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ppt

    • 资源ID:9417125       资源大小:2.29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ppt

    1、2023/5/18,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导语:,2023/5/18,2,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之-,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2023/5/18,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于绍兴10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败亡

    2、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辛弃疾曾亲率50骑,直入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作者,2023/5/18,4,南归的辛弃疾一再奏表,主张北伐。朝廷只派他地方官职,不给他带兵的机会。他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等,多有利国便民举措。从43岁起,他闲居江西信州达20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主张

    3、。但由于政敌的排挤,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2023/5/18,5,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35岁时。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尽管朝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故水龙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立业的情怀。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沦的表现。,写作背景:,2023/5/18,6,阮郎归 辛弃疾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解】招魂:楚辞名篇,屈原为楚怀王招魂。儒冠多误身:杜

    4、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赏析】淳熙六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时写此词。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屡遭贬斥,无法施展抱负的愁闷。,2023/5/18,7,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使词跳出花间月下而有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辛弃疾更是将爱国情怀填入词作,成为时代最强音。与之相先后,李清照的词,抒家国之痛,成为婉约中最具真情的绝响。,2023/5/18,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5、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2023/5/18,9,岑cn:小而高的山。簪zn:别住头发的簪子。游子:久居外乡的人。吴钩:钩,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 钩,故称。脍kui:把鱼、肉切细。揾wn:拭擦。,字词积累,2023/5/18,10,楚地千万里是清肃秋天,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漫无边际。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直插的玉做的簪子和像青螺状的发髻,呈献着忧愁。流寓江南的游子,落日时分登上楼头,听失群的孤雁哀鸣。看完了宝刀,再拍着栏杆,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心意。张季鹰你

    6、不要说鲈鱼正好切碎烹煮,秋风已吹遍,你归田没有?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面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叹年华如流水,经历风雨频添忧患,树木犹且如此,人怎能忍受!请谁人唤来美女,用红巾翠袖揩拭英雄热泪?,词意梳理,2023/5/18,11,整体解读,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辛弃疾自江北来南宋已有十多年。因他身份特殊,朝廷一直不重用他。辛弃疾是仕金官员后代,曾参加农民义军,还是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犯了当权者的忌。朝廷只给他地方官职,决不肯让他,带兵抗金复国。他深感压抑,内心愤懑不平。为解愁闷而登临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他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篇。,

    7、2023/5/18,12,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子。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而状如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词人置身于楼头,眼见落日、耳闻雁啼,倍感江南游子的寄寓人生。两个动作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怀。一是把玩吴钩,一是拍打亭栏。持剑却无挥刀之时,发力却无用武之地。北伐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竟无人理会。词人用长天、落日、秋水、远山、断鸿等一组自然景物,烘托他游子心境,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上阕,2023/5/18,13,赏析上阕:,1.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 了吗?借景抒情。2.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

    8、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 什么景色?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 样的心绪呢?(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2023/5/18,14,(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

    9、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2023/5/18,15,4.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 什么情感?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20

    10、23/5/18,16,5.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 人怎样的 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1)看、拍、会、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

    11、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2023/5/18,17,下阕怀古抒情。词人用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理想的困顿和情感的悲愤。晋张翰官于洛阳而生莼鲈之思,他曾两难于官、隐之间。三国许汜不问天下大事,只想买田置产,词人很是不屑。而晋桓温北伐,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曾感慨时光如电,大业未成。词人思及古人油然而生进退皆不如意,的悲感。他既不愿弃官归田,又不肯买田置产,便决定为实现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始终。词末的一滴英雄泪,涂抹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却义无反顾的激昂慷慨的悲壮色彩。,下阕,2023/5/18,18,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 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 事

    12、呢?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赏析下阕:,2023/5/18,19,2.词人对这些人各持什么态度?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_(反)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_(正),2023/5/18,20,典故的运用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一大特色,作者借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词的下片连用三个典故说明自己的心境,由于作者贴切自然地运用了这些典故,非但没有给人以掉书袋的感觉,反而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说的是张翰因不满于官场的混浊不堪,见到秋风起,便想到家乡的鲈鱼脍,于是弃官返乡。此典一方面反映了作

    13、者对朝政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尽管壮志难酬,但也不愿学张翰弃官归隐,一个“休说”表明了作者绝决的态度。“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则通过许汜在国势艰危之际不思报国却讲究个人生活的舒适与否的典故表明了作者尽管难以见用于朝廷,但却渴慕刘备的英雄气概而厌弃许汜的胸无大志。“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有关桓温的这一典故颇富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征来表达自己北征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这三个典故的运用,既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又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深挚的感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023/5/18,21,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

    14、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 用意吗?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2023/5/18,22,(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

    15、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2023/5/18,23,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 么呢?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

    16、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2023/5/18,24,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眼在哪里?它的含 意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围绕它展开描写的?,词眼在“登临意”三字。词人登上赏心亭,目的是抒发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忧愁。词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登临意”。,2023/5/18,25,比较阅读:,1.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两 首词在情感表达和

    17、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2023/5/18,26,2.以美人烘托英雄,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美学 情趣。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试对 其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苏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用的是侧面实写,因为小乔为周瑜之妻,实有其人,赤壁破曹之时尚健在。词人运疏于密,在紧张激烈的赤壁大战之前,穿插这一个细节,看似闲笔,实际上是以此衬托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气概和风采

    18、。辛词在结尾,怨无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正面虚写,因为无人可托,也无美人来揾泪,暗示了无人抚慰志士之心,惟有独自哀伤,发其世无知音之叹。词以美人来衬,使词融入一种刚柔相济之美。,2023/5/18,27,阅读赏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有着怎样的意绪?,2023/5/18,28,辛弃疾的登临意是复杂的。眺望楚天清秋山水,引发家国恢复的忧患;听闻江南落日哀鸿,牵动游子流寓的悲思;拍握身边宝剑栏杆,空怀英雄北伐的壮志。思想古人胸襟抱负,深感功业难成的悲愤。登临所见的景物,被涂抹了一层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怆的色彩。,赏析参考,2023/5/18,29,小结:,这首词是词人在建康通

    19、判任上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恨。接着表现了词人如离群的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阕不用直笔,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其中有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悲叹。结处的“英雄泪”,见慷慨呜咽之深情。,2023/5/18,30,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此句意为:大战之前,所有的官兵都分到了火烧牛肉的犒赏。“八百里”即“八百里驳(

    20、)”,牛名;“麾下”,即部下。作:根据对文见义的原则,应释为“如”。的卢:马名。传说中的千里马。,迁移鉴赏:,2023/5/18,31,这首词上下两阕描写的是同一个战斗场面,上阕“沙场秋点兵”之后,下阕紧接着便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便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样写,上下阕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势如雷霆万钧,大气磅礴。,1.词的格式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 词也是这样的吗?请作简要说明。,2023/5/18,32,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忧思重重,夜不能寐,梦中惊醒。是呀,诗人于绍兴三十一年率军南下,多次上书朝廷,朝思夜盼的就是收复中原

    21、失土,漫长的十多年过去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事业一无所成,他怎能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于是饮酒消愁,哪知愁更愁,终于喝得酩酊大醉,醉醺醺中挑亮灯光,从墙上取下宝剑。这宝剑呀,本应随着他在战场奋勇杀敌,可现在却只能把它闲置起来,挂在墙壁。他把那雪亮的宝剑看了又看,拿起酒杯喝了又喝,也是边看边喝,也许是边喝边看,愈醉愈看,愈看愈醉,迷迷蒙蒙中,耳旁仿佛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眼前竟然幻化出了连绵不绝的军营,一支宏大的军队正整装待发,待他前去发号施令。,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开头这两句包 含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请你用自己的话把 它描写出来,不少 于200字。,2023/5/1

    22、8,33,3.这首词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因而最后一句在情节上和感情上都与前面形成极大的转折,请你对此进行简要分析。,词起篇写诗人无限忧思痛苦,“醉里挑灯看剑”之时,突然间眼前幻化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这时的诗人好比排云直上、翱翔太空的苍鹰,正当其吞云吐雾、所向披靡,读者也为之心摇神动、拍手称快之际,陡然间风云突变,犹似飞星坠地,发出“可怜白发生”的一声浩叹:原来这一切竟然都是一场青天白日梦!真实的情况是,诗人为收复中原失土,到处奔走呼号,早已累得心力交瘁,熬得黑发变白发,不仅无能再赴疆场,恐怕来日无多,连做梦的机会也寥寥无几了,这是何等的悲哀!词的前面极力上扬,最后一句猛然一跌,扬得越高,

    23、就跌得越重,希望越热切,失望也就越惨痛。,2023/5/18,34,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课练:,2023/5/18,35,(1)这首词的上片极力渲染元宵夜赏灯的盛况,其中几处摹写灯火的词语有、和。,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2)词的下片末尾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人认为是作者追慕的美人,近代学者梁启超则评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请谈谈你对“那人”这一形象的理解。,这一形象写的是一个不

    24、甘寂寞、不随流俗的女子,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宁愿幽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2023/5/18,36,2.(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 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 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2023/5/18,37,分析:刘过,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的朋友。这首词

    25、是刘过送别卢梅坡时写的。上片写京城相聚。“聚散匆匆”是上片词眼。“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用比喻具体写“散”之苦。下片“相思”是眼。头三句写别后“伤情”,后三句用“后夜相思”深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远去的情形。参考答案:(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2023/5/18,38,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26、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轤,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锦襜突骑:穿锦衣的马队。燕兵:作者手下的义军士兵为北方人,泛言为“燕”。娖:整理。银胡轤:银色的箭袋。金仆姑:箭名。,2023/5/18,39,(1)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对比。(2)“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意思是什么?春风可染绿草木,却染不青花白的髭须。意谓壮年时代已一去不返。(3)“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被弃置不用的悲愤牢骚。,2023/5/18,40,4.阅读下面一

    27、首宋词,完成(1)(2)题。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上片勾画出农村夏夜图具有怎 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什么?,2023/5/18,41,(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诗正常 的语序是怎样的?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月色皎洁,稻花飘香,农村的夏夜是优美的;月光惊动了乌鹊,清风惊醒了鸣蝉,农村夏夜是宁静的;一片片蛙声像是在诉说丰收年景,夏夜的气氛又是热闹、欢乐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鹊声、蝉声、蛙声衬托夏夜的静谧。(注意:“说丰年”解释成人

    28、在说也行。)(2)应为“溪桥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2023/5/18,42,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3/5/18,43,解析:第一问需要注意上片“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两句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一

    29、句,还要结合词人的身世和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第二问需要结合词人当时的处境做题。参考答案: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2023/5/18,44,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有人认为这首词塑造的是一个怀远的思妇,也有人认为这首词塑造的是一个思归的远客。你认为呢?请结合词略作分析。,2023/5/18,45,参考答案:如果认为写的是思妇,那么上片就是实写,下片就是虚写;如果认为写的是远客,那么上片就是虚写,下片就是实写。也可以认为上下片分别是写思妇、远客。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可以。,


    注意事项

    本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