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探究题.docx

    • 资源ID:9430889       资源大小:930.0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探究题.docx

    1、实验探究题实 验 探 究 题1.根据下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标号为的仪器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P2O5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2、请根据题22-1图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题22-1图(1) A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

    2、,然后才调节平衡螺丝。 (2)上述图有明显错误的是 (填序号);c图中的玻棒作用是:搅拌,防止 。(3) D图的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 (写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 。(4)题22-2图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 ;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请把虚框中的图补充完整;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3、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

    3、,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加热时间(min)0t1t2t3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Cu2(OH)2CO3 X CuO + 1H2O + 1CO2X=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2 一定量碳粉还原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3 分析:若中省略步骤三,对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4、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

    4、可以促进或控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下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C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D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汽油燃烧时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_。(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

    5、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 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5、(1)用图I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a, b两种物质可选用 (填序号)。A.红磷、水B.木炭、水C.硫、NaOH溶液D.小蜡烛、NaCl溶液思敏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 (2)“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撤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

    6、方程式是 。(3)冬季,园林工人在树干上涂石灰浆以保护树木免受虫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工人用剩的石灰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石灰浆中除水之外的物质是什么?I.只有Ca(OH)2; II.只有 ;. 。【实验验证】要证明石灰浆中含有Ca(OH)2,可采取的操作及现象是。取石灰浆少量,盛装在试管中,如果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 ,则证明猜想II或正确。【思维拓展】工业上用石灰浆与Cl2反应制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l2+ Ca(OH)2 CaCl2+ Ca(ClO)2+ H202 XX得知,漂白粉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其中的Ca(ClO)2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的HCIO具有

    7、强氧化性,且不与CaCO3反应。写出CO2通人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猜 想】猜想一:没有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对猜想二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 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 溶液。 猜想二正确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 写出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反 思】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表示)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呼吸面具的制氧原理产

    8、生了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a2O2+2H2O4NaOH+ O2 2 Na2O2+2CO22Na2CO3+ O2 为测定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CO2 与Na2O2反应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图 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9、装置C的作用是 不用装置E取代装置C的理由是 ;8、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 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Cu2O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实验现象 ,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方案2 装置如下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

    10、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

    11、氯化钾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讨论】你认为 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10、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的药品有:白磷、铝片、乙醇、硝酸、氢氧化钠等。(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2)从物质存放方法的角度看: 白磷应保存在盛有水的 中;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原因是见光易

    12、分解。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HNO34XO22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敞口放置容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 。11、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

    13、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12、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见图1)。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

    14、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见图2)。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猜想与假设】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想:甲:二氧化氮;乙:氮气;丙:氧气;丁:氢气。同学丙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同学丙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

    15、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 。13、(1)实验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2COH2O)。用县的实验装置见下图:若分别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回答:装置C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收集一氧化碳时,打开a、b,关闭c,装置B的作用是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多余的气体应 (填写具体处理办法);关闭 、打开 ,释放出二氧化碳,并通过装置 可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

    16、,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17、(填字母序号,下同)。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写出方法、现象、结论)(3)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15、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过滤反应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

    18、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_不成立。(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16、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从1、2号橱窗中发现了两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药品,并确定了这两瓶黑色粉末是木炭粉、铁粉、氧化铜、高锰酸钾中的两种。他们继续进行了分析、试验和反思:【查阅资料】 CuO、Fe

    19、2O3等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析:小燕同学认为一定不是高锰酸钾,原因是 ; 实验一:实验操作取一种黑色粉末少许,加入到稀硫酸中黑色粉末溶解,溶液颜色变_ 此粉末是氧化铜取另一种黑色粉末少许,加入到稀硫酸中黑色粉末不溶解,没看到气体产生此粉末一定不是铁粉 反思:小华同学认为不做实验,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也能得出其中之一是氧化铜的结论,原因是:_; 实验二: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实验装置如下图),发现黑色粉末逐渐变_,澄清石灰水变_。写出两种黑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17、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

    20、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实验设计】 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实验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3)实验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 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 mL稀盐酸快速推入到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 _。【记录与处理】(4)已知实验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的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填序号)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的剩余物) (5)实验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1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mL,理由是_。根据你的认识,在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思与评价】(1)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的优点是_ _,实验的优点是_ _。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探究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