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学填空题.docx

    • 资源ID:9365634       资源大小:30.5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学填空题.docx

    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学填空题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学填空题第一章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3、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即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4、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的反映。5、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6、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叫-法。7、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8、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和-9、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

    2、个体差异的工具,称之为-10、实验法中,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被试各种反应的变化,此种变量称之为-11、实验中必须对-变量加以控制。12、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13、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主要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14、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1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1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17、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考夫卡和苛勒。18、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19、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构成的系统。20、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是指-21、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指-22、西方心理学的第

    3、三势力是指-23、-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24、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25、皮亚杰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功能,并建立了-论。26、一般认为-1967年写出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27、现代认知心理学又称为-答案1、情感过程2、冯特3、心理因素4、客观现实5、无关变量6、实验室实验7、边缘科学8、活动产品分析9、标准化测验10、因变量11、元关12、个性心理特征13、教育性原则14、冯特15、詹姆士16、华生17、惠特海默18、弗洛伊德19、超我20、行为主义心理学21、精神分析心理学22、人

    4、本主义心理学23、人本主义24、适应25、发生认识26、奈塞尔27、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二章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2、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和树突三部分组成。3、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剌激都不反应了,叫做-5、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6、反射弧一般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7、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种。8、反射弧的非特殊通路是通过-来实现的。9、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叫-10、条件反射可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11、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

    5、结合,这个过量称为-12、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13、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用白鼠和鸽子做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14、美国心理学家-用白鼠和鸽子做实验,发现了工具性条件反射。15、斯金纳认为-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16、斯金纳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的分配。17、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系统。18、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系统。19、让被试闭上眼睛,把一只梅子放在他嘴里,他就会流口水,这是-反射。20、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这是-反射。21、谈梅生津属于-信号系统的活动。22、中枢

    6、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23、在学习中,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就是通过-抑制来实现的。24、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现象。25、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现所谓闹觉现象,这是-现象。26、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27、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28、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29、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过程的-30、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31、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3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

    7、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33、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称为-34、传递脑和脊髓的信息给效应器的神经元称为-35、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称为-36、-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37、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38、信源和信息有一定关系,叫做-关系,就是一种比称对应的关系。39、-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答案1、神经元(或神经细胞)2、轴突3、不应期4、反射5、反射弧6、效应器7、运动 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8、脑干网状结构9、条件反射10、工具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 件反射)11、强化12、经典性13、工具性(或操作性)14、斯金纳15、强化16、时间

    8、 和次数17、第一信号18、第二信号19、无条件20、条件21、第二信号22、抑制过程23、分化抑制24、负诱导25、正诱导26、强度27、扩散28、集中29、相互诱导30、负诱导31、正诱导32、脑神经33、感觉神经元34、运动神经元35、联络神经元36、脊髓37、传导神经冲动38、同型39、神经系统第三章1、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2、-是生命的标志。3、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反应。5、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6、无脊椎动物是处于-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7、低等脊椎动

    9、物是处于-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8、高等脊椎动物是处于-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9、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劳动和-10、-是人类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11、-在人类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2、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是-13、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14、-是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15、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这反映了人类心理具有-的特点16、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这反映了人类心理具有-的特点。17、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可以表明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

    10、展到思维的萌芽阶段。18、-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19、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发展观。20、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21、-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22、埃里克森认为1220岁是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主要矛盾是-23、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24、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5、-的心理发展理论被称为社会文化历史学说。26、-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27、-提出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28、把环境因素纳

    11、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称为-答案1、感应性2、感应性3、反映4、信号性反应5、思维萌芽阶段6、感觉7、知觉8、思维萌芽9、语言10、遗传素质11、教育条件12、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13、社会制约性14、概括性15、主观能动性16、社会制约性17、苛勒18、扁虫19、环境决定论20、爱21、埃里克森22、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3、平衡24、前运算阶段25、维果斯基26、维果斯基27、维果斯基28、同化第四章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2、从感觉承受的角度来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3、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是-感觉。4、感受

    12、性通常是用-来度量的。5、19世纪前半期德国的-发现差别感觉阔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K=I/I,这个公式又叫韦伯定律。6、商店里卖糖果的售货员用于抓糖,其对糖的重量掂量比较准确,这是因为长期的职业工作训练使他们的重量的-提高了。7、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现象。8、初冬刚穿棉大衣时觉得肩部很沉,不久,就不再觉得那么沉了。这是-的适应现象。9、视觉感受器逐渐提高的过程叫-适应。10、同一感受器接收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11、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这是色彩的-对比现象。12、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椅

    13、子,就会觉得椅子酸,这是味觉的-现象。13、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14、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15、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都会把祖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颜色的-16、-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17、明适应过程即视网膜上椎状细胞的光感受性-的过程。18、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逐渐-的过程。19、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称做-知觉。20、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称做-知觉。21、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这是观察的-品质。2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24、观察

    14、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和敏锐性。25、关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品质。26、垂直线与水平线是等长的,但看起来垂直线比水平线长,这种现象称之为-27、昕报告时,报告人的声音是从扩音器的侧面传来,但人却觉得是从报告人的正面传来。这种现象称之为-28、19世纪60年代初,费希纳根据累距量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定律,即S= klgI。29、20世纪60年代初,斯蒂文斯又根据比例量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定律,即S=Kin答案1、个别属性2、本受感觉3、本受4、感觉阔限5、韦伯6、差别感受性7、适应8、触压觉9、暗10、对比11

    15、、同时12、继时13、似动知觉14、恒常性15、恒常性16、观察17、降低18、提高19、深度20、方位21、精细性22、差别感觉阔限23、错 觉24、精细性25、敏锐性26、线段长短错觉27、方位错觉28、对数29、幕第五章1、记忆的基本环节有识记、保持、-2、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识记即为-3、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保持即为-4、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叫做-5、记忆表象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和模糊片断性。6、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在大脑皮质上-的接通、巩固和恢复。7、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的-8、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

    16、经环路叫做-9、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的-说。10、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11、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的识记叫-12、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叫-13、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14、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15、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叫-16、德国心理学家-对遗忘做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17、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之间的关系。18、关于遗忘的原因,有衰退理论和-19、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叫-20、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

    17、扰作用叫-21、记忆的品质有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22、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的过程。2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把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和动作记亿。24、以感知过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25、形象记忆显著的特点是-26、根据记忆过程的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可把记忆划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组块。28、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叫做-29、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叫做-30、20世纪80年代之后,心理学家将短时记忆扩展为-31、20世纪80年代之后,心理学家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答案1、回忆与再认2

    18、、编码3、储存4、记忆表象5、概括性6、暂时神经联系7、定位 说8、反响回路9、化学分子10、识记11、有意识记12、无意识记13、意义识记14、机械识记15、意义识记16、艾宾浩斯17、时间变量18、干扰理论19、前摄抑制20、倒摄抑制21、记忆的准备性22、再作用23、情绪记忆24、形象记忆25、直观形象 性26、瞬时记忆27、7士2 28、瞬时记忆29、短时记忆30、工作记忆31、程序记忆第六章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2、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是指思维的-3、思维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是指

    19、思维的-4、-是思维的工具。5、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来划分,可将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6、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7、依靠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8、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做-9、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划分,可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10、将各种信息或条件重新加以组织,找出正确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种思维称作-11、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12、学生学习历史,认识某一历史事件时,常常分别从历史事件产生的时代背景,即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几方面去认识,这是指思维过程中的-13、-是分类的基础。14、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

    20、维过程称做-15、-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16、-是指事物的变换样式。17、教学中所提供的-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18、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有过去经验、变式、词语的运用和-19、-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0、-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21、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是-22、-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23、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称做-24、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上。25、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称做-26、在解决

    21、一般难度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的效率,人的动机强度应-27、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28、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29、想像是人脑对己储存的-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30、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可想像出祥林嫂的形象,称-31、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称作-32、作家对小说情境、人物形象的构思即为-33、-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34、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像,称作-35、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活动。36、想像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和-等方式形

    22、成的。37、从已有的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方面或特征,按照新的构思重新加以组合,这种想像形成方式叫做-38、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这种想像形成方式叫做-39、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方式而形成的想像。40、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这种想像形成方式称作-41、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想像形成方式称作-42、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像,称作-43、创造思维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酝酿期、-和验证期。答案1、思维2、间接性3、概括性4、语言5、动作思维6、动作思维7、形象思维8、抽象思维9、发散式思维1

    23、0、聚合式思维11、创造思维12、分析13、比较14、具体 化15、概念16、变式17、变式18、定义19、提出问题20、分析问题21、检验假设22、定势23、知觉定势24、功能固定25、功能固定26、适中27、灵感28、流畅性29、表象30、再造想像31、创造想像32、创造想像33、幻想34、幻想35、想像36、典型化37、综合38、夸张39、夸张40、拟人化41、典型化42、无意想像(或不随 意想像)43、豁朗期第七章1、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2、情绪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3、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需要层次说。4、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5、马期洛需要层次说

    24、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6、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7、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是指-8、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指-9、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指-10、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11、-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12、表情动作可以分为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13、美国心理学家-于1884年提出了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14、丹麦生理学家-于1885年提出了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15、美国生理学家-提出了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16、美国生理学家凯农提出了-是情绪中枢的看法。17、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

    25、学家阿诺德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叫情绪的-18、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情绪归因论的实验,用来查明剌激情境、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这三种因素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19、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20、叶克斯一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之间的关系。21、情绪和情感具有-功能和调节功能。22、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这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功能。23、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这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功能。24、教师的-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答案1、态度体验、2、需要3、马斯洛4、

    26、生理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应激7、心境8、激情9、应激10、理智感11、表情(或表情动作)12、言语表情13、詹姆士14、兰格15、凯农16、丘脑17、认识-评估说18、沙赫特19、激奋水平20、激奋水平21、信号22、信号23、调节24、感染力第八章1、-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3、-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L理想等。4、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是和-5、-即个体因某种东西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6、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7、动机有-、-、-等三种功能。8、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动机和-动机9、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动机和-动机。10、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可分为动机和动机。11、根据动机对活动的支配作用的程度,可分为-动机和-动机。12、从形式上看,动机冲突可分为-、-和-13、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选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14、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15、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16、-是


    注意事项

    本文(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学填空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