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人教版必修二.docx

    • 资源ID:9374425       资源大小:961.5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人教版必修二.docx

    1、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人教版必修二2013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人教版):必修二附表: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专题分布表必修二专题题量必修二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6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6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7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5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3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1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

    2、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考查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2013年安徽高考12题)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考查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3(2013年高考全国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3、,“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考查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4(2013年重庆高考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北魏孝文帝于太

    4、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考查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5(2013年福建高考15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答案】B【考查点】古代中国手工

    5、业的经营形态6(2013年四川高考2题)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答案】C【考查点】古代纺织业的发展7(2013年天津高考2题)“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考查点】古代纺织业的发展8(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

    6、,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答案】B【考查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9(2013年重庆高考4题)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答案】D【考查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0(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

    7、,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答案】C11(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7题)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答案】B12(2013年广东高考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8、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答案】C【考查点】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13(2013年浙江高考16题)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答案】C【考查点】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14(2013年江苏高考4题)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

    9、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答案】B【考查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5(2013年高考全国卷26题)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答案】D【考查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6(2013年山东高考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

    10、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答案】D【考查点】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二、非选择题17(2013年高考全国卷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

    11、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

    12、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

    13、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 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 海洋意识不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答案】(2)主要变化: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 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 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考查点】“海禁”政策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重庆高考6题)图1数据来源于

    14、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图1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B【考查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2013年四川高考5题)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

    15、济建设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和知识识记迁移能力。从题干的时间,结合材料内容可知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美国抬高银价,对国际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材料中的“困苦”就是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1934年6月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白银收购价格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动摇了银本位制的基础。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采纳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的建议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公告其主要内容为 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

    16、备金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它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它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 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考查点】国民政府前期的民族工业3(2013年江苏高考8题)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

    17、订【答案】C【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时间范围:19281935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A是在1937年后;B是在一战期间(19121919);D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由此排除ABD。因此正确答案选C。【考查点】国民政府前期的民族工业4(2013年安徽高考15题)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答案】B解析:A项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甲午中

    18、日战争之后,因此A错误。C项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因此C项错误。D项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这个说法本身错误,应是内因。B项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从图片中我们可以一直看到外国资本占有重要成分。【考查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5(2013年北京高考18题)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答案

    19、】D】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洋纱的进口日多问题。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可知A表述错误;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B选项的结论依据题干史实得不出这样的结论。C选项也依据“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就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没有逐渐消失。【考查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6(2013年福建高考19题)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

    20、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答案】C【考查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二、非选择题7(2013年浙江高考38题)(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

    21、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

    22、主要变化。(10分)(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分)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2分)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分)纺织业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荣,(1分), 资本主义萌芽。(2分)(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 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答案】(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但

    23、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分)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山东高考14题)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答案】D【考查点】人民公社化运动2(2013年重庆高考9题)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24、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A【考查点】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3(2013年高考全国卷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

    25、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考查点】国有企业改革4(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0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 D、大跃进”是在1958至1960年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运动。5(2013年江苏高考12题)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26、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答案】C【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6(2013年天津高考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答案】D【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7(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9题)1993年,作为我

    27、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答案】D【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6题)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

    28、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2(2013年四川高考7题)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3(2013年浙江高考18题)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

    29、求极大【答案】C【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4(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8题)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D【考查点】近现代的服饰变化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江苏高考14题)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答案】D【考查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2013年安徽高考20题)“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 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答案】B【考查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3(2013年北京高考14题)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注意事项

    本文(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人教版必修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