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措施.docx

    • 资源ID:9403523       资源大小:44.27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措施.docx

    1、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措施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措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我校拟从“抓实课堂阵地、开展主题活动、实施课题研究、综合家庭社区”四个方面对如何教育学生接受环保意识,确立环保理念,成为环保小卫士进行总体规划。一、抓实课堂阵地,渗透绿色教育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

    2、“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涵在各学科知识中。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各学科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如语文课中祖国风光、优美自然环境景物的描写;数学课中的应用题回答;品德课中的人文、环保内容;科学课中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艺体课中关于自然美、环境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化渗透效果,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开展一次学

    3、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教研观摩活动。把环保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触动学生心灵,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中去。例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涉及环保方面的知识,有的篇目直切环保主题,如六年级语文灰椋鸟一文,通过让学生体会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归林后喧闹而热烈的场面,感悟灰椋鸟多而快乐的原因,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再如五年级综合水污染的调查,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在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水污染的成因、现状、后果及对水

    4、污染的治理情况,增强环保节水意识,争取从我做起,防治水污染,保护环境。二、开展主题活动,提升绿色意识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开展班活动、队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我们注意到,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开展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每逢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水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些纪念日,学校通过闭路电视播放专题片,或者请环保局的同志来校作专题讲座,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环境行动,让学生在大课堂、大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如以3月12日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认养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

    5、内容有(1)植物种植全校播种行动(2)环保护绿行动(3)“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活动(4)“绿意角”的设计评比(5)“我为环保献计策”环保金点子征集。一系列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科技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使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三、结合家庭社区,强化环保意识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庭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6、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树,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可能成为环保的积极分子。环保教育也需要全民参与,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有关环保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才能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并有实际行动。如环保部门、居民社区及新闻媒介等选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全国植树周”等特殊活动日开展集中宣传、组织活动及违法行为的暴光和严格执法,或不限于形式和时间社区的“告别不文明、不卫生文艺演出”等。随着全民环保素质的提高,全社会有了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总之,环境保护是一项

    7、系统工程,环保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整个民族的环保意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孩子抓起,让环保意识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活动一、主题内容:创绿色环保校园。(部分环保知识见后面资料)二、参加人员:四六年级全体同学。三、作品要求:1、作品规格:尺寸大小要求以下发纸张为准,单面编辑。2、作品名签: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和作品名称。3、作品形式:应具有报纸的特点,内容围绕环保为主题且具有时代意义,可以手抄也可以用电脑设计(打印稿和电子均要上交)。彩色、黑白均可。版面力求活泼新颖、整洁、图文并茂。四、截稿时间: 2008年5月20日(周二上午)五、评比办法:由教师与同学一起

    8、担任评委,分别从主题、内容、版面设计、书法等方面进行评分,总评后综合评定分数。六、奖励办法:本次手抄报评比将评选一等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环保手抄报有关资料一、热点环境问题小知识1、臭氧层有什么作用?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形成保护层,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1985年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氟里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2、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增加,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大于地球及大气层向外层空间排放的能量,使大气层和地球表而变得热起来。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里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放出大

    9、量二氧化碳气体,且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量森林却在不断消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3、什么是“酸雨”? 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酸雨。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造成的。酸雨会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腐蚀建筑材料和金属结构。4、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我们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塑料购物袋、塑料食品包装、一次性泡沫快餐饭盒等。会导致视觉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人体健康。5、什么是灰霾现象? 能见度少于10公里的就属于灰霾现象。形成

    10、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三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6、什么叫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7、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即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8、什么是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严重干旱)和人类活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冻蚀及演化导致的土壤物质流失。它造成荒漠化地区植被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农作物

    11、减产以至绝收,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二、环境教育实践题1、请列举出一些教师(学生)在家庭里(学校里、郊游中)的环保行为。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多用可再生能源、爱惜盘中餐、不浪费纸张、不制造噪声、少用一次性制品、提倡使用布纸袋、拒绝白色污染、少用一次性筷子、废物巧利用、垃圾分类、爱护绿化、观鸟不打鸟等等。2、请举例说明一水多用。 洗手的水冲厕所、洗米的水洗碗、洗菜的水浇花。3、绿色消费是什么? 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还要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绿色消费的内容包括:节俭

    12、消费,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物种,万物共生。 4、举例说明如何在各科教学中(团队活动中、班会课)渗透环境教育。(时、量、度) 5、你认为本校是否有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有什么成效? 6、你本人是否参与本校的环境保护活动?你认为本校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7、本校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有什么重要活动或举措? 8、你认为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环境意识是否较高?表现在哪些方面? 9、你知道自己学校在申报市一级绿色学校吗?这和你有关系吗?三、一些应该知道的环境纪念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 世界水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日 5月3

    1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四、历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

    14、、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1年: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15、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2007年: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2008年: 促进低碳经济;五、有关问答1、世界上的资源有些是可以循环使用或用之不完的,如海洋资源,太阳能等,有些是不可再生的,你能举出两个例子吗?(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2、科学家发现的臭氧空洞在哪里? (南极或北极)3、哪些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类?一、土壤遭到破坏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

    16、、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这些被称为威胁人类的十大环境祸患。)4、酸雨的PH值大于5.6还是小于5.6? (小于,越小越偏酸性,越大越偏碱性) 5、现在饮用纯净水、矿泉水逐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那么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不是。)6、你知道新型的无污染的燃料是什么吗? (氢或太阳能)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达成的一个共识,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环境教育是一项根本策略。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

    17、展,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对环境教育进行反思,认为环境教育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联合国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坚定地支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新理念,大会闭幕式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七、什么是环境问题?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18、之一。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以下本文中提到环境问题也采用这种用法。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

    19、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等。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特别是当由此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质量时。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物质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也包括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和运动性质引起的污染,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环境污染还会衍生出许多环境效应,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除了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还会造成酸雨。应当注意的是,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八、我们认为环保可以采用的方法: 1、 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

    20、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6、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7、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方便筷或竹签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艺品。9、不要用机械的方法破坏、损害树木。 10、多种植植物。 11、把装修中剩余的木头、木屑送去造纸厂,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 12、 和日本人一样,珍爱自己国家的每一棵树,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保护意识。13

    21、、 可以把用过的但相对比较干净的水冲马桶、擦地板或者浇花。 14、 用水间歇可以把水龙头关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15、 少量的衣服用手洗,避免洗衣机洗时使用大量的水。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一)讲座目的: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态安全已经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的当今时代,这些不平凡的“地球村”的子民们,不仅是在保家卫国,他们更进一层地是在保卫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在保卫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在保卫着所有生灵共同的家园;是在关注宇宙中这颗唯一有生命的行星的安危;是在拯救地球!讲座对象:五、六年级学生讲座地点:综艺厅讲座时间:2007.12. 7人与人之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着许多怎么说

    22、也说不完的有关“爱”的故事。同样地,“爱”也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在世界各地所矗立着的动物纪念碑,诸如:狗纪念碑、鸽纪念碑、奶牛纪念碑、海豚纪念碑、鳊鱼纪念碑、狼纪念碑、驴纪念碑、鹿纪念碑、猪纪念碑、蟒蛇纪念碑、麻雀纪念碑、毛虫纪念碑等等,就是明证。人们为动物立碑,当然是为了表彰它们为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承认了这些动物的生存价值和生命尊严,;是人类对环境伦理认识和行为的启蒙。人类已经开始把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类社会同胞的生命一样的重要,并给予了同样方式的爱。200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就为那些生下来就是为实验“献身”的鼠、兔等动物立了一块“安灵碑”,以表示对这些可怜小动物

    23、的人文关怀。在纽约的动物园内,有一座“濒临灭绝物种公墓”,每年10月的最后一天,就在这里为在地球上灭绝了的那个物种竖立墓碑,一种动物刚灭绝,人们就为它树立一块墓碑。可是,这几年,每年竖起的不只是一块,而是一排。1998年,在我国北京南郊大兴南海子的麋鹿苑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特殊的墓地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墓地上有176块用石板制成的墓碑,象征性地代表着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灭绝了的或有可能灭绝的各种动物。这些墓碑曾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竖立排列着,其中,145块已经一块压向一块地依次倒下。每一块墓碑上都刻着一个物种的名字及其灭绝的时间,最后一块倒下的是1999年灭绝的英国莱桑池蛙,紧接着的第146块

    24、似倒非倒、将倒而未倒的是仅产于我国长江的珍稀濒危动物白鳍豚。后面跟着的是朱鹮、华南虎、长臂猿、鲸类等一个个著名的濒危动物。在立着的30块墓碑中,倒数第三块竟然是“人类”! 这块墓地警示人们,要保护大自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为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人类能幸免吗?现在,这块墓地已经是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每年清明,会有成千的中、小学生来这里扫墓,献上自制的小花圈及松枝柏叶,向已经在地球上永别了的野生动物朋友们凭吊致哀,企盼着那剩下的墓碑不要再继续倒下。立碑和扫墓,本是人类社会祭奠逝者的一种方式,是对故人的尊重、是对亲情的缅怀、是道德的宏扬

    25、、是伦理的体现。现在随着人类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文明的推进,人们正在逐步地走出自我,把人世间的情感与爱心,不仅扩展到对已灭绝了的野生动物的追思与反省;还努力延伸到对现在还存活着的种种生灵的关注与爱护。让它们能无所顾忌地与人类和平共处;让它们能自由地、安全地和人类一起,在大自然这个共同的家园里,生生不息。一 为野生动物修桥、铺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公路建设,并大规模地修筑高速公路。而公路建设必定会翻山越岭、穿林涉水。当人修的路挡住了野生动物的道,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时,该怎么办呢?在加拿大的一些国家公园中,经常可以见到野生动物的专用通道或绿桥。这是因为在修建通过国家公

    26、园的公路时,环境工程师们就要首先调查大型动物季节性迁徙或为觅食而经常走过的路径,环境工程师称这样的路径为“兽道”。在兽道跨经公路的地方,就会同时在公路的下面建设下穿通道,或是在公路的上面修筑上跨桥,两侧用铁丝网栅栏封闭,使动物只能沿着铁丝网,通过下穿通道或上跨桥安全地穿越公路。最初还会在通道的沿线撒放一些盐或食物,用以引导动物的迁徙行为。时间一长,动物就知道,这是自己固定而安全的可行之路了。“十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八纵八横”的铁路网,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便是其中的一条。为了不影响高原珍稀物种惯有的迁徙、觅食、繁殖等活动的习性,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编制完成了“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通道专题

    27、规划报告”,要在沿铁路400km长的线路上规划设计动物通道33处,其中包括隧道通道3处,高在3米以上的桥梁通道17处。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注重生态保护的铁路。2002年6月,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施工路段,为了让怀有身孕的雌性藏羚羊顺利地通过铁路建设工地到产仔地分娩,毅然停工四天,为雌性藏羚羊让道。那几天,民工和施工机械都远远撒离工地,同时拔掉让藏羚羊警觉和恐惧的彩旗。由于工地暂时恢复了宁静,胆小的雌性藏羚羊才平安而成群的通过。前往祖传而特定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及太阳湖一带的产仔地,准备当妈妈了。青藏铁路的决策者,特别是众多的建设者们,要在环境恶劣的高原地带劳作,已是十分不易。如今却为动物

    28、而停工。表明:在开发西部、发展人类经济的同时,也惦记着该地区的动物,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同类,一样地予以关爱、呵护、投资、出力;既建人路,又修兽道,还照顾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生活习性和子嗣的延续。 这样的环境伦理素养与环境道德行为是多么地令人钦佩! 面对如此感人的事实,少数为高额利润所驱使,到可可西里去杀戮藏羚羊的偷猎者,应该放下屠刀了吧。同样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如:2002年3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陕西省林业厅签署了一份协议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通道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提供资金115万元,在大熊猫栖息地之间建立5个走廊带。过去,我国虽然建立了很多大熊猫保护区,但逐步被

    29、人类生活及工业区域的发展所隔断,使已有的保护区大多互不相联,大熊猫种群被人为地分割,缺少交流,不利于大熊猫的长期存活。现在好了,不久,大熊猫就可以随意走动在专门为它们建造的“走廊带”上,开心地去“探亲访友”了。另外,世界各地都还设有鸟路(澳大利亚);鹿路(加拿大、美国);象路(南非);蛇路(美国);海龟路(澳大利亚);熊隧道(保加利亚);蟾蜍隧道(英国)等,真是不一而足。有些地方的政府或民间团体,虽为动物修了专门的通路,请其改道而行,它们就是不理不睬。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是政府“投降”,在路边树立路标,要求过往司机减速或绕道。二 外国的蛙,真幸运 说起蛙,那是中国人挺喜欢吃的佳肴,曾美其名曰“田

    30、鸡”。90年代初期,对蛙的经营已经达到了捕杀、收集、贩运、批发、销售、“一条龙”、“流水线”的规模。据那时的媒体报道(广州日报,1996年8月30日第三版)武汉市日售青蛙8万多吨。现在,由于多种原因,蛙已濒临绝迹,成了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可是在外国,蛙,真是幸运多了。最有名的事例就是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办的第26届奥运会,在会场建设过程中保护绿金铃蛙的故事。2000年奥运会的会址选建在悉尼附近的家树湾(homebush Bay)。过去这里曾是一片沼泽丛林。1988年,已在此地区建成一个公园和州体育中心。在争办奥运时,计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奥林匹克公园。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赢得了当年奥委

    31、会执委们的惊叹和赞许,成为悉尼在最后的申办中险胜北京的重要法宝。家树湾虽经建设,但还残留着一些湿地、沼泽、灌木丛林,是一些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其中有的是濒临灭绝珍稀物种, 如绿金钤蛙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仅姆指般长短、具黄绿斑纹、跳跃力极强、鸣声如铃的小蛙,曾经是澳大利亚境内一种颇为常见的两栖类动物,但后来日渐稀少,在20多年前已不见踪影。但到1992年,却在家树湾的废砖坑中重新发现,被列为保护动物。当然,这一片废砖坑地带就成了绿金铃蛙的栖息地。悉尼奥运申办成功以后,组委会按计划要在这一地带修建网球比赛场和园形露天比赛场,并已部分动工。这时,若要保护绿金铃蛙及其栖息地,就要改变已经制定好的奥运村规划,而且还要对已施工建设的部分进行清理,把修建的混凝土排水系统全部拆除还原成早先的湿地;还要集中处理好建筑垃圾。而这一切的费用是1.7亿美元。在当的居民和环保组织的提醒与抗议下,1998年,组委会为保护濒危物种而向绿金铃蛙作了妥协,确认要对绿金铃蛙要给予特殊保护,决不使绿金铃蛙的栖息地遭受破坏。悉尼的蛙真幸运,它们没有因奥运会这样大的事情而丧失自己栖息的家园,也没有因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诱人的商业利润而被人类侵扰与伤害。这件事不仅


    注意事项

    本文(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