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9424130       资源大小:159.8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到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

    2、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答案D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以保证物质选择性地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剂(PI)不是细胞所需要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PI)都可以通过,而使细胞核着色。2把体积与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相同的葡萄糖(甲)和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 B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C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答案B解析蔗

    3、糖比葡萄糖分子量高,所以质量相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葡萄糖低,因而葡萄糖一侧溶液浓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一边,导致蔗糖一侧溶液浓度升高。3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具有流动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 BC D答案A解析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决定了膜具有流动性,保证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4(2014兰州一中)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苋菜的叶

    4、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答案C解析如果进行加热、水的颜色变红说明温度太高细胞死亡,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主要是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故A错误,C正确。故B错误,D错误。5(2014汕头)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

    5、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故A、B错误。甲组原来是在完全营养液中,而乙原来是在蒸馏水中,甲组的外界溶液浓度肯定比乙高,故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故选C。6(2014兰州一中)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

    6、实验加以鉴定()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有伸缩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失水D比较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答案D解析只有成熟植物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正确。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故B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渗透失水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故C正确。质壁分离实验无法比较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故D错误。7(2014兰州一中)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

    7、用和根细胞失水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NO)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答案B解析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因是活细胞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故A正确。从开始根系就在吸收K、NO,故B错误。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因为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会进行吸水,其细胞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而乙组幼苗可能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故C正确。图中在失去水分的时候却在吸收矿质元素,故D正确。8(2014吉林大学附

    8、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B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D流动镶嵌模型能完美无缺地解释膜的各种功能答案D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A正确;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能反映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D错误。9(2014济南一中)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

    9、入CK和NO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答案C解析硝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故重新从外界吸收水分,故C正确。10(2014聊城)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A BC D答案C解析水分子和气体分子以及脂质小分子通过半透膜为自由扩散,故正确。细胞壁为全透性,故错。细胞壁全透性,大分子可以通过,不是自由扩散,故错。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为自由扩散,故正确。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故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

    10、子通过原生质层为自由扩散,故正确。故C正确。11(2014惠州)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细胞吸收离子数量多少取决于细胞膜载体种类和数量多少,故A错,B正确。吸收离子为主动运输,故C错。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D错。12(2014聊城)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红细胞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A两种细胞都会发生质壁分离B两种细胞都会失水皱缩C前者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会吸水

    11、胀破D前者会吸水适度膨胀,后者会吸水胀破答案D解析清水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二者都吸水,故A、B、C错。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限制,故会吸水适度膨胀,细胞不会涨破,而红细胞会吸水涨破,故D正确。13右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为主动运输,故D正确。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和载体,故A错。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B错。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C错。14(2014济南一中) 下列生理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需要载体的是()ACa

    12、2进入根毛细胞 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C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答案B解析Ca2进入根毛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氧气进入肺泡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为协助扩散,需要。15(2014济南一中)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C胞吐 D胞吞答案C解析据题意分析,该物质没有直接通过细胞膜,故不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故A、B错。该物质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为胞吐,故C正确。胞吞是从细胞外到细胞内,故D错。16用2 mo

    13、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只有成熟植物细胞才有大型液泡,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正确。细胞处于2 mol/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失水细胞液浓度在增加,直到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故B正确。细胞处于2 mol/L的乙二醇溶液,一开始失水,一定时间后,乙二醇扩散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重新吸水,

    14、故C错。KNO3溶液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液泡,故D正确。17(2014吉林大学附中)如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 实验结果是()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答案D解析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而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中半透膜的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溶液浓度,所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b侧向a侧扩散的速度大于由a侧向b侧扩散的速度,最终表现出a侧液

    15、面高于b侧液面。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a侧为红色,b侧仍为无色。18(2014日照)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是指细胞膜 B图中5是指内质网C图中7是暗反应的场所 D图中8处可产生CO2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1是核膜,2是细胞器膜,3是细胞膜,7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场所,8是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5是内质网膜,6是高尔基体膜,B正确。19(2014吉林大学附中)下列各项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那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水分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转移的,若细胞液浓度大小

    16、是abc,则c中的水分会向a和b转移,b中的水分会向a转移。A正确。20(2014安徽高考,2)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其动力来自于Na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管腔中的钠离子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被动运输,综合分析,D

    17、选项正确。21(2014济南一中)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答案B解析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故B正确。22(2014济南一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 BC D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液泡中的水分流到细胞外,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

    18、壁的伸缩性,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开来,故B正确。23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体积最大,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白细胞完成这两个生理活动是依靠()A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C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D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白细胞之所以能透过毛细血管,关键是由于其能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白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4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A识别和分泌 B排泄和免疫C内吞和外排 D支持和遗传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与支持和遗传无关。25浸入1 mo

    19、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答案D解析洋葱表皮细胞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会先发生质壁分离,此过程中水分子以渗出细胞为主自由扩散,后来KNO3进入细胞主动运输;质壁分离复原,此过程水分子又以进入细胞为主自由扩散。26某学生将2.5%的尿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h后打算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A错拿了对照样品B时间过长,细胞壁也收缩了C溶质颗粒被缓慢

    20、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D2h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答案C解析尿可以通过细胞膜,因而开始时蚕豆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27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D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答案C解析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28最能证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的是()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D解析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能通过渗透作用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29实验表明,

    21、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多肽)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答案B解析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协助才能通过人工膜,因此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30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

    22、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装片加热,A项错。当KNO3溶液浓度过高时,会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失去一切正常生理功能,C、D项错。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植物细胞不会因吸水而涨破,故B项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9分)(2014济南)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图中_。(2)细胞膜从结构上来说,它具有_特点。(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答案(1)B磷脂双分子层(2)一定的流

    23、动性(3)ba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解析据图分析:(1)细胞膜基本骨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2)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可以运动,故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3)氧气为自由扩散,无需载体和能量,为b。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a。32(9分)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1)曲线甲代表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_。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

    24、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a、b、c)表示。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a、b、c)表示。(2)若图1代表某生物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被称为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的结构特点。答案(1)自由扩散能量供应吸收ac(2)胞吐流动性解析(1)图2中的曲线甲表明吸收物质的数量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成正比,没有饱和现象,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分析曲线乙可知,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之后,仍能吸收该物

    25、质,可见细胞能够逆浓度梯度吸收该物质,并且在Q点出现饱和现象,此时细胞供能不足,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推知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a表示。需注意的是a、e两过程均为主动运输,但是a为膜外物质向膜内的运输(吸收),e为膜内物质向膜外运输(排出)。细胞的内、外侧可依据糖蛋白的位置来判定,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2)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33(9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

    26、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尿素含量_。(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 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作用,为细胞提供_。(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的特点。答案(1)降低增加(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能量(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

    27、透过性34(9分)(2013江苏,27)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3)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材: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选两套渗

    28、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填代号)。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答案(1)S1S2(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3)X标号蒸馏水质壁分离(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解析本题通过渗透作用实验及拓展,考查实验分析、评价和设计能力。(1)由于渗透平衡时存在液面差h,即相当于对渗透系统产生了一个外力作用,可推断为S1S2,验证的方法是用吸管吸取h处的液体后,仍会发生渗透作用。(2)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能主动吸收物质,而物理性半透膜不具备这一特性。(3)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