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docx

    • 资源ID:9408621       资源大小:124.89KB        全文页数:1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docx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整体框架及“物质”的要求及其案例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版)修订概述廖伯琴(西南大学,教授) 张 勇(重庆市六十六中学,中学高级) 廖老师: 在上一个模块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本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版)修订的背景以及总体的要求,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主要给老师们介绍其整体框架,以及对第一个一级主题“物质”的解读。在这个专题里,我们首先进行上集的内容,也就是对我们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版)总体框架的一个解读。 张老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 2001 年研制出来的,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多年

    2、的时间,我们现在进行“课程标准”的修订, 主要是从哪几个地方进行考虑的? 廖老师: 我们修订的依据首先来自对一线老师的调查,因为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有一些条目还是不错的,他们会有正向的反馈,或者反映一些问题,这也是最直接的,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修改的依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我们也会关注的比如像国际比较、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课程的进一步的需求,各个国家的一些教育方针,中学生的发展需求等等,总体来讲,这次修订特别关注还是来自一线老师的反馈。 张老师: 那么一线老师的反馈,主要是反映哪些问题? 廖老师: 首先看一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是怎样的,这个文本结构一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接

    3、下来是课程目标,然后是内容目标,在 2001 年的“实验稿”里,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有这样的五条: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五条基本理念是分别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方面,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基本理念,除此之外呢,在“实验稿”里,还制订了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稿”里,还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含有这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纳入了内容标准,它既是我们要求的目标,也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接下来三大部分就是科

    4、学内容: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内容标准的整体结构,有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在二级主题后面还有若干的三级主题,三维课程目标是通过三级主题的描述,比如“密度”的内容:“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在这个三级主题里,分别对过程和结果都有要求。接下来,在我们的“实验稿”里,有四大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以及评价建议。这次调查,主要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文本,老师们是否认同,对课程目标是否认同,关于内 容标准 老师们有什么建议,以及实施建议里,哪些老师们认为还需要修改等等。 接下来看看,老

    5、师们对这五大部分,到底有什么样的反馈,教育部 2007 年做的大规模的调查,调查形式有问卷调查、访谈,会议,或者有些通过邮件的交流。调查涉及到 29 个省份,近三千人,里边有教师、教研员等等。与 2003 年的调查相比,从调查群体来看, 2007 年这次调查范围更大,人数更多,而且他们进行课改的实验时间也更长,所以他们思想、问题就更加理性。从调查者角度来看,问卷设计也更加成熟,所以无论从调查者和被调查者这两个方面来看,都更加理性,更加成熟。接下来通过个人访谈、会议研讨,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信息。 张老师: 那这两次调查的话,得到了哪些结果呢? 廖老师: 调查结果分几大方面,理念性质和思路的调查,课

    6、程目标的调查,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方面的调查。理念性质、思路方面的调查,关于理念的语言表述,你认为合适还是太简略,或者比较简略,让老师们选择,从这个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多数老师,认为课程理念的语言表述是合适的,也有一些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关于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这个问题问的是:是否很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从这个回答来看, 87.8% 的老师认为很好,或者较好的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对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的认同程度是怎么样的?有 87.2% 的老师,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老师们对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认同的;再有就是落实情况怎么样

    7、,这个问题是:结合教学实践,您认为标准中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贯彻和落实情况如何?大部分的老师都认为能实现,但是也有 30% 多的老师,认为实现难度大,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们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这种封闭式问卷之外,也有开放性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部分,老师们有若干的建议,比如老师们希望语言表述有一些调整,有的老师提出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应该适当地细化,提供一些操作方法。接下来看看课程目标,对于课程目标而言有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这三维目标的认同情况,首先对知识和技能的调查结果, 92.6% 的老师认为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的描述好或较好,认同度是很

    8、高的,接下来对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的描述, 88.7% 的老师认为好或较好,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表述, 83.8% 的老师认为好或较好,从这个直方图可以看出,老师们对三维目标都是很认同的,当然还是提出一些修改建议,比如希望更加详细,以便把握深度和广度,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底要求到什么程度。 张老师: 三维目标的确比过去的单纯知识目标显得更加科学,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的确,一线老师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的时候,希望细化,能够给予更加具体的指导。 廖老师: 对这个问题,“课程标准”编制组也有讨论,比如课程理念、三维目标这一类的内容,在国家的文件里,我们都希望更加

    9、的简明扼要,至于细节到底要求到什么程度,更多在标准解读部分呈现,关于科学内容会逐条要求,在行文的格式上,我们基本保留 2001 年的实验版的那种格式,简明扼要。 张老师: 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除了要对“课程标准”有深刻的了解以外,还要对“课程标准解读”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学习。 廖老师: 首先看“课程标准”,但对有些问题,如果大家还感觉到有一些迷惑的话,看看“课程标准”解读还是有意义的。 张老师: 具体的一些东西,可能在内容标准里还有一些详细的阐述。 廖老师: 比如说对三维课程目标,那只是目标性的要求,就是比较简明扼要的条目,这些条目的具体要求更多体现在内容标准里。对于内容标准而言,当然含

    10、有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老师们对科学探究有一个反馈。首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大多数的老师认为这个要求较高,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要求偏高了,“较高”占的比率占 50.2% ,认为合适的只占 37.8% ,从老师们的反馈来看,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偏高;对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基本要求的语言描述,大部分老师认为很清楚,较清楚,也就说对能力的目标基本要求的语言表述,老师们是认同的,还有就是“实例”, 74.8% 的老师认为,这个实例选择还是可以的,认为好或较好的占的比率比较大。当然也有若干的对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一些修改建议,比如说希望界定探究是什么,要给出更多的选题范围,避免老师盲目探究,从具体修改

    11、建议可以看出,建议有一部分是针对教学的,而不完全是针对“课程标准”。总体来看,希望这部分要增加探究的各类实例,同时适当地降低要求。 张老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一线教师在实施科学探究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他们认为在这方面“课标”的要求高了。 廖老师: 从反馈来看的确有你说的这样一个现象。这主要反应老师们对探究式教学经验积累不够,所以对这个能力目标的要求认为是有一些偏高了。 张老师: 那么怎么能从“课程标准”角度,对老师这种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教学有所帮助。 廖老师: 本次修改的时候,我们对探究的案例就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课堂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涉及一个要素的探究或者涉及多个要素的探究等等,同时

    12、我们对每个探究案例后面,还写了评析,希望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给出进一步的引导;在“课标”解读里对这部分有加强,通过标准解读,或者通过这种培训课程的一些案例加入,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的理解探究式教学。 张老师: 这一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于这部分有没有一些新的要求和适当的调整? 廖老师: 因为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的确有这方面的反馈,认为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偏高,当然首先要认清这里针对的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目标高还是低的问题,接下来才是老师们探究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有难度还是没有难度的问题。针对这里提出的探究能力目标是否真的对学生要求高,我们做过国际对比。国际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要求,

    13、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作为内容标准来要求,因此国际上很关注的,再有就是对小学科学比较,发现其实小学科学对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要求,已经到达比较高的水平,因此相对而言,初中物理对探究能力目标的要求不算高,接下来,我们还对初中的生物,化学,中学科学等都有一系列横向比较,在初中物理部分,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是要求不高的,所以在我们这次修订里,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要求,基本保持“实验稿”的水平,没有降低要求,当然也没有提高要求。 张老师: “课程标准”新的修订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那么内容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廖老师: 科学内容是老师们很关注的部分,首先我们来看

    14、看老师们对“实验稿”中这部分内容的反馈是怎样的。“实验稿”中“科学内容”由三大主题构成: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问题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否实现这三大主题提出的内容要求,我们来看看老师们的回答。 50.1% 的老师认为有困难, 45.4% 老师的认为满意适中,但是如果深入进去,再看一看对每一个主题,老师们的反馈又是怎样的,比如说针对“物质”这个一级主题。老师们的反馈不一样了, 68.6% 的老师认为满意适中,只有 27% 的老师认为偏难了,所以把这个一级主题提出来,问老师们的时候,老师们的看法,和三个主题合在一块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对“物质”这个一级主题,当我问到“要增加什么条目,删掉什么

    15、条目”的时候,老师们还提出大量的要增加的条目。接下来再看“运动和相互作用”, 64.3% 的老师认为适中,只有 28% 的老师认为偏难了。当我们针对这个一级主题进一步问老师“哪些要增加,哪些要删减”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都提出的是增加的条目。“能量”这个一级主题, 64.8% 的老师认为适中, 28.1% 老师认为偏难,而且也一样地当问“要增加和删减”的时候,也是大量地增加条目。 张老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老师们的总体感觉,内容标准是偏难了,可是当我们每一个主题进行单独问的时候,他们认为不难,甚至还提出来要增加内容的建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 廖老师: 当时我们看到这个结果也很迷惑,因此

    16、我们就有进一步的会议研讨和深入的一些访谈,当我们总体问老师们对三大主题感受的时候,老师们考虑到的不仅仅是这本“课程标准”,还会考虑教材、教辅以及考试。从老师们很多反馈,包括这个调查问卷回来的反馈,都发现老师有很多修改建议,是针对教材的,或者有的针对考试的,不是完全针对我们的“实验稿”。所以当三个主题放在一块问老师们整体感受的时候,老师们更容易想到的是整体物理学科的难度,所以他们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太难了。当分主题问的时候,就发现这些要求并不是太难,因为他已经回到“课程标准”,把考试和“课标”相对分开了。当我们问你还认为哪些条目要增加,哪些要条目要删减的时候,老师们考虑的就不完全是“课程标准”,可能

    17、也会考虑到中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等等,也就说老师们在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的时候呢,他考虑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因此才导致了这样的不太相同的结论。通过深入的调研和集体讨论,最后我们还是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科学内容的要求是基本合适的,因此这次修改,我们也基本上保持这个难度,保持这样的一个广度。 张老师: 也就是说从调查可以看出,“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基本合适的,因此这次就仍然采用了基本跟过去差不多的内容要求。 廖老师: 基本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实施建议部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建议。本轮修改,我们主要针对教学建议进行了修改,评价建议也有一定的修改,

    18、应该说对实施建议的这四大部分,老师们的反馈都是很正向的。 以上就是我们对“课程标准实验稿”各部分进行调查的大体结果,以及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的一些处理。 张老师: “课程标准”修改的依据主要是调查结果,接下来进行修改的时候,遵循了哪些原则呢? 廖老师: 这次修订我们采取的原则是:增加“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规范性,加强它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对课改整体的指导思想,课程基本理念,课标的整体结构,这次基本维持“实验稿”的内容。同时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适当地增加案例,修改了科学探究的案例,使其更具有指导性;科学内容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比如调整一些行为动词,或者是删除一些条目,增加一些条目;加强

    19、实验;加强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实践结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这次做的一些调整。另外就是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其余的就是一些修改文字了,大体上我们是按照完善性修订的原则进行了修改。 张老师: 对于科学内容这一部分的修订,主要是从哪些地方进行着手呢? 廖老师: 科学内容的调整,有以下的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完善性修订,这部分修订占 80.9% ,也就说绝大部分的条目,都是属于完善性修订;再有一部分是文字微调,占“课标”的 17.6% ,删减字词;真正完全不修改的只有一条。现在看看哪一类属于文字微调。比如在“实验稿” 22 页,有这样一个条目:“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0、,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对这一条而言,我们在修改稿里,其实就是个别字的删减,让它更加统一,就是把“能”删掉了,直接就是“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张老师: 也就说文字改了以后,意思基本上还是一样的。 廖老师: 属于文字微调的。修改比较多的是完善性修订,完善性修订占了绝大多数。我们来看看完善性修订里有那些类型,首先一个是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这是一大类,第二大类是细化条目,是更便于操作,便于评价。 张老师: 操作性更强一些。 廖老师: 明确到底要求到什么程度。第三条是适当地删减一些知识,也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第四个方面是增加一些内容,更好地凸

    21、现三维目标,落实三维目标。第五大方面,是有一些两个或三个条目整合为一个条目,或者这个条目拆分为两个条目等等情况。 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就是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以前我们的行为动词,比如说有大致了解,初步了解,大致认识,初步认识等等,这样的一个比认识还要低一点水平,比了解还低一点水平,老师们反应不便于操作。当然要完全明确还是有点难度,只是我们可以增加明确性,因此在这一轮修改中,我们就把初步了解,大致了解这些行为动词都整合了。比如“对于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在“修改稿”里我们就改为“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从以前的“大致了解”改为“了解”,还有一些“初步

    22、认识”,统一为“认识”,这种认知水平界限相对更明确了。 接下来再来看一个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的例子,比如说机械功和功率,在“实验稿”里是这样的要求,“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要求,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在“实验稿”里“知道”是“了解”的水平,“解释”在我们这一轮修订中就界定为“理解”的水平,所以前面的知识点掌握和后面用这个知识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匹配的。因此我们这次就做了这样的修改,“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属于了解的水平。这一轮修改中,把“解释”和“说明”做了区别,“解释”是属于“理解”水平,运用这样的知识去解释生活

    23、中的现象,要求要高一些,但是如果前面的知识点是“了解”,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用的行为动词就是“说明”,这个水平是不一样的。 张老师: 也就是说“说明”和“解释”这两个词,它的要求有高低区别的。 廖老师: 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如果是“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对应后面的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我们就用“说明”;但是如果前面的行为动词是“理解”水平的,要用这样的知识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就用“解释”。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这是第一个方面。 接下来再来看看第二个方面:细化条目,也是便于操作,明确要求。我们看看这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修改,在“实验稿”中有些条目是相对比较原

    24、则的,在这一轮修改中,我们就把这些比较原则、老师们感到太模糊的一些条目更加明确要求了。比如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验稿”中是“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这里对光的直线传播有要求,而且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要求水平是同样的,说的是反射规律、折射规律,并没有上升到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这一轮修改中呢,我们就对这一个条目做了调整。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我们认为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有了,所以在初中条目里,这一条就没有做硬性的要求,但老师们如果要讲这个内容还是可以的。接下来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不同要求,对反射而言,我们要求“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也就说我们要

    25、求的是“定律”,那么对应三条规律都是需要的。但是对光的折射现象,我们就要求没有到定律了,如果要到定律的话,可能公式就要出来了,所以对光的折射,是“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要求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张老师: 也就是说,虽然条目进行了细化,但是跟过去的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廖老师: 有一些区别,相对“实验稿”而言,条目就更加细化,要求更加明确了。再来看第二个例子,就是测量温度,在“实验稿”中是“会测量温度”,在“修改稿”做了一个微小的调整,“会用常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就是用常见温度计能够测量就可以了,不是那样的宽泛。当然可能有的老师说,那一些属于常见温度计,他可能进一步提出疑问,这里

    26、面就还是有老师的一个自主的空间。 我们再来看第三例子,关于电路的串联并联,在“实验稿”中是这样要求的,“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在“修改稿”里,我们就修改为“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关于这个条目,一线老师反应是比较多的,在“实验稿”里,是没有明确要求的。我们希望能够减少压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呢,有的老师就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一并要求,甚至有的要求到混连电路等等,这就是模糊处

    27、理带来的一些问题。 张老师: 据我了解几乎所有的初中老师都会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拿给学生,要做、要记、要背,所以我觉得修改稿把它明确出来,把它规定到了解层次,对我们一线教学就更明确的指导意义。 廖老师: 我们对于“修改稿”里的最后一条,“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没有特别指出电阻,这里要求的是电流、电压。电流、电压还是比较简单的,并流电路的电阻有一定难度,所以“修改稿”避免了这个问题。而且在评价建议里,也以这个作为实例,提出要求,这是细化条目明确要求。 张老师: 也就说新的“课程标准”比旧有的标准更明确、更细化、更清晰。 廖老师: 有这样一个特点,这就是细化条目。接下来我们

    28、再来看看,删减的一些知识。删减一些与物理关联不强,或非核心的内容,或者高中将重点要讲解的一些内容。适当降低一些内容的要求,我们做了这个方面的调整。我们来看看案例,下面的六条内容都属于我们删掉的,“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这六条内容都做了删减的处理,比如关于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在我们的“实验稿”里是这样要求的,“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那么这次我们修订时就删掉了颜料混合。因为颜

    29、料混合与物理的关联不高,而且它也会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比较复杂麻烦,所以这次就修改为“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色光的混合我们保留了,把颜料的混合删掉了。 除此之外,关于“物质”,“新材料及其运用”,在“实验稿”里的要求一共有三条,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都做了要求。在修改稿里,我们把这三条要求都整合为新材料,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我们都作为样例呈现。“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发展,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条要求就代替了上面的三条要求,但上面的三条要求,也作为“样例”放进去了。 张老师: 也就说把旧有的内容进行了一番整合。实

    30、际上我觉得逻辑性比原来更强了,原来的感觉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好像是我们提出三个主要的东西,而新的标准给我们感觉是,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今后如果有新的材料,新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加进来。 廖老师: 除删减的内容,还有一些降低要求的,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的“实验稿”里是“理解物体的惯性”,要初中生理解物体惯性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就把它修改为,“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另外在“实验稿”里,关于波长、频率、波速,我们要求到“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在修改稿里,我们就只要“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就可以了,至于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并没有做硬性要求。这个就弱化了,降低了要求。再有一个就是机械效率,在

    31、“实验稿”里是理解机械效率,但在修改稿里,“知道机械效率”就可以。在“实验稿”里有“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修改稿”就降低了要求,只要“能够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可以了。 张老师: 可再生能源这一部分学生直接列举是比较容易的,生活中经常谈到的煤炭、石油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确实是很容易提出来的。 廖老师: 通过一些删减和降低要求,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张老师: 刚才您说这一次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内容,那么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廖老师: 我们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增加内容主要有几大方面,一个方面也是知识点,再有一个方面就是实验的要求,还有知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这

    32、一方面的条目也有加强。我们来看一看,关于增加了的知识点。第一条:“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静电场的内容在小学也要求,但不是那样的明显,到了高中也是比较弱化的,所以在初中这一块,我们对这个内容就加强了。另外还有磁场,“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这部分在“实验稿”里要求不明显。接下来还有“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验稿”里,对电功率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但是对电功本身没有做要求,老师提出电功应该做要求,所以这次修改稿里,我们就把电功也提出来了。其实在“实验稿”里,已经暗含在里面,只是我们这次更加明确地提出来而已。接下来,我们还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比如以前在“实验稿”里关于惯性这块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在“修改稿”里,就要求“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产或自然中的有关现象”。就是强调要用物体的惯性,去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张老师: 也就是说原有要求和现在要求相比并不是简单降低,而是侧重点有所区别,原有是要深刻地理解惯性,而现在要让学生能够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惯性现象。 廖老师: 在“实验稿”里有这样的要求:“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但在修改稿里,就调整为:“知道阿基


    注意事项

    本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