一碗水。齐读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齐读目标。二、自学指导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 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2、 这眼泉水给

    22、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三、朗读感悟,解决问题。1、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这眼从石缝儿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少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干。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地浸得满满的。 (“不紧不慢”说明什么?把“浸”换成“流”行吗?为什么?)太神奇了!有感情地朗读。 给人带来的欢乐:第3节。理解“歇息”的意思,认识“粑粑”“团饭”“芋头”。从哪里看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读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一碗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给动物带来的欢乐:第46节。第4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

    23、么?第5自然段中,对小松鼠喝水的描写,你喜欢吗?为什么?试着背诵。第6自然段,“竹叶”“梅花”分别是谁的爪印?照样子把省略号的内容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来喝水?是怎样喝水的?你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想怎么做?(不惊动,一起玩儿) 第7小节师:你喜欢的动物喝了一碗水后会怎样呢?小猴子更聪明了。小兔子跑得更快了。小蜜蜂变得更勤劳了。大象喝了会帮人们做更多的事情了。 师:除了森林里的动物,还有谁会喝到这一碗水,又会变得怎样呢?旁边的植物喝了它的水,长得更茂密了。村里的老人喝了它的水,身体更健康了。 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排比的方法,强调了泉水的作用,突出了泉水的巨大

    24、贡献。)试着仿写一句。师: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它是大山的乳汁吧?它真甜!填空:( )的乳汁 (甘美、甜美、甘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赞美)指导朗读体会。四、当堂训练1、填空。 ( )的树林 ( )的苔藓 ( )的泉水 ( )的沙地 ( )的乳汁 ( )的娃娃2、试背诵5、6两小节。3、仿照第7小节写一个排比句。板书设计: 特点:小 不干 不浅不漫 11一碗水 小松鼠、山喜鹊 神奇 灵泉 美妙动听 机灵 聪明教学反思:12、鸟的天堂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

    25、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8、9自然段。师生互动设计: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好“这真是一株大树”,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鸟的天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师介绍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

    26、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三个目标,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目标都明确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声音真响亮。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四场比赛。三、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请XX同学(后进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2、指名一人读一小节,读后生纠正读错的字音,随时板书读错的字及字音。(板书)3、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生拼读字词两遍)四、比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

    27、牢。2、读一读,议一议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每人读一个词语,读错的其他同学订正)缆绳 一簇 纠正 缝隙 颤动 停泊 木桩 宝塔 静寂 应接不暇 昨天开火车读一遍。全班齐读。过渡语:带有音节的词语,你们读得这么准确了,那去掉音节还能读吗? 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订正。男女生赛读(每组一个词语),齐读词语。过渡语:去掉音节也难不倒你们,现在我让他们单独出来看谁还能认识?3、出示会认生字。缆 簇 纠 隙 颤 泊 桩 塔寂 暇 昨4、过渡语:读得真准确,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五、比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自由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各是哪些

    28、段落?文章可分为几部分?2、汇报交流。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课文110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是大榕树。1115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许多鸟。理清课文的脉络。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两部分。(110)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1115)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及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六、比会写生字(第四次先学后教)1、自学指导师:同学们的课文读流利了,课文的大意也理清了。现在我们进行第四场比赛:比谁写的字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拨 桨 纠 桩 概 塔 楚 昨2、学生自学先观察生字,运用学过的

    29、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8个会写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并在田字格本临摹两遍。3、指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口头组词板演生字。注意“拨、桨”字的写法,要与“拔、浆”区别开。七、当堂训练1、听写词语。 划桨 纠正 点拨 木桩 大概 宝塔 清楚 昨天同桌互判,出错的及时纠正。2、自主积累词语,写在“我的词语库”中。板书设计: 榕树 大 茂盛 静态美 鸟的天堂 鸟儿 多 欢快 动态美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大榕树的大、茂盛、生命力强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鸟多的特点。2、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教学重点、难点:文中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师生互动设计: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背诵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鸟的天堂。齐读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二、自学指导(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勾画出有关的句子。(3分钟后汇报结果)三、学习第一部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四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