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用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9353583       资源大小:36.5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用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用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用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

    2、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年代80年代以后)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

    3、设计和有效学习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6、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自觉性明显增强(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4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

    4、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和冲动(4)选择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确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5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中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水平,是在动荡中、矛盾中不断提高,是在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再产生再解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大,这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稳的时期。7、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的观点?对教育的启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

    5、要影响: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对教育的启示: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8、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极其教育的意义/?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划分8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23岁)3发展自动性的阶段(45岁)4变的勤奋的阶段(611岁)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924岁左右)7显示充沛赶的阶段(2565岁)8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后)对教育的意义:埃里克森的心理

    6、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响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9、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那些基本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关3内化学说/1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启示: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者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要点在于: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做到独立发现,将

    7、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维果斯基的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此外,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的因素。10、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认知方式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有些学生倾向与采取发散式思维方式,有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聚合式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典型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教师据此引导学生,采取与学生任务相吻合的认知方式。目前较多的是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冲动性与反思型认知方式、整体

    8、性与系列性认知方式。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更擅长学习数学有自然科学。场依存性者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因而场依存性的学习则在诱因来自外部时学的更好;而场独立性者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回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的表现在数学成绩上。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合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2发思型与冲动型 反思型的学生表现出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发思型学生能够较好的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比起冲动型学生

    9、,更能抗拒诱惑。3整体性和系列性 教学要想取得成效,提取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必须与学生习惯采取的策略相匹配。这就是要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机会。11、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特点:首先,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学生的学习具有教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12、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13、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极其对教

    10、育的指导意义。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后思维的参与。桑代克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家。14、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它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15、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

    11、该如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首先,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效果。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消除消极行为,而应身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以次培养他按时完成作用的习惯。16、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极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启示:1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

    12、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2应根据中小学生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进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消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17、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文化的意义的同化。18、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极其对基础教育

    13、课程改革的启示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由于经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19、举例说明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的三种模式1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3组合学习20、什么是先行组织者?举例说明什么时间需要提供先行者以及如何提供?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也可以在学习

    14、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21、简述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信息加工论,即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来解释学习的具体过程。加涅汲取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成分,一方面认为的基本单元是刺激反应联结,另一方面又着力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2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何联系和区别?对教学的启示?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情况是怎样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则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比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陈述性知识容易被人意

    15、识到,可以明确说出来,而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而且到底有没有程序性知识也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判断。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常常可以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陈述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反过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2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分别是以什么形式表征、存储的?对教学的启示?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学习者并不是按照信息原有的形式把它们“复制”到头脑中,而是要按照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对意义进行重新组织。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越深,所形成的联系就越多,命题

    16、网络就越复杂。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24、试用同化和顺应来结实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学生者通过将新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性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新知识的同化。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获得新知识时,学习者要反省新知识和旧知识的一致性,鉴别、评价它们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在记忆别人的知识,而是在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建构自己的知识。25、意义的理解的生成过程是怎样的? 1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它们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和注意

    17、倾向,会影响到个体以某种方式来加工新信息的倾向,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当间的工作记忆)2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使它不仅能注意外来的、意想不到的信息,也能主动的对感觉经验进行选择性注意,注意那些已经有过经验、仍有持续兴趣的信息,去进行选择性的知觉。在这种注意和知觉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作出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3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要达到对其意义的理解,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主动地理解新信息的意义,这是意义构建的关键。4在最后完成意义构建之前,学习者要先试探性的建立这种关系,进行试探性的意义建构。学习者激活一些有关的知识,形成一

    18、定的理解,同时监视这种试探性理解是否合适。5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探性联系、展开试探性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为了检验所形成的理解,学习者可能要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也可能与长时记忆已有的经验作比较6经检验,如果意义建构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实验性联系的策略。7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26、什么是学习迁移,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迁移。迁移表明可各种经验内部极

    19、其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各种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27、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8、为什么说通过应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1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熟练化2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3通过解决某种问题来建构起相关的新知识29、什么是技能?为什么说技能学习是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构成的,属于动作经

    20、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30、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21、。31、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和特点有哪些?心智技能也成-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减缩性32、联系实际谈自己是怎样培养某项运动技能或心智技能的。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像。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

    22、正确使用言语,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而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33、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34、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

    23、的发展分成拿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第三阶段:自律后合作道德阶段。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此达到了自律阶段35、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

    24、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带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 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见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 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36、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伦

    25、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度(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37、品德内化的过程哪些环节?依从、认同、内化38、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鼓励与惩罚40、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要素:问题的特征

    26、;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41、举例说明说明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的差别。结构良好,问题明确,解法确定。如:学校情境中有结构的问题一般都是与一定的知识领域相联系的。结构不良,在结构上具有不确定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如:设计一堂好课,写一篇游记作文能。42、简要描述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1建立问题表征;2搜寻解法(1)问题类比(2)手段目的分析(3)问题分解(4)想法检验 3解法的执行与评价43、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1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厉害关系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5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简控

    27、6实施、简控解决方案7调整解决放案44、知识的深化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意义。提高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储存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4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哪些特点? 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中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特点

    28、: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46、对比说明聚合思与发散思维的差别。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中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47、举例说明什么是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方法。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相关的知识,可他可能会通过类比的方法把不直接相关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当前的问题中。比如: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卢瑟福用太阳系来类比原子结构,在原子结构中,电子饶着原子转,就像行星饶着太阳转一样。48、智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

    29、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9、哪些个性因素会影响到创造性思维的水平?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50、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和做法。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

    30、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51、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需要得到满足。52、结合学习活动,谈谈动机具有那些功能激活定向强化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成就动机教强的一组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效率较高;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

    31、完全成正比。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有粗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53、如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马斯洛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派成一个层次,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1进行学习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4、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激发学生

    32、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55、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1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56、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于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5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动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进行教学。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低的而努力的人给以更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另外,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实用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