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

    • 资源ID:9430689       资源大小:26.2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

    1、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1、观察要讲究方法,你会观察语文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吗?你的观察方法是_,需要借助的观察工具是_。 2、观察要讲究顺序,你认为观察一杯水的先后顺序最好是怎样的:(请编上号) ( )用手观察 ( )用口观察 ( )用眼观察 ( )用耳观察 ( )用鼻子观察 三、你知道吗? 嚼米饭时能感到甜味,使我们感到甜味的是什么东西?这是_。我们生活中碰到一种食品,想知道有没有这种成分在里面,我们可以用什么去检测?你的方法是:_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认识的小动物有( )( )( )( )( )。13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 爱护小动物,( )保持动物栖息地的(

    2、),保护它们的( )注意( ),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14你观察的蜗牛壳是( )颜色的,蜗牛壳是( )旋,蜗牛的壳高( )厘米。它的柔软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有两对( ),眼睛长在( )。15蜗牛利用( )爬行,是像波浪一样前进的。爬过以后会留下( )。1、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_ 、_、 _ 等生物。2、报纸、_、_、_、胶水等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3、说说我喜欢的动物的名称,比如_、_、_等等。4、水是一种没有_、会_的物体,像水这样的物体叫_。5、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看,用_摸,用_听,用_闻。6、我还知道油、_、_、_、牛奶等液体。12 16蝗虫的身体大小,可以用(

    3、 )和( )来表示。17世界上最小的鸟是(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 ),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 )。18蚂蚁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 ).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分工合作,负责保卫的叫( ),负责外出找食物的叫( ),负责产卵的叫( ).19蚂蚁窝一般建在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你知道的蚂蚁的食物主要有( )( )( )等。蚂蚁靠( )传递信息。3、你观察动物使用过的工具有 ( )、( ) 、( )等。4、我们的身体里面有 ( )、( ) 、( )、( )等。5、观察你自己的手,写出三个特点 ( )、( ) 、( )等。6、你家里的物品由多种材料制成,这些材

    4、料有( ) 、( ) 、( ) 等。7、写出三种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 ) 、 ( ) 、( )等。20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 )的。21对身体有残疾的人,我们应该( )并尽力给予( )。22我们的皮肤下面是( ),再往下是( ),还有( )。人的肋骨有( )对,这是可以摸出来的。23人的心脏在胸部,两片肺中间,略偏( )。24世界上的人的皮肤有黄色的,还有( )色的( )色的和棕色的。头发有黑色的,还有( )色的和红色的。25人的身体可分为( )( )( )( )四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由许多( )组成,各个部分巧妙结合,就像一架( )( )的机器。26你最近一次测量的身高是( ),体

    5、重是( ),胸围是( ),肺活量是( ),手长是( ),脚长是( ),头长是( ),每分钟心跳次数是( ),每分钟呼吸次数是( )。27.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一日三餐,注意营养的( ),另外还要加强( ),参加力所能及的( ),合理安排( ),保证充足的( ).28.要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可以从( )、体重、( )、( )、头发和( )的颜色这些方面来说.29我们的手这么灵巧,是因为手上的( )多、( )多、( )多。30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可以更有利于我们( )东西。31手能感觉到物体的( )、轻重、( )、光滑程度、( )、软硬等性质。32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中, 表示( )

    6、元, 表示( )元, 表示( )元, 表示()元。33手上的指纹按形状一般可以分为( )、( )和斗形纹。34眼睛能看见物体的( )、形状、( )、远近;耳朵能听清声音的大小、( )、强弱;鼻子能闻出物体的( );舌头能尝出食物的( );手能分辨出物体的冷热、( )、( )3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 )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36眼睛能看到的上下左右的范围叫做( )。37在自己的面前的不远处放一支笔,交替用左眼和右眼看这支笔,会发现笔在( )。用两只眼睛看,我们的视野( )了,并且能准确的判断物体的( )。38( )、( )、( )、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但我们能综合利用他们去观察

    7、时,我们就能获得对事物更( )的了解。39一只苹果,如果我们只用眼睛看,我们能知道苹果的大小、( )、( )、远近,只用鼻子闻,我们能知道它的( ),只用舌头尝,我们能知道它的( ),如果我们综合利用感官去观察时,我们就能知道苹果更( )的信息。试着来说一下:这个苹果离我很近,它的形状是( ),比较大,颜色是( ),气味是香香的,味道是( ),手摸上去是凉凉的,皮很( ),重量大约是200克。40想知道西瓜是不是熟了,又不能切开,可以将西瓜放在水里,如果浮着,就是( ),如果下沉,就是( )。没有水也可以看瓜蒂,如果鼓出来就是( ),如果凹进去就是( )。还可以敲一敲,如果听到发出清脆的声音,

    8、就是( ),如果听到“嘭嘭”的声音就是( )。41显微镜、( )、X光机都能使人的眼睛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东西,从而使眼睛得到延伸。生活中看电视时使用的遥控器是( )的延伸,卖东西的人拿着的能录音放音的喇叭是( )的延伸。42用眼睛看,水是( )、透明的,用鼻子闻,水是( )的,用舌头尝,水是( )的,用手捻,水是比较光滑的,听一听,水是“哗哗”响的,比油响的声音( )。43水从一个杯子里倒进另一个形状不同的杯子里,它的形状立即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水没有( )的形状。像水这样,没有( )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44不用管瓶子怎么歪,瓶子里的水面总是( )的,这个面叫做水平面。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检测

    9、桌子是否放平。混合 一、填空 1、有些物质混合后 不会 生成新的物质,如 沙子 和黄豆(混合后的沙和黄豆的特点都没有发生变化),纸屑 和 铁钉 等混合后都是这样;但是有些物质混合后却 会 生成新的物质,如 醋 和 小苏打(混合后观察到气泡)、 澄清的石灰水和 二氧化碳 (混合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叫 混合物 。 2、分离同一种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如分离木屑和细铁钉的混合物可用 磁铁吸,也可以用 水分离,还可以用 手捡 ;分离豆和沙子的混合物可用 筛子筛,也可以用 手捡;分离稻谷和瘪谷可用 风车吹的办法。 3、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它主要由 空气

    10、、 水、 沙子、 粘土 、动植物残体等组成;空气也是由 氧气、 氮气、二氧化碳 等气体混合而成。 4、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的气泡,能够使火柴熄灭。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会产生 新的物质。 5、观察到“没有变化”同观察到“发生了变化”同样 重要 。 6、要检查混合前后的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比较好的方法是 通过分离混合后的物质。 第二章 空气 1、空气是一种没有 形状、没有 气味、没有 颜色、没有 一定体积 的气体,但它有一定的 重量,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还能被 压缩,会 流动 。 2、空气中大约1/5是 氧气,4/5是氮气,还有少量的 二氧化碳,所

    11、以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3、空气可以被 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 弹性,有 弹力。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压缩空气,如 汽车轮胎 、 足球 、 篮球 、 气垫船、 充气房子等。 4、空气的水平方向的 流动 称为风。也可以说 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流动得慢时会形成 微风,流动得快时,就会刮起 大风。风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危害,例如 台风、 龙卷风等。我们也能利用风为我们服务,例如 风力发电站。我们还能制造凉风和热风。制造凉风的方法有: 扇子扇、电风扇吹等;制造热风的方法有: 电吹风、空调等。 5、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 固体、 液体 和 气体。固体(如石头)有一定的

    12、 形状、 重量和 体积。液体(如水)有一定的重量和 体积,但没有固定的 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气体(如空气)既没有一定的 体积,也没有一定的 形状。它会自动充满任何 容器。但气体有一定的 重量。 第四章 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鸡、 青蛙、鱼、 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 开始 。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温度 和 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写小孔,因为 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 桑叶 。蚕能吐丝结 茧 。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 四 次蜕皮。蚕和 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 卵、 幼虫 、 蛹、 成虫四个时期,叫做 完全变态 。 4、 养蚕、 抽取蚕丝,

    13、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 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 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 不完全变态 。 6、蚕蛾的身体由 头、 胸、 腹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 头部,触角的形状像 羽毛,胸部有 足和 翅 。 第五单元 沉和浮 1、影响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因素有: 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 2、改变物体沉浮的主要方法有:(1) 改变物体的大小 (2) 改变物体的重量(3)改变液体的密度(4) 借助外力 。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14、,其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4、马铃薯在 清水 中沉,在 盐水 中浮。盐水比清水 重 。 5、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1)把物体放在水面;(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没沉还是浮。 6、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浮,比较小的物体容易沉。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沉,比较轻的物体容易浮。(如同样50克的方木块,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第六章 冷与热 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 烫水、 热水、温水和 凉水 。 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 沉 ;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 浮 ,这说明热水比冷水轻 。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

    15、发生变化。 2、水受热时体积会 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 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热胀冷缩 。 3、 水 、空气、 铜球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的结论。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摄氏度 (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 刻度 、 标记 、 数字。 5、我知道的温度计有 水温计、 室温计 、 体温计、高温计 、 数字温度计 。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 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 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 37。 6、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 上端 ;要将温度计的下端

    16、浸入 水中,并且不能碰到 杯壁或杯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 持平;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 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7、零下六摄氏度写作 -6 ;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 。三十六摄氏度写作 36 。 100读做 一百摄氏度 , -20读做 零下二十摄氏度 , 19读做 十九摄氏度 。 8、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试卷 二、你已经研究过水,你研究水时用到了哪些器

    17、官?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5分)三、你的监考老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观察描述,尽可能让其他人知道你描述的人是谁。(5分) 四、你吃的米饭是从哪儿来的?饭粒和米粒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五、你已经观察过蜗牛,如果让你继续研究蜗牛,你打算研究哪几个问题?(请至少写出三个问题)(5分) 六、你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请你选择一种或几种动植物,结合它们的特点,写一篇小故事,或者小童话,或者一首小诗。总之,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7分) 三年级上册科学检测试题之二四、你会预测吗?有一定道理、有依据的猜测叫科学预测。 (请填写) 编号手这么灵巧,可能与什么有关?预测的依据是什

    18、么 1例:可能与( 大 脑 )有关。大脑受伤的话,手可能不灵巧了。 2可能与( )有关 3可能与( )有关 4可能与( )有关 五、你会研究指纹吗?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拓印指纹,然后比较一下。 1、我认为用( )方法拓印指纹比较清楚些。2、经过我的观察研究,我有( )个斗形指纹,有( )个箕形指纹,有( )弓形指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之三一、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打勾,共16分) 1、我想把树皮图案弄到纸上去,我一般用( 图画 拓印 )的方法。 2、我们在墙角、树下、草丛、菜叶上,常常能够找到蜗牛,我发现蜗牛喜欢吃 ( 植物的根 植物的叶 )。 3、蚂蚁太小了,我准备用 (放大镜 显微

    19、镜)来仔仔细细地观察它。 4、手的用处真不少,它可以用来感觉(味道 大小)。 5、我们来测量一杯水的多少,选择工具时一般用(量筒 尺) 6、古代的造纸技术是由 (司马光 蔡伦)发明的。 7、妈妈把不多的米放在电饭煲里煮,往往会煮出很多饭,原来米粒变成米饭会 (缩小 涨大)。 8、蜗牛需要潮湿的环境,如果天不下雨,蜗牛就在 (白天 晚上)出来活动。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16分) 1、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象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 ( ) 2、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液体。 ( ) 4、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

    20、( ) 5、同学之间有的指纹是相同的。 ( ) 6、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经过嘴、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 ) 7、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 ( ) 8、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 ) 9、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构成。 ( )10、因为蜗牛的身体十分柔软,所以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 )11、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 )12、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 )13、食用油也是液体。 ( )14、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 )15、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16、我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20多下。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20

    21、分)(1)、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 ) 。A、量筒 B、 放大镜 C、绳子和尺(2)、蝗虫有 ( ) 腿。A、2条 B、4条 C、6条(3)、蜗牛爬过的地方( ) 。A、会留下粘液 B、会留下脚印 C、什么也不会留下(4)、蚂蚁不会把窝建在 ( ) 。A、树上 B、泥土中 C、水中(5)、蚂蚁是用( ) 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舞蹈(6)、我手指上的指纹( ) 。A、都是不同的 B、都是相同的 C、有些相同,有些不同(7)、观察纸时一般不会用到的的工具是 ( ) 。A、放大镜 B、尺 C、量筒(8)、 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能做的是 ( ) 。A、用鼻子闻 B

    22、、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9)、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 ( ) 。A、厘米 B、小时 C、毫升(10)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 ) 。A、蝗虫 B、螺蛳 C、蚂蚁四、连线题(共18分)1、眼睛 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耳朵 物体的气味 鼻子 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舌头 食物的味道 手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2、果实 舒展叶子、输送养料 叶子 吸收阳光、制造养分 树干 固定大树,吸收水分 树根 包含种子,繁衍后代五、填图题(9分) 1、按要求画几张不同形状的叶子。 2、请你在下图中标出人体各个 部分的名称。(心形、卵形、针形、扇形) 六、问答题(共21分) 1、请你说出自己喜欢

    23、的某一种树的叶,并描述这片叶的特点。(共5分) 我喜欢的叶是 ( ) 的叶。 这片叶的特点:2、你在公园里发现了一种不知明的虫子 (共6分)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3、考考你,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你能区分它们吗?如果不许用品尝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新的方法?(共4分)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之四二、看图填空,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下面的叶子象什么?(10分)像_像_像_ 像_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V”,“X”。(20分)1、放大镜是常有的观察工具。 ( )2、食用油、可乐都是液体。 ( )3、电脑、羽毛球、杯子是有生命的物体。 ( )4、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 )5、盐和糖都可以溶于水里。 ( )6、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 )7、人每天都要呼吸空气,但水里的动物就不需要空气了。( )8、老虎、鱼、芒果树、松鼠和小草都是生物。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