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记叙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docx

    • 资源ID:9350612       资源大小:19.8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记叙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docx

    1、初中记叙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初中记叙文知识点总结及答题技巧1、概念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考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三、特点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

    2、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4、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a.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b.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

    3、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c.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d.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六、记叙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7、记叙的顺序 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4、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开头倒叙,然后再用顺序写出整个过程。通常是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内容,或是对叙述事件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作简要的介绍,或是对事件的发生做某些解释说明,以深化形象。 八、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有时也有第二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

    5、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但在小说中,“我”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塑造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在文中用“他”或“他们”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用这种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写起来比较自由。以 “你”或“你们”进行叙述的是第二人称。是直接与读者交流,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九、记叙的中心 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1.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6、2.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归纳。十、记叙的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11、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的描写,重点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7、间、季节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十二、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解题思路及方法汇总一、整体感知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二、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8、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具体、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三、 分析词语、句子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联系上下文,领悟深层含义;b.联系文章的立意、来理解词语的含义;c.多方面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如:分析词语的作用:这个词的意思是_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主语)_的特点。如:分析划线句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什么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_ 的特点;揭示了_

    9、的中心;语言上运用_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特点(感情)。四、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五、评价、赏析一句话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1)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ABC三步完成)(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六、给文段拟题(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

    10、渡句、看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七、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八、记叙文中抒情、议论的作用1.抒情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议论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九、根据语境

    11、,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十、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a.把握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b.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中心思想。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细节描写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十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能: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

    12、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多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等综合考虑。十二、谈阅读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十三、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 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 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13、。(3)将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14、仿写句子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3.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 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十五、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答题方法及步骤: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2.分析原句优点;3.分析改句缺点。十六、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

    14、)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十七、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十八、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1.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2.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3.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记叙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