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1.docx

    • 资源ID:9425603       资源大小:407.85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1.docx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1第五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过程: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

    2、角形的图片2.导入新课。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2.掌握三角形的特性3.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8082页四.先学一.三角形的意义(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

    3、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板书: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2)三角形表示法;(3)三角形的高和底(二)三角形的特性:1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

    4、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1)6,7,8; (2)5,4,9; (3)3,6,10;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

    5、具演示。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5.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6、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五.当堂训练1.拿出一个三角形,说说各部分的名称2.课本做一做。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的: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二.出示学习目标1.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什么?2.三角形按边分类又可以分为什么?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8384页四、先学

    7、.1.小组活动:(1)出示实物,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2按角分的情况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图,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提问:图、图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教师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的

    8、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3按边分的情况: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9、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五:当堂训练1判断题(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要求: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教学难

    10、点: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教学用具: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二、教学新课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

    11、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9拿一个锐角三角

    12、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2180-140-25152180(140+25)15三、巩固练习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

    13、还可以怎样算?2、88页第10题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 180-70-7040或180-(702)=40288页第10题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布置作业】图形的拼组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让学生明确: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2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第95 97页例1、2课 型:新授课教

    14、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二.出示学习目标1.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9597页例一、例二。2.学做97页做一做第1、2题。四.先学1、 创设情景:2004年

    15、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 小数点对齐(2) 数位对齐(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16、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五.当堂训练1、 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2、 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

    17、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六.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教学要求: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 提高解题能力。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1、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2、 口算下列各题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18、3.6-1.6 7+2.33、 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8.02+15.28 108.5-35.05 25-16.07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能熟练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出示自学指导课本9899页的3-8题四.先学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二、 解决问题1、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1) 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 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三、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

    19、识?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教学目的:1、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2、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

    20、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能用不同的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00页例三四.先学。1、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 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2) 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2、 小组合作要求:(1)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3、 汇报。(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2)165+80.7+99.4 = 2

    21、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五.当堂训练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2、解决问题:(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第104页

    22、例4。课 型:新授课教学要求:1、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2、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 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36+11+64+89 85-(15+64) 3、

    23、 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根据数据的特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100页的例4.四.先学.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2、小组合作完成(1) 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3、汇报:(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2)8.42+8.46+8.54+8.58 = (8.

    24、42+8.58)+(8.46+8.54) = 17+17 = 34(秒)4、 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5、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五、当堂训练1、 练一练4.36+14.8+5.64+5.238.2-7.09-20.6-2.31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指名汇报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5、知识?板书设计 简 算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课 型:练习课教学要求:1、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 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小数的加减口算、笔算能力。2.对于具体问题,能根据有关定

    26、律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二.出示自学指导同学们认真做练习十八.三.先学1.口算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8-2.5 9+3.6 10-2.4 8-1.62、简算练习(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1.25+3.7+0.75 5.6-0.18-1.2 7.08+16+8.210+0.0

    27、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5.6+0.5-5.6+0.5 7.2+5.6-2.8 34.5-(17.2+4.5)三、 解决问题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见书) 提问: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独立完成怎么算的快?2、P106 5 提问: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独立完成怎么算的快?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这道题要求我

    28、们解决什么问题?独立完成怎么算的快?4、P106 8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四、 作业:五、 第134页7题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课后小结: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复习课.教学目的: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 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 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口算:2.6+0.4 0.375+0.625 5.

    29、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二.出示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2.提高计算能力.三.出示练习题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 (20 1.1 1.19)(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